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达国家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综述

发达国家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综述

时间:2022-09-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技术中心吸引人才美国政府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大量投资,为建立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增强创新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美国企业无一例外都建有自己的技术中心,都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三)推动技术创新对人才的使用美国转变传统人才观念,加速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催化。

一、美国

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的一百多年里,美国不断在制度建设、物质条件、经费投入、人力资源等方面创造条件,为科学家们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移民政策、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政策,成为美国吸引国外科技人力资源的重要的政策选择。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成立了固体地球科学重大研究问题委员会,于2008年发布《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变化行星的研究问题》战略报告,确定了固体地球科学的十大研究问题:地球和其他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地球“黑暗时期”(地球诞生后的最初五亿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地球内部如何运动及其如何影响地表;地球为何拥有板块构造和大陆;地球过程如何受物质特性的控制;什么原因引起气候变化,其变化幅度有多大;生命如何改变地球,地球又如何塑造生命;能否预测地震、火山喷发及其灾害;流体流动和运输如何影响人类环境。这十大科学问题跨越固体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领域的界限,或者涉及永恒性的问题(如地球和生命起源),或与对人类福祉具有重要影响的现象存在联系。美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一个“直面明日挑战”战略计划(2007—2017年)提出了六个战略方向,即:理解生态系统,预测生态变化:确保国家经济和环境的未来;气候易变性及变化:澄清记录,评估后果;美国未来能源和矿产:为资源安全、环境健康、经济活力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基础;全国灾害、风险和复原力评价计划:保证美国的长期健康发展和富强;环境和野生生物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美国公共卫生的环境风险鉴别系统;美国水资源普查:美国未来所需淡水的定量研究、预测和保障。美国部分联邦高级官员强烈认为,必须在联邦层面上变革美国公共机构的基础设施,以应对面临的挑战。2008年曾建议将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合并,组建“地球系统科学机构”(Earth Systems Science Agency)。地球系统科学将重点放在对当前过程的理解以及对未来几百年内将发生的变化的预测上。当前需要把地球科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地球系统科学。我们需要利用它来预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帮助我们减轻和适应可能影响我们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变化。

(一)吸引优秀人才的政策

美国政府长期奉行的吸引国外科技人才的基本政策之一便是灵活的移民政策。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政府通过多次修订移民法,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各类专业人才给予入籍优惠,吸引了大量其他国家的杰出科技人才。美国一直把教育和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作为科技政策的核心。提供国际一流的科研条件、高薪待遇,吸引各国高层次人才移居或者受聘于美国。美国吸引国外科技人力资源的政策措施大多通过穿插在其他政策中发挥作用,移民政策、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政策是美国吸引国外科技人力资源的重要政策选择。如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政府、大学及民间机构的推动下,留学美国的外国学生不断增加,占全球留学生近1/3,他们毕业后大多数会留在美国工作,成为美国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据统计资料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各行业具有博士学位的工程师中有1/3是出生在美国以外国家的人员。1992年美国大学理工科教授中75%来自外国;1995年美国的科学与工程领域的1 200万名从业人员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占72%。

(二)技术中心吸引人才

美国政府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大量投资,为建立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增强创新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美国企业无一例外都建有自己的技术中心,都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中心作为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从事中长期研究,形成了市场、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技术进步机制,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投资主体。例如,1998年度,美国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为2 016亿美元,占全美GDP的2.67%,其中2/3用于产品创新,1/3用于过程创新。这种倾向使美国在突发性、激进性的技术创新上更有优势。技术中心的优越条件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其本身也注重对人才的吸引、聚集、培养和激励。

(三)推动技术创新对人才的使用

美国转变传统人才观念,加速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催化。发挥创新带动作用,完善人才创业机制,加强人才使用与管理,建立人才破格使用制度。注重人才工作环境、人才待遇、人才开发与管理,用优厚的待遇网罗各国优秀人才,以快速收集、处理、保存大量人才知识和信息。科技园区是高科技产业创新和开发的基础,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吸引了优秀的创新人才。在技术创新中坚持“人才培养,技能提升”的原则,为人才准备最完备的条件和最广阔的空间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科技人才的成长环境通常是指围绕科研活动建立的各项制度,所以创新能力激发阶段的科研环境又可分为科研资助制度、人员任用制度和科学奖励制度三个方面。通过第二节的分析可以发现,美国是处于创新能力激发阶段的领军人才的最大集聚地,约在总数的57.6%;从领军人才第一份工作的单位来看,研究型大学是处于激发阶段的科技精英的集聚地。因此,本节将着重从国家和学校两个层面的科研资助和科研奖励措施来分析美国及其研究型大学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优势。

(四)科研环境

美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强国的领先地位,在制度建设、物质条件、经费投入、人力资源等方面,为科学家们的学术优势积累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一流的实验室和丰富的文献资料,使美国的科研环境极具吸引力。

