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旦建立,同生产力的发展是基本相适合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与此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包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以它为指导的整个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适合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有其独自的特点。它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之后建立起来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应该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制度,这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根本办不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只能以无产阶级政权为工具,通过剥夺剥夺者和改造小生产者的途径,自觉地建立起来。这一特点,并不违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革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旦建立,同生产力的发展是基本相适合的。它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管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第二,生产过程中,组织者、领导者与生产者之间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同志式互相合作关系。第三,个人消费品分配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也是基本适合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与此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包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以它为指导的整个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它具有以往上层建筑不可比拟的能动作用:第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改造私有经济、组织社会主义经济的工具。第二,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第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使党和国家按照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进行自觉的领导,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上,中国结束了长年战乱和一盘散沙的混乱局面,结束了受帝国主义长期欺凌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民族团结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经济上,新中国建立后,我们仅用了3年时间,就医治了长期战争的创伤,被全世界视为奇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进步,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大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人民当家做主得到充分体现。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又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因而生产关系中难免存在不完善的方面和环节。第二,生产力是最活跃的、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经常地处于变化发展之中,而生产关系又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使它们之间不可能不存在矛盾。第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照搬苏联模式,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权力过分集中,分配过程中的平均主义。第四,三大差别的存在,各部门劳动者之间、干群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多种形式所有制之间,生产与需求、积累与消费之间仍存在着矛盾,这些又与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相矛盾。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也相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样需要一个完善、发展的过程。那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环节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不相适应的,如党政职能不分、权力过分集中、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社会主义法制还不完善、不健全等。第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政治影响和旧的意识形态,如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可能彻底被清除。由于它们的影响,也会造成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的某些缺陷,如,现今社会表现出来的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等。第三,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是不断发展的,而上层建筑往往在某些方面不能及时地适应这种发展,这又是相矛盾的。其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相适合是基本的,不适合是非基本的,因此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的,它完全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节来解决。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完全能够自觉地调整解决前进中的矛盾,以适合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源泉。新中国所走过的60多年的历史,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这方面的有力证明。

(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改革

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1]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题中的应有之义。我国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总结了几十年来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此,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①我国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起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还不完善、不成熟;这些不完善、不成熟的方面就会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发展发生矛盾,这样,就需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进行改革。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完善了的生产关系、完善了的上层建筑又会出现新的不适合、不完善,就必须在新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改革,经过改革,旧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这样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发展的。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唯一途径。其迫切性和必要性在于:第一,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之上的,与此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是不成熟的。第二,长期以来由于“左”的错误影响,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种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不利于调动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我们的基本制度是好的,但在政治体制方面也存在某些缺陷。它妨碍了人民当家做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也难以保障社会主义经济生活健康的发展。第三,改革也是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争取胜利的唯一途径。正在世界范围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具有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就和科学管理方法、推进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的更加强大的能力。这就增强了改革的迫切性。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改革只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并非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而是革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和环节,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改革具有的特点:第一,改革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第二,改革是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力的社会主义变革过程。第三,改革只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

③改革开放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搞资本主义自由化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改革开放;后者是极少数坚持自由化立场的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这一小撮人实质上是国外反动分子搞“和平演变”的内应,是假改革真复辟。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是无产阶级国家制度的根本性质决定的。离开了它,也就离开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我们党一再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二者不可分割。

4.社会革命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革命”这个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大量使用。比如,产业革命、技术革命、经济革命、文化教育革命等等。这里讲的社会革命同上面所讲的革命的含义不同。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社会革命,其严格的含义指的是实现社会形式从低级向高级根本的转变的社会活动,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而进行的统一的斗争过程。所以,阶级社会里发生的社会革命,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而革命阶级夺取政权则是社会革命的首要标志。准确地掌握社会革命的含义和实质,有两个问题应当区分清楚。其一,不是国家政权的任何变换都是社会革命的表现。同一个阶级内部的各个阶层和社会集团之间的政权更替,以及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都不能叫社会革命。其二,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社会革命,与一般意义的“革命”,如产业革命、技术革命不同。这些“革命”是可以经常进行的。

