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写好通讯

如何写好通讯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如何写好通讯要想写好通讯,得有三个阶段的工作要做。通讯就不同了,通讯不仅要求有准确的新闻要素,对细节素材的收集,也可谓至关重要。按题材性质可分为叙事记述型通讯、调查分析型通讯等。这是2006年1月24日发表于《工人日报》的一篇通讯,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在向法医提出尸检委托时,院方的说法仍是“猝死,脑血管意外”。

第二节 如何写好通讯

要想写好通讯,得有三个阶段的工作要做。第一阶段,未动笔前,采访收集素材。第二阶段,提炼主题。第三阶段,布局谋篇。

一、素材:细收集

这里为什么要提到采访这个写作前的基础工作呢?因为通讯的采访与消息的采访有所不同,通讯对采访的要求更高、更细。

对于消息来说,虽然也要留意精彩的细节,但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对新闻要素的准确收集。通讯就不同了,通讯不仅要求有准确的新闻要素,对细节素材的收集,也可谓至关重要。而编造细节又不被许可,这就要求通讯记者在采访中要有抓细节的能力。

通讯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题材的需要,通讯分成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按题材性质可分为叙事记述型通讯、调查分析型通讯等。前一分类,读者比较熟悉。后一分类,读者较陌生,我们重点说说。

(一)叙事记述型通讯重视对人物、现象的细节观察

在采访中要有意识地捕捉有意味的细节:人物耐人寻味的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工作环境的某个场景。仔细体察现场的气氛、现场的格调等等。

例:

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

付海厚

打工数月却没拿到一分钱工资,每人每顿饭只吃两个馍,但望着欠薪老板留下的物资,他们却说:这里的任何东西我们都不会损坏,也不会卖掉,这是做人的原则!

打了两三个月的工,却没拿到一分钱工资。没有油了,蜂窝煤也快烧完了,四位农民工每人每顿饭只能吃两个馍。

更要命的是,王营村那家馍店向他们赊了25元钱的馍后,告诉他们:不清账,就不能再赊馍吃了。现在,掏遍四人所有的口袋,摆到桌子上一数,只有6元1分钱。看着案板上仅剩的一棵大白菜,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不知道还能撑多久?老板欠工资不见踪影。

……

在千千万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军中,刘先仿等人或许并不出类拔萃,也没有志存高远,他们只是想认认真真地工作,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即使被老板拖欠了工资,生活陷入困境,他们也只想着要回那原本就该是自己的钱,因为他们知道,哪些属于自己,哪些属于他人。

这是2006年1月24日发表于《工人日报》的一篇通讯,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文中写四个农民工风雪中坚守的细节,感人至深。

观察细节有时候会在采访对象不善言辞的时候发挥重要作用。一位长期跑基层的优秀记者,介绍他写通讯的经验时谈到了这样一个他亲身采访的故事:

当时让我写某罐头厂厂长刘鹏枝这个人物,就完全是靠眼睛采访得来的。一进大门,问门卫:刘厂长办公室在哪?答:咱厂长没有办公室。那厂长在哪办公?门卫手往东边的大厂房一指:在那。走进去,百多平米的大车间一溜摆着案床,刘厂长和行政人员都在案子旁抠山楂核,边干活边研究具体工作。厂长见了我也没停下手里的活儿。我从进厂门到车间,看到工厂整洁得连一片草叶儿都没有。我问他企业管理都有些什么措施?他说:没啥措施,咱这工人都挺自觉,干啥来的。我说听说你这个企业的食品都是出口到日本,日本进口是很挑剔的,你这卫生质量却是免检单位,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他答:人家怎么要求就怎么做呗。我又问,怎么要求?他又答:没啥,就是干净点。硬是谈不进去,谈不下去。