1.科研资助制度

通过全过程资助方式,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美国各级政府部门将科研资助与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对重点引进且在同行业具有领先水平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高层次人才,给予覆盖青年人职业发展所需要的不同资助。以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为例,在其成立后的50年里,先后为10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提供过资助。进入21世纪后,NSF向大学青年教师提供的早期职业生涯发展资助,在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2001年以来,共为186所高校的2 000名大学教师提供过资助。NSF大力资助青年科技人员的科学研究,所资助的博士后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占所资助人数的百分比一直维持在2.3%以上,2001年这一比例达到了4.6%。另外,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博士后访学奖学金(PVF),为近五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提供增强其科研能力的机会,得到资助的博士可到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下属的1 200个实验室从事基础或临床研究。职业过渡奖学金(GTAW)为大学中的新教师提供支持。那些由于职业脱节或转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需要额外科研经历的新教师可申请指导研究科学家发展奖学金(MRSDA)。

科研资助就是将科研项目与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对重点引进且在同行业具有领先水平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高层次人才,根据科研项目需要和相关规定给予科研启动经费支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形成了政府、产业界与基金会三大主体的科学资助体系。其主要资助投入到具体科研项目之中,少部分用于人才培养。NSF代表国家承担主要的人才培养资助工作。NSF成立50多年来,对美国的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人才培养上,NSF为10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提供过资助。如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两位得主沃尔特·科恩和约翰·A·波普尔的研究工作得到了NSF超过25年的资助;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艾哈迈德·H·泽韦尔得到NSF超过20年的资助。自2001年以来,NSF为大学青年教师提供早期职业生涯发展资助,8年共为186所高校的2 000名大学教师提供了资助。资助人数最多的前11所学校中所获资助的青年教师总数占NSF资助人数的20.2%。NIH设立的博士后访学奖学金,为近五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提供增强其科研能力的机会,这些博士可到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下属的1 200个实验室从事基础或临床研究。该奖学金每年发放一次,根据奖学金获得者的表现以及经费情况可连续申请5年。对具有研究型博士学位(Research Doctorate)的青年科技人才来说,NIH为其提供了8种不同的奖学金,其中绝大部分奖学金是为那些已在大学获得教职的博士提供资助的。为促进青年科技精英的进一步成长,美国政府设立了建立在同行评议基础上的“种子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启动青年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这里的所谓“青年”,主要是指“学术年龄”,生理年龄只是参考因素,特别是指获得博士学位后的学制年限(一年、三年、五年,最多七年)。

2.科学奖励制度

科学奖励制度是科学系统中最为根本的部分,既是对科技成果的独创性、真理性和价值性的承认,也是对科学家能力的社会承认。其本质是科学共同体以某种公认的形式表达对科学家的科学发现优先权的承认。科学奖励制度,有利于将竞争机制导入科学活动中,激励科学家的创造活动。通过“马太效应”自动调节竞争机制,强化了科学资源合理分配的模式,为科学家的职业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规则。最后,科研奖励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有很好的扶持和培育作用。通过奖励,可以保护已经具有一定科研成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科研兴趣,鼓励他们坚定不移地攀登科学高峰。科技奖励主要包括以总统名义设立的科技奖励,由国家部委和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科学技术促进会等机构设立的科技奖励,由全国性自然科学学会和各州科学院设立以及学会的下属分会、公司企业和个人设立的奖项。

(五)大学科研环境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具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全世界最优秀的大学有2/3~3/4集中在美国。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比较充足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使美国的高等教育始终占据世界大学的中心地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创新人才,为其保持经济和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做出了贡献。一流大学同时也是美国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一种科学创新活动,以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代表的科技人员从事的是以创造性为特征的复杂的脑力活动,需要思想自由、长久持续的投入和稳定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作保证,才能取得成效。同时,在科研过程中,创造性的发展需要互相激励、思想需要碰撞、知识需要传递、发现需要评判,交流是科技创新活动内在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是科技人才成长的一个动力。因此,宽松的环境是科技人才成长、专心工作、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

1.研究经费充足

美国科学基金会等联邦科研机构十分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注重为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由于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对研究型大学的支持,美国研究型大学在研究和开发经费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就2006年的研发经费来看,创新能力激发阶段领军人才集中度较高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所获得的总研发经费均排在全国前100名之内。这为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经费保障。

2.人才培养的循环链

科研拔尖人才成长的优势累积理论告诉我们,科研拔尖人才的成长需要有良好的环境,甚至需要代际之间的积累与传承。现在科学教育体系是根据现代社会对科学人才的一般性要求,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对科学一般性要求的科学工作者。而对于未来的科学精英来说,这种一般性的科学培养与训练还远达不到进行科学前沿问题研究的要求。因此,未来的科学精英除了接受现代科学教育体系的培养,接受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训练,还需要逐步地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最前沿的知识、最先进的研究方法。一般地,只有居于科学界顶层的精英科学家才具有这样的知识和方法。因此,未来科学精英成才的最好途径是到这些精英科学家的门下学习,成为这些精英科学家的门徒。

3.为青年后备人才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在科技精英的创新能力激发阶段,由于长期以来的累积优势,研究型大学吸引了许多政府机构和社会相关组织在学校设立了数目众多的博士后、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这为研究型大学的青年科技精英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另外,政府不同部门还定向在研究型大学设立教师科研资助项目,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部、国防部、能源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政府机构和其他一些非政府组织都为该校的博士后、新教师以及助理教授提供了多种科研资助项目,该校还设立了自己的校长博士后奖学金,其目标是为立志于大学科研和教学职业、献身于学术研究的青年人才提供资助。