政治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标志。社会革命的目的是变革旧的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而变革旧的经济制度必然集中地表现为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因为社会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而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直接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制度的暴力机关,它对于维护经济基础起重要的作用,即使旧的经济制度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却仍能得到国家政权的保护。任何一个革命阶级要消灭旧的经济制度,建立新的经济制度,首先要推翻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才能实现。可见,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旧的生产关系非变革不可的时候,革命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对于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具有决定意义。

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革命阶级和维护旧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反动阶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经过长期量的积累达到尖锐化,便爆发了社会革命。旧的社会形态向新的社会形态的转变,社会形态发生质变,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是社会革命的根源之所在。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旧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革命阶级就要起来进行革命,打碎旧的上层建筑,建立新的上层建筑,建立和发展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以,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由社会内部的经济原因引起的,社会革命的根源是客观的,不是主观愿望的产物。

社会革命的到来和取得胜利,不是主观的、想象的,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社会革命的条件,有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就是革命形势的形成,即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下去,而被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主观条件是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以及革命领导集团的成熟程度。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在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关系中,客观条件即革命形势是起决定性的作用的,在客观形势已经具备时,革命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的成熟与否。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和阶级状况不同,各国革命的主客观条件也各有不同。一个国家的革命形势是否形成,不是主观决定的,任何人想“制造革命”或“禁止革命”都是不可能的。

(2)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

关于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就是“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2]。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其基本内容有两点:第一,社会革命是新社会取代旧社会的决定手段和重要环节。社会发展同一切事物的发展有量变和质变状态一样,它也是在和平进化、革命变革两种状况的相互更替过程中实现的。总的说来,和平发展时期比革命变革时期要长得多。但是,社会形态的更替却不能通过和平进化而实现。和平进化是社会的量变状态,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把亿万人民群众动员起来,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消灭旧的经济制度,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才能使社会形态发生质的飞跃。

第二,社会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列宁称赞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这是因为社会革命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革命时期的尖锐阶级斗争激发着人民群众的革命意识、热情和理想,革命时期使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同时也在革命中抛掉自己身上一切污浊,使自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崭新的力量。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良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社会革命是指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急剧转变,是新旧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质的飞跃。社会改良则是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所作的局部的、点滴的、经常是微小的“让步”。改良对于社会进步的影响,虽是缓慢的、局部的、微小的,但毕竟能够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解放生产力,使社会有所进步。同时,改良往往是走向革命的一个步骤、预兆和准备。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十分重视社会革命的同时,并不反对改良,并不否认一定条件下和一定历史阶段上的改良,甚至妥协的必要性。相反,在社会革命中,尽可能利用改良为社会革命的胜利创造必要的条件。但是,改良只是革命的副产品和辅助方法,无产阶级争取改良的斗争必然服从于社会革命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反对改良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对抗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论的产物,这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错误思潮,在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有所反映,它们引诱无产阶级醉心于眼前的利益,忘记长远的根本利益,从而取消社会革命,必然会堕落到“资本主义看护妇”的地步。

(3)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

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是社会革命发生的必然的一般根据。但是,现实的社会基本矛盾及其阶级表现又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因而具有特殊性。这又决定了社会革命必然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类型。

