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约旦哈希姆王国历史

约旦哈希姆王国历史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6世纪初,包括约旦在内的沙姆地区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1923年5月,英国委任统治当局承诺外约旦在未来数年后获得独立。同年5月,外约旦埃米尔国改称外约旦哈希姆王国。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外约旦哈希姆王国吞并根据联合国协议划归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同时更名为约旦哈希姆王国。

约旦哈希王国的形成

约旦原系巴勒斯坦的组成部分,与叙利亚、黎巴嫩同属所谓的沙姆地区。约旦是具有悠久文明的土地,《圣经》曾经提及约旦河东岸的早期国家摩雅王国。[639]公元前后,闪米特人的一支奈伯特人在约旦谷地南部创建国家,控制阿拉伯半岛西部与地中海东岸之间的贸易通道长达400年之久。奈伯特人的国都皮特拉开凿于山岩之间,遗迹至今犹存。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征服奈伯特人的国家,约旦谷地及其周边区域成为罗马帝国的阿拉比亚行省。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后,约旦河西岸和东岸地区长期隶属于大马士革和巴格达的哈里发国家。16世纪初,包括约旦在内的沙姆地区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

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外约旦即约旦河东岸地区处于定居文明的边缘地带,人烟稀少,经济落后,血缘传统根深蒂固,部族势力泛滥,公共权力微乎其微,约旦人称之为黑暗时代。19世纪60年代,奥斯曼帝国逐渐强化对于外约旦的直接控制,外约旦北部的定居点阿杰隆和萨勒特分别被纳入叙利亚的豪兰行政区和巴勒斯坦的纳布卢斯行政区。90年代,奥斯曼帝国设立卡拉克行政区,管辖卡拉克和萨勒特两处定居点,隶属于大马士革省。自1878年起,奥斯曼帝国在外约旦推行移民政策,将来自外高加索地区的塞加西亚人和车臣人安置于安曼、苏韦拉和纳乌尔一带,进而扩大外约旦的定居范围。萨勒特曾经是外约旦最大的定居点;20世纪初希贾兹铁路开通后,安曼逐渐取代萨勒特成为外约旦的定居中心。[640]

一战期间,哈希姆家族的首领侯赛因于1916年发动阿拉伯大起义,控制包括麦加和亚喀巴在内的希贾兹地区。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丧失陶鲁斯山以南地区的疆域。1918年10月,侯赛因之子费萨尔被拥立为阿拉伯王国的国王,外约旦隶属于大马士革的阿拉伯王国。1920年4月,西方列强签署圣雷莫协议,奥斯曼帝国在陶鲁斯山以南地区的领土分别置于英国和法国的委任统治之下,其中叙利亚和黎巴嫩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伊拉克和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外约旦隶属于巴勒斯坦的英国高级专员。同年8月,英国高级专员赫尔伯特·萨缪尔将英国委任统治的巴勒斯坦划分为两个部分,约旦河以西地区称巴勒斯坦,由英国委任统治当局直接管理,约旦河以东地区称外约旦,实行阿拉伯人自治制度;外约旦自治区包括萨勒特、阿杰隆和卡拉克三个行政区,以萨勒特作为外约旦自治区的行政中心。不久,阿杰隆行政区分裂为阿杰隆、伊尔比德、迈扎尔和杰拉什四个行政区,卡拉克行政区分裂为卡拉克、塔菲拉、瓦迪穆萨三个行政区。1920年10月,费萨尔的胞兄阿卜杜拉携随从数百人自麦加抵达马安。1921年3月,英国委任统治当局邀请阿卜杜拉在安曼出任外约旦自治区的埃米尔(1921—1951年在位),约旦王国由此初露端倪。[641]

20世纪初,外约旦人口约20万,其中90%系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另有少量信奉伊斯兰教的塞加西亚人和车臣人以及阿拉伯血统的基督徒。贝都因人占外约旦人口的一半以上,分别属于胡维塔特部落、萨赫尔部落和阿德万部落;定居人口分布于包括萨勒特、伊尔比德、卡拉克在内的12个城镇和约200处村庄,安曼则是塞加西亚人的定居点。外约旦的防务和财政处于英国委任统治当局的控制之下,英国委任统治当局发放的补助金是外约旦自治政府的主要财源,阿卜杜拉亲王俨然是英国委任统治当局的政治工具。英国军官指挥的阿拉伯军团始建于1923年,由英国委任统治当局提供军费。阿拉伯军团的兵源,最初主要是定居的农民,30年代开始招募贝都因人。阿拉伯军团构成外约旦地区的主要军事力量,主要任务是遏制游牧部落的越境活动、防范沙特家族的军事威胁和保卫伊拉克—约旦—巴勒斯坦通道的安全。阿拉伯军团的人数,1939年为1600人,二战期间达到8000人。[642]

