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西部罗马政权之颠覆

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西部罗马政权之颠覆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恺撒将西支日耳曼人打败,罗马征服了全部高卢。北支日耳曼人始终未与罗马直接接触过。罗马人最早知道这种人则是在公元前二二五年左右之时,此时日耳曼人已与罗马发生了接触,后更逐渐对罗马形成为一种强大的压力和威胁。这样一来,不管在政权内部或地方上日耳曼人的势力都已远盖过了罗马统治者的势力,可以说自此以后西部帝国境内的实际统治者是日耳曼人。西部则因在罗马帝国成立后,由于建立在对外掠夺基础上的奴隶制度逐渐

日耳曼人”一词并非日耳曼人的自称。日耳曼人的许多部族虽各有自己的名称,但因他们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或联合的组织,所以也始终没有一个总称。“Germani”之名是最早和他们发生接触的高卢人称呼他们的名字,其所居地则称为“Germamia”。

日耳曼人的早期历史很不清楚,但可推知他们就是公元前一六〇〇年左右时向外迁徙的印度欧罗巴人中的一支,是由东(里海西北)向西(欧洲)迁徙的一批人数较多的印度欧罗巴人。大约在公元前一〇〇〇年左右时,他们已移动到了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南部(丹麦)及易北河与奥得河之间地方(今德国中东部)。当时易北河以西为科尔提人——高卢人,故高卢人最先与他们发生了接触。

日耳曼人在其继续向外发展的过程中,内部亦开始分化,渐分裂为三支:西支、东支和北支。西支在公元前一〇〇〇年后即开始与易北河以西的科尔提人争夺土地,将科尔提人压迫到了莱茵河以西的地方。莱茵河以东、斯堪的那维亚以南地区成为了西支日耳曼人的活动区域。到公元前二〇〇年时,他们已发展到了麦因河流域。公元前一〇〇年时又占据了今日南德地方。至此为止,今日德国地方基本上已成为了他们的势力范围。此后西支日耳曼人且曾企图向西渡过莱茵河与科尔提人——高卢人争夺高卢,但在此时罗马人也正计划攻取高卢,因而两者间发生了争夺高卢的战争。后恺撒将西支日耳曼人打败,罗马征服了全部高卢。

西支日耳曼人最初原是畜牧与农业兼营的部族。罗马人塔其屠(公元五五—一一七年)在公元一世纪末时曾在他们中间生活了一时期,仔细地考察了这些日耳曼人的生活,后著了Germania一书,述及他们的社会情况。按照他的记载,此时西支日耳曼人已完全发展成为农业部族了。

东支日耳曼人在公元前六〇〇年至二〇〇年间,越过了波罗的海,沿维斯吐拉河逆流而上,至喀尔帕提山附近,开始定居下来。这一支日耳曼人到后来即发展成为后日之阿兰(Alani)、伯根第(Burgundi)和哥特人。东支日耳曼人的最东一部分人最后又迁移到了黑海沿岸,在公元二一四年始见到有关于这批人的记载,这批日耳曼人主要即后之哥特人。

北支日耳曼人是仍然停留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并长期定居下来的那一支日耳曼人。到后发展成为后日之冰岛人、挪威人、瑞典人和丹麦人。北支日耳曼人始终未与罗马直接接触过。

希腊人与罗马人很早就知道了日耳曼人。据希腊人的记载,在公元前三五〇年左右,希腊商人Pythea到波罗的海去经商时曾遇到过他们,这是希腊最早的有关日耳曼人的记载。罗马人最早知道这种人则是在公元前二二五年左右之时,此时日耳曼人已与罗马发生了接触,后更逐渐对罗马形成为一种强大的压力和威胁。罗马人也曾注意到这个边患问题,公元九年奥古斯督曾派罗马大将Quintilius Varus统率大军渡过莱茵河深入日耳曼人的内地去征服他们,但结果反而在今日德国西部一个地方(TeutoburgerWald)被日耳曼首领亚敏尼沃(Arminius)打得大败。从此,罗马乃放弃了征服日耳曼人的计划,而日耳曼人却日益严重地成为罗马整个欧洲边疆的大问题。这种形势一直发展为公元三七六年西哥特人正式进入罗马帝国,并在三七八年与罗马帝国发生直接冲突的事件。

