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5.4 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4.5.4.1 基督教的人性观:世俗社会的平等观念就人和上帝的关系而言,上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是卑微的,人必须服从神,人们相信,没有上帝,自己的存在不仅是无意义的,而且是不可能的。《圣经》里体现平等仁爱精神的地方比比皆是。英语中有很多习语反映这种平等自由观念。

4.5.4 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4.5.4.1 基督教的人性观:世俗社会的平等观念

就人和上帝的关系而言,上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是卑微的,人必须服从神,人们相信,没有上帝,自己的存在不仅是无意义的,而且是不可能的。基督徒信仰原罪说和灵魂说。《圣经》虽然是一部宗教经典,具有宗教的神性说教,但它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使社会走向和谐和净化人的灵魂的思想道德教化作用。关于人与人的关系,基督教强调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We are made equal before God,实际上是说明在社会中的人都是平等的。作为上帝之子,耶稣在《圣经》里的地位仅次于上帝,属于第二位神,每个人只有一个父,那就是耶稣,只有一个君主,那也是耶稣。《圣经》非常强调“契约”(covenant)观念,契约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关系,在这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做上帝的选民,这是人的权利,而按照上帝的要求去做(如履行“十诫”等),这又是一种义务;上帝的权利是接纳人类成为其选民,使人类享受这一待遇,而其义务则是充当其选民——人类的保护伞。表面上,上帝作为令人敬畏的神居于主宰人的地位,人只能遵从上帝的安排去生活,人与上帝的地位似乎不平等,但是,人都是上帝的儿子,在上帝面前,所有世间的尊卑长幼都平等地接受最后的审判。这是宣扬或追求一种世俗的社会平等观念和博大的仁爱精神。《圣经》里体现平等仁爱精神的地方比比皆是。

在《旧约》的开篇,虽然讲了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与人类始祖的神性说教,当人类始祖亚当受魔鬼撒旦诱惑犯罪后,正是出于对人类的爱,上帝并没有对人惩罚到致死的地步,而仅仅以赶出伊甸园“驱逐出境”了事(《创世记》)。因为上帝就是人自己,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看做是上帝,《圣经》中说The voice of people is the voice of God——这大概相当于周武王伐纣时所做的《泰誓》:强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可见中西文化的源头都非常注意和尊重人民的意愿。

受《圣经》思想影响,西方人无论是否信奉基督教,在感情方面都要求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在理性方面主张严格的法律。英语中有很多习语反映这种平等自由观念。例如: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倡导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因此在英语中brotherhood就带有平等之意。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用liberty,brotherhood,benevolence三个单词来表示新兴的资产阶级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目标,难怪生物学家赫胥黎说《圣经》是“穷人和受压迫者的大宪章”。(杨周翰,1985:20)《圣经》中宣扬人生就是苦难(Life is vapour.),幸福的归宿是天堂,那里没有压迫,所有人自由平等。Clean hands(双手干净,廉洁)源自《旧约·约伯记》:“He who hath clean hands shall be stronger and stronger.”(双手干净的人会越来越强壮),教导人们要廉洁自律,这种无欲则刚的行为准则和《论语》中的“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clean hands在汉语中一般说成“两袖清风”。在英语中the gold calf表示金钱崇拜,《新约·提摩太前书》说,“For we brought not nothing into this world,and it is certain that we can carry nothing out.”这句话后来被简化为“you cannot take it with you”,喻世人轻视财物,此句谚语和汉语谚语“钱财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几乎完全一致,反映了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相通性。

4.5.4.2 中国佛教的人性观:在入世中出世

佛教原诞生于印度,东汉时期传到了中国,外来的佛教在2 000年的演变发展过程中,经过儒家道家学说的浸润和改造,最终完全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思想发展成熟,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传统佛教是出世的,带有浓重的悲观厌世色彩,它否定当下人生的真实性和价值,要人们抛弃尘世生活,遁世潜修,在涅槃境界中求得解脱,最终目的是成菩萨和作佛,但外来的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深受儒家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的影响,原有的出世人生取向大大地扭转了。印度佛教追求的是彼岸真谛,而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佛教追求的是此岸俗谛,禅宗用现实主义充实和改造佛学,使之向人间佛教方向发展,“中国佛教所宣扬的都是大乘佛教慈悲普度的精神,认为佛的根本宗旨不是为了自身的修行解脱,而是为了利他济世、普度众生,只有把世间法干得停停当当,才能作为出世的资粮,这样就把出世和入世统一起来了”。(赖永海,1992:101)因而中国佛教具有关注现世现生的人文主义精神,“身披破衲,心怀天下”,“踏尽人间不平路,不向人间诉不平”。(覃召文,1994:10~14)

