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的权力论与直接引语和互文指涉的使用

的权力论与直接引语和互文指涉的使用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3.1 Foucault的权力论贯穿Foucault理论的一条主线就是权力,不论是区分实践、人文科学中的知识、认识论、论述形构、真理、真理游戏、个体化、正常化等,都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或效果。本研究认为,直接引语和互文指涉可以成为权势很好的“隐藏地”。为了解决这一两难的局面,编译者可以借用直接引语。

5.3.1 Foucault的权力论

贯穿Foucault理论的一条主线就是权力,不论是区分实践(dividing practices)、人文科学中的知识、认识论、论述形构(discursive formations)、真理、真理游戏、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正常化(normalization)等,都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或效果。Foucault发现,哪里有话语,哪里就有权力。权力产生于话语的机制,它在话语的运行中运作,体现于一切关系之中。“权力并不属于任何具体的个人、国家或组织,而是遍布社会实践的各个角落。……当人们使用权力这个概念来分析人类的社会行为时,它可以有两种含义:人们为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利益而采取行动的能力和支配他人的能力”(转引自辛斌,2006:1)。Foucault在1972年与Gilles Louis RenéDeleuze对话时指出,“谁行使权力? 在什么领域? 我们现在相当准确地知道谁在剥削别人,谁获得利润,哪些人与此有关,但是说到权力,我们知道,它并不在实行统治的人手里,我们也应该研究权力运作受到的限制(权力运作的中介及其对控制、监视、禁止和限制的等级网络的许多微不足道方面的影响程度)”。Foucault认为,权力并不是以链条的方式起作用的,相反,它是循环的,从来不会只受制于一个核心。它是通过一个像网络一样的住址来布置和行使的(1980:98)。

Foucault指出,权力与知识是紧密相连的,没有任何权力关系不构成相应的知识领域,也没有任何知识领域不预设并同时构成权力关系(1975:27)。权力并不只是压在我们身上的一种否定力量,它还创造事务,产生快乐和各种知识,并生成话语;它是贯穿整个社会机构的生产网络(1980:119)。同时,话语也绝不只是语言,它与权力密切相关(辛斌, 2006:2-4)。庄琴芳根据“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概括出话语的三项功能。第一,话语是情景性权力的载体,它能在人与人之间分配权力,因而具有塑造社会关系的功能。第二,话语是结构性权力的载体,这时话语蜕化成习惯、惯例和制度,成为一种结构性的力量。第三,话语为权力的根基进行辩护,这时“话语”涉及意义的建构和真理的生产(2007:95)。简言之,话语与权力密不可分,只要是在使用话语,就一定会涉及权力。一方面,话语生产权力;另一方面,权力操控限制话语的生产。

不过,Foucault也指出,“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对权力的抵制”(1980:95),并强调,

人们对权力的忍受是以权力大体上将自己的真相隐藏起来的能力成正比。权力如果对自我暴露完全无所顾忌,它还会被接受吗? 对权力来说,【自我】保密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种非法行为,而是它发挥作用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那些受权力支配的人对权力所抱有的神秘感不仅仅是权力对他们的一种强加,也是他们自己不可或缺的一种需要。因为除非这些人将面对的权力看成只不过是对自己【无休止的】欲望的一种限度,从而相信自己仍然享有相当的自由,他们是不可能接受那一个权力的。(转引自刘亚猛,2004:28)

Foucault认为权力的自我隐蔽绝非一种无关宏旨的恶作剧,而是它得以作为权力运行的一个基本条件,因为通过权力机制的自我隐蔽,权力在受其支配的人们中间产生了他们是在行使自由意志的错觉,从而使权力变得可以忍受和接受(刘亚猛,2004:29)。权力如果表现得过于明显,会容易招致反感与排斥。因此,编译者需考虑的是:如何将权势隐藏起来,在读者无明显感觉的情况下间接地“压制”读者,迫使他们就范? 本研究认为,直接引语和互文指涉可以成为权势很好的“隐藏地”。

