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写好和编好新闻评论

如何写好和编好新闻评论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5.4 如何写好和编好新闻评论一、好评论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对一些好的评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由一些基本的要素组成,兹以关键词的形式列于下:●准确。要对当前发生的热点新闻或者将要发生的新闻进行评论。一种说法是,跑新闻的一线记者,是最有资格来写评论的。

10.5.4 如何写好和编好新闻评论

一、好评论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对一些好的评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由一些基本的要素组成,兹以关键词的形式列于下:

●准确。评的事情,下的判断,必须准确,并且符合政策和法律,符合编辑方针。1941年苏德战争前夕,德国与土耳其签订德土友好协定,这本是一个掩盖战争阴谋的骗局,目的是发动战争时,利用土耳其中立国地位,保护自己侧翼的安全。但延安《解放日报》在1941年6月20日的社论《评德土友好协定》中,却把这个协定当作和平力量挫败英国谋取土耳其主权的胜利而大加肯定。这是不准确的。

●高度。选题不能流于鸡零狗碎或者无病呻吟。报刊要做舆论领袖,选题就一定要有气魄,拿大人物、大事件、大趋势说事。比如,《中国青年报》发表过一篇《总理对私宅的尊重》,看似只是领导人的亲民作风,却反映了国家对私有财产态度的变化。有关中国和世界全局和战略,常常也是评论题目,如《新京报》对于台海问题、对于中美关系问题的一些社论(以前认为只有《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才“有资格”对此发表评论)。

●公共。选题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利益,直面公众热议的问题,这样读者

才爱看。编辑的立论和论述,要注意与大众舆论场相接。公共性的一个意思是“大众性”,因此,编辑的一项任务,就是在众多的社会来稿中努力发现,哪些话题是真正值得议论,哪些文章有见地。编辑应有目的地性使报刊的评论版成为公共论坛。

●广延。在选题上,上至国家重大政策、人类基因图谱、航天技术,下至农民“挠心事”、小学生负担、厕所问题,全面涉足,样样关注。不能单打一。比如,2005年3月5日的《新京报》的评论版上,既有《当代中国,请用五种视角看世界》这样的宏大叙事,也有《我们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这样的“性爱与社会”文章,还有《期望农民工都吃上可口饭菜》的读者来信。但既然是评论,也要注意小中见大,与高度统一起来。

●新鲜。评论最重要的是要有新鲜的见解,要能讲出别人想不到的道理。写一篇人云亦云的评论容易,写一篇华而不实的评论容易,写一篇空洞无物的评论容易,然而,要想写一篇言人之未言、有独家见解的评论却实在不容易。有人认为,“全国日发时评稿件至少二三百篇,其中30%为重稿”(14)。2005年下半年的《国际先驱导报》曾发表一篇评论《姚明Madeby China?》,就很新鲜,它评论的主题是:美国《运动画刊》称姚明从一开始就是由中国政府创造出来展示中国人伟大的产物,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中国就太神奇了。

●深度。思想上要能揭示事物的深刻内涵,写到实质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论。一篇评论拿在手中,能够是沉甸甸的,读者托不起来。2005年9月30日的《国际先驱导报》有一篇《他不宽容,我们宽容》的评论,是评李敖大陆三场讲演。众所周知,在这三场讲演中,李敖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不少大陆报刊不知如何讲起,而《国际先驱导报》称,大陆对李敖三场演讲的宽容,是对整个台湾的宽容。这是写到了要害处。

●权威。这常常取决于组合材料的能力。如果一篇评论仅仅停留在举例子的层次,也就是一般的议论,无法达到权威。所谓权威,首先是你得比别人知道得多,因此,要做到权威,你先得接触权威。另外,你还得把你知道的东西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权威的结论。依托报刊既有品牌,是达到权威的另一种方式。另外,则是要多约请权威写稿。以2005年3月5日的《新京报》评论版为例,有零点公司总裁袁岳的稿件《公共决策如何平衡专业判断与公众常情》、中国社科院李银河博士《我们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留美博士薛涌《房价挑战中国的城市发展战略》、程亚文《当代中国,请用五种视角看世界》。这些专家发言的分量就比较重,比随便找个网民写上两句要有看头。

●新闻。发表在报刊上的评论绝大部分都是时评,是新闻评论。要对当前发生的热点新闻或者将要发生的新闻进行评论。要能提早准备,也善于后发制人。但评论又不限于短平快。更多时候,时评的“时”,是“时事”的“时”,但更是“时代”的“时”。所以它不一定追热点,实际上也是在冷静观察;它不仅纠缠于个别的事实,实际上也是在观察整个时代。写评论,还可以与采访结合。一种说法是,跑新闻的一线记者,是最有资格来写评论的。所以,特别欢迎那些“调查性评论”和“亲历式评论”。

●锐度。评论的胆子有时要大一点,智慧要足够。好的评论像一把钢刀,有直指人心的东西。它具有很强的发现力,穿透表层,直达脏器。

●标题。评论标题通常不是直接总结评论阐述的法理,而是用最直接通俗的语言。比如2004年8月21日中青报“法眼”栏目的评论《解救人质比击毙绑匪更重要》,使用的是直接利落的标题,而文章的内容说的是人权问题。再比如11月11日《上电视比找法院还管用》,从执行难讲起,同样也是用的通俗易懂标题。

●信息。评论文章水平的高低,还要看内容中传达的信息量。“道理”是需要信息来支撑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例子”。古今中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都能有丰富的联想,随手拈来。这样的评论文章才能光彩夺人。此外,评论也要为读者提供新知识。