公元三七八年罗马帝国为西哥特打败后,内部曾一度混乱。到提沃窦舍于公元三七九年即位为皇帝(公元三七九—三九五年)后,乃开始一面极力克服国内蛮人之扰乱,一面镇压内部之人民起义,至公元三九四年基本上平定了混乱局面,成为统治罗马全国的唯一皇帝。但他在位时罗马帝国的统一只是暂时的,这完全是靠提沃窦舍个人一时的才干,故在他死后帝国即又分裂。而这次分裂是最后的,也是无可挽回的。事实上,统一的罗马大帝国分崩了。此后帝国大体上分为了东西两部分,由其二子分别统治。东帝为阿卡底沃(Arcadius,公元三九五—四〇八年),在其统治之时,东部帝国无甚大事发生,能够维持其正常的统治。西帝为赫诺略(Honorius,公元三九五—四二三年)。以前罗马帝国的西方的皇帝为抵御蛮人的侵袭,多居住在意大利北部的米丢兰侬(米兰),西帝最初亦以此地为都,但此地海上交通虽便利,却距内陆较远,对统治整个西部帝国则不甚方便,故公元四〇二年后,西帝乃迁都于意大利东北岸之拉分那(Ravenna)。此后拉分那始终是一个重要城市。至此时,西部帝国境内罗马统治势力与蛮族势力的对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日耳曼人已大批拥入西部帝国境内,有许多日耳曼人在名义上投降了帝国,代其防守边境,同时西部帝国的军队也大多是由这些日耳曼人为其主干,故日耳曼人已控制了西部帝国的军队。西帝赫诺略即位时年岁甚幼,最初政权即实际掌握在一个汪达里(Vandali)武人——将军斯提里科(Stilicho)之手。后西帝虽曾将斯提里科杀死,但并不能从此摆脱日耳曼武人的控制。为了维持其帝国之继续存在,仍然不得不依靠这个或那个握有军事实力的日耳曼武人作为其政治支柱,甚至不能不承认在西部帝国境内割据起来的许多日耳曼人的小王国。这样一来,不管在政权内部或地方上日耳曼人的势力都已远盖过了罗马统治者的势力,可以说自此以后西部帝国境内的实际统治者是日耳曼人。

公元三九五年后罗马帝国实际虽已为东西两部分,但在名义上、形式上、制度上却仍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东西并非对立的两部分,帝国政府所发布之命令皆系由两帝共同署名,甚至仍然保持着共和国的虚名,如元老院仍然存在,东西两帝国首都除各有一个皇帝外,仍有一个执政。西部帝国的执政且始终按照传统习惯住在罗马城。直到公元四七二年西部执政始被废除,而公元四七六年西帝亦被日耳曼武人通过元老院废掉。后来东部执政在公元五四一年亦被废除。此后帝国最高统治者在名义上始只有东帝一人了。

公元三九五年后罗马帝国的最后分治,以及此后东、西两部分发展途径不同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帝国东西两部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原比西部发展高,故在帝国波斯化之后,能够在比较稳定的基础上逐渐转入封建社会,并有力量克服了蛮人的扰乱,维持了自己的存在。东部帝国此后继续维持了一千余年,直到十五世纪时始为土耳其人所灭亡。西部则因在罗马帝国成立后,由于建立在对外掠夺基础上的奴隶制度逐渐崩溃,使帝国临于瘫痪状态,因而无力抵御蛮人的侵扰,终于在蛮人的打击下逐渐四分五裂起来。公元三七八年后,西部帝国境内即在服从帝国政府的形式下建立起了许多日耳曼人的小王国,这种形势最后导致了公元四七六年西部帝国罗马政权的最后被颠覆,使西部帝国完全成为了日耳曼人统治的世界,开始了所谓“黑暗时代”。然而此后西部帝国也即逐渐转入了封建社会。

