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视剧质量不高的原因

电视剧质量不高的原因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有些造诣高的导演和演员就曾公开表示不愿拍电视剧和不愿出演电视剧,其原因就在于电视剧制作粗糙、质量较差,还难以形成艺术精品,所以不敢问津。由此,呼唤影视“精品”的声音日益高涨,要求影视界特别是电视剧推出精品,也是事出有因,并非苛求。对于电视剧的创作者来说,推出“精品”自然责无旁贷,否则也无颜再见观众。其实电视剧质量不高的原因并不难发现,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其一,创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较差。

三、电视剧呼唤精品

中国的电视事业的起步虽较西方国家为晚,但是发展极为迅速,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后,各地新建的电视台犹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形成了一片繁荣景象。

据有关部门统计和报纸披露,在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仅有35家电视台。由于发展迅速,到了1994年年底,全国县级以上的无线电视台达到982家,合计为3125家。以上统计数字都是经过官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建立的电视台。如果将未经官方批准的有线电视台列入,其数字可能大得惊人。

即使按照1994年统计的数字,如果与发达国家作横向比较,“中国正规的电视台数超过美国一倍,是日本的25倍、英国的260多倍,比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巴基斯坦这11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519家”[5]

另外,各省和直辖市的电视台又争相上“星”,抢占空间。据统计,约有95%以上的省和直辖市的电视台通过中国的8颗人造卫星上了天,使国内“上星”的电视达40多个频道。为此,扩大了覆盖面,增加了收视率,提高了省和直辖市电视台的知名度,同时也为自身谋取了更多的广告收入。由此,形成了群雄逐鹿、争相推出好节目,以取悦观众、提高收视率的火热局面。

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出现了更多的频道则意味着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当然会受到观众的欢迎。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节目众多,观众的眼光变得越来越挑剔,要求越来越高。

当前,中国电视剧的市场似乎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有的电视台还设置了播出电视剧的固定频道,安排固定播出时段,使喜欢收看电视剧的人们有了相对固定的收视平台。

进入21世纪后,电视又有了大的发展,设备越来越先进,上星的频道越来越多,节目越来越丰富。有些文化企业和商家也看好电视剧这块市场,纷纷投资拍摄电视剧,于是电视剧的产量骤增。虽然产量大,集数多,但真正能播出与观众见面的则不多,据说相当数量的电视剧由于质量差,甚至是文化垃圾,被压在电视台播不出去。

现在,可以观赏电视剧的频道多了,节目多了,产量也上去了,但质量平平、真正称得上精品的电视剧却寥寥无几,多数是“快餐”式的平庸之作,甚至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打着擦边球的黄色或黑色的垃圾。所以有些造诣高的导演和演员就曾公开表示不愿拍电视剧和不愿出演电视剧,其原因就在于电视剧制作粗糙、质量较差,还难以形成艺术精品,所以不敢问津。

毋庸讳言,在观众群体中,对大量的平庸之作早已有訾议之声,对粗制滥造的低劣作品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更是深恶痛绝。甚至有的人指责“电视将人口白痴化”,“电视已成公害”,“电视将人娱乐至死”的问题应值得重视。由此,呼唤影视“精品”的声音日益高涨,要求影视界特别是电视剧推出精品,也是事出有因,并非苛求。对于电视剧的创作者来说,推出“精品”自然责无旁贷,否则也无颜再见观众。现在大多数创作者已有了拿出“精品”的压力和紧迫感,人人都在翘首以待“精品”的出现。

何谓精品?在商品市场上,“精品”常常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光彩夺目,受人青睐,以至于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精品,也可以说是产品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它内部质地纯正,品格上乘;外部包装精美,赏心悦目。把玩起来,让人爱不释手;品尝之后,又觉得味道好极了。所以它不同凡响,鹤立鸡群,成为出众的、顶尖的、人见人爱的产品。

精品虽说价格昂贵,但购买者却乐于消费,即使花大价钱,也心甘情愿,觉得值,觉得舒坦;这总比花小钱买劣质产品,上当受骗,心里觉得窝火要好得多。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名家的音乐会、经典画展,虽然票价不菲,但观者却十分踊跃的原因所在。所以,人们对精品的追求是乐此不疲,也是不惜代价的。

由此,市场上的“精品屋”、“精品世界”等,便应运而生。生产厂家竞相创造精品、推出精品,消费者也乐于购买精品、添置精品,从而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一种购销现象和购销心态。于是,在竞争机制下便凝聚成一种“精品意识”。难道这还不能给我们从事电视剧创作的人员一些启示吗?