二、英国

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政府政策的优先保障领域。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NERC)发布的《新一代行星地球科学:NERC 2007—2012年战略计划》,确立了其在2007—2012年战略和科学优先方向。这些优先方向分为七个科学主题:气候系统,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地球系统科学以及技术。在此框架下,英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新的战略计划(2009—2014年),强调“变化”这条贯穿于人类所面临的全球各种挑战的一条共同的主线,在确保持续能源供应的同时减缓气候迅速变化的趋势,继续保护社会免遭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带来的损害,与合作伙伴一起在认识动态地球方面为社会做出独特的贡献,从而使社会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以负责任的态度与环境共生,从容应对21世纪以及未来的环境变化。从英国地质调查局战略计划可以明显地看出,其工作重点已转向环境工作,并强调了跨学科综合研究。在英国,如果说企业界是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直接衡量指标,那么高等教育机构无疑就是R&D活动的重要基地。一方面,英国高等教育机构不仅云集了大批顶尖科研人才,而且还承担着培养未来科研人才的责任,拥有大量科研所需的高端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作为传授高深知识的场所,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既承载着深厚的知识基础,又肩负着探索学科最前沿知识的使命,天然成为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发源地,理所当然地是英国创新力的重要发动机。截至2011年8月,英国共有165所高等教育机构(不包括英国境内开办的外国高等教育机构),115所大学,50所大学学院、职业高等教育学校及其他高等教育学院。

大学科研的创新力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创新力是大学创新的一个综合体现,它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以及环境与主体、主体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大学综合财力和创新投入、知识基础、开放性(互动)、多样性(国际化)、创新学习激励手段、创新影响力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投入

英国大学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主要包括政府、私人机构以及国外资源,其中绝大部分科研经费都是由英国政府提供的。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Innovation and Skills)2011年1月发布的《全英2010年创新报告》(Annual Innovation Report 2010)显示,英国大学从事R&D活动的经费主要源自政府的支持,英国政府每年会拨出46亿英镑用作自然科学与研究的项目经费。2008年,英国政府将GDP的0.5%用于高等教育机构的R&D活动,占大学R&D活动总经费的69%,其中35%的经费由科研委员会发放,34%的经费由各地区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进行管理。英国政府对大学的科研资助体系是双轨的。

2.科研基础

创新需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作为依托。人才是大学创新的活力源泉,教师与学生都在创新活动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知识水平、结构和质量都会直接对大学创新力产生重大影响。图书馆、实验室等物质资源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大学知识,在创新活动中不可或缺。教师是一所大学从事创新活动最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参与大学的创新活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生力军。英国大学中绝大部分教学人员都会从事科研活动。不同类型的大学中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也会有所不同。以剑桥大学为例,2010—2011学年,剑桥大学的职工总数为9 140人,其中教学人员1 576人,与教学相关的人员1 413人,专职科研人员3 009人,技术人员1 132人,牧师及管理人员1 547人,体力劳动者463人。剑桥大学从事科学研究的教职工占总职工数的60.8%。此外,该学年开放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的教学人员共7 655人,占总职工数的67.3%;杜伦大学(University of Durham)的教学人员共1 475人,占总职工数的38%;阿斯顿大学(Aston University)的教学人员共760人,占总职工数的45%;巴斯泉大学(Bath Spa University)的教学人员共555人,占总职工数的61.3%。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是大学创新的重要力量,他们学习知识技能并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据统计,2010—2011学年英国大学共有近250万名在读学生,其中,研究生588 720人,本科生1 912 580人。在研究生群体中,该学年获得博士及以上学位的全日制学生共138 775人,其中16 375人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及以上学位的非全日制学生共43 830人,其中3 705人获得博士学位。2010—2011学年里,牛津大学共有8 525名研究生,16 390名本科生;剑桥大学共有8 095名研究生,12 300名本科生;利兹大学共有8 180名研究生,24 255名本科生;约克大学共有5 045名研究生,11 630名本科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共有5 550名研究生,3 975名本科生;帝国理工学院共有5 079名研究生,8 885名本科生等。除了教师、学生等创新活动的主体外,大学中的图书馆、实验室等是大学创新的重要知识基地。英国大学图书馆以其历史悠久、馆藏量丰富而闻名。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 Libraries)由8个博物馆及收藏馆组成,是英国最大的大学图书馆系统。该馆总藏书量超过1 100万册,收录3万多册的电子期刊,访问量每年高达200万人次。建立于1896年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科学领域专业图书馆。目前该馆收录了9万册纸质书籍,及近2万册的电子期刊。剑桥大学有5个主要的大学研究馆,即:剑桥大学馆、科学馆、医学馆、法律馆及以Intel公司总裁及夫人命名的图书馆,和130多个大小不等、功能不同的分馆,为教师科学研究及研究生教学提供方便。