禅宗主张佛性自有,不假外求,不离人伦日用而修行,所谓“运水搬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是道场”,禅宗把人生的解悟放在了此生此世,放在了日常生活的享受之中,通过阐释“治心”和“治世”的相互关系,追求在入世中出世,在现实中求得解脱,这明显是吸纳了儒家哲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而禅宗不立文字、主张顿悟、蔑视经典和权威的特点,显然是受到道家哲学的“得意忘言”论和回归自我论的影响。“禅的核心精神就是不要人受具体事象的束缚,不要向外寻觅,而要向内体悟自己的生命本性;只要心中无执,在内心超越一切分别、取舍,达到一如之境,则行住坐卧的平常生活无不蕴含着道。这里面包含着微妙的精神平衡机制,这种平衡机制是不借助于外在对象而获得的内心平衡,完全是自我调适所致。以这种哲学处世,文人士大夫就可以在立足内心安恬的基础上,齐一仕隐、出处,平衡青云之志和放逸之情。他们身处朝市,也不妨心定神闲,不受尘网束缚。”(任晓红,1985:53)禅宗哲学为中国封建士大夫解决退隐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条捷径。汉语习语“性定菜根香”,“心远地自偏”,“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反映了中国文人的朝隐追求。

东晋南北朝以后,中国文化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儒释道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基本格局,依照中国文化的传统,不论儒家还是道家,也不论佛教还是道教,都要求人们以身载道,以身践道,使理想和信仰与生活打成一片,求得知与行的统一、认知与体验的统一、此岸与彼岸的统一。不过,儒、释、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佛教如霞,时隐时现,道教如潮,时涨时消,儒教如中流砥柱,永远岿然不动。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特质又突出地表现在同佛、道两家的对比中:儒也者,行道济世者也,倡导以义制利;道也者,藏道渡人者也,倡导任性而行;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倡导义利双弃。胡刚亮指出:中国化的佛教禅宗讲究修身养性、自我解悟与超脱,追求在瞬间永恒的境界里获得解脱的快感;儒学重视纲常伦理,讲究“内圣”而不禁欲,他们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在等级秩序下的和谐,以及人通过“反身自诚”以达到内心的和谐;道家崇尚自然,倡导“见素抱朴、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通过个人的无欲和国家的无为获得人性的纯朴与社会的太平,而道教以生为乐,以长寿为大乐,以长生不死为人生的极乐,因而孜孜于养生求仙以求不死之道。(胡刚亮,1998)

儒家入世建功立业的追求和老庄的逍遥无为的精神趣味,在中国传统士大夫心理上往往构成互补。道家哲学作为文化的潜流渗透于国民的心灵深处,而儒家哲学则是中国精神的显流与正宗。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人生追求的是“内圣外王”,“内圣”就是指修身齐家,属于道德哲学,“外王”就是指治国平天下,属于政治哲学,“内圣外王”的追求使中国文化保持了2 000年的世俗面貌,避免了西方的中世纪的宗教迷狂,但也由于缺乏彼岸意识,整个民族丧失了建立社会批判系统的文化资源。“西方之‘道’从外部切入,不入此岸之势,操作功能独立,演化为社会批判,其承载的人格也随之独立。而中国士人之‘道’从内部切入,一开始就依附于此岸之势,无法脱离出来,并衍变为一个超然其上、至少是超然其外的社会批判系统。中国社会因此就形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治大一统格局,市民社会受到政治国家的压迫,知识分子也丧失了独立人格。”(朱学勤,1996:25)汉语习语“跪而论道”、“毛之不存,皮将附焉”、“端人家的碗,服人家的管”、“在他屋檐下怎敢不低头”等,都反映了中国士人的人生依附地位,当然,中国士人也可以用王道抗衡霸道,实践“士为王者师”、“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士可杀而不可辱”、“八尺男儿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先贤古训,保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独立人格。

外来的佛教在漫长的中国化过程中,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基本精神,同时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和方法,外来的宗教被哲学化和世俗化,现实主义的人生哲学又具有强烈的超世情怀。“中国的先哲们从来不太关注虚幻的来世及幽冥的前生,他们瞩目于现实社会,致力于‘今生今世’,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富有强烈的道德精神,崇尚人的大彻大悟和人格的完善。”(高中华,2003)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儒、佛、道思想共同孕育了中华民族既立足于现实和人生又具有脱俗超迈的人文主义的精神,“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生与死同根,贪生不必畏死”。(《菜根谭》)由于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了,人的信念就成为他的生活,人的行动就变成了他信仰的宣言。而且中国佛教注重心性的修炼,要求人们在滚滚红尘中追求佛的灵光,能够抵挡名利的诱惑才算是修得了槃若真性,才能产生“心远地自偏”的效果。佛教注重心性的修炼和道家纵情丘壑的思想为儒家治世碰壁后提供了一条退隐的道路,“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最高的境界是朝隐,在朝廷做官而不为名所累,“处庙堂之高,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江湖之远,需怀廊庙的经纶”。如是,则进也忧,退也忧,知识分子作为道的承载者,他们的心灵永远没有歇息的时候,死了声音还要在坟头上呐喊。