没办法,我提出跟他到生产车间转转,他说:那你得穿白大褂。在车间,我看到人人都头戴卫生帽穿卫生衣,可让人体会到管理的严格;我看到水果肉做罐头,削下来的皮核工人不扔,用来浸果汁做果味汽水;一个屁股上别电工工具的小伙子,在车间弯腰捡次品罐头盖,送到打包装的车间,将废盖在包装箱上打压成包装的扣;我还看到进货卖果的人找会计不是取钱而是验等级,企业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工作,车间内外没一个闲溜达的人,更看不出谁是头。从而让我看到刘鹏枝是怎么充分利用人也充分利用物。我给《营口日报》写出《没有办公室的企业家》,又在此基础上给辽报写出《刘鹏枝的治厂之道》。文章开头就是一句问话:“同志,厂长办公室在哪?”写到最后结尾:“全厂的墙壁上虽没见到贴什么规章制度,可让人觉得刘厂长的规矩好严,且深入人心。”[1]

这位记者就是从通讯员成长起来的,最后做到了媒体老总的级别。这个故事启发我们的通讯员们,在采访中,善于对人物和场景进行观察,善于发现有价值的细节,不仅能起到生动、感人的作用,还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可读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召力。

(二)调查分析型通讯重视对事件因果的追溯

调查分析型通讯的作者在采访时,并不十分关注人、事、景、物的表现以及细枝末节,而注重于就事件或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原因、经验或教训,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它以探寻和揭示事物的本质为旨归,在采访中常常要顺藤摸瓜、追根究源,常常通过多种方法,去获得各种统计数据。

《无暂住证被收容三日后死亡大学生命丧广州》这篇调查分析型通讯,其中一个小章节是这样的:

尸检结果表明死因:孙志刚死前几天内曾遭毒打并最终导致死亡。

医院在护理记录中认为,孙是猝死,死因是脑血管意外,心脏病突发。

在向法医提出尸检委托时,院方的说法仍是“猝死,脑血管意外”。据3月18日的值班医生介绍,孙志刚入院时曾说自己有心脏病史,据此推断孙志刚死于心脏病。但是,这个说法遭到了孙志刚家属和同学的反驳,孙志刚父亲表示,从来不知道儿子有心脏病。

同样,法医尸检的结果也推翻了院方的诊断。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4月18日出具的检验鉴定书中,明确指出:“综合分析,孙志刚符合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虽然孙志刚的身体表面上看不出致命伤痕,但是在切开腰背部以后,法庭发现,孙志刚的皮下组织出现了厚达3.5厘米的出血,其范围更是大到60厘米×50厘米。孙志刚生前是一个身高1.74米、肩宽背阔的小伙子,这么大的出血范围,意味着他整个背部差不多全是出血区了。

——《北京青年报》2003年4月26日

作者通过对各种证据线索抽丝剥茧的调查,不仅给读者展示了完整的事件过程,也通过对线索的描写告知了某些原因,当然作者并没有下定论,因为这还需要权威机关的最后结论,但是作者让读者感受到了事情发生的复杂程度以及某些制度不健全所带来的恶劣影响或者更深刻的症结所在。

二、主题:精提炼

提炼主题的过程,就是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在保障主题正确、鲜明,体现人物性格和有特色的基础上,我们首先采访获得大量素材,然后就要提炼主题,要使主题深刻、新颖、单一。

(一)提炼其深刻性

在通讯写作中,体现主题的深刻性,就要将新闻题材隐含的深层次的意蕴挖掘出来。只有拨开迷雾,对事物本质进行透视,才能写成有深度的文章。

民国初期著名记者黄远生采写的作品《外交部之厨子》,通过对从前清到民国混迹于北京政界,以行贿为手段在外交部盘踞数十年的余厨子的一生的描写,揭露了清末民初官场的黑暗,巧妙地暗示了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和清政府一样腐朽不堪的主题。这篇脍炙人口的报道成为新闻通讯的典范之作,源于其以小事为题,却能立意深刻。

(二)提炼其新颖性

通讯主题的提炼,应当拒绝平庸,要在避免趋同上做文章。作者要在他人尚未涉足的思维领域确立主题,通过提炼,使之具有新颖性。刊于1984年4月1日《经济参考》的通讯《访厕所》,荣获当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是因为提出了一个别人从来没有涉及的领域——厕所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通过对厕所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的分析,提出了对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合理性的批判和质疑。

