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介文化重构人类生存新环境

媒介文化重构人类生存新环境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媒介文化重构人类生存新环境□ 陈 默电子媒介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往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界已被媒介新环境所取代,并占据了优先地位,“自然”似乎成为我们技术的内容。我们正在见证社会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普遍重构。媒介塑造和控制人类交往和行动的方式。媒介文化与传统文化已不是同样的东西,无论是时空向度,还是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媒介文化重构人类生存新环境

□ 陈 默

【内容提要】电子媒介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往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界已被媒介新环境所取代,并占据了优先地位,“自然”似乎成为我们技术的内容。当今的文化正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大转向,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即民族性、地域性、历史继承的根性文化,向超越民族边界、地域封闭,即一种非历史性的、全球性的、融合开放性的媒介文化转移。大众传媒时代,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距离消失;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消失;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消失;一切都和商品化、大众消费联系在一起。这时的文化艺术完全是消费社会的一部分。

橘子有的是甜的,有的是酸的。今天,媒介技术改变了一切!我们正在见证社会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普遍重构。地球已不是国家、民族、地域相分隔的地球,地球已被电子传媒团团包裹,变得越来越小。在现代人的时空观念里,地球成为一个“村庄”,这一切都是电子信息技术、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所带来的。这意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往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界已被媒介新环境所取代,媒介新环境将自然界转变成它的背景,成为媒介使用的内容,媒介成为人类生存依赖的新环境。在这一新环境里,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的转变:新的都市、新的交往方式、新的社区、新的消费方式、新的娱乐方式、新的教育方式、新的情感方式、新的婚姻家庭关系、新的工作方式、新的价值观念……一切都是新的,古老的、传统的、过去的都在逐渐消失、退场或成为艺术品

媒介是新的“自然”,新的环境。新媒介不是人与自然的桥梁,它们就是自然;新媒介不是虚构的、虚幻的,它们就是真实世界,它们为所欲为地重新塑造旧世界遗存的东西。媒介塑造和控制人类交往和行动的方式。如今,我们生活在技术铺就的环境中,人为的电子信息环境已经取代了“自然”的老环境,占据了优先地位,自然似乎开始成为我们技术的内容。

文化转向

我们通常将传统文化视为: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见诸于该民族的艺术、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之中。文化不是一架机器,而是一棵树,因此不能设计制造。每一种文化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壤中生长出来,融在民族的血液里,有自己的信仰、观念、生活、愿望、感情和衰亡。而当今的文化正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大转向,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即民族性、地域性、历史继承性的文化,向超越民族边界、地域封闭,即一种非历史性、全球性、融合开放性的媒介文化转移。传统文化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是从土地生长出来的根系文化;而现代文化,更多是通过媒体网络传播的信息符号文化。

“媒介即是讯息”。媒介不是汽车而是公路,在一切媒介中,使用者是其内容。媒介文化与传统文化已不是同样的东西,无论是时空向度,还是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在人类的新环境里,几乎都不是硬件,也不是物质的,而是信息和编码的数据。“文化”的含义已经转换成信息、符号的意义。在信息社会里,媒介文化无处不在,“传统文化”已经在逐渐丧失。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任何媒介技术的引入都导致速度的变化、尺度的变化、模式的变化。媒介正发挥对社会形态的塑造和控制作用,我们的生存都将依赖“数字化生存”。

电子技术传递信息是瞬间完成的,无所不在,它创造了没有边缘的多中心,电子技术宠爱的不是分割而是整合。它瓦解了线性的逻辑思维模式,去中心化、集权、权威、专门化,而走向非线性的思维、分散的多中心、扁平化组织、无边界的合作、将分割的学科和部门整合成相关联的有机体。

在我看来,电子媒介传播文化具有以下特质:

◇电子技术传播文化

◇瞬间性的速度文化

◇空间性的数量文化

◇大众性的消费文化

◇视觉性的感官文化

◇流动的、流行的文化

◇非中心的多元文化

◇无历史深度的平面文化

◇去边界的整合文化

◇全球性的同质文化

霍尔说:“一切人造物都是人身心的延伸。”电子媒介是无形的,它使整个社会同时成为无形的影像符号或虚拟的社会,与物质的现实拉开了距离,摆脱了对现实的依赖,并且从对现实的责任意识中解脱出来。瞬间发生的媒介讯息给人的价值观念极大的冲击,这比大杀伤性武器更具破坏力。在电子时代,新的服务环境对人身份的改变,使整个社会丧失了个人的或团体的价值观。多元主义的共识观念,欢迎所有的社群在大众、民主、都市、消费、娱乐这个大熔炉里熔化自己的身份。

