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互文性概述

互文性概述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互文性与其说是指一部作品与特定前文本的关系,不如说是指一部作品在一种文化的话语空间之中的参与,一个文本与各种语言或一种文化的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个文本与为它表达出那种文化的种种可能性的那些文本之间的关系。
互文性概述_话语偏见的跨文化分析

一、互文性概述

互文性,也称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应运而生的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简单来说,互文性就是指两个或多个文本之间的关联性,包括两方面:(1)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的关系(一般称作transtextuality);(2)某一文本通过记忆、重复、修正,向其他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一般称作intertextuality)。[31]

保加利亚裔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互文性”这一术语。她认为:“每一个词/语篇都是不同的词/语篇的交汇点,在此交汇点上至少能读出一个其他的词/语篇,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任何语篇都是对另一个语篇的吸收和改造。”[32]其实,早在克里斯蒂娃提出“互文性”这个术语之前,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Bakhtin)就阐述了“互文性”思想。他认为文本和语词的形成要受它们所回应(respond to)的前文本和它们所期望(anticipate)的后文本共同决定,“每个语词(utterance)都是传播链条中的一环”,“我们的谈话总是充满着他人的词语……这些他人的词语裹挟着它们自己的表达,它们自己的评价基调,我们则对之进行吸收(assimilate)、改写(rework)和重新强调(reaccentuate)”。[33]巴赫金关于词语的“他性”(otherness)、文本的“对话性”(dialogism)、“文学的狂欢化”(carnivalization of literature)、“文类”(genre)等概念启迪了克里斯蒂娃,最终催生了她的互文性理论。之后,很多学者加入到对互文性的讨论和理论建构中,代表人物有罗兰·巴特、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雅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热拉尔·热奈和米歇尔·里法泰尔等。互文性理论体系庞杂,其滥觞和发展与西方现当代重要的学术思潮,如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等密切相关。在纷繁复杂的互文性理论中,美国学者乔纳森·卡勒的总结比较全面和深刻:

“互文性”有双重焦点。一方面,它唤起我们注意先前文本的重要性,它认为文本自主性是一个误导概念,一部作品之所以有意义仅仅是因为某些东西先前就已被写到了。然而就互文性强调可理解性、强调意义而言,它导致我们把先前的文本考虑为对一种代码的贡献,这种代码使意指作用(signification)有不同的效果。这样互文性与其说是指一部作品与特定前文本的关系,不如说是指一部作品在一种文化的话语空间之中的参与,一个文本与各种语言或一种文化的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个文本与为它表达出那种文化的种种可能性的那些文本之间的关系。因此,这样的文本研究并非如同传统看法所认为的那样,是对来源和影响的研究;它的网撒得更大,它包括了无名话语的实践,无法追溯来源的代码,这些代码使得后来文本的表意实践成为可能。[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