1922年,阿卜杜拉亲王要求英国委任统治当局承认外约旦的独立地位,遭到英国委任统治当局的拒绝。1923年5月,英国委任统治当局承诺外约旦在未来数年后获得独立。1925年,英国委任统治当局将希贾兹北部的马安和亚喀巴划入外约旦自治区。[643]1928年2月,阿卜杜拉亲王与英国委任统治当局达成协议,阿卜杜拉政府负责外约旦的内政和司法事务,英国委任统治当局掌管外约旦的财政、军事和外交事务。[644]同年4月,阿卜杜拉亲王颁布约旦政府组织法和选举法,规定立法会议设22个席位,其中6个席位属于内阁成员,其余席位实行间接选举,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享有选举权,基督徒拥有3个席位,塞加西亚人拥有2个席位,贝都因人拥有2个席位,内阁首相主持立法会议;埃米尔有权任免首相和内阁成员,有权召开和解散立法会议。[645]1929年,阿卜杜拉亲王在安曼组建国民大会、立法会议和具有内阁职能的执行会议。[646]1932年,在英国委任统治当局的干预下,外约旦与伊拉克、叙利亚之间的边境线最终划定。[647]

1946年3月,英国政府与阿卜杜拉亲王签署协议,正式承认外约旦独立,同时保留英国对于外约旦军事、财政和外交事务的控制权,继续掌管阿拉伯军团。同年5月,外约旦埃米尔国改称外约旦哈希姆王国。1947年,外约旦哈希姆王国颁布宪法,实行议会君主制,议会由上下两院组成,下院20名议员选举产生,上院10名议员由国王任命,首相和内阁对国王负责。[648]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军团占领耶路撒冷东区和巴勒斯坦南部。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外约旦哈希姆王国吞并根据联合国协议划归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同时更名为约旦哈希姆王国。1950年,约旦哈希姆王国在约旦河西岸和东岸举行议会选举,组建新政府。[649]1955年,约旦哈希姆王国加入联合国。[650]

侯赛因国王的统治

1951年7月,阿卜杜拉国王在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遇刺身亡。同年9月,阿卜杜拉之子塔拉勒(1951—1952年在位)继承王位。1952年1月,塔拉勒国王颁布宪法。根据1952年宪法,约旦哈希姆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有权颁布法律、任免首相、解散议会和统率武装部队;议会采取两院制,上院议员由国王任命,下院议员选举产生,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享有选举权,年满30岁的男性民享有被选举权,议员任期4年;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651]1950—1963年,下院设40个席位,东岸和西岸各占20个席位。1963年,下院席位增至60个,东岸和西岸各占30个席位。议会选举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政党为数甚少且屡遭取缔,议会两院俨然是国王的御用工具。1952年以前,来自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贵族长期主导约旦的政治舞台。1952年以后,来自约旦河东岸的贵族逐渐取代巴勒斯坦贵族的地位。[652]

1952年5月,塔拉勒退位,移居欧洲。同年8月,约旦议会推举塔拉勒的长子侯赛因即位(1952—1999年在位)。1953年5月,侯赛因年满18岁,开始亲政。[653]1955年12月,英国政府向侯赛因国王施加压力,试图迫使约旦加入巴格达条约组织。1956年1月,约旦民众举行示威,反对加入巴格达条约组织。与此同时,埃及、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政府承诺向约旦提供经济援助,取代英国政府向约旦提供的补助金。侯赛因国王迫于国内民众和阿拉伯世界的压力,拒绝加入巴格达条约组织,解除英军上校格拉布的阿拉伯军团司令职务,阿里·阿布·努瓦尔接替格拉布。[654]在同年10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主导的民族社会主义阵线赢得议会下院的多数席位,民族社会主义阵线领导人苏莱曼·纳布尔斯出任内阁首相。[655]1957年2月,苏莱曼·纳布尔斯内阁与埃及、叙利亚签署军事合作协议,废除1946年签署的约英协议,拒绝接受英国政府发放的补助金。[656]同年4月,侯赛因国王依靠贝都因人部落贵族的支持,解除苏莱曼·纳布尔斯的首相职务,指定伊卜拉欣·哈希姆出任首相,同时宣布解散反对派控制的议会,取缔政党和工会,实行军事管制。[657]