3.科研开放

大学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大学通过与外界持续的互动来传递和交流知识。从显性层面而言,大学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自身与外界实体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二是大学内部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隐性层面而言,作为知识载体的大学工作人员之间的流动也是大学开放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世界一流的创新性教育,开展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并建立定期的师生交流机制,与世界其他一流大学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英国大学非常重视科研创新活动,仅在牛津大学,进行科学研究的院系就超过70个,参与科学研究的人员众多,其中学术人员超过1 600人,科研人员及科研助手超过3 500名,研究生超过4 600人。在埃克塞特大学,其在大气变化、功能材料学、系统生物学等31个研究领域的科研实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全校拥有超过1 200名专职科研人员,1 600多名研究生。埃克塞特大学每年要承担1 000多项校外研究项目,其创新项目为100多家新兴合资企业提供发展动力。卡迪夫大学27个学院都承担科研项目,全校承担的科研项目总数超过1 800个。参与研究项目的人数众多,包括8 148名研究生,3 098名学术科研人员。

4.科研多样

创新主体间的异质性是新思想、新观点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主要表现在研究团队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衍生企业的多样性。人力资源是推动大学科研实力向前推进的核心力量。英国大学的科研实力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其不仅培养了许多本国优秀的科学家,而且也吸引了大批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顶尖科研人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创新主体会在彼此的交流中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有利于科研创新活动的展开。例如,牛津大学41%的学术人员是外国公民,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中国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杜伦大学共1 449名学术人员,其中32%都不是英国公民;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学术人员超过3 000名,其中近45%的人均来自英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而约克大学超过20%的学术人员均来自国外等。师资队伍年龄结构的多样性也是科研创新的重要条件之一。创新主体之间的代际差距可以对科研创新起到推动作用,青年学者的创新思维、科研活力与年长学者多年来积淀的专业知识、累积的实践经验能够相辅相成,互取所长,充分实现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完美结合。英国大学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据统计,在英国大学中,学术人员的中坚力量集中在30~50岁之间,这部分教师所占比重超过半数。以牛津大学为例,2010—2011学年,该校学术人员的总数为5 457人,其中,30岁以下的教师共722人,约占总人数的13.2%;30~39岁的教师共2 240人,约占总人数的41.1%;40~49岁的教师共1 226人,约占总人数的22.5%;50~59岁的教师共836人,约占总人数的15.3%;60岁以上的教师共433人,约占总人数的7.9%。由此可见,牛津大学的师资队伍整体偏年轻化,40岁以下的教师超过半数。

在大学中,庞大的学生群体尤其是研究生群体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生来源的多样性不仅能够丰富文化的多元性,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队伍的创新灵感。2010—2011学年,在英国大学中求学的非英国公民共有428 225人。具体到各所大学,各校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具体情况又不尽相同。例如,牛津大学的学生群体中则有近1/3的人来自国外,其中15%的本科生来自国外,61%的研究生来自英国以外的国家;杜伦大学有4 493名研究生和11 553名本科生,他们中有21%的人非英国公民。除了研究团队的多样性之外,大学科研的多样性还会反映在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等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上。许多英国大学都积极拓展国际版图,与境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在各个领域的国际化合作模式。例如,牛津大学的学科结构也彰显着国际化的色彩。该校有超过12个研究中心专门对具体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她的中国研究所排名欧洲第一,日本研究所排名世界前五。埃克塞特大学十分重视国际化发展,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美国等地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约克大学与来自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欧洲的15所大学共同建立了世界大学联盟(Worldwide Universities Network),并积极参与该组织成员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世界大学联盟通过视频学术会议、实地短期访问等形式推动着学术交流和发展。此外,约克大学艺术史专业还通过江宁基金(Jiangning Foundation)资助与中国大学和相关机构的文化交流,2011年首批接受该基金资助的2名中国学生来自北京大学。此外,通过依西斯创新有限公司(Isis Innovation Limited)——牛津大学完全所有的技术转化公司,牛津大学已经在学术研究、创新与商业开发之间找到了成功之路。通过依西斯公司,该校已创建超过70家企业,平均每星期能够获得1份以上的专利申请书。目前,牛津大学的衍生企业一共拥有360多份专利,460份许可证协议。其中,牛津大学出版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其办公机构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雇员超过5 000人。仅在中国,每年就有1 400万学龄儿童使用牛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近1 600万儿童使用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学习英语。

5.创新激励

激励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的创新活动,达到积极的强化效应,从而步入创新的良性循环。适当的激励不仅可以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而且可以促进人才充分地发挥才能和智慧。为了提升大学的创新力、促进研究人员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英国政府、大学及相关机构设立了多个层面的创新激励。一般而言,激励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于大学创新人员而言能够成为皇家学会成员不仅是一个鼓励性极强的精神激励,而且也能获得实质性的物质激励。