●逻辑。要把众所周知的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这是评论的基本要求。不能前后矛盾,不能没有主次,不能缺乏中心。

●时尚。坚决、彻底地革除传统的程式化、八股化、洋洋洒洒讲大话的积弊,多向新兴报纸的文体学习,多向一些有品位的网络媒体的文字学习,用贴近时代的语言来评论新生活、新事物、新趋势。

独立。要追求评论的独立价值。时评属于新闻,但不能依附于新闻而存在,它与新闻的关系,以“若即若离”为最高境界。时评要勇于说出新闻背后的事实真相,在新闻做出事实判断或者价值判断时,要有不为他人左右的精神。

二、对评论进行修改

报刊不是随便哪个人的阵地。如果评论写得不到位,影响到本报本刊的整体质量,则是需要做改动的。只是,比起修改记者稿件来,编辑要特别注意对作者的尊重。与新闻修改不同之处在于,新闻讲究把观点隐于事实,评论则要开门见山,直指人心。所以,最重要的便是把独到的观点提炼出来。另外,语言方面也要考虑。新闻讲究平实,评论有时则需要文采飞扬,要有感情的强烈表露。

业内有人提出“评论十忌”,编辑对于自己或别人将要写、正在写或已写好的评论,不妨以此为参照,在修改时加以运用,凡发现有触犯这十条“禁忌”的,则去除之,或返工重写。这“十忌”可概括为十个字:“空枯平重浅,偏散训抄长”(15)

●忌空。评论是有感而发,就事论理的文章,应当避免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

●忌枯。如果只是干巴巴几个论点,再加上一二三四罗列,没有生动的论证,没有形象的语言,没有激动的感情,那不仅打不动读者,连自己也懒得看。

●忌平。写评论要避免平铺直叙,四平八稳。平主要是结构平,语言平,感情平。

●忌重。评论要有自己的题目,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风格。不能重复别人的老题目,重复人家讲过的老话。

●忌浅。说理不深、不透、不清,便是浅薄的评论。

●忌偏。评论不能搞片面性,今天这么说,明天那么说,忽左忽右。说好就一好百好,天花乱坠;说坏就一无是处,一棍子打死。

●忌散。不可离开主题,东拉西扯。不可同时论证好多问题,顾此失彼,使人不知你主要谈什么。

●忌训。评论不能板起面孔教训人,不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

●忌抄。有些评论连篇累牍地摘引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成了文件的翻版,语录的汇编,很少自己的话,很少自己的论断。

●忌长。洋洋数千言,文章再好,令人望而生畏。

思考题与作业

1.2004年“两会”,有一篇稿件中有这样的语句:“对于已汇聚北京的五千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说,除了听取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新财政预算案等例行议程外,修宪是本次年会最重要的焦点议题。”请指出以上表述有什么不尽精准妥当之处。

2.请说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几年举行一次?如果让你策划党代会的报道方案,怎样让它贴近读者?

3.请说出当前中国与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印度、巴基斯坦、巴西分别建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4.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根据你的认识,在短时间内试列举出本年度内已经可知的中国和国际十大财经新闻。

6.2004年某月某日下午4时许,44名身份不明人员闯入某西方国家驻华大使馆,这些人伪装成建筑工人的模样,自带梯子翻过三米高的围栏跳进使馆。如果你是编辑,怎么处理这条新闻?

7.一些都市报的社会、文化版是如何为读者提供实用信息服务的?请做一个小型的统计调查,详细列出其类型。

8.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几艘退役航母作旅游娱乐用,已经有多年了。请做一个报道策划方案。要求不仅仅从旅游娱乐角度,而要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挖掘这一事件包含的更多新闻意义:“死”航母给中国人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心理影响?

9.2004年12月8日,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这是当时的重大新闻。数年过去了,在回顾此事的基础上,结合联想及业内的最新动态,以及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新进展,写一篇有新意的评论。

【注释】

(1)姜锦铭:《从十六届三中全会报道看报纸的不同风格》,新华社《新闻业务周刊》2003年第46期。

(2)王光辉:《只有专业才有地位》,载《〈第一财经日报〉一周年特辑》。

(3)张静:《美国主要财经杂志特色》,载《中国记者》2005年第2期。

(4)吴月辉:《漫谈英文稿件的终审签发》。

(5)2004年9月1日,《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环球时报》总编辑何崇元做客人民网“传媒沙龙”,与网友交流“国际类都市报的市场化之路”。

(6)2004年9月1日,《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环球时报》总编辑何崇元做客人民网“传媒沙龙”,与网友交流“国际类都市报的市场化之路”。

(7)见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网站。

(8)参见《瞭望东方周刊》总第98期:《中国商务人士标准像》。

(9)参见彭红:《拓展文化娱乐报道适应市场需求》,载新华社《新闻业务周刊》2004年第18期。

(10)2005年9月12日,时任《新周刊》执行主编的封新城接受21CN访问时的谈话。

(11)邹沛颜、胡晓梦:《经营“文娱”新闻精品走廊》,载新华社《新闻业务周刊》2003年第18期。

(12)陆高峰:《时评繁荣背后的问题与转机》,载《中国记者》2004年第12期。

(13)张坤:《体现媒体思考力——〈中国青年报〉新闻时评创新思考》,载《中国记者》2004年第12期。

(14)陆高峰:《时评繁荣背后的问题与转机》,载《中国记者》2004年第12期。

(15)此为新华社国内部原主任闵凡路提出的十条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