1958年阿联成立后,阿拉伯世界形成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明显对立。面临纳赛尔主义的挑战和威胁,侯赛因国王实行亲美的外交政策,极力强化君主政治,议会、内阁和安全机构成为执行国王旨意、控制民众社会的御用工具。阿拉伯军团作为约旦主要的军事力量,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约有兵员1.2万人,1956年增至2.5万人。国民卫队始建于1951年,兵源主要来自巴勒斯坦人,负责约旦的边境防务,1956年规模达到3万人。贝都因人组成的阿拉伯军团与巴勒斯坦人组成的国民卫队之间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军人哗变时有发生。1967年,阿拉伯军团与国民卫队合并组建国防军,处于王室成员的直接控制之下,兵员5.5万人,1970年增至6.5万人。[658]

1951—1989年,国王任命首相,内阁更替频繁,每届内阁平均不足1年。然而,如同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一样,约旦内阁成员的来源相对稳定。直至50年代末,包括伊卜拉欣·哈希姆、萨米尔·里法伊、陶菲格·阿布·胡达和赛义德·穆夫提在内的贵族长期控制最重要的内阁职位,陶菲格·阿布·胡达出任首相长达12年。伊卜拉欣·哈希姆、萨米尔·里法伊和陶菲格·阿布·胡达来自西岸的巴勒斯坦,赛义德·穆夫提系来自东岸的塞加西亚人。至1958年,巴勒斯坦贵族在约旦政坛逐渐衰落;陶菲格·阿布·胡达死于1956年,伊卜拉欣·哈希姆死于1958年,萨米尔·里法伊于1959年退出内阁。[659]

约旦王国最初的版图局限于约旦河东岸的所谓外约旦地区。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约旦政府控制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亦有大批巴勒斯坦难民涌入约旦河东岸地区。自1950年起,约旦王国境内的巴勒斯坦人在数量上超过约旦河东岸原有的约旦人,由此形成二元性的人口结构。50—60年代,巴勒斯坦人与约旦人在约旦议会下院和内阁中可谓平分秋色,巴勒斯坦人在约旦王国的政治舞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另一方面,巴勒斯坦人与约旦人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社会差异。超过三分之一的巴勒斯坦人生活在城市,约二分之一的巴勒斯坦人从事非农业的经济活动。相比之下,约旦河东岸的约旦人大都从事游牧活动,沿袭传统的部落组织,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巴勒斯坦人生活的约旦河西岸占约旦国土面积的6%,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约旦人生活的约旦河东岸占约旦国土面积的94%,地广人稀,经济落后。[660]