重视高科技领域尖端人才的引进,并重金购买其科研成果,放宽对高级人才及其家属永久性居留权许可证的条件,对在高科技、基础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中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倾斜政策,国家拨出专款大幅度提高其工资待遇。2002年1月28日,英国出台了高技术移民政策,当年就为其吸引了7 000多名世界各地的高技术雇员。这一政策在2008年进行了调整,通过对调整前后的政策进行对比发现,英国政府的新政策在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方面不遗余力,具体表现在大幅提高本科以上学历加分,更侧重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强对杰出科学家的资助。英国皇家学会平均每年资助1 600多名杰出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和大量的国际科技交流活动。仅皇家学会的资助计划就有30多种。这些资助吸引并培养了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科技人员,创造人才回流的宽松环境和创业条件。英国重视本国人才的回流,一贯实行比较自由的宽松政策,不限制人才流动,并通过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吸引所需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

英国皇家学会为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设立了诸多项科研补助金和奖项。为了表彰科技人才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优秀表现,英国皇家学会推出首相奖(Premier Awards)、专业领域奖章(Medals)、讲座奖(Prize Lectures)和专业奖(Awards)四大种类奖项。一般而言,英国皇家学会所设立的这些具体奖项只附加少量的奖金,对于研究人员而言其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激励。此外,英国皇家学会还包括科研与基础设施计划、能力养成计划、合作与旅行计划、非连续性计划等专项补助计划。各类科研补助金计划一般都会为入选者提供较为充足的经费,用于推动相关科研活动的具体开展,对科研人员而言其作为物质激励的效应更为明显。以大学科研补助金为例,一般而言,皇家学会的资助年限是5年,5年结束后资助年限还可再延长3年,在特殊情况下最长资助年限可达10年。第一年资助的最高金额是13 000英镑,此后每年的最高资助金额不超过11 000英镑。基本薪资根据入选者的技能而定,起点最高不超过37 555英镑,此后每年的增长率为3%。此外,该计划还会提供入选者足够的自由,允许他们兼职、休假、被借调、参与国际交流。除了国家级的创新激励外,英国大学本身也会出台许多措施来刺激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例如,牛津大学每年为本科生提供总额超过660万英镑的奖学金,2010—2011学年近2 700名本科生获得这一奖学金。此外,牛津大学还拨款250万英镑专门用于资助本科生的拓展活动。牛津大学每年的拓展活动超过1 500项,涵盖各个方面,包括暑期学校、校园访问、学生遮蔽方案(Student Shadowing Schemes)、远程辅导,甚至教师的自我提升假期等。

6.创新影响力

创新影响力是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一种结果。所有的创新主体都希望将其成果的影响范围尽量扩大,大学中的研究人员也不例外。大学作为高深知识的探索场所,其汇集了大量的顶尖学者,他们相互合作研发的成果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尤其在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入社会中心后,其科研活动所产生的效应会对社会各领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然而,大学科研的这种创新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种不可预测或不可测量的结果。但是,我们仍然相信并发现,经过有关学者们的长期努力,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评估的数据平台(如SCI、毕业生就业率等)。利用这些数据,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一所大学的创新影响力。2006—2007学年,英国政府估计空间科学领域的科研成果为英国经济带来了58亿英镑的收入,并直接产生了16 000份工作。英国的科研产出率很高。尽管英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但其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被引用次数却高达12%。英国是世界上学术科研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能够得到转化、成功应用到市场中的科研成果并非能够代表大学的全部创新力,为劳动力市场输送高水平人才也是大学创新力的重要表现之一。2007年,英国大学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本科生毕业率为22.5%,虽然低于韩国的37%、芬兰的28.7%和德国的27.2%,但却比美国的14.7%要高出不少;同年该领域博士毕业率高达45%。

7.创新教育

英国是一个教育十分发达的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认可,其大学已经培养出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但科学论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8%,论文引用率为13%。英国政府在2002年7月发表的《卓越与机遇——面向21世纪的科学与创新政策》白皮书中进一步强调,人是经济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2003年1月,英国教育和技能部发表《高等教育的未来》白皮书。发展一流的科学研究,培养优秀研究人才。一流的研究是英国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首要政策导向。显然,发展一流的科学研究必然能带动培养一流的科学研究人员。而且明确提出,培养和奖励优秀研究人才,制订一个新的严格的政府资助研究型研究生的标准,提高优秀研究人员的酬金,从而确保研究时间,确保一流的博士培养水平。2008年底,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准备投入2.5亿英镑,建立44个研究中心,并在未来5年中培训2 000名博士。这将是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博士培养的投资。这些多学科研究中心将覆盖气候变化、可持续能源、卫生保健技术、纳米技术及生物科学领域,分布于全英国22所大学中,其中17个研究中心将与产业界建立密切关系。研究中心将于2009年10月接受第一批学生,这些学生将获得4年的博士资助(一般的博士资助为3年),将有最高达75%的时间在相关产业伙伴处接受培训。

三、德国

德国在近代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是保持德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据创新科技学院(IIT)的研究显示,德国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一。德国政府和经济界普遍认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高层次人才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德国的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体系和创新结构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创新研究体系可分为研究机构和学科的多样性、完善的研究资助和支持、研究人员在选择研究领域和方法上的高度自由、与国外学术界的密切联系等。同时,在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管理等领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一)科学研究