(三)提炼其单一性

一则新闻材料可能包含着很多复杂的因素,表现多个层面的问题。这就使得记者在分析材料时候,往往会遇上“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情况,即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提炼出不同的主题。但是,一篇文章的主题如果面面俱到,就会杂而不精,成了一盘“大杂烩”,缺乏可读性。因此,提炼一个角度的主题,把事情的一个方面说清楚讲透彻,条理清晰,才能得到读者的喜爱。

获得2008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作品《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在一个人物多方面的素材中,紧紧围绕着方永刚真学、真信、真情传播和自觉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题来展开,写作时再运用独特的视角,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言撼人,获得了极大的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布局:巧谋篇

通讯具有“百花齐放”的文体特性。“文无定法”最适合通讯文体的写作了。没有固定的文体模式,结构可以不尽相同,这个特点使作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笔组织能力,尽可能地吸引受众,使文章出新、出奇。

不过,拥有各种结构写法的通讯,也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则:一,要从总体上正确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作者认识、传播新闻事实的规律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相吻合。这点我们在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中探讨过。二,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不论何种通讯结构,都要为充分地展现主题服务,不能因为要出新出奇,而忽略了主题的客观情况。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事物的发展,总结了几种常用的结构形式:纵式、横式、纵横式、悬念式、蒙太奇式等。

(一)纵式结构

这种又称顺序结构,一般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经常在事件性通讯中使用。这种结构情节自然,主体集中,真实感强,但如果选材不当,会显得平铺直叙,感染力不强;如果选材得当,则有一气呵成、气贯长虹的效果。

如1997年7月1日《解放军报》的通讯《神圣时刻——中英防务事务交接仪式写真》,段落开头内容如下:

1997年,6月30日21点。香港、添马舰军营。中英双方防务事务交接仪式将在这里举行。

22点25分:先头部队抵达军营。

23点49分:军营出奇地安静。

23点50分:英军上岗、就位。

23点54分:我军就位。

23点56分:我军上岗。

23点58分:中英双方指挥官就位。

23点59分55秒:英军卫队撤离。

0点0分0秒:交接完成、五星红旗飘扬在添马舰军营。

以分秒计时的顺序描写,以强烈的时间感突出这个庄严时刻的到来,十分成功,具有动人心魄的震撼力。但要注意的是,按照时间顺序结构写不能记“流水账”,每个时间都要记录事件的本质性发展,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量变”事件。

(二)横式结构

横式结构是展现多方事实,在同一个时间记录不同空间的变换,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报道。适用于事实较多的通讯,非事件性通讯尤其用得多。

例如新华社记者的一篇名为《今夜是除夕》的通讯,所选取的是除夕夜这个特定的时间段,写下了如下几个场景片断:

在中央电视台:不笑的人们

在长途电话大楼:传递信息和问候

在红十字急救站:蓝灯,救护车紧急出动

在北线阁清洁管理站:“城市美容师”的话

在妇产科医院:新的生命诞生了

表面看起来,上述人和事之间并不存在外观上的联系,但是,在人们“在应该与亲人团圆的夜晚”,“却在为他人而辛勤地忙碌”这一点上,这些画面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在安排横式结构时候,必须注意:一,空间的转换有序,不能给人以凌乱感;二,不同空间中的人和事用体现某种内在联系的“线”来贯穿。

(三)纵横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以“时间”为中心轴,在从上而下叙述事实的同时,又围绕这个轴对事物的方方面面进行描述。最典型的有王石、房树民采写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篇通讯按时间顺序,纵向地对抢救61个食物中毒民工的全过程进行了描述。同时,记者又对这一过程中不同空间(地点)中不同行业的抢救工作进行了交代。我们看一下这篇通讯的几个小标题及段落开头部分,其纵横式结构的形式便可一目了然。