人类历史上有过各种类型的革命。革命的类型是由一定的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所规定的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等的总和。根据不同的革命对象、动力和任务,在历史上出现过不同的革命类型,有反对奴隶主阶级的奴隶革命和新兴地主阶级革命;有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农民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有反对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同历史上其他类型的革命有根本的区别。首先,以往的革命,都是一个剥削阶级推翻另一个剥削阶级,用新的阶级统治来代替旧的阶级统治的革命;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却是通过阶级斗争致力于消灭剥削阶级,从而消灭一切阶级统治。其次,以往的革命都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以一种剥削形式取代另一种剥削形式;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不但要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还要改造小生产私有制以至最后达到消灭一切生产资料私有制。再次,以往的革命,虽然也是用一种新思想代替旧思想,但都没有跳出私有制观念的框框;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却要同私有制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最后,以往的革命都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社会运动;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却是为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谋利益的运动。所以,无产阶级革命能够吸引广大劳动群众,彻底推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制度。尽管革命道路是曲折的,但无产阶级最后一定会战胜资产阶级,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革命的形式,就是进行革命的具体方法和道路,有暴力与和平的两种形式。暴力的革命斗争形式主要是武装起义和革命战争,和平的斗争形式或称非暴力革命形式,是在现行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的一切合法斗争。社会革命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具体历史条件,但迄今为止,暴力革命是阶级对抗社会中主要的基本的形式,这是因为反动统治阶级是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主动交出政权的。他们凭借掌握的暴力工具,即国家政权,总是先使用反革命暴力镇压革命阶级的革命活动。无产阶级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因而无产阶级革命不能靠掌握现成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来达到目的,必须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夺取革命胜利。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一般都要经过暴力革命,但并不排除在特定条件下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如果能用和平的形式取得政权,废除私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对人民有利的。因此,历史只要出现和平转变的可能,即使这种可能的机会极其微小,也必须予以重视。然而这种机会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阶级力量形成某种特殊对比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仍须准备两手,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既要作暴力革命的准备,也要准备革命的和平发展。至于各国人民的革命形式究竟采取什么道路和方法,只能由该国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自行作出决定。

(4)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革命是当代的世界性潮流。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已成为当代的重大理论课题,其原因不仅在于这个问题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而且在于这个问题客观上所具有的迫切性。

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统一。把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特殊过程联系起来的条件,来自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社会革命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从当代看,科学技术主要具有四种社会功能:第一是认识功能,即科学技术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它不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而且往往是人们思想解放的先导。第二是生产功能,即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尤其是使生产工具发生变革,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是经济功能,即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第四是政治功能,即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生产力革命,并以生产关系为中介,要求改变上层建筑以至整个社会制度。在这四个功能中,对社会革命具有决定性影响和深刻意义的是生产功能。科学技术通过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着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

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联系还取决于社会革命本身的特征。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过程,必然受到社会条件,尤其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社会制度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影响科研能力的发展;社会制度制约着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生产力;社会制度制约科技成果应用的社会性质。落后的社会制度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革命正是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同时社会革命又需要物质前提,即具有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而现代或当代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如果说,在古代和近代,是“生产—技术—科学”的关系占主导地位,那么在现代和当代,则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新关系。这已经是一个经验的事实了。

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本身已经纳入到社会革命的总过程之中。在这个总过程中,首先,科技革命是整个社会革命的起点。科技革命通过提出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要求,通过引起生产力革命,创造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推动社会革命。其次,产业革命是从科技革命到社会革命的中介,是生产力革命的完成阶段,是生产体系组织结构和技术经济结构的飞跃。它既是科技革命的直接结果,又是社会革命的直接物质前提。再次,社会革命是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结果,并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甚至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但是,历史唯物论并不是“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是一种把科学技术的作用绝对化,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的观点。“技术决定论”的主要代表、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认为:“如果要问在我们这个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恰好强大到足以破坏资本主义的特权和机能的堡垒的基础,并且能在这些堡垒的位置上建立起它自己的制度和社会机构,那么回答肯定是这样的:统治我们时代的力量就是科学力量和科学工艺学的力量。”[13]海尔布隆纳的这段话集中地体现了“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技术决定论”的错误并不在于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而在于把这种作用绝对化,主张科学技术革命就是社会革命,或者说社会革命仅仅是技术领域或管理领域的革命。这里,“技术决定论”犯了三个错误:第一,只看到科学技术的作用,而不理解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生产力并在与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二,只看到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联系,不理解二者是不同性质的革命,即前者属于生产力革命,后者首要的是生产关系的革命。第三,只看到科技革命为社会革命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不理解社会革命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才能全面深刻地改造现存社会。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历史大转变的时代。新技术革命一方面的确给资本主义带来了繁荣,另一方面又加剧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发达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或“后工业社会”,都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新的科技革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来说是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为当代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英国著名学者贝尔纳指出,“技术的进步,进而计算机的合理使用所带来的集中控制,再不可能适应这个支离破碎的、充满私利和剥削的社会结构了”,“这个科学和计算机的时代,必须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时代”。[14]当然,目前资本主义的矛盾还没有激化到直接发动革命的程度,但这并不等于矛盾已经不存在。没有形成革命的形势,并不等于革命的根据已经消失。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是我们时代的真理。全部问题在于: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对无产阶级有利的形式去实现社会主义。