一切人造的东西都可以当作是过去用身体或身体一部分所行使的功能的延伸。今天,人实际已经完成了他身体一切功能的延伸,电脑技术使我们的意识延伸,成为一种普世一体的环境。人已功能化了,人与机器共为主体,人自主的主体性丧失。人的历史感、艺术创造走向终结,进入越来越物质消费的社会形态。

信息技术的推进,特别是大众传播的发展,已经导致了社会形态的深刻变化。后现代的经验不是一个地区性的经验,而是一种复杂的全球化的体验,后现代文化是在电子传媒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环境中形成的。现代社会是一种和传统相对立的文明形态。传统社会是多样化的异质文化,现代社会是同质性的文化。现代社会则是以生产来建构的社会文化;后现代社会则是一个消费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出现”的社会,而后现代社会则是“消失”的社会。

正如波德里亚所说:“媒介从根本上瓦解了现代社会和现代主体。媒介只不过是奇妙的工具,使现实与真实以及所有的历史或政治之真实全都失去稳定性……我们沉迷于媒介,失去它们难以为继……这一结果不是因为我们渴求文化、交流和信息,而是媒介的操作颠倒真伪,摧毁意义。人们渴求作秀、表演,媒介将是一种新型文化植入日常生活的中心。”

在波德里亚看来,影像文化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主题,影像自身的复制、现实的多重性、虚拟现实都与影像文化相关;波德里亚与利奥塔不一样,利奥塔从“影像文化”中看到解放欲望,消解理性,促进多元化的可能性;而波德里亚从当代影像文化的泛滥中发现了“危险”

影像的“复制”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基本主题。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变的标志就是:复制取代生产。符号的无穷复制使符号失去了意义和深度,成为“死去意义的代码”或“能指的狂欢”。复制技术将同样的产品和符号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实施控制。复制消解意义,使我们面对一个空虚无根的后现代世界。

后现代社会是一个通过媒介和传播而建立起来的传播社会。这个社会完全是按照模拟和仿像的原则建立起来的。符号不断地重复循环,文化不再有现代社会那种自律发展的可能性。模拟是指影像符号对现实的替代,影像符号的复制和传播演变成一种仿像,而且与现实本身无关。如此,真理、理论、理性最终也不过是一种自我着迷的虚构。比如,电视在根据编码规则对现实进行了重新诠释后又不加区别地将它们播发出来,这一编码规则既是一种意识形态结构,也是一种充满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编码规则的技术结构。一切都是产自编码规则的一种“新现实”的替代品。

“超现实”是波德里亚的核心概念。他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超现实的社会,人们不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而是生活在超现实的社会。在超现实社会里,一切古典原则都颠倒了,符号的制作不再遵循“地域在先,地图在后”的规则,而是“地图先于地域”,“地图在先”的规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现实的符号取代了现实自身,它们甚至比现实更加真实。现实与非现实界线的消失,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如,大量的商业广告,制造出来并无穷放大的偶像明星,炒作出来的新闻事件,网络上的婚恋游戏也无虚实真假的界线。所谓民主政治选举:布什也邀施瓦辛格同台表演,要把自己装扮成“终结者”似的反恐英雄。更具戏剧反讽的是陈水扁的枪击闹剧。这个世界充满戏剧,媒体是真正的舞台。

波德里亚还认为:断裂即现代社会所确立的种种边界消失。首先是仿像和现实之间的断裂,这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大众传播媒介或大众文化中,各种影像的生产和复制,早就越过了现实的边界,使得想象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难以区分。此外,信息和娱乐的界线消失;政治和娱乐的界线也模糊不清;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界线也消失;最后媒介和社会也出现断裂。

美学的转向

在传统美学中,艺术应是艺术家主体的创造。在电子媒介的新环境里,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已经把个人主体淹没了。主体消失的后现代,经典意义的审美已消失,传统美学理论已失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后审美的社会和文化。大众传播的扩张,“文化”就是并不指涉现实的影像的无限生产和增值。艺术,也完全被“仿像”和“超现实”化了。美学已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领域,它已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已无限地扩张、泛化了,现代艺术追求的自律已经被消解——生活审美化,审美生活化。艺术消亡逻辑:进入市场的审美价值越高,我们做出的愉悦的审美判断的可能性就越小。