自50年代开始,约旦的人口分布经历明显的变化,约旦河东岸逐渐取代约旦河西岸成为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的重心所在。1949年,约旦人口的三分之一分布在约旦河东岸,三分之二分布在约旦河西岸。1961年,约旦170万人中,超过二分之一分布在约旦河东岸,首都安曼人口达到43.3万;相比之下,分布在约旦河西岸的人口仅占约旦总人口的不足二分之一。1967年中东战争后,约旦人口分布进一步改变,35万人从约旦河西岸移入约旦河东岸。1967—1989年,另有6.5万人从约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占领区移入约旦河东岸。1979年,约旦河东岸人口为210万,相当于1967年中东战争前夕约旦河东岸和西岸的人口总和。另一方面,约旦自50年代开始经历贝都因人的定居化进程和城市化的长足进步。贝都因人的数量,从1949年的20万下降为1961年的5.6万。1967年中东战争前夕,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二分之一。1989年,约旦总人口增至300万,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城市,安曼人口达到近100万。与此同时,约旦的人口构成发生变化。1949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前,约旦人口主要是约旦河东岸的部落民。80年代,巴勒斯坦移民占约旦总人口的二分之一。[661]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30万巴勒斯坦难民进入约旦河东岸。[662]此后,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支持的巴解组织在约旦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建立民兵武装,巴解组织在约旦的政治影响随之迅速扩大,巴解组织主流派别法塔赫俨然成为约旦的国中之国,其与约旦政府之间的矛盾日渐加剧。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伊拉克在约旦境内驻军1.2万人,叙利亚在约旦境内驻军0.6万人,构成巴解民兵的潜在政治盟友。[663]1970年夏,埃及政府与巴解组织的关系破裂,成为约旦政府铲除巴解武装的契机。1970年6月至1971年7月,侯赛因国王借助贝都因人的力量,驱逐巴解武装,进而取缔约旦境内的巴解组织基地,迫使巴解组织总部移至黎巴嫩,伊拉克和叙利亚驻军亦撤出约旦。[664]1972年,侯赛因国王试图在约旦河东岸和西岸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联合王国,以安曼作为首都,以耶路撒冷作为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地区的首府,遭到以色列、巴解组织和阿拉伯世界的反对。[665]1974年,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召开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峰会宣布承认巴解组织作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唯一合法代表,支持巴解组织在西岸和加沙建立巴勒斯坦国。1988年7月,侯赛因国王正式宣布约旦政府放弃对于西岸的主权和领土要求,承认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666]尽管如此,巴勒斯坦人在约旦河东岸的约旦王国约占总人口的二分之一,约旦政府依然面临巴勒斯坦问题的巨大压力。[667]

约旦政府于1948年吞并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地区以后,遭到阿拉伯世界的广泛谴责。与此同时,约旦政府极力寻求西方国家的支持和援助。1957年,美国政府向约旦提供10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美约关系进一步密切。1958年2月,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同属哈希姆家族的约旦国王侯赛因与伊拉克国王费萨尔宣布组建阿拉伯联邦,伊拉克国王费萨尔出任阿拉伯联邦国王,旨在抗衡埃及主导的阿拉伯联盟共和国。1958年7月,伊拉克爆发革命,推翻君主制,阿拉伯联邦随之夭折。伊拉克的新政权持亲埃及的外交政策,建立共和制,反对约旦的君主制政体,约旦丧失其在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政治盟友。[668]由于在阿拉伯世界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约旦政府严重依赖西方国家的支持和援助,进而导致其对以色列采取相对软弱的外交政策,侯赛因国王则被约旦民众和阿拉伯世界视作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帮凶。1967年5月,国王侯赛因迫于约旦民众和阿拉伯世界的压力,在开罗与纳赛尔签署约埃共同防务协议。[669]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约旦政府保持中立。1991年,约旦政府与以色列开始在马德里举行和谈。1994年10月,约旦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内容包括平均分配约旦河水源,搁置边界争议,约旦继续收留150万巴勒斯坦难民,约旦与以色列扩大经济合作。[670]约以和平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约旦外交政策的明显转变。1995年1月,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访问安曼。同月,约旦与巴解组织签署协议,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初步缓解。1995年4月,约旦政府与以色列签署旅游合作协议。1996年1月,侯赛因国王访问以色列。[671]

约旦哈希姆王国初期,一度实行多党制。自1957年起,侯赛因国王实行党禁。1971年,侯赛因国王创建约旦国家联盟,作为唯一合法的政党,自任主席,旨在遏制纳赛尔主义、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和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政治倾向。约旦国家联盟于1972年改称阿拉伯民族联盟,1976年解散。[672]由于长期实行党禁,议员均为独立人士,持亲政府的立场。

约旦议会下院最初设40个席位,来自约旦河东岸和约旦河西岸的议员各占20个席位。1967年,议会下院增至60个席位,来自约旦河东岸和约旦河西岸的议员各占30个席位。1974年,阿拉伯联盟峰会宣布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的唯一合法政治组织。随后,侯赛因国王解散由约旦河西岸和约旦河东岸共同选举产生的议会下院。[673]1978年4月,根据首相穆达尔·巴德兰和国王首席顾问沙里夫·阿卜杜勒·哈米德的建议,侯赛因国王指定60名政界精英组成国家协商会议,作为发表不同政见的论坛。国家协商会议的成员包括反对派和商人代表。1984年1月,侯赛因宣布恢复原有的议会,国家协商会议解散。[674]