德国基础研究非常发达,是许多科学发明和技术成果的发源地。资料统计显示,德国的研发费用绝大部分来源于企业的内部研究(占70%),16%的研发费用来源于高校,14%的研发费用来源于国家和私人的非营利性研发机构。私人和国家用于研发的费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生产能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德国人非常严谨,这是他们的优点,同时又是制约他们科技创新的瓶颈,历次科学技术革命德国的表现都不怎么突出,但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又使他们后来很快赶上,在医疗技术、应用数学、数据处理、合成材料、电子技术、食品加工、热动力学、材料科学、生态和地理科学十大最有潜力的研究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教育教学

教育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建设具有卓越创新力的大学,重要的是建立一套为创新力的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的大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促进大学各活动主体开展创造性的活动,推动形成大学整体创新力的发展。德国的教育投入仅占GDP的5.3%,师生比是1∶25。2004年,德国前联邦教育部部长布尔曼(Edelgard Bulmahn)首次提出“精英大学”计划,2005年以新的名称“卓越计划”通过。专门设立“研究生培养机构”子计划,将总经费的12.7%用于培养年轻研究人员,造就高科技人才后备队伍。

1.创新发展制度

一是严格的教师评聘晋升制度。以教授为核心的科研队伍是德国大学创新力的重要依托。德国大学教授职位的门槛极高。职称晋升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这也有力地保障了大学师资绝对的高质量。博士学位是获得教授资格的最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被聘任为学术助理等的初级学术人员,在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辅助工作。编外教师制度是考验教师学术能力和学术信念的重要方式,是德国大学所独有的,甚至被认为是德国大学发展的动力所在。德国有些州提倡实施的准教授制度,即年轻博士后在科研教学上成果显著,贡献卓越者也可以按成果大小而直接申请进入教授职位,这种制度性的保障不仅给了年轻学者创造的动力,也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潜力。

二是有效的学术自由保障机制。德国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建制给予了教授较高程度的自由和学术权力,是推动德国大学实现教学和研究创新发展的关键。研究所是德国大学的最基层学术组织,是德国大学科研职能得以确立、创造性的研究得以产生的关键。德国大学的教授是终身职位,他们是研究所的负责人,在研究所中享有极大的学术权力,在研究所课程设置、考试安排、教师聘用和科学研究工作等方面有着绝对的控制力,并有权参与大学行政事务的管理。学术自由是师生开展创新性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前提,宽松、民主、自由、追求卓越的学术氛围历来被认为是德国大学的一大特色。高校教师自由地从事科研和教学活动的权利,以及大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一直受到德国法律的保障。

2.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

德国政府设有大学英才资助机构,为在校优秀大学生和青年学者提供奖学金。其资助对象皆为在校大学生和博士生。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攻读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的资助力度,提高了奖学金额度。除了有研究生外,还有专门的博士生院。德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除大学外,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德意志科学交流中心及洪堡基金会也是德国有名的以培养人才、促进交流、推动科技发展为宗旨的基金组织。为了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民间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持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工作。

德国大学实行一种重要的教学和研究制度。在教授的指导下,由高年级学生和优秀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定期集中在一起,共同探讨新的知识领域,研究高深的科研课题。德国在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教育体系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在传统的“师徒”培养模式中,引入了现代的结构化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立研究生院,作为对传统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有效补充。近年来,德国在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中更加强调学习合作,鼓励思想碰撞;强调学术自由,鼓励多元化的学习;强调采用灵活有效的多级评议方式;强调开展教学工作多以项目管理的形式。德国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方面,建立内外协作,多阶段、多层次地评价教育质量体系,不单纯以分数取人,注重全面考察,注重自主科研能力培养,尤其注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选修课程非常多样化,选课方式开放自由,课程形式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方向的需要进行选择;对研究生的培养很重视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和学习;坚持传统师徒制度与研究生院制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合作和资源互补,学生除了接受自己导师的指导以外,还有许多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的机会。德国拥有庞大的博士毕业生队伍,且科技及工程学博士所占比例高。

(三)创新环境

德国联邦政府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的作用首先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鼓励、保护本国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一是鼓励、保护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法律体系十分完善,对雇员进行技术创新起到了重要的鼓励作用;二是研究开发成果的所有权、成果收益的分配、受资助方的权利、受资助方的义务等知识产权政策完善。

(四)创新政策

德国联邦政府在促进创新能力建设方面的作用是采取一系列直接在经济上激励技术创新的措施和政策,激励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直接在经济上激励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措施,就是与研发项目直接挂钩的项目资助。德国联邦政府在战略技术、核心技术领域,提出扶植、推动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关举措。德国高等院校引进国际流行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体制,吸引各国留学生。根据新移民规定,在德国学成的外国留学生如果在德国得到聘用,就能获得德国居留许可;对于不能及时就业的外国学生,则有一年的居留时间用于寻找工作。2001年,德国政府以及研究机构投入了上亿欧元的资金,启动了“赢取大脑”工程。该工程为各国高水平的研究人才提供数目可观的特别研究基金,供他们独立组建研究小组。设立“青年教授席位”制度,青年教授拥有独立科研、教学和带博士生的权利,并且可以应聘“终身教授”。此举解决了教授岗位终身制对青年科学家造成的压力,缓解了大量博士人才外流,也吸引了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成立“促进教育与研究联合行动组织”。德国教育部与各大研究机构联手,专门推出了“高校毕业生培训”计划,加大对跨学科高级人才的培养,促进边缘学科的研究工作,为相应的博士生培养创造条件。