本雅明认为:西方文化发展到当代,已经导致了一种新的文化出现,它取代了旧的文化——这就是以韵味为标志的传统艺术,被以机械复制为特征的非韵味所取代。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从独一无二的本真性到可无穷复制性,从有距离的审美静观到无距离的直接反应,从个体的品位到群体的共同反应,从永恒性到可修改性,这些都是韵味衰落的历史表征。机械复制时代的总体性规定,就是震惊。

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已发生根本的转向,它们的趣味偏向是不同的。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自律性,艺术是与现实相分离的独自领地,艺术高于生活,甚至提出:“为艺术而艺术”。而在当代大众媒介传播中,大众的数量、需求、趣味、消费、娱乐已经取代了少数精英的趣味、个人化的审美体验,并取消了高雅与通俗的界限。电子传播的受众是空间性的、数量性的、群体反应的、感觉感官的。因此,传统美学的“意境”、“韵味”规则几乎失效。

如今,媒介是社会的先锋。绘画、音乐、诗歌中的先锋已经不复存在。媒介本身就是先锋。在信息社会里,美学也发现自身已转移到感知领域,并开始转向以感觉为核心的生产,追求视觉快感、感官刺激、震惊,沉浸快感的文化消费之中。这成为大众的基本需求。

商业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

在当代大众传播支配的社会里,媒介文化已经无所不包,文化、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电视产业、音像制品、互联网络、游戏软件等等。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我们还将文化理解成看经典书籍、欣赏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听高雅音乐、观赏绘画、看戏剧戏曲等,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并获得审美愉悦的一种方式。而到当下大众传媒时代,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距离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品正在成为商品,当代的文化艺术都转向文化产业,当今的电影、电视、网络都大量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消失,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消失,一切都和商品化、大众消费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时的文化艺术完全是消费社会的一部分。

今天的世界,全球已经进入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意味着权力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文化艺术也转变成为满足消费者的文化艺术,大众传媒也越来越受商业资本的掌控,商业广告狂轰乱炸,到处都是商业社会制造的偶像明星,大众传媒制造的“英雄”统领大众消费者消费明星代理的消费品。消费社会价值认同的形成,具有相当复杂的社会机制,除了整个生活质量、文化信念、消费程度的社会价值认同外,主要是个体身份的确认,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整个社会的反馈和公认。在博德里亚看来,商品消费的象征符号表达不仅是某种流行式样风格,而是名牌声望和权力。人们在消费商品时已不仅仅是消费物品本身,而是在消费物品所代表的社会身份符号价值,诸如富贵、浪漫、时髦、前卫、归属感等象征价值。消费者在一种被动迷醉的状态下被物化成社会存在中的符号——自我身份确认。应该说,用消费主义理念支撑的社会,完全变成为以大众媒体与商业文化为主导的消费社会。

社会里大众传媒是真正联通消费的血脉,我们必须要反思电视、网络媒体所充当的社会角色,它们在大众消费社会里传播的就是大众消费文化,它们就是要让受众轻松、娱乐地消费文化,积极互动参与商业广告吁请的商品购物行动中。这是权力转移到消费者的时代,是大众参与话语权的时代,是大众享有超级民主的时代。这一权力的转移是话语权的转移,从一种声音转移到多种声音,成为一个多元化的话语权,消除传者与观众的紧张、单向的关系,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成为积极主动的、互动交流的参与者,电视文化、网络文化成为真正的人人都可参与的文化广场。我们进入平等、平行、双向互动的传播时代,进入多元化和差异性并存的宽容时代。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消费社会大众传媒的性质,如此我们媒介文化的传播者才能明晰我们新的传播理念。我们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时代的文化转向、美学转向以及社会形态的转向,我们才不会迷失在文化艺术的混乱与深度梦情里。

我个人认为,大众文化传播应建立的新传播理念是:

◇群体的共同反应

◇互动参与性

◇多元交流、差异对话性

◇消费的娱乐性

◇生活的真实性(与生活无距离、平民视角)

◇生活审美化、审美生活化

◇生活服务性

我们逐渐明白:受众是中心,我们不要总是想去教导他;艺术是光晕,我们不要自我迷恋它;生活是真实,我们要走近它;大众要消费快乐,我们要去娱乐他。尽管这个世界不尽人意,我们要用爱去抚摸它。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