80年代末,约旦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第纳尔贬值,政府财政赤字,物价大幅上涨,民众生活水准下降,国内局势日趋动荡。1989年4月,南部城市马安发生骚乱,继而波及卡拉克、绍巴克、塔菲拉和萨勒特,巴勒斯坦人居多的首都安曼相对平静。此间,约旦民众举行抗议,谴责首相扎伊德·里法伊领导的内阁独裁腐败,要求罢免首相、解散内阁、惩治腐败、举行议会选举、取缔新闻审查。侯赛因国王被迫取消访美行程,解除扎伊德·里法伊的首相职务,组成军方将领沙里夫·扎伊德·沙克尔作为首相的新内阁,进而平息骚乱。[675]

1989年11月,约旦举行自1967年以来的首次议会选举,选民局限于约旦河东岸地区,全国划分为21个选区,下院席位增至80个(2001年,议会下院增至104个席位)。政府为支持王室的少数派群体划定特殊的议会席位,包括贝都因人的6个席位、基督徒的9个席位,塞加西亚人和车臣人的3个席位。[676]由于约旦政府实行党禁,议会下院席位采用独立候选人的竞选方式。[677]结果,反对派获得下院的45个席位,其中包括穆斯林兄弟会获得的20个席位、其他伊斯兰主义者获得的14个席位和世俗左翼反对派获得的13个席位,亲政府的右翼势力获得议会下院的35个席位。[678]妇女于1974年获得选举权,1989年获得被选举权。妇女约占选民总数的50%,12名妇女参与竞选,均未进入议会下院。[679]随后,侯赛因国王改组内阁,持保守立场的右翼政治家穆达尔·巴德兰出任首相,10名下院议员进入25人组成的内阁。迫于议会的压力,新内阁推行自由化举措,放宽新闻审查,恢复曾经遭到取缔的约旦作家协会,释放政治犯,承诺进一步惩治腐败。与此同时,穆达尔·巴德兰邀请3名穆斯林兄弟会成员和2名伊斯兰主义阵营的独立人士进入内阁,旨在扩大内阁的政治基础,削弱伊斯兰主义的反政府倾向。[680]穆达尔·巴德兰内阁执政6个月后,侯赛因国王任命持改革立场的塔希尔·马斯里出任首相,组成更具自由化倾向的新内阁,伊斯兰主义者退出内阁。

1991年6月,侯赛因国王指定来自不同政治群体的60人,在艾哈迈德·欧贝达的主持下,起草国民宪章,旨在规定自由化进程的政治框架。在侯赛因国王的召集下,社会各界代表2000人进行讨论,通过国民宪章。国民宪章在强调君主制政体的前提下,承诺扩大国民的政治参与范围和议会的权力,明确伊斯兰教法作为立法的基础,解除1963年以来的党禁,结束1967年以来的军事管制,放松新闻审查。[681]1992年9月,议会批准国民宪章作为1952年宪法的补充,同时通过政党法,确立多党制的政党制度。1993年8月,约旦修改选举法,选民由一人多票改为一人一票。[682]同年11月,约旦举行1956年以来的首次多党议会选举,22个政党参与下院席位的竞争,包括3名妇女在内的534个候选人竞选80个议会下院席位。投票率从1989年的41%增至1993年的47%。[683]穆斯林兄弟会获得16个议会席位,伊斯兰主义独立人士获得5个议会席位。[684]1993年,女性首次进入议会。[685]1993—1997年的议会下院中,政党占35个席位,独立候选人占45个席位;政党政治的不成熟性由此可见。[686]90年代,议会尽管无法控制内阁,却对内阁形成明显的制约。