5.3.2 借用他人的权威

5.3.2.1 直接引语的使用

新闻稿务求客观公正,要求记者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做到不偏不倚,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用权势来压制读者。但事实是,真正不带任何个人观点的新闻是不存在的,任何语篇都会或多或少、或明显或隐藏地带有个人的观点,并且,在新闻稿中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借用权势来实现自己的传播目的。为了解决这一两难的局面,编译者可以借用直接引语。直接引语可以使人物自己现身说法而不需由作者(记者、编辑)来发议论,这样,编译者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权力隐藏起来,还可以借用到他人的权力。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新闻学教程《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有一个章节专门针对直接引语,标题就是“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该书作者们认为,“引用直接引语,能够为报道增添色彩,增加故事的可信度”,“引用读者熟知的人物的讲话,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具权威性”(布鲁克斯等,2007:83)。

不过,借用谁的权力? 什么样的话值得引用? 如何引用? 如何使直接引语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些都不是轻易可以掌握的。权力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在某一场景中拥有权力的人,在其他地方可能就没有了权力。因此,软新闻的编译者一定要注意根据自己所处的修辞情境选好自己所要借用的权威,如果借用恰当,那么可以成功地借他人之势“压制”受众,相反,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受众产生排斥感,或产生不出预期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进行说明,本文作者将《今日中国》中一篇介绍汶川地震后羌文化保留情况的软新闻中所有的直接引语为例,说明目前在我国软新闻编译过程中通过直接引语借用他人权威时出现的问题:

①“I was back from the field at noon,and about to feed the pigs.I had barely reached the sky when I heard a strange sound coming from the mountains,then noticed the sky dim.A few seconds later my two-story house cracked in the middle, seemed to heal again,then suddenly toppled down.Its front gate catapulted over me,stunning me out of my state of fear and confusion.I dashed out of the yard,following my neighbors in a headlong run down the mountain.”——羌族刺绣传人马吉惠(音译)

②“When Iattend school activities,I am proud to see works by my daughter and her classmates on display in the doorway.”——羌族刺绣传人马吉惠(音译)

③“You have given us a lot.We shouldn't depend on Guangdong and the government for everything.”——羌族刺绣传人马吉惠(音译)

④“It was brought out in public only for the sacrificial ceremony on the Qiang New Year.After every use,it was rewrapped with a fresh layer of white paper.It is more than 600 years old now,”——当地一位69岁的老人王民洁(音译)

⑤“The quake toppled most Qiang homes,destroying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people,”lamented Yu Mei from the Culture and Sports Bureau of Wenchuan County.“With no written language,”Yu stressed,“their culture is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disruption.The earthquake of last year put it at even greater risk,making efforts to save their heritage more pressing than at anytime before.”——汶川县文化运动局的工作人员玉梅

⑥“Our goal is to rebuild a system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folk culture of Qiang by the year2019.”——来源不明的引用

⑦“Both my children are studying in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Our Qiang culture is primarily instilled at home, through dail y conversation and conventions.If kids are away from their parents so much of the time,how canthey carry on their native culture?”——当地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官员

⑧“We always call Qiang‘the people above clouds’.Out of the clouds,they are cut from the soil of their culture.”——当地作家杨新松

⑨ “My child is also studying in a place away from hometown,but local children remain in the county until they finish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anyway.The number of Qiang people who have ventured into the bigger worl isstill comparatively small.The Qiangs in their ancestral villages can preserve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ustoms,and so will their migrant peers.The essence of our culture is a resilient spirit, resistant to the most adverse situations.”——汶川建委官员胡斐(音译)

⑩“Are there any options?Life has to go on.”——萝卜寨受灾妇女

1“Thequaketoreaparttheearthandourhomesandtook awayourbeloved,butwewillendure.”——当地舞者的歌词

Ethnic Qiang Culture Survives Earthquake,China Today, 2008(5)

优点a:直接引语量大

直接引语的使用不仅可以借用他人的权威,还可以隐藏编译者的权力,使编译稿中不直接透露编译者的观点,增强其客观真实性。但中文软新闻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直接引语的力量,所以很多都只有一两处的引语,有些甚至没有。这篇软新闻共出现了多达11处的引用,这个量在一般的中文软新闻中是不多见的,显然编译者已经有了较强的使用直接引语的意识。