四、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综合竞争力曾一度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做法主要有如下几点。

1.创新战略

将提高创新能力列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改进体制机制、制定创新政策、集中创新资源、精减计划种类、强化项目衔接,大幅度提高国家研发能力、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能力,以及劳动者的生产技术能力。一是以国家创新体系评估为基础制定创新政策。2008年澳大利亚成立专家组,开展国家创新体系的评估工作,希望通过评估制定促进创新的政策,改善国家创新体系的管理,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评估的内容包括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技术以外的商业创新;公共部门在创新中的角色;人才和技能培养;国家研究的卓越能力;信息流动和市场设计;税收政策与创新;面向市场的创新计划;政府自身的创新;国家创新优先领域;创新体系的管理等。在国家创新体系评价的基础上制定的创新政策,既不是单纯的研发政策,也不是单纯的产业政策,而是涵盖研发、生产、市场整个创新链条的综合性政策,有利于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功能。二是针对提高创新能力制订国家科技计划。研发能力、商业化能力、劳动技能是创新的三种基本能力。国家科技计划不是按学科、技术领域制订,而是针对提高三种创新能力制订。能力支撑计划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科研计划,其目的是提高创新主体的核心能力,使参与创新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配合政府总体目标,增强产生新思想、新知识和进行研究的能力;促进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商业化;开发各种技能并保持领先的地位,创造人才辈出的环境。以创新能力为核心设置科技计划,减少了计划种类和项目交叉、重复,加强了创新计划与研究计划的互补衔接。政府在资金分配、政策导向上,更具指导性。

2.创新主体地位

把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促进大学、研究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知识与技术向企业的转移、扩散,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科技人才的流动。为了加强知识和技术的流动,政府对合作研发予以支持,作为“联接项目计划”面向大学、支持基础研究等内容的计划之一,它的目的是把大学和企业联接起来,支持产学研合作,解决生产难题。

3.全员参与创新

把建设全员创新体系作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各个创新主体组成的,也是由专业科技人员和非专业的创新人才组成的。应该把合同研发、成果商业化纳入科研人员评价体系,赋予国家研发(实现国家目标的研发)、自由探索、合同研发、成果商业化同等的权重,改变论文导向,建立创新导向。对承担企业研发项目的科学家或工程师,接收博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研发人员的企业给予资助。

4.创新政策

把创新政策作为使用、培养人才的导向。一是以创新产业链为对象建设创新政策体系。在传统的政策框架下,科技与产业是相对分离的,科技政策对象往往限于研发链,很少包括产业链和市场链,影响了科技产业化能力和市场化能力。把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市场政策统一起来,建设涵盖研发链、产业链、市场链的创新政策体系。政府支持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如创业企业计划、高创新性中小企业建设计划等。大学普遍设有创新中心,从事成果商业化工作。二是澳大利亚设立首席科学家制,发挥科学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作用。首席科学家的职责是以独立的立场就有关国家科技发展方向等重要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把政府、公共研究机构和企业联系起来。建立提高和保持创新技能的人才计划,包括鼓励学校增加科学、数学与技术课程,培养教师,为研究生提供教育贷款,加强互联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全民科学意识和对科技的兴趣等。同时包括大量人才计划,如杰出人才中心计划、科学发现计划的研究人员培养计划、联邦研究人才计划等。这些计划资助的对象是研究人员个人或研究团队,有的向全世界高级研究人才开放。在大学职称评定上采取统一的创新标准,只要获得国际认可、社会认可、市场认可即可晋升为副教授、教授。

五、韩国

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大力培养创新能力是韩国的国家战略。韩国政府鼓励研究和技术创新,注重人才培养,研究型人才规模从1995年的63 037名增加至2004年的141 050名。

1.设立创新研究机构

韩国政府采取措施,建立拥有先进技术和商务管理专业的世界一流的技术研究院,作为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策略之一。在信息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和冶炼技术等重要增长产业领域中与英国华威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合作,以培养新的具有出色才干和创造性的专业人士。韩国尽管资源有限,但拥有大量优秀的人才资源。韩国扶持高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大学生创业。创业成为年轻人首选的人生道路,71%的韩国青年希望自己创业。由于大学生注重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韩国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提高很快,韩国博士生连续4年获美国“优秀青年研究奖”。

2.突出国际合作开发

国际合作开发作为跟踪国际科技前沿的重要渠道。韩国尽量创造条件,承办国际学术会议,掌握科技前沿信息,吸引外国企业和公司在韩国设立研发机构,为韩国带来专业技术人员、高新技术和最新信息。为了更有效地吸引外国研发机构设立研发中心,为外国在韩机构提供咨询,成立国际科学技术合作财团,负责引进海外优秀研究开发中心和教育机构到韩国设点办学,为海外来韩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