90年代,约旦的议会政治、选举政治和政党政治日渐活跃,民主化进程随之启动。与此间许多的阿拉伯国家一样,约旦的民主化主要表现为自上而下的过程。迫于国内外形势和民众的压力,侯赛因国王在维持原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的前提下,推行有限的民主化改革举措,旨在扩大统治基础和缓解政治压力。所谓的民主化改革,只是释放政治压力的安全阀,民主化进程表现为摇摆不定的状态。50—60年代,约旦国内的政治反对派主要是具有浓厚世俗色彩的纳赛尔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复兴党。进入90年代,伊斯兰主义作为政治反对派,在约旦国内政坛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穆斯林兄弟会的分支组织伊斯兰行动阵线成为约旦议会最重要的反对派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在约旦的政治舞台亦相当活跃。1994年起,随着国内反对派日趋活跃,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进程出现逆向运动的趋势。1997年夏季,政府再次限制民众自由机会,强化新闻监督。9月,政府关闭15家报社。1997年11月,举行新的议会下院选举;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由氛围和反对1994年约旦政府与以色列签署的和平协议,包括4个世俗左翼政党和伊斯兰行动阵线在内的10个反对派政党宣布抵制选举,投票率仅为44%。选举的结果是,保守派在议会下院占据多数,议员大都来自独立候选人,只有5个席位属于政党,伊斯兰主义者作为独立候选人获得6个席位,左翼独立候选人获得4个席位。17名妇女参与竞选,无人进入议会。政党政治呈削弱的趋势,反对派席位呈下降的趋势,民众政治参与呈逆向运动的趋势。据统计,包括伊斯兰行动阵线和独立候选人在内的伊斯兰主义者占据的议会下院席位,1989年为34席,1993年下降为22席,1997年仅有6席;世俗左翼反对派占据的议会下院席位,1989年为13席,1993年下降为7席,1997年亦仅有6席;相比之下,保守派占据的议会下院席位,1989年为33席,1993年上升为22席,1997年达到68席。[687]此后,伊斯兰行动阵线为代表的反对派政党将政治活动的空间由议会移至非议会领域,保守派成为控制议会的主要政治力量。尽管如此,与1989年以前的军事管制相比,自1989年起的多党政治和议会选举以及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无疑标志着约旦政治生活的长足进步。

1962年,侯赛因国王指定长子阿卜杜拉作为王储。1965年,侯赛因国王的胞弟哈桑取代阿卜杜拉出任王储。1999年1月,侯赛因国王再次指定阿卜杜拉取代哈桑出任王储。[688]同年7月,约旦举行阿卜杜拉国王即位后的首次地方选举。伊斯兰行动阵线作为最大的反对派政党,回归议会选举的政治框架,参与地方选举,获得扎尔卡和卢萨法的市长职位,同时获得伊尔比德地方议会11个席位中的4个席位、安曼地方议会20个席位中的5个席位、马代巴地方议会11个席位中的6个席位。[689]

经济与社会的进步

约旦在地理上构成阿拉伯高原的延伸,谷地、山区和沙漠自西向东呈平行和错落的地貌状态。约旦河发源于外黎巴嫩山,自北向南流入死海,是约旦的主要淡水来源。约旦谷地北起约旦河支流雅姆克河,南至亚喀巴湾,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城市众多。东部沙漠位于阿拉伯沙漠与伊拉克沙漠之间,水源匮乏,地广人稀,贝都因人居多。[690]

约旦河东岸旧称外约旦,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外约旦地处叙利亚与阿拉伯半岛之间,1908年建成的希贾兹铁路构成联结外约旦与周边地区的主要纽带。20年代初,外约旦的人口约为20万,游牧人口与定居人口各占二分之一。1925年马安和亚喀巴并入外约旦后,外约旦人口增至30万。30年代末,外约旦地区人口超过1万的城市只有4处,人口超过2万的城市为萨勒特和安曼。[691]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前,外约旦人口达到40万。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约旦河西岸并入约旦王国,约旦王国的总人口增至135万。[692]1967年,包括约旦河西岸和东岸在内的约旦王国总人口达到170万。与此同时,约旦的人口构成经历明显的变化,游牧人口数量减少,城市人口数量呈上升的趋势。1949—1961年,游牧人口从20万下降为5.6万。1952—1962年,东岸主要城市安曼人口从19万增至29万,伊尔比德人口从9万增至14万,萨勒特人口从4万增至7万,西岸主要城市耶路撒冷人口从9万增至11万,纳布卢斯人口从5万增至18万,杰宁人口从4万增至9万。[693]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包括东岸和西岸在内的约旦城市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二分之一。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大批巴勒斯坦人从约旦河西岸进入约旦河东岸。1952年,约旦河东岸人口为59万,其中36%为城市人口,64%为乡村人口;1994年,约旦河东岸人口增至410万,其中78.6%为城市人口,21.4%为乡村人口。1952年,约旦河东岸主要城市安曼人口不足11万,伊尔比德人口2.3万;1994年,安曼人口超过130万,伊尔比德人口38万,扎尔卡人口61万。[694]