优点b:引语来源丰富

上文的11处引语有9个来源,分别为羌族刺绣传人马吉惠、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当地文化部门的领导、羌族官员、受灾群众、羌族诗人以及羌族舞者所唱的歌词等。这里,编译者借用了不同的权威,羌文化是一种民间文化,当地妇女、老太太、羌族诗人、羌族舞者是羌文化的见证人和实践者,而文化部门的官员属于保护发展羌文化的权力部门,这些人对震后羌文化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是最了解的,在文中都是具有权威地位的。这些不同类型的权威共同作用,构建出了一个非常立体饱满的权威体系。同时,大量引用百姓的话语也凸显出了软新闻的“软”,使整篇软新闻给人以贴近生活的印象,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

缺点a:引用不适当的权威

选好自己要借用的权威,对于提高软新闻可信度而言效果是相当明显的。上述引语中出现了三处官员的话语,如汶川县文化和体育运动局的工作人员玉梅、当地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官员、汶川建委官员胡斐(音译)。同一篇软新闻中出现三个官员的引语,这个比例显然是过高的。刘亚猛指出,修辞权威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修辞者和受众面临的总是一个“权威分裂”或者“不同权威并存”的局面(刘亚猛,2004:192 193)。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政府官员才有权威,权威不是职权,在很多修辞情境中,群众的权威不容小觑。特别是对于注重人情味的软新闻来说,普通百姓所讲的可能要比专家官员的话更有力量。当然,不是说官员的话语就不能引用。官员身处权力部门,掌握的情况自然比普通百姓要多,他们的权威在有些时候适量地借用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介绍某个地方的整体发展情况时就可以引用父母官的话,甚至可以直接引用国家现任或前任领导人的话。但若领导人的话在同一篇软新闻中出现过多,或在一期软新闻杂志中几乎每篇都出现领导人的话,就会使西方受众产生排斥感。同时,过多的官员的话语使软新闻失去了人情味,使之更偏向于政治宣传类的语篇。

在上例中,玉梅是汶川县文化和体育运动局的,这应该是羌文化保护的权力部门,她对羌文化的了解应该是很深入而又全面的,在这种修辞情境中,是具有很高的权威的。但那位未透露姓名的官员以及汶川建委官员胡斐的工作和羌文化不发生直接关系,在这里就没有权威。其实,他俩的讲话内容都是关于迁居对羌文化的保护是否产生影响,对此,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居住在此的老百姓,或者是生活在此的村长以及当地文化部门的官员,如上面所提到的玉梅。

缺点b:权威的话语选择

权威不是装饰品,而是帮助作者达到最佳宣传效果的一种手段。因此,直接引语的内容要为主题服务,应该紧扣主题。这篇是介绍汶川地震后羌文化的保护情况的,但在一开始引用了一大段马吉惠关于地震的描述就有些失当。当然,地震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是必要的,但作者完全可以自己描述,或者引用一两句话,这么一大段的引用有些喧宾夺主的嫌疑。毕竟这篇软新闻的主要内容不仅仅是地震,而是地震对羌文化带来的影响,重心是羌文化而不是地震。而马吉惠讲的第三段话(You have given us a lot.We shouldn't depend on Guangdong and the government for everything.)听上去很不自然,不符合农村少妇的身份,宣传味过浓。

这里也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引用权威不仅要切题,还要对他们所讲的话进行挑选,不是所有的话不加选择都可以用。大段的引用出现在软新闻中,很容易使读者抓不到重点,丧失阅读的兴趣。比如汶川建委官员的那一大段话,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在最后,即“The essence of our culture is a resilient spirit,resistant to the most adverse situations”,前面的铺垫反而使得主题不清。在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材中,也提到在使用直接引语时有时不必全文引用,而是可以视情况使用部分引语,甚至可以对引语进行修正(布鲁克斯等,2007:90,93)。

除了在直接引语中可以借用他人权威之外,在文中其他地方也可以根据需要借用他人的权威来增强说服力,如运用权威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或是引经据典等。下文将要讨论的就是编译者借用他人权威的另一种方式:互文指涉。