如果说广大观众在呼唤精品,在急切地盼望精品的出现,而电视剧的创作人员也有了创造精品的紧迫感,甚至纷纷表态要拿出精品来,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出现精品呢?恐怕事实并非如此。想当元帅的士兵固然是好士兵,但真正能当上元帅的士兵却寥寥无几。因为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则是另一回事。即使创作者有良好的愿望,并不一定能获得良好的结果。

曾经有不少人为出精品开过药方,献计献策,但都收效甚微,因此迟迟未见真正的精品问世。我想,与其为出精品开药方,倒不如逆向思维,为出不了精品找找原因。其实电视剧质量不高的原因并不难发现,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创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较差。电视剧是综合艺术,要靠摄制组的全体成员同心协力来共同完成。如果其中某些创作部门或某个部门素质低下,缺乏实力,都会影响到作品的整体质量。况且从创作队伍整体上看,多数人员缺少专业培训,素质均不高,软件不达标,想出精品岂不是脱离实际?而且有些创作人员多有浮躁心理,不是为艺术而献身,精益求精,多是为私利驱动,争名逐利。本来自身功力不足,实力有限,但又缺少自知之明,好大喜功,盲目自信,甚至在投产之前便大肆张扬,炒作新闻,制造舆论,为之吹嘘捧场,溢美之词、虚假广告随处可见,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名不副实,观众浪费了时间,却得不到实惠,于是起哄、骂娘之声不绝于耳。创作者非但不自责,反倒怪罪观众横加挑剔。

其二,视听语言无新意,技巧手法陈旧落套。这类电视剧怎能引起观赏者的兴趣?这使我联想起有一位国外经济学者曾感叹我们为什么只研究猫,不研究老鼠,不研究老鼠和猫抓老鼠的技术。他在对中国金融发展的期望中说,他发现中国的理论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争论“投资”和“投机”的定义和分野,研究金融经济的理论,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别……但是对国际金融日常运作与技巧的研究,甚至对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演变,亦不及工业国家具有那么敏锐的触觉。这引起了他的思考并使他在无意中发现可以引用邓小平的名言“不管白猫、黑猫,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借以阐释他的看法和意见。他说,中国金融到现在研究什么是猫,猫的颜色、大小,猫与狗的区别……在这些“意识形态”的理论层次上兜圈子,而相对的很少讨论猫捉老鼠的技术,甚至对老鼠的真面目、特征、品种演变都很陌生。值得一提的是多元化的,即是说金融市场中有外汇期货利率、黄金、股票等不同的产品,同时,现代老鼠也是国际化的。

看到这些有关金融市场的高论,联系到我们电视剧的创作形势和现实,不是很有启发吗?呼唤精品,制作精品,不能只停留在研究什么是精品,精品与平庸作品的区别在哪里,精品的构成基础是什么,以及精品的卖点、精品的炒作等方面,仿佛精品是可以被炒作出来的。即使炒作得轰轰烈烈,也只是浮在水面上的一层泡沫;泡沫消失,精品也不会浮出水面,到头来反而令观众更加失望,更为反感。

要想出精品,需要创作人员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掌握好基本功。多好的构思,多好的创意,如果寻找不到恰当的物质外壳,没有新意的视听语言,只有陈旧的表述技巧和手法,即使再好的构思与创意,也只能包裹在粗糙、低劣的形式中卖个处理价。同样的道理,不能只研究猫,还要研究老鼠和猫捉老鼠的技术。所以电视剧要出精品,也要重视对技巧、方法、视听语言的研究。形式是可以反作用于内容的,不可等闲视之。

值得玩味的是,正当电影市场处于低谷时期,不少电影人向电视界靠拢,改拍电视剧,这似乎有失电影人的自尊,但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又不得不向这个时代的宠儿移位。而一位拍过多部电视剧且颇有成就的导演却说,“我要拍出电影的感觉,彻底扭转电视剧是‘糙活儿’的错误看法。”这一来,却引来了制片人的抱怨。为了拍摄效果,每天租金1200元的斯坦尼康(减震器)得用,6000元一天的升降机也得咬牙租。可见电视界的制作人员已不满足于现在的拍摄技巧和方法,正在向电影的精细制作靠拢,以期拍摄出高标准的精品电视剧。这是好兆头,也许精品电视剧指日可待了。