(5)科技革命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科学革命是科学发展的质变形式,它表现为科学观念的变革,如科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根本改变,科学基础理论的突破,重大的科学发现等。在科学史上,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牛顿力学的出现;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到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确立,都是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包括技术规范、技术结构、技术体系的变革,以及材料、工艺、能源、控制等方面的重大突破。石器的制造,火的利用,金属工具的使用,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普及,无线电的出现,航天技术的应用等等,都是技术革命。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如以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为标志的技术革命,以大机器为中心、以轻工业技术为主体的技术革命,以重工业和化工业技术的崛起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等等。

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呈现出科学与技术一体化趋势,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相互影响,水乳交融,汇流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一方面,现代的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现代技术完全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和发现也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新科学技术革命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它是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科学技术革命。新科学技术革命浪潮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着,不断给人类提供新的知识和手段,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世界。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技术是比当时法国一些著名革命家“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在他看来,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把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称为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封建社会的贵族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帮助资产阶级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而近代分工、蒸汽机和机器的应用,成为“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现代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更为广泛,更为强烈。

从总体上看,科技革命主要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世纪下半叶,爆发了震撼世界的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即以蒸汽机的应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19世纪后半期发生了以电机的生产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历次工业技术革命的狂飙席卷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引起了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革命。近代科技革命使落后的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建成了近代工业体系,开辟了以工业为主的新时代。

现代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尤为突出,使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智能型或科技型人员日益成为劳动者中的主体部分;以电脑控制的智能型机器体系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渗透着高科技的再生型和扩展型资源正在成为主要劳动对象;以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为手段或工具的科学管理对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使人们的劳动方式正在经历着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

技术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全方位地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现代科技革命把我们带入了信息时代。伴随科技迅速发展而来的是“知识爆炸”,这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科技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于是,学习已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等手段,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天堑变通途”,人们的交往变得非常方便、快捷,令人有“天涯咫尺”之感。科技革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家庭职能社会化,一部分原来家庭承担的早期教育和家务劳动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使人们特别是妇女从繁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不必用主要劳动去从事延续人类自身所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而可以用更多的劳动去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从事科学、艺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创造性活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全面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科技革命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基础是实践,包括科学实践。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变革。在近代科技革命前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了狭隘落后的思维方式。近代科技革命摧毁了旧的生产方式,消除了这种地域的狭隘性,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在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樊篱解救出来,同时,也使人们的思维摆脱了传统的狭隘性、落后性。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更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数理逻辑、突变理论、模糊数学等)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电子显微镜和射电望远镜强化了人的感觉能力,电子计算机则强化了人的思维能力。新的视觉化技术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的认识能力产生新的飞跃。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使人们视野中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鸿沟在消失。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方式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精确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了数学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

(四)社会发展的科学要求

社会发展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运动、变化,也不是自然界发展在社会领域的简单延伸,而是具有价值内涵的前进、上升运动,是人类在创造、实现自身价值的实践中所引起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进步过程。

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发展,始终是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联系在一起的。追求人类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探讨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就是寻求人的解放的途径。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交融在一起的、人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其统一的基础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人的发展也不仅是人的身心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人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就能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改变人的生存状态,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充分发展和实现,促进人的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5]