5.3.2.2 互文指涉的使用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概念是由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Julia Kristeva提出的。她指出,“任何文本都是由引文如马赛克般拼嵌而成,任何文本都是对先文本的吸收与转换”(1980:37)。Roland Barthes也指出“一个语篇是一个多维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许多作品相互融合、碰撞,这些作品全都不是原创的。语篇其实是一个由引文构成的组织。”他甚至挑战了作者(authorship)这一概念,提出了“作者死亡之日就是读者诞生之时”(The death of thauthor is the birth of the reader)这一口号(1968:146-148)。在他们看来,语篇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与先前存在的语篇以及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Hatim&Mason(2001)在《语篇与译者》(Discourse and Translator)一书中将互文符号称为互文指涉(intertextual reference),并将所有互文指涉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包含了7种各自独立的类别,分别是提及(reference)、陈词滥调(cliché)、文学典故(literaryallusion)、自我引用(self-quotation)、套语(conventionalism)、习语(Proverb)、沉思(Meditation);第二层则是语篇与语篇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体裁(genric)互文性、主题或话题(thematic or topical)互文性、结构(structural)互文性、功能(functional)互文性。他们认为,语篇内的互文指涉构成了语篇的一个互文链,而在翻译的时候,这个互文链还应该从原文延伸到译文。

在软新闻中巧妙运用互文指涉,会帮助编译者通过互文链借用到他人的权威,不仅可以隐藏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使译文更具说服力。不过,所谓的名人都是扎根于本土文化中的,“举世闻名”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可谓“屈指可数”。因此,很多情况下,在编译的时候,要对互文符号进行调整,否则,译文读者就很难通过互文链找到符号的隐含义,也就无法借用到名人的权威。比如,名人题字在中国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某一景点中名人的题字可以赋予它特殊的地位,如南浦大桥上改革设计师邓小平的题词就凸显了南浦大桥对于浦东开发开放,或浦东开发开放对于中国整个的改革开放大局的重要性。在下例中,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的手书一下子就使得这块巨石不同于其他石头,

路左有一巨石,石上原有苏东坡手书“云外流春”四个大字。

苏东坡是北宋大诗人,作者正是想借用他的权威来强调这一景点的不同凡响。不过,在国外,题词现象非常少见,而且知道苏东坡的人屈指可数,西方读者很难准确地通过互文链解读这句话所暗含的意识,这样就会造成互文链的断裂,从而使借用权威的努力失败。因此,这样的信息在编译时就应该删去。不过,在有些情况下,原文中的互文指涉经过调整后仍能被编译者使用,如下例:

难怪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到兴义考察,并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丛立之峰”“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形胜”,并发出“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的赞叹[1]

上例中引用了徐霞客日记中的诗句。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学家、著名的旅行家和探险家,他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写下了24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至今,很多旅行者仍视徐霞客为游圣,循徐霞客的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中文读者在读到这段文字时,很容易通过互文链链接到《徐霞客游记》,进而联想到徐霞客丰富的游历生涯,找到隐藏于诗句背后的意义:徐霞客见多识广,能被他称奇的景色必定非凡。这样,作者就成功借用到了徐霞客的权威。不过,这种互文信息译文读者是很难理解的,编译稿如果还想借用徐霞客的权威就必须对上文内容进行调整。下面是China Today根据上例所编译的新闻稿:

The sight of thesepeaks has long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visitors.Xu Xiake,a great geographer of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visited the areatwice and exclaimed in his diary:“Such grandeur!Mountains for thousands of li,rarely seen in other places.[2]

在英文稿中,编译者添加了不少信息:如第一句“The sight of these peaks has long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visitors”,这句话使读者对徐霞客的身份有个初步的概念,即“游客”,同时也点明了主题;在第二句中,所添加的“great”一词强调了徐霞客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地位;Ming Dynasty后出现的时间(1368—1644)使读者对他所处的年代有了了解。编译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补充背景知识使译文读者能找到互文指涉所隐藏的含义,从而借用徐霞客的权威。不过,上面的译文还是不够完美,徐霞客不仅仅是地理学家,中文作者引用他的目的更是因为他旅行家和探险家的身份,因此,编译者最好在介绍徐霞客时能加上这样的介绍:Xu Xiake,a great geographer and traveler who had visited most parts of the country in hislife。如果能进行这样的补充,译文读者就能更好地了解编译者借用徐霞客权威的努力了。

[1] 万峰林——高原上的感叹号,《今日中国》2008(5)。

[2] Wanfenglin:Forest of Peaks,China Today,200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