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文化特征和美学追求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文化特征和美学追求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成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现象,一种文化奇观。这种罕见的关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现象,需要拓展视野,放到人类艺术史中加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在影视领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热潮,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文化意味。本章将分别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和一般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为研究对象,专门探讨其文化地位、美学特征与艺术成就。

第十三章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文化特征和美学追求

主要内容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特征

★《长征》、《延安颂》、《战北平》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所取得的成就

★《历史的天空》、《狼毒花》、《亮剑》等一般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审美趣味变迁

历史进入新时期后,20世纪80年代,电视剧创作发端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出现了诸如《上党战役》、《忻口战役》等偏重于历史事实再现的文本。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电视剧创作迎来了一个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高峰,出现了诸如《开国领袖毛泽东》、《日出东方》、《长征》、《延安颂》、《周恩来在重庆》、《井冈山》、《战北平》、《解放》等一批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成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现象,一种文化奇观。这种罕见的关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现象,需要拓展视野,放到人类艺术史中加以考察。

人类用艺术形式特别是表演艺术形式,再现自己民族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氛围,较早出现的是16世纪末英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剧作取材大都是历史题材,在当时,之所以兴起历史题材创作特别是重要历史人物艺术形象塑造的高潮,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的。首先是那个时代英国历史科学的兴起,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例如,大量编年史著作的出版,霍林希德编年史就是在16世纪80年代出现的。有了历史科学的奠基,才可能兴起历史剧创作的高潮。不懂历史科学,是不能产生艺术地表现历史哲学意味和揭示出历史发展走向的优秀剧作的,更难以打通连接现实的通道。其次,当时英国伊丽莎白女皇完成她的统一大业后,实现了安定局面,她很需要通过历史的艺术再现来肯定明君的风采。此所谓“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1)。再者,是当时英国的文化土壤有接受的基础,那就是中世纪口头文学的传播,为这种历史剧造就了群体性的接受土壤。17至18世纪,历史剧的创作热潮由英国转向德国,德国出现了两位伟人:一个歌德、一个席勒。虽然席勒在文学上的成就不如歌德,但从历史剧创作来看,不可不提席勒。著名的《华伦斯坦》三部曲、《奥尔良的姑娘》等作品,蜚声剧坛。席勒对历史科学有浓厚兴趣,他本身就是一位历史学家,曾写过《尼德兰独立史》、《三十年代战争史》等历史著作。扎实的历史学修养,为他从事历史剧创作奠定了基础。再往后,到19世纪,历史剧创作高潮转向了俄罗斯,出现了普希金。普希金首先也是一个对历史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他后来写历史剧的基础也是源于他的历史修养。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国家出现这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都有其深刻的历史缘由。一个不懂得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民族的成熟,首先体现在对这个民族的历史的科学的把握。因为只有如此,这个民族才有历史感,才能总结历史经验,也才能够深刻认识现实。文艺史证明:凡是保留下来的经典,没有一部是“气死史学家”的胡乱戏说。所谓“戏说”,原本是一种创作思维,其条件是作家和艺术家必须在深通历史,掌握了历史运行的内在规律的条件下,发掘历史本身蕴涵的智慧和通向现实的契机,并站在当代思维的新高度上,发挥艺术想象,“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精心构思,给今人以启迪,绝非不懂历史的人在那里胡说乱说。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这种重视历史剧创作的传统。茅盾先生就考证过,元、明、清的话本戏曲艺术里,历史题材占一半以上,同时也发现中国戏曲艺术思维的一大特征就是借古讽今。中华民族有这个传统,喜欢在艺术舞台上体味自己民族的历史。所以在抗日战争期间,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历史剧创作掀起了高潮,这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第一,是抗日战争的需要。在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下,文艺需要寻求历史营养,激励民族为抗日而战。第二,抗日战争期间最明显的一个任务,就是分清忠奸,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很容易找到可以明鉴的东西。第三,民间说唱艺术令中国观众长期以来培养了对历史剧的鉴赏习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在影视领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热潮,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文化意味。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践踏人性,使国家的经济和文化都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结束这场浩劫之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历史的回顾寄托在缅怀这些重大革命历史时期的重要领袖人物的身上。这成为这一时期文艺创作主流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整个社会强大的审美需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斗争,也经历了若干曲折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集中体现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领袖人物身上。他们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的理想、信仰的集中体现。正因为如此,艺术家们才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于他们,要艺术地再现他们。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应该说在人类的艺术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具有独特的价值。恐怕历史上很难找到哪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像我们这样高度重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这种艺术现象,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本章将分别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和一般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为研究对象,专门探讨其文化地位、美学特征与艺术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