外约旦曾经是阿拉伯世界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贝都因人的游牧活动举足轻重,现代工业微乎其微。根据1933年的统计,外约旦的耕地面积为460万杜诺姆。[695]二战爆发前夕,耕地面积占外约旦面积的5.1%,灌溉面积占全部耕地的5.6%;超过80%的耕地播种谷物,烟草和水果的种植面积约占全部耕地的20%,小麦年产量约10万吨,大麦年产量约5万吨。[696]1951—1967年是约旦经济的繁荣时期,约旦河谷的灌溉农业、旅游业、轻工业和采矿业出现长足的进步。政府投资兴修水利,引雅姆克河水灌溉约旦河东岸约4万英亩的土地。[697]60年代初,约旦政府制定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发展计划,旨在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国民生活水准,降低失业率,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政府投资3.56亿美元,其中农业投资占三分之一,用于改善约旦河谷的灌溉环境,扩大耕地面积,调整农作物结构,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第一个五年计划亦包括投资电力和矿产业,开辟扎尔克工业区,改造亚喀巴港口,兴建新的铁路和公路,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然而,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意味着政府经济干预的扩大。政府推行混合经济,鼓励私人投资,特别是工业领域的私人投资。[698]1960—1967年,约旦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人均收入超过埃及和叙利亚。此间,约旦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工业产值的50%、耕地面积的25%、60%的果蔬产品、超过三分之一的谷物和牲畜来自约旦河西岸[699];作为约旦重要财源的旅游资源,90%亦位于约旦河西岸。[700]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约旦经济遭受重创,尤其是农业和旅游业收入锐减;约30万巴勒斯坦难民自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涌入约旦河东岸,加重了约旦河东岸的经济负担。[701]进入70年代,约旦经济逐渐恢复。1974—1982年,约旦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增至10%,增长速度仅次于沙特阿拉伯而超过其他的阿拉伯国家。1982年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下降为3%。[702]

约旦的经济部门主要是农业和商业,小农和商人为数众多,私人经济发达。然而,约旦耕地有限,水源匮乏,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国内的农产品供应主要依赖于国际市场的进口。约旦的工业发展亦相对落后,工业化进程缓慢,矿产资源主要是磷和钾,工业产品主要是水泥和化肥,主要工业企业属于国有。[703]1978年,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5%,工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6.3%。[704]

约旦的经济支柱,一是西方和阿拉伯世界提供的援助,二是对海湾国家的劳务输出。是为决定约旦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约旦的经济发展长期依赖国外的援助,进而形成食利国的浓厚色彩。1956年以前,约旦的外援主要来自英国对于阿拉伯军团的资助。此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向约旦提供外援的主要西方国家。1954—1961年,约旦政府财政支出的58.6%来自西方的援助。1962—1966年,约旦政府财政支出的48.3%来自西方的援助。60年代中期,约旦是世界上人均接受外援数额最高的国家,每年人均接受外援达到36.5美元,超过以色列的人均28.6美元。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约旦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逐渐改善,进而获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利比亚等阿拉伯产油国提供的经济援助。1959—1966年,阿拉伯世界向约旦提供的援助年均2500万第纳尔(折合7500万美元);1967年,阿拉伯世界向约旦提供的援助增至5000万第纳尔(折合15000美元)。1974—1978年,美国和阿拉伯产油国向约旦提供的援助年均1.23亿第纳尔(折合3.69亿美元);1979—1982年,约旦获得的国际援助年均达到3.72亿第纳尔(折合11.2亿美元)。[705]另据统计,1967—1972年,在约旦政府接受的外援总额中,9.44%来自英国,52.9%来自美国,6.43%来自阿拉伯世界;1973—1985年,在约旦政府接受的外援总额中,3.7%来自英国,8.5%来自美国,85.1%来自阿拉伯世界。[706]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国外援助的增长,导致国有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政府雇员人数的增长。自70年代起,政府的经济干预逐渐扩大。1974年,约旦内阁增设供应部,负责稳定市场,规定商品价格,发放生活必需品补助金。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呈上升的趋势。[707]1970—1985年,政府雇员的人数从2.7万增至7.4万,增长幅度达到200%。国有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政府雇员人数的增长,导致民众对于国家的依附状态。然而,政府雇员主要来自约旦河东岸的土著人口,巴勒斯坦人的就业范围大都局限于私人经济领域,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就业差异。[708]

