首页 百科知识 打造时政新闻领域金字招牌

打造时政新闻领域金字招牌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直面敏感:做时政新闻,没有两个号怎么行?目前,一些大号和新闻客户端对政知局的文章有转载,但也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们政知局的文章,而不是我们主动做的营销。政知局:目前我们这个团队核心成员一共9个人,有专业新闻科班出身的、有工科小女生转投新闻的。目前,政知局主要的任务是要将我们的影响力转移到移动端,通俗地说,就是打造一个时政新闻领域的金字招牌。

直面敏感:做时政新闻,没有两个号怎么行?

小媒:说到政治,政知局既然研究的就是政治,那么首先请回答,什么是政治?

政知局:从政知局的角度来看,政治是一种常识。

小媒:政知局有两个公号,即bqzhengzhiju与upolitics。它们有什么区别吗,设置两个公号意义何在?

政知局:有句成语是狡兔三窟,做时政新闻,没有两个号怎么行呢?不过说实话,对于比较晚进入微信平台的媒体来说,开两个号就是可以有两次推送机会。

至于区别,从内容上说,bqzhengzhiju会更严肃一些,upolitics就会更轻松一些。从操作层面说,前者强调时政深度解读,后者更强调快速反应,强调新闻的当日感。

小媒:小媒关注政知局公号收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回复关键词:古田、秘书、芮成钢可以看到历史消息里已经看不到的旧文章。原因你懂的。”面对敏感问题,政知局是如何处理的呢?

政知局:从不回避敏感问题,这是政知局的立场。比如香港占中,据我了解,政知局是最早触碰占中问题的时政类公号,我们普及关于香港占中的常识,普及香港的政治制度,这也是政知局这个名字的涵义。

我们的目标读者是时事知道分子。这个知道分子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对时事知其然外还有知其所以然的欲望,我们致力于向这个群体传递有关时政的知识和常识;另一层则是我们的粉丝里有的是决策人士,那么他们知道的其实是要比媒体还要多的,针对这个群体政知局能提供的是有一个让参与其中的人也觉得新鲜的观察角度。

小媒:政知局有没有啥独家信息,或者是获取信息的秘密渠道?信源来自哪里?

政知局:如果说了信源,还能说是秘密渠道吗?我们确实会获得独家信息,但也绝对会保护所有的信源。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小媒:政知局的内容模式是什么?作为一个解读时政新闻的公号,政知局有没有特定的解读模式,或者说视角?

政知局:一直以来,我们的内容模式都在围绕着我们的目标读者,做有角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时事新闻。

我们的解读模式一直被模仿。还记得年初的那个红极一时的《习近平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吗?最早推出的其实就是我们,只不过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政知局,我们是——北京青年报要闻版组。

小媒:小媒发现不少网站都对政知局的文章有转载,政知局有没有在内容营销上下功夫?

政知局:这个好像是我们的短板。我们现在擅长做的只是踏踏实实地为我们的粉丝把内容尽可能做到最好。目前,一些大号和新闻客户端对政知局的文章有转载,但也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们政知局的文章,而不是我们主动做的营销。我们也真诚地希望粉丝找到我们是因为喜欢我们的文章本身。也许,在这个互联网营销时代,不做内容营销是一个保守的坚持,但我们还是想先专注做好内容本身。

小媒:政知局运营至今有6个月了,那目前粉丝数有多少呢?在运营过程中,微信公号有没有经历过粉丝数暴涨的情况?

政知局:如果按照业内公认的,一般公号阅读数是粉丝数的10-20%,你猜我们有多少粉丝?我们目前有8万多粉丝。可是我们有的文章阅读数近5万,有的甚至超过了10万,所以粉丝活跃度和文章传播度有多高,看看我们的阅读数就知道啦。

事实上,了解政知局的都知道,我们的upolitics在粉丝基数三千多人的时候就曾创造过阅读10万+的纪录。此外,是线下渠道来自业内同行及国家机关对于政知局的反馈,让我们认识到粉丝多少不是决定性的,关键是你的内容有没有传播价值,更关键的是订阅政知局的粉丝都是什么样的人,这些因素决定了你在影响什么样的人。

目前,我们粉丝中辩识度比较高的是包括中央部委机关和地方政府机构的公务员群体。前两天,我还收到了政知局粉丝陈华老师送的《文化自觉之路——网络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思考》,借贵平台感谢一下陈华老师。

小媒:小媒发现,政知局有不少文章阅读量轻松破十万。本着对新闻、写作乃至文学的敬仰,小媒得替粉丝们求得这套武功秘籍……不,是写作秘籍。

政知局:来,加入我们,秘籍慢慢传授(笑)。

团队成员:五个词不足以形容他们的优秀

小媒:目前政知局正在招聘。在公号中,大规模启动招聘的并不多,政知局既然抱着北青报的大腿,为什么还要专门启动招聘?

政知局:正如你所说的那样,在公号中,大规模启动招聘的并不多,之所以能做这么大的举动,完全是因为背后是北京青年报这个一直致力于领风气之先的传媒集团。这次单独针对政知局和团结湖参考的招聘在北青也是第一次,而这仅仅是北青在“互联互通”时代的一小步。

小媒: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小媒想帮新闻专业的学子问问,微信或者新媒体记者、编辑与纸媒记者、编辑有什么不同的素质要求?

政知局:个人觉得应该是有更好的技术功底和更了解网络传播规律,但不管针对什么样的传播介质,基本素质是共同的:就像我们在招聘邀约里说的那样,我们信仰真实,但更信仰常识;我们信仰智慧,便更信仰正直;我们信仰坚持,但更信仰变革。我们希望找到和我们有一样信仰的人,不分集团内外。

小媒:如果用五个词来描述政知局的团队,会是哪五个?

政知局:目前我们这个团队核心成员一共9个人,有专业新闻科班出身的、有工科小女生转投新闻的。有很好的团队精神是政知局最大的优势,如果非要用五个词来描述他们,个人觉得可能是正直、智慧、柔韧、求知、进取。真的只能用五个词吗?五个词真不足以形容他们的优秀。

小媒:拥有一个高大上的团队,政知局对于公号的后续发展有什么打算呢?如何盈利?

政知局: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优势终于可以跟大家显摆一下了。作为北京青年报旗下的时政类公号,我们没有商业化和盈利压力。目前,政知局主要的任务是要将我们的影响力转移到移动端,通俗地说,就是打造一个时政新闻领域的金字招牌。在这个你在餐馆吃顿饭,邻桌都在谈论APEC互联互通、谈论晚宴上普京给彭丽媛披披肩的现实社会里,时政类新闻公号的发展空间不言而喻。

正是因为这样的巨大空间存在,一直以来都有一些企业希望借助政知局这样一个有着高大上粉丝群的独特公号来做广告或推广,我们目前的态度是不主动寻求商机,但也不排斥这种商业合作的可能,也在考虑一些尝试,但要求必须是和我们的公号气质比较搭配的高大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