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播剧兴旺发展期(1976年至现在)

广播剧兴旺发展期(1976年至现在)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王雪梅撰写的《中国广播剧历程概论》。此时期对同一问题作出研究的还有陆群的《非剧化——广播剧发展的一种趋势》等。

第三节 广播剧兴旺发展期(1976年至现在)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广播剧的黄金时期,是艺术上卓有成绩的时期,是事业上蓬勃发展的时期,是理论上走上深入研究的时期。当然,这又是一个艰难竞争的时期。因为从1979年以后,另一种大众传播的艺术形式——电视剧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广播”不再是空中的唯一主角了。时代的审美心理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向广播剧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新时期广播剧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尤其广播剧纳入“五个一工程”评奖后,科研成果相当丰富。本时期广播剧研究在理论上的深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广播剧的本质特征问题,比以前更明确地认识到了广播剧不仅仅是一种“看不见的戏”,“用耳朵听的戏”,而且是吸收了戏剧的营养而形成的一种“特定艺术样式”。王雪梅的《广播剧艺术论》一书,比较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广播剧的艺术特性、编剧和导演规律。该书指出,广播剧虽属戏剧家族,但不同于一般的舞台剧和影视综合艺术。广播剧是“听觉艺术”,又称“想象的艺术”,一切要遵循的规律都应源于它自身的艺术特点。作者认为,艺术美学的共同规律表明,要掌握各种艺术的特点和规律,需“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表现的整体上去考察,才能收到比较完善的判断”。张凤铸、张育华的文章《关于广播剧本性的一点思考》,朱宝贺的《论广播剧艺术的本质》,王雪梅的《对广播剧艺术个性的思考》,在这个问题上也都有独到的见解。

其中,《中国广播文艺广播剧研究》是王雪梅的专著,在这个问题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开掘。

第二,对广播剧接受美学的研究,以及对听众的心理、广播剧内容与听众欣赏心理的沟通研究深入了。《广播剧〈二泉映月〉艺术特色浅析》从听众的欣赏心理需求出发,探索了广播剧的艺术特质。田本相的《听广播剧漫笔》指出广播剧“首先是‘剧’”,“必须环绕着人、人的命运来写,把塑造人物放到创造的重心。听众关心的是人,逗起人的兴趣的也是人的个性和命运”。于君的《脱弃陈骸,自标灵彩——听广播剧〈陈妙常〉》(10)和花建的《听觉空间和艺术占领——广播剧创作漫谈》(11)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广播剧的接受美学问题。江苏台的《主旋律·典型化广播特色——广播剧〈砺兵石头城〉评析》(12)验证了受众接受心理——即使是久远的革命故事,只要赋予它新的意识、典型的个性、就不会使人产生审美疲劳。

第三,广播剧结构的研究突破了旧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观点。于卓的《谈广播剧〈课堂作文〉的结构》一文着重分析了深受中国听众欢迎的联邦德国(西德)广播剧《课堂作文》的结构特点。该文指出,此剧的结构特点是几种方式的交叉运用,其中包含着思考式结构,多人物多层次结构和情绪结构。所谓思考式结构,类似于蒙太奇手法和回忆倒叙方法,但之间又有区别。多人物多层次结构,使全剧构思变得奇中出奇。作品让听众感到,人生的道路上有着一代接一代的探索,一代接一代的重复,这是一个永恒的事实。至于情绪结构,作者主要采用的是对比的手法。从整体看,每个人物在毕业作文中对自己未来的设想都洋溢着勃勃朝气,可是他们(每一个人)后来的经历中都被惨淡的气息笼罩着。这种结构方式对我国广播剧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刘雨岚、朱宝贺的文章《广播剧结构形式发展初探》和朱宝贺的文章《突破旧模式,开拓新结构》,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此外,还有王雪梅的文章《心灵的展现——从〈大地震〉谈广播剧的艺术特质》(13)。南京台的《大地震》把故事安排到一个特殊的时间、特殊的空间,展现了特殊的人物心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把两个水火不相容的人物放置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六十多个小时的相伴,六十多个小时的交流倾诉,六十多个小时的感化,六十多个小时的思索,使一个十恶不赦的逃犯道出了一句话:“谢谢你真诚的陪伴,其实你已经拯救了我的灵魂。”人物性格的延伸及其多侧面性展现了广播剧独有的艺术魅力。这也是突破了原有结构模式的结果。