约旦具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国民受教育程度较高;约旦境内的约旦人和巴勒斯坦人成为海湾国家技术工人的重要来源,劳务输出构成约旦重要的外汇来源。约旦尽管并非产油国,却是阿拉伯世界石油经济繁荣的间接受益者。70年代中期,海湾地区的约旦人以及来自约旦境内的巴勒斯坦人约为84万;自70年代后期开始,海湾地区的约旦人以及来自约旦境内的巴勒斯坦人数量逐渐减少,1990年约为76万,1995年下降为约20万。约旦通过劳务输出赚取的外汇收入,1973年为4470万美元,1984年增至124000万美元,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一度下降,1993年达到104000万美元。与此同时,大批埃及人和苏丹人进入约旦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低收入的体力劳动。约旦的外籍劳动力数量,1990年为16万,1995年增至25万。[709]劳务输出与劳务输入的长期并存,构成约旦经济社会生活的突出现象。[710]此外,黎巴嫩内战爆发后,许多国际金融机构从黎巴嫩移至约旦。两伊战争期间,约旦的亚喀巴成为伊拉克从国外进口商品的主要港口。[711]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进步。1941年,外约旦有官办学校73所,私立学校92所,其中包括官办中学4所,私立中学2所。[712]1950—1965年,在校学生从10万人增至30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高居阿拉伯诸国的首位。[713]1962年,侯赛因国王在安曼创办约旦大学。[714]1976年,侯赛因国王在伊尔比德创办雅姆克大学。[715]1985年,约旦国内高等学校学生达到5万人,另有6万人在海外留学。[716]

约旦尽管并非产油国,却与海湾地区的石油经济以及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密切相关。一方面,约旦政府的财政严重依赖于海湾产油国提供的政府援助。另一方面,海湾地区的劳务输出构成约旦重要的外汇来源。1981年,国际市场的油价达到顶峰,继而大幅跌落。1982年以后,约旦国内局势动荡,财政赤字严重,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均呈下降趋势,第纳尔贬值,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率再度下降,1985—1989年甚至出现负增长,1988年外债高达80亿美元。[717]

1989年2月,约旦政府迫于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和财政危机的加剧,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协议,承诺调整经济政策,换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1.25亿美元的贷款和世界银行提供1亿美元的贷款。[718]同年4月,约旦政府迈出经济改革的第一步:提高燃料价格30%。海湾战争后,伊拉克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约旦丧失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不仅如此,超过30万约旦人从海湾返回国内,对约旦的经济形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1992年,约旦政府被迫再次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协议,实行紧缩货币的财政政策、冻结政府和国有企业工资标准、削减生活必需品的补助金、贬值第纳尔。与此同时,约旦政府开始调整经济结构,废除进口许可制度,降低进口关税标准,开放国内市场,推行非国有化的经济战略,鼓励私人投资。1994年6月,政府宣布实行税制改革,取缔消费税,代之以交易税,旨在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719]1995年,约旦政府颁布投资促进法,鼓励私人投资和吸引国外投资。1996年,约旦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再次调整经济政策,取消生活必需品补助金。1997年,约旦政府开辟免税工业区,旨在改善投资环境。[720]1997年底,约旦政府废止外国人不得在约旦企业拥有50%以上股份的法律。约旦的国有经济开始于20年代的建国初期。约旦的主要国有企业,包括水泥公司、电力公司、磷矿公司、钾矿公司、化肥公司、铁路公司、航空公司和电信公司。90年代末,非国有化改革进程开始启动,政府向私人出售国有企业股份,允许私人收购国有企业。[721]1999年阿卜杜拉二世即位后,经济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2000年,约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2001年,约旦加入欧洲自由贸易协会,进一步密切与欧盟的经济联系。[722]尽管如此,约旦经济形势并未出现明显的好转,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困状况依然严峻,民众生活水准无明显提高,基尼系数上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