公元三七八年后存在西部帝国内部的日耳曼人和日耳曼国有如下几个:

(一)西哥特西哥特人自公元三七八年打败罗马帝国后,先在东部骚扰了一个时期,但因东部政权较稳固,不易得手,故到五世纪初,在其首领亚拉利克(Alaricus)领导下,又由东向西侵扰,首先进入了意大利半岛。在公元四一〇年轻易地攻下了罗马城。西哥特人之轻易取得罗马城主要是得力于罗马城内奴隶的应接。此时日耳曼人内部虽已有了奴隶,但他们待遇奴隶较罗马人好得多,并且罗马奴隶中有相当大数量的日耳曼人,故罗马城内的奴隶乘午后奴隶主都在睡午觉之时,打开了城门,欢迎日耳曼人入城解放他们。所以罗马城被攻陷一事,实已含有奴隶起义的性质。

罗马城的陷落,对罗马人心发生了极大的震动作用,因罗马人特别是罗马统治阶级一向把罗马的统治看作是“永恒”的,称罗马城为“永恒城”,现在这种思想猛然被打破了,因而激起了罗马人心的极度的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北非西波(Hippo)城的主教奥斯丁(Augustinus)发表了一种理论,认为罗马帝国之历史使命已经完结,而教会则将要代替罗马帝国成为世界上之最高统治机构。

此后西哥特人继续向西进入了高卢(公元四一二年),停留不久后又南下进入西班牙,在公元四一五—四一九年间与先已到达西班牙并已定居了的日耳曼族汪达里人争夺土地。最后西哥特人将汪达里人逐出了西班牙,自己在此地建立了一个国家,而罗马帝国只好承认既成事实,在公元四一九年承认了此西哥特王国。不过在名义上西班牙地方仍算是罗马帝国的土地,而西哥特人仅是“奉”皇帝之命令,代其统治此地方而已。所以从“帝国”这个概念上讲,蛮人在帝国境内之割据,在理论上并不意味着罗马帝国的灭亡,不过实际统治者在西部来说则将易手了。

(二)汪达里汪达里人在公元四〇〇年后首先进入高卢地方,继而又自此南下到了西班牙,开始定居下来。公元四二九年为西哥特所逐,乃逾海进入北非,在北非建立了国家(公元四一九—四三一年)。公元四三五年罗马帝国亦承认了他们是代皇帝统治北非地方。公元四三九年汪达里人又攻占了原迦太基地方,开始建都于此地,并逐渐成为了航海民族,活跃在西地中海上,作海盗生涯,抢劫过往的商船。其中有一批汪达里人且曾在公元四五五年越海在意大利登陆,洗劫了罗马城。经过这次洗劫,罗马城破坏的情形还较公元四一〇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时来得更严重,不少贵重物品被抢劫一空,并且城内在文化、历史上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雕刻、图书等物也多被毁坏。因此在欧洲留下了一个汪达里人的典故,即对野蛮的破坏文化的系统活动称之为“汪达里主义”,此字德文为Vandalismus,法文为Vandalisme,英文为Vandalism,俄文为ВанАалиЗм。

(三)伯根第伯根第人亦于公元四〇〇年后进入高卢,他们在罗丹诺河(隆河)流域建立了国家。

(四)盎格娄(Angli)、萨克森(Saxo)、犹提(Jutae)盎格娄、萨克森和犹提原是在今日德国北部的日耳曼人的三个部族。在公元四〇七—四四二年间,罗马帝国因腹地需要军队防御日耳曼人之入侵,故由皇帝下令陆续撤退罗马帝国在不列颠岛(罗马西北边疆偏远的一省)上驻守的防军,自动放弃了这块土地。当罗马军队撤守后,日耳曼人即时侵入不列颠岛,公元四四一年萨克森人首先进入了不列颠,之后在一百五十年之内(公元四四一—六〇〇年),上述三族相继进占了不列颠岛的主要部分——英格兰。