其三,内容空泛单薄,思想苍白无力,有的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回避现实、脱离现实与粉饰现实上。

回避现实表现为:钻历史、寻古董。帝王将相、皇后嫔妃、太监宫女、神仙妖怪、才子佳人、侠客帮主、绿林好汉等纷纷粉墨登场,几乎成了屏幕上的常客,而且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

脱离现实表现为:拔高生活,不切合实际。务农的,人人进入小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经商的,个个是大款,臂挎小蜜,经常以汽车代步,出入豪华宾馆,花天酒地,宴席不断;从政的,廉洁奉公,个个为民做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粉饰现实表现为:天下太平,生活富裕,人人活得潇洒,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幸福,没有矛盾,只有些许的误会,仿佛进入了乌托邦理想王国

这样的内容怎能成为精品?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同样,艺术作品也是要有点人文精神的,它要给人生一些启示。艺术呼唤崇高。

其四,题材单调雷同,大同小异,或者是好莱坞电影题材的二三流的模仿秀。

最常见的题材是“商战+美女”,或者是两个男人加一个女人,或者是两个女人加一个男人的感情纠葛;再或者是多个女人纠缠一个男人,或者一个男人游戏在多个女人之间,总之,脱不开爱情与刺激。几乎都出自一个模式、一种套路,看多了,观众都能把下面的情节编出来。甚至连人物接下去说的话,都编得不会走样,引得围在电视机前的家庭成员哈哈大笑。

至于枪战片、恐怖片,更是不入流的克隆技术,甚至是难堪的东施效颦,让观众倒胃口。

现在有些电视剧创作人员看重卖点,其实精品并不一定具有卖点;而有卖点的并不一定是精品。例如电视剧《还珠格格》,虽有一时的轰动效应,确为商家赚了一大笔钱,但高票房绝非高水平,只不过是一层虚幻的泡沫,很快就会消失。精品则不同,尽管它一时不被人看重或理解,但它最终总会被人发现,成为经典,被人珍视和传颂。它和那些应时之作或泡沫、垃圾作品是不能同日而语,也是无法比较的。

总之,电视剧能否成为精品,是和它能否经得住上升到美学的高度对其审视密切相关的。真正的“美学客体”,也是和观赏者能否产生美感经验相关联的。

著名华裔学者叶嘉莹教授曾经对“美学客体”作过简要的阐释和分析。她说,20世纪70年代,有一位捷克的结构主义评论家莫卡洛夫,在一本《结构、符号与功能》的书中提议把一切艺术作品做出两种划分。他认为:一部作品完成之后,如果未经读者的阅读和想象加以重新创造,那么这部作品只不过是一种成品而已;唯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和想象之后重新创造,这部作品方能提升成为一种美学客体。而且虽是同一部作品,但透过不同的阅读主体,就会有许多不同的美学客体呈现。

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一问题,叶嘉莹教授指出:这一理论与现象学中的美学之说甚为相近。她说,罗曼·英格登在论及现象学美学时,也曾主张一切已经制成的艺术成品都定要让读者或聆听者与观赏者以多种方式加以完成,从而产生一种美感经验,否则这一艺术成品就将变得毫无生趣。

以上是叶嘉莹教授谈及有关美学客体的一些论点。我基本上赞同这种看法,有些平庸的电视剧或者快餐式的电视剧让观众看后产生不了美感经验,因为它们还只能算是艺术成品,形成不了美学客体,所以很难提升到美学的高度加以研讨。

也许有人认为,不必对电视剧的艺术品位要求过高,电视这玩意儿本身就是俗东西,电视剧也是俗文化,是大众消闲解闷的娱乐品,不应对它期望过高,把它置于不适当的地位。

如果以上述观点看问题,岂不是将电视剧降格以求,那又何必去呼唤电视剧的精品出世呢?问题是我们已明确界定电视剧为艺术作品,是精神食粮。既然是艺术品,就应该按照艺术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它、要求它、对待它。否则只把它混同于一般的娱乐品去看待它、要求它,电视剧就将沉沦为只具有消闲娱乐功能的产品,艺术的崇高品格也就和电视剧无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