第四,理清我国广播剧的发展脉络。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王雪梅撰写的《中国广播剧历程概论》(14)。作者把中国广播剧的发展脉络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广播剧的初期阶段,即直播时期,时间从1933年至1952年;第二阶段,广播剧走向成熟阶段,即录播时期,时间为1952年至1966年;第三阶段,广播剧的繁荣兴旺阶段,时间为1976年至现在。每个阶段的研究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作品成绩、艺术发展概况;二是事业发展情况;三是理论成果或者说是认识的进展,他们为以后对广播剧艺术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五,对广播剧的观念、艺术样式、表现手法展开了比较活跃的研究。对许多形式上、表现手法上有创新的剧目,理论评论界都给予了注意。刘雨岚的《关于广播剧美学的几点思考》(15)提出“我们除去要着重塑造人物、展示人的命运,以人物命运紧紧吸引听众之外,还应当在艺术表现技巧上下工夫”,“要千方百计地制作出吸引听众激发想象的意境”。同时作者进一步指出:“广播剧要制造意境,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选择可以产生意境的情节,二是采取可以产生意境的处理手法。”此时期对同一问题作出研究的还有陆群的《非剧化——广播剧发展的一种趋势》(16)等。

第六,对广播剧艺术构成的各个方面的理论问题、技巧手法问题,如语言特点、结构特点、配乐艺术、音响艺术等均有所涉猎,并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宋家玲的《怎样写广播剧》(17),王瑞棠主编的《广播编辑学》(18),张凤铸、王雪梅主编的《中国广播文艺学》(19)等书,均在其广播剧部分阐述了广播剧的艺术特质,同时探索了广播剧对传统结构的突破:突破之一——结构的“散文化”;突破之二——结构的“心理化”。这在广播剧理论的探索中,又前进了一步。《漫谈广播连续剧创作》(20)是郦子柏的研究文章。作者认为“目前广播连续剧的创作,要把审美视角放在大众化、普及性及通俗化的基点上,反映现实生活与时代精神,着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和境遇,描写平民百姓的心态,并通过新奇曲折、巧妙动人的故事情节,刻画出具有真实性格的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广播连续剧创作中一直受关注的议题。除此以外,广播剧理论方面的著作还有祖文忠的《广播剧电视剧概论》(21)、朱宝贺的《广播剧编剧艺术》(22)穆罕默德·阿里·冯富宽的《消失在声音里的青春》(23)等。这些著述的共同特点是以具体作品为实例,各自从不同视角论述了广播剧的本体特性、艺术构架,以及它的语言、音响和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在广播剧中的作用》(24)是宋铁铮几十年实践的积累,在广播界有一定的权威性。《广播剧的空间表现——音乐效果的地位、作用》是周传基1985年在全国广播剧音响效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课题目,他以中外作品中典型的音响事例阐释了它的审美价值,在广播界有一定的影响。《论广播剧的制作艺术》(25)是戎雪芬的研究文章。文章指出,制作艺术是广播剧的一种特性,一种质的规定性。制作的基本要求不是把听觉诸元素的简单叠加,而应是有机的融合。在制作过程中要稳住声音画面,并把他们处理得富有动势、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这是广播剧这种听觉艺术的要求。同时,作者还进一步指出声音画面的衔接和转换要有真实感和新鲜感,并注意把握其节奏和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作品的审美效果。叶咏梅的《用无声的手托起有声的世界——评复制合成广播剧的艺术魅力》(26),该文章从节目的制作中总结了广播剧录制艺术的美学所在。杨树华的《试论广播剧音响效果的艺术特性及作用》(27)阐述了音响效果有着描绘客观环境,反映社会生活,刻画人物的行为动作,激发听众的情感,表现景物的运动状态,反映时间的变化等多方面的作用;同时音响效果还有参与承担剧作结构的功能。该文的写作特点是,作者的每一个理论观点,都是从作品的典型实例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很具有说服力。张贻力的《音响设计在听觉艺术中的特殊效应——浅析广播剧从〈世纪之声〉到〈中华之声〉的音响艺术》(28),作者从自己的积累中,梳理了音响效果在广播剧中特有的艺术魅力。《广播剧音响创作思维》(29)是房大文的作品,文中较全面地阐释了作者的观点。宋铁铮、胡妙德的《广播剧的配乐艺术》(一、二)(30)一文,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广播剧的配乐按发音体的声源及在广播剧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可分为描绘性音乐、表情性音乐、情节性音乐三大类别。这些阐述对广播剧中的配乐艺术,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1986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撰文《喜听广播剧〈陈妙常〉》(31),发表了他关于广播剧的重要见解,提出了广播剧的美学特征,谈了三层意思:其一,广播剧更像“诗”,更有诗的感情;其二,广播剧发挥人的想象力,听众可以比播出的想得更多,把人的感情引向更深远的境界;其三,它仅靠声音渗进人的灵魂,让人回味。这是关于广播剧美学特征的很深刻的见解,引起了我国广播界的重视。