进入公元五世纪后,本身正在逐渐衰亡中的西部罗马帝国,其存在已完全依靠日耳曼武人来维持了。日耳曼武人与其领导之以日耳曼人为主干组成的军队是西部帝国的支柱力量。由于日耳曼人此时方才进入阶级社会,因此各部族之间尚未有一种统一的观念和要求,他们并想不到联合起来推翻罗马帝国,建立一个日耳曼人的帝国,反而愿意保持西部罗马帝国的政权、法统来作为维持自己个人或部族的势力、地盘的手段,并且彼此之间也互相争夺得很厉害,到西帝罗穆卢·小奥古斯督(Romulus Augustulus,公元四七五—四七六年)时,西部帝国当权之武人奥窦瓦卡(Odoacer)在公元四七六年取得了罗马元老院的同意,废掉了西帝,但西部帝国政权的全套机构在名义上却仍保留未变。奥窦瓦卡并经由元老院向东帝国请求罗马帝国此后只有东部一个皇帝已足,不必再有两个皇帝,至于西方可以由奥窦瓦卡作罗马主(Patricius)来对其统治。东帝也只好承认既成事实,同意奥窦瓦卡为罗马主。

公元四七六年所发生的这一次事变,一向为历史学家所特别重视,认为自此以后西欧历史无论在法统上和在社会性质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般意见往往认为自公元四七六年始,维持了五百年的统一的罗马大帝国即不复存在了,至少也是覆亡了一半,故称这次事变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同时认为西欧之转入封建社会亦自此时开始。我们认为这两个意见是值得重新考虑和明确的。

首先就理论上和法统意义上讲,统一的罗马大帝国在形式上并未因西帝的被废而消失。西部罗马帝国境内的日耳曼人所割据的一些小王国,在法统上仍然是罗马帝国的组成部分。罗马帝国的一切机构和制度在公元四七六年后依然如旧,帝国并未发生任何突出的变化,至少与过去由公元三九五年东西分治以来的几十年间的形势相比并没有任何的突出变化,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两个皇帝现在只剩下一个了而已。但这种事在当时罗马人中间也并未发生异常的震动,认为帝国是灭亡了一半。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始终就没有所谓“东帝国”和“西帝国”的观念,因此对一个皇帝和两个皇帝的问题也不太重视,并且两个皇帝的存在本系一时权衡之计,原非定制。所以在西帝被废而代之以一个“罗马主”后,东帝仍然是整个帝国的元首,在理论上、法统上罗马国家仍然是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故所谓“西罗马帝国灭亡”的说法值得考虑。

就社会性质而言,罗马帝国之西部由奴隶社会完全转入封建社会自然是一个长期过程,决不是可以拿哪一年来截然划分的。帝国西部之向封建社会转化的过程早已开始,而到公元四七六年还在继续。因为罗马帝国自三世纪以来在奴隶制度面临崩溃的时期即已在经济上萌芽了封建因素,并在政治上以波斯化来适应了它的发展。不过,这个封建化的过程只有在东部才得到了稳定的发展,而在西部却发展得比较缓慢,而且后来西部封建制度真正地出现,并不是像东部地区那样独立发展出来的,而是和日耳曼人的进入帝国西部境内有关。只有当日耳曼人在罗马奴隶社会末期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结合着自己的末期氏族社会制度,由部族内的贵族们占有着土地,而把原来罗马的奴隶,甚至某些倒霉的奴隶主和本族的奴隶以及氏族成员变成了农奴之后,才出现了如后来历史家所称的那种典型的封建剥削制度——西欧型的封建制度。这样看来,无论就西部罗马帝国本身封建化的过程来说,抑或就日耳曼人促成西部真正封建制度的出现的作用说,公元四七六年都不是一个开始的阶段。

公元四七六年的事变,实际远不如四一〇年罗马城的陷落那样重要,自三七八年以来的一个世纪间,帝国曾经受到了多次的打击,任何一次打击都可看作是帝国崩裂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后来历史学家不过是习惯于把四七六年的事变看作最醒目的标志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