3.出台特殊政策措施

韩国面向未来大力投资创新人才的开发,实行“外国人韩国专家培训制”,将在海外聘用的人才召到国内,对其进行长期的韩国语和企业文化、职业方面的培训,培养成韩国专家。改善科技人员待遇,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韩国认为开创以技术决定胜负的时代和重用理工科人才的时代的关键是培养人才。

六、日本

日本近年来通过实施21世纪卓越研究基地(COE)计划集中先进的技术与优秀人才,推动地球动力学研究。一项被资助的COE计划项目经费十分可观,可以被用来招聘优秀人才、添置尖端技术设备和培养人才。例如COE计划自2003年在日本仙台东北大学启动了“地球动力学的先进科学与技术中心”项目,围绕地球科学未来开展地质学、火山学、地球物理学、行星地球比较学等研究,目标是使日本走到全球地球动力学研究前列。从中可见,面向21世纪日本建立和制定适合于自己发展需要的人才开发战略,是日本经济再度走向繁荣的希望。

(一)制定国家战略

日本政府制定并实施《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1—2005年)》,确立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战略目标,提出科学技术人才战略。2006年,又趁热打铁制订了《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6—2010年)》,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突出了人才战略。同年3月,为了支撑新经济政策的推进,日本政府在经济财政咨询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人才立国”的国策,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日本社会经济发展。从重视技术人才培养到科技立国再到人才立国战略,日本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构成了其人才总体战略计划,除吸引外来人才外,更注重培养和开发本土高科技人才。随着科技政策目标的改变——将追赶世界领先提升到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日本的人才总体战略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

1.科技人才开发综合推进计划

以大学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为培养对象,培养他们具有立即投入科研开发并能很快把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建立终身教育计划和人才培养机构评价推进计划,确保具有实战能力的技术人才,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现有教育体制。

2.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一流人才

2001年,文部科学省发表了“大学结构改革方针”,提出要在日本所有大学中选出30所顶尖大学,在经费上给予重点资助,以帮助这些大学早日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重点支持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研究基地。在“21世纪COE计划”顺利完成并取得一定效果后,2006年,日本发起并实施了“全球COE计划”,对每个被选中的研究基地提供每年5 000万~5亿日元的资助。同时,还强调建立全球最高水平的教育和研究基地,提升日本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要求提高研究生院的教育和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则要求培养富于创造性的年轻研究人员,通过参与实践国际最高水平的研究,从而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成为世界级领军人物。文部科学省于2007年提出了“WPI计划”,对那些旨在建设世界最顶尖且配备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研究人员的研究中心提供每个中心每年5~20亿日元的重点支持。这三个计划在时间上环环相扣,在资助方面重点推进,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世界级大师的目标,对人才建设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3.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综合计划

这一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世界顶尖级研究人员;培养社会产业所需人才;创造能吸引各种人才,并使他们充分发挥才能的环境;建设有利于科技人才培养的社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据点,对被选中的据点重点资助,集中优势人才、扩充设备,多出成果以后,研究者更具有知名度,形成良性循环。

4.多途径引进国外优秀人才

日本政府制定《外国科技人员招聘制度》等法规,注重吸引国外优秀人才,高薪聘请外国专家。日本认为,聘请一位外国专家,效果相当于派遣20个本国研究员出国进修。日本还经常举办国际性会议,通过邀请外国科学家到日本参观、讲学、旅游等方式,广泛吸引国际上各学科精英人才。日本的重点实验室通过上述方式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国外科学家来做短期研究工作。1995年日本科技白皮书强调,日本要建立与经济大国相适应的超一流科研中心。通过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建立研究机构或者资助这些国家的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等方式,网罗人才,引进技术,为自己服务。大力拓展留学生教育,日本很早就提出“10万留学生计划”——通过放宽留学签证期限、增加留学生的奖学金、设置面向留学生的援助机构、开设留学生预科、到海外举办留学说明会等吸引海外留学生。这一政策取得显著效果,2000年以后,日本大学的留学生数量快速递增,短短几年内,数量几乎增加了1倍,到2003年,日本基本完成10万留学生的计划。在此基础上,2008年1月,福田政府推出了到2020年接收30万留学生的计划,进一步放宽签证限制,扩大就业渠道,使这些留学生中有50%的毕业生能留在日本的公司工作,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二)注重高新技术人才开发

日本极为重视对高科技人才的开发。实行“技术立国”发展战略,增加对高新技术的投资。在全国各地兴建19个科技园区,成为人才荟萃之地,实现人才国际化。日本优先开发本国的人才资源,人才资源开发超前于经济开发。把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上,认为人的素质决定国家的前途,日本政府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认为只有优先发展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日本的教育是一种大教育观,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国家造就各类人才,成为世界技术创新水平一流的国家,技术立国观念根深蒂固。优秀的技术人才储备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个性化人才培养

从事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其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组织的工作质量。人才个性特征对工作水平能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培训,提高效率,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创造最佳的业绩。因此,日本着重培养具有健全、革新思想文化的个性人才。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人才的潜在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个人爱好和兴趣,有利于个人的专业深化、技术创新及人才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