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初创时期电视剧理论研究的特点

初创时期电视剧理论研究的特点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初创时期电视剧理论研究的特点在已有的电视剧历史著述中,大多认为中国电视剧的理论研究在其初创阶段是一片空白。首先,早期的电视剧理论探索基本上认定了电视剧是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作者很有远见地对当时流行的电视剧的特点在于“直播”这一观点表示了大胆的质疑。

第一节 初创时期电视剧理论研究的特点

在已有的电视剧历史著述中,大多认为中国电视剧的理论研究在其初创阶段是一片空白。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张国涛在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发现了1964年发表的赵玉嵘的《电视剧浅议》,认为“此文可能是最早将电视剧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加以系统阐释的理论文章”。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6级的博士生熊国荣也从已有的文献中发掘出一些早期电视剧的理论文章,(1)显然,早期的电视剧理论探索并非一片空白。

首先,早期的电视剧理论探索基本上认定了电视剧是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这种认定,是在寻求电视剧与电影、广播剧、舞台剧、话剧的区别中确定的。欧冠云《电视剧是怎样的?》(2)将电视剧定位为“像电影,像话剧,但不是电影,也不是话剧。”周峰的《漫谈“电视剧”》(3)主要探讨了电视剧和电影的差别,从演出样式、结构方式和播放特点探讨了电视剧的本质,对于确立电视剧的独立品格和电视剧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的认定是有帮助的。

其次,从技术运用的角度寻求电视剧的艺术特征。小予《广播电视剧团所见》(4)强调了电视剧“直播”的特点,探讨了电视剧在表演上的连贯性,与电影蒙太奇存在较大的差别,涉及到直播电视剧的技术特点。霍大寿《荧光屏上的艺术——访北京电视台、中央广播剧团》(5)从电视剧“直播”入手,探讨的是电视剧演播时,要求导演、演员、摄像师、美工人员和录音人员紧密合作,高度集中地按照导演计划,准确熟练、分秒不差地进行工作,否则,便是整个艺术质量的损失。这些文章还涉及到镜头的运用,从镜头运用的差别来理解电视剧艺术的独特规律。孙企英的《电视剧〈火种〉导演札记》(6)和石梁的《改编〈相亲记〉杂感》(7),都从电视剧的时空关系探讨了电视剧的特点。在作者看来,电视演播室的面积和空间有限,摄像机的使用也受机械性能限制。电视剧是由演员在播送室内一次演完的。这种播出方式,决定了电视剧的场面应该比较集中,适宜于在播送室的条件下播送;应该注意细节描绘,便于发挥电视屏幕的长处,避其所短。在图像的运用上,电视剧应该向电影学习。木木的《电视剧能否采用象征性的景?》(8)则涉及到更为专业的电视剧布景的特性。上述这些以电影技术手段运用为参照,对电视剧技术特征的探索尽管存在不尽准确的地方,但是,它来源于事件,是极为宝贵的经验总结。

再者,对“直播”的认识和产生的理论分歧。赵玉嵘在《电视剧浅议》(9)一文中首次提出“直播”不是电视剧的唯一方向。在当时,这种提法是承担着一定的政治风险的。因为,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来看,电视剧正是因为直播才显得快捷、方便。作者很有远见地对当时流行的电视剧的特点在于“直播”这一观点表示了大胆的质疑。作者认为,“直播”应该只是电视剧中的一种,“直播”不可能达到高质量;一味强调“直播”是电视剧的惟一的或主要的生产方向,实际上将使电视剧走进一条狭窄的胡同。

总的来看,早期的电视剧理论探索主要是在与姊妹艺术电影、舞台剧、广播剧和话剧的比较中寻求电视剧理论认识的突破的,从而树立起电视剧独立的文化艺术品格。早期电视剧主要从节目制作的技术手段运用出发,电视剧艺术工作者的理论探讨偏重于电视技术的认识和把握,偏重于电视剧语言的发掘,而他们得出的不同结论对我们今天认识电视剧的美学特征仍然富有启发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