1960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

现在,整整是下午4点钟

在首都王府井大街,车水马龙,热闹繁忙,商店穿戴着节日盛装,人们满面春风地东来西往。

2月2日,在山西省平陆县委扩大会议

一座新落成的红色大楼里,灯火辉煌。中共平陆县委扩大会议,照常进行着。

2月3日,下午4时多,在卫生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一所四合院里,药政管理局的许多同志,都停下来了别的工作,忙办这件刻不容缓的事。

现在,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

从首都广安门外到八面槽的遥远路途中,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穿过川流不息的车辆,一位三十来岁的工人,正冒着数九天的寒风,拼命地蹬着一辆载货自行车飞驰。

就在同一个时间里

我们的特种药品商店里,党支部书记田忱和共产党员何思鲁,正拿着电筒,伏在地图上,照啊,找啊,他们在干什么呢?

就在同一个时间里

在张村公社医院里,空气仍然异常紧张!

(四)悬念式

这种结构是在通讯的开头设下疑团,布下悬念,牵住受众的心,让他们不得不读下去。然后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发展,消除疑团和悬念。如通讯《十亿元大骗局的破产》的开头:

1993年3月31日下午7时许,一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手提密码箱,从一辆小轿车中钻出来,行色匆匆地走向北京首都机场入口处。

“这是你的身份证吗?”机场工作人员一边检查他的证件,一边说,“这个身份证是假的!”

“这……这……不可能。”中年男人的神情中流露出一阵惊慌。

“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在安全保卫人员的严厉盘问下,这位急于离京出走的男子终于低下头:“我叫沈太福……”事后发现,此人随身携带了3张身份证,其中两张是假的。

沈太福到底是什么人?他究竟干了什么事?他为什么早就准备好多张假身份证?又为什么用身份证匆忙逃离北京呢?

使用这种结构也要注意,不能使悬念的布下与释疑两部分成为“两张皮”,而应当在布局时瞻前顾后,前后呼应,使之融为一体。

(五)蒙太奇式

蒙太奇是电影术语,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就是将摄影机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连接起来的手段。通讯作品中采用这种方法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能让受众仿佛看到当时发生的人或事,有看到“镜头”的感觉。

如获得1996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通讯《北京有个李素丽——21路公共汽车1333号车跟车记》中的每个章节都是由纯粹的若干镜头剪辑组合而成,几乎就像一个电影剧本,这里选录几部分:

(一)

雨点如断线的珠子砸在雨伞上,她的脸上、胳膊上都溅上了雨水。她招呼乘客们上车。

拥挤的人群变得有序了:他们一个个在雨伞下跺脚,脱下雨衣,折好雨伞,抖去雨水,依次上车……

她就是李素丽,中等身材,30多岁。海蓝色的套装整洁合体,浓妆淡抹的脸上,闪动着一双笑眼。

(二)

汽车启动了,李素丽折起雨伞,擦去脸上的雨水,理理自己的头发。随即,车厢里响起了甜润的声音。

“乘客同志们,您可能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四面八方。不管您来自何方,我都将用热情、友好、主动的态度为您提供周到的服务。您在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我会尽力帮助您。”

这声音吸引了所有乘客的目光。站在她面前的几个进京打工的人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

这声音,引出了车厢一番议论:

“这售票员像在宾馆里工作。”

“可不。”另一位乘客的声音,“她的仪表和声音我看特像空中小姐。”

一位乘客动情地说:“售票员给乘客打伞,不多见了。”

“她的车我常坐,”一位乘客接过话茬,“冬天下雪,她捧着炉灰往脚步踏板上撒,怕人上车滑倒,心眼多好!”

(九)

车厢里。人头攒动。

一位戴墨镜的乘客摸着朝售票台挤去。

她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纸包,放在售票台上。

“同志,你……”李素丽莫名其妙。

“姑娘,我就爱听你说话。这几天,我觉得你的嗓音有点哑,这点胖大海是我专门给你买的,泡着喝吧。”

车到站,乘客被扶着下去了。原来她是盲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