在中国文化中,入世与出世统一的哲学精神渗透到中国佛教中,佛教在中国传统而又强大的人文主义精神影响下经历了哲学化和世俗化的改造。“一方面外来佛教吸收道家学说的思想与话语,重新解释佛教经典;另一方面又吸收儒家哲学的入世精神和伦理思想,使其更加贴近现实人生,中国佛教因而具有一种圆融精神,凸显出浓重的世俗性。”(严耀中,2001)济公和尚的口头禅“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佛教世俗性的典型反映。中国佛教的这种世俗精神和三教融合的现实在汉语歇后语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歇后语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创造的,具有浓厚的乡土和生活气息,积淀着大量的中国宗教文化信息,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表现了老百姓对佛教的态度。例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和尚训道士——管得宽;豆腐渣贴门神——两不沾边;三仙讲道情——全是假话;和尚敲木鱼——老一套;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腐和尚登宝座——能说不能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火烧城隍庙——急死鬼;土地爷拉弓——射(色)鬼;城隍奶奶怀孕——出了鬼胎;城隍娘娘害喜——鬼胎;阎王娘怀孕——一肚子鬼胎;阎王爷不戴帽子——鬼头鬼脑;阎王爷审案子——全是鬼事;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雷公劈豆腐——专找软的欺;小鬼敲门——死命;庙台上长草——慌了神;菩萨生胡须——人造的;泥菩萨洗脸——越洗越难看;佛爷脸上刮金子——浅薄;土地爷洗脸——湿(失)面子;菩萨背后一个窟窿——庙(妙)透了;雕塑匠不拜神——知道老底;寿星老头的额头——全是疙瘩;观音菩萨——年年十八;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出奇制胜);铁拐李的葫芦——不知卖啥药;唐僧看书——一本正经。透过这些含有调侃戏谑口吻的歇后语,我们不难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人那种逸出于“敬鬼神而远之”的入世的、积极的、充满乐观气息的人生态度。这些歇后语嬉笑怒骂毫无顾忌,神佛都成了调侃的对象,这说明神佛意识虽然存在,但真正信仰的人并不多。(汉语谚语歇后语分类大辞典编写组,1987)

总之,从民族文化语义的角度分析英汉习语的差别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宗教文化。虽然哲学与宗教都要解决人们穷源溯流和安身立命的问题,但二者所持的方式不同。哲学以理论的方式来反思问题,哲学的发展动力在于怀疑和批判精神,宗教则以信仰的方式来回答问题,宗教的发展动力在于信仰和出世精神。作为爱智之学,哲学追求的是人生的智慧,作为形而上学之学,哲学追求的是深切的人文关怀,这样智慧与终极关怀就构成了哲学真理的主要特征和内涵,体现的是所谓的人文精神。宗教本身也是一种出世的哲学,在出世的哲学看来,入世的哲学不能提供迷人的信仰,因为它太现实了。

【注释】

[1]A:《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Webster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8th edition,G&C Merriam Co,1977,《英汉辞海》,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年。

[2]潘文国先生《字本位和汉语研究》把汉字中的构字部件“形位”译做morpheme,并提出了汉语形位学的设想(2002:150)。

[3]参见本书第三章“语音的语用认知功能”部分的讨论。

[4]实际上,词义的引申大概有三种方式,链条式、扩散式、复合式,参见张建理《英汉多义词异同研讨:以“脸、面”为例》一文。

[5]中国古代把东邻日本称为扶桑之国就是这个来历。参见周作人《知堂回忆录》。

[6]本节曾以《语用、语境与关联——《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发表在《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7/2期。

[7]语用学中的共享背景知识是静态的,而互明知识则是动态的。

[8]特洛伊战争后,希腊著名将领俄底修斯又在外漂泊了10年,未能返回故乡。在盛传他葬身海底、客死他乡的情况下,他的妻子佩尼洛佩(Penelope)对丈夫始终坚贞不渝,对100多名前来求婚的人不予理会,但这些追求者聚集在俄底修斯的家里,终日欢宴作乐,挥霍他的家产不肯离去。佩尼洛佩无法脱身,就想出一条妙计,要等她织好一匹布送给公公做寿衣后才能改嫁。这样,她白天织晚上又把白天织好的拆掉,第二天重新织,寿衣总没有完成的时候,这就是著名的Penelope's web,指永远也完不成的工作。后来俄底修斯终于回归故土,杀死了这批求婚者,同爱妻重逢。在英语中也常用Penelope来比喻贞妇。

[9]西方社会有football widow之说,指丈夫沉湎于足球比赛,妻子在家里独守春闺,这里widow使用了隐喻意义。同理,war widow也是由football widow同义类比派生而来,并非指真正的寡妇。

[10]本节曾以《语境分类与词义的理解和翻译》为题刊发在《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4期。

[11]Jiang nan: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Jiangbei:Nor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12]over head and ears in water表示水手跌入海中,水快淹没头顶了,表示身处困境之中,其隐喻意义为be wrapped in sth.,如over head and ears in debt/love表示深陷债务/爱情;还可以说成be up to one's ears in debt/love。而中国人一般说成欠了某人一屁股债,英语欠债的习语比喻源于航海捕鱼,汉语习语比喻源于农耕生活。

[13]英语中有to raise the wind(借风)的说法,表示借钱,和汉语中的“扑水”何其相似!

[14]“‘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这三个‘影’字是张先平生最得意的诗句。其实他有多篇作品成功锤炼了‘影’字,有的比第二、第三句还好,如“浮萍断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华州酬溪),“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吴兴寒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