早在1981年曹禺先生曾为《广播剧选》(32)作序。他称广播剧为“百花园中艳丽的花朵,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和喜爱……台词、音乐、音响效果融为一体,使人神往,耐人回味”。并说“广播剧的生命,在于它独特的个性。广播剧的艺术家们,给听众留下了广阔的天地,使听众参与了创作”。曹禺先生还明确指出:“诗有多少意境,广播剧就有多少意境;诗魅惑人,广播剧也魅惑人。”

第七,展现广播剧的风格。雷国芬的《广播剧的风格体现》一文在风格体现上谈得较为透彻。文章以《嫁给公家人》、《拂晓》和《汽车人》等剧为例,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修改剧本;2.确定语言的表现方式,这其中包含人物对话和解说;3.确定音乐方案;4.对音响提出具体的要求:①找准人物的语言动作;②注重生活气息的渲染,注意立体感和层次感;③落实到实处,一丝不苟;④抓住机会充分表现时代背景;⑤运用真实素材,增加纪实性。饶津发的《一方水土一方人——简析广播剧的地域特色与剧本编辑工作》(33),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八,儿童广播剧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所以任何媒体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儿童广播剧在其领域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所谓儿童广播剧就必须具有儿童特点。王锐的《童趣,儿童广播剧的灵魂——浅谈导演在儿童广播剧中的独特视角》(34),作者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1.心中有对象——儿童,并把儿童分出三个收听层面: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不同年龄的儿童,有各自的心理特征和欣赏需求。2.童趣的内涵,是要表现儿童天真、甜美、纯朴、稚嫩的自然流露。3.童趣在儿童剧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导演要善于把演员、音乐、效果、录音合成置于营造童趣的构思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王雪梅的《儿童广播剧审美初探》(35),从儿童的审美情趣出发较全面地阐述了这一问题,理论性较好。

第九,广播剧的走向与时俱进。王雪梅的新作《新观念、新视角、新追求——近期广播剧走向演绎》(36),以较翔实的资料阐述了这一问题。媒体的绝大部分受众是普通百姓,尤其是广播,它的覆盖面绝对优于电视和平面媒体。用寻常百姓的视角去揣摩当今社会无疑是符合他们的接受心理需求的。社会的稳定,家庭的安宁,人与人之间多一些温暖,少一些欺诈,会给人带来幸福和愉快的感觉。不少优秀作品走出了自己的新路。以善教人,以善魅人是广播剧走向的另一特点。善——永远是艺术的主题,人性的最终追求。善待别人就等于善待了自己,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了自己,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生的幸福所在。

随着人们在各种压力下高度运转,准时收听连续剧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于是短剧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人们的生活。短剧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滴水蓝天”的表现力。听众可以在十几、二十分钟左右获得审美愉悦,甚至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高坦在《短剧之美——浅谈广播剧中的短剧》(37)中简明地阐述了短剧的戏、短剧的情、短剧的意、短剧的语言和短剧中的人物塑造。

【注释】

(1)按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是英国1924年1月播出的《煤矿之中》。

(2)见《广播周报》,1947年10月26日,第255期。

(3)见《广播通讯》,1944年第10期。

(4)见《广播周报》,1947年10月16日,第255期。

(5)见《广播周报》,1947年4月。

(6)见《广播周报》,1948年4月18日,第279期。

(7)见《广播通讯》,1944年第10期。

(8)《人世间》第2卷,第23期,中华民国36年12月。

(9)这些基本上都收在1980年元月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印刷的《广播剧论集》当中。

(10)见《中国广播影视》,1987年第1期。

(11)见《中国广播剧》,1989年第4期。

(12)见《中国广播》,1999年第9期。

(13)见《中国广播》,2003年第5期。

(14)见《新闻广播电视研究》,1987年第4、5两期连载。

(15)见《中国广播剧》,1989年第1、2期合刊。

(16)见《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17)宋家玲:《怎样写广播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18)王瑞棠主编:《广播编辑学》,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

(19)张凤铸、王雪梅主编:《中国广播文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20)见《剧作家》,1996年第3期。

(21)祖文忠:《广播剧电视剧概论》,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22)朱宝贺:《广播剧编剧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

(23)冯富宽:《消失在声音里的青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月版。

(24)张凤铸、王雪梅主编:《中国广播文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25)见《中国广播剧》,1991年第3、4期合刊。

(26)见《中国广播》,1997年第1期。

(27)见《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

(28)见《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29)见《中国广播》,1999年第8期。

(30)见《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2年第2、3期。

(31)见《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32)《广播剧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

(33)见《中国广播》,1999年第9期,“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刊”。

(34)见《中国广播》,1998年第1期“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刊”。

(35)见《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

(36)见《中国广播》,2004年第1期。

(37)见《中国广播》,1998年第1期“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