2.科学发展的理念

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总结了我国发展的实践经验,同时又对国外发展经验有所借鉴的基础上,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和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发展,发展也就是第一要务。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3.“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伴随“全球问题”而来的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突出。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不断吹响人类向自然进军的号角,充分显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威力。人类在陶醉于自己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逐渐发现自己正陷入某种困境。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困扰着人们。这些问题因程度不同地触及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的利益而具有全球性质,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因而被称为“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赋予人类改造自然的新手段、新形式,使人对自然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急剧地扩大了。例如,人类对地球表面的改造作用在不断增长,并形成全球规模。人已成为一种新的地质作用力,造成一种新的地质作用过程,并急剧地改变地球表面。同时,人正在影响全部化学元素,造成新的化合物,把新的物质引入地壳,改变了地球化学过程。当人们在自然身上滥用科学技术的威力时,全球环境恶化就不足为怪了。全球气候变暖,土壤过分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扩展,森林资源日益减少,臭氧层的耗损或破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淡水供给不足,空气污染等等,都是人类不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并使人类与自然发生冲突的结果。

“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提出了科学技术的价值定向问题。科学技术发展既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和谐的一面,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在人类自身的生产或繁衍问题上,充分暴露了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医疗、卫生、保健以及日常生活的优良条件下,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着。狭小的地球空间拥挤着有旺盛生命力和丰富需要的人们,他们日益增多地消耗着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比例失衡。今天,引起人们焦虑的问题还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核武器的出现,带来了世界核战争的潜在威胁。爱因斯坦曾经就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发表过看法:“我们时代为其在人的理智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而自豪。……当然,我们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理智奉为我们的上帝;它固然有强有力的身躯,但却没有人性。……理智对于方法和工具具有敏锐的眼光,但对于目的和价值却是盲目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这位科学巨匠的忠告发人深省。科学技术能否造福于人类,关键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取决于人类对科学技术应用的控制是否合理。

在“全球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解决方案。以罗马俱乐部的部分成员为代表的西方未来学者对科学技术与未来社会的发展持悲观态度,认为克服即将来临的全球性灾难的基本途径就是把社会生产维持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即实行经济上的零增长,减缓甚至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这种“技术悲观论”相反,“技术乐观论”则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能解决“全球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能创造出解决诸如人口、能源、环境等问题的手段。这两种观点都从不同的方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应该看到,“全球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问题,是一个科学技术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为此,应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无论是生态、资源问题,还是核战争问题,都需要依赖国内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共同作用才能得到合理解决。

伴随着“全球问题”特别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1980年,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联盟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切实保护环境,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可持续发展思想表明并进一步证实,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同时,可持续发展思想又表明并进一步证实,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疑应该把人类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但应同时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人们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人类的内在尺度和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统一起来。社会发展规律不仅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也存在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这就要求人们应从更宽的视角和更深的层面去不断探索社会发展规律。

二、人的发展

(一)人的本质与价值

1.人的本质

社会进步也可以说是人的进步。对社会历史问题的探讨,必然涉及对人的探讨。人的问题——首先是人的本质问题,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不是纯粹的自然物,不是单纯的生物学上的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总是实践着的活生生的人,即社会的人。

人的本质的内涵:“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人当然存在着饮食男女一类的自然属性,但这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所回答的问题,是在把人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而上述自然属性恰恰表现了人和其他动物的共同性。人的本质只能是人的社会性。第二,规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政治、法律、思想等关系)的基础。只有把人放在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全面地把握人的本质。第三,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因此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第四,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人的社会性主要(不是全部)表现为人的阶级性。总之,人和人的本质是社会的,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的“人”是没有的。

强调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并不等于说人的本质只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来,人的本质是人作为现实的人而存在的根据,这种根据存在于人的现实的关系之中。人的现实的关系是人与世界的、全面的关系,既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凭借具有社会形式和社会特点的劳动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人化,成为社会活动的客体。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恰恰是人的社会关系,体现着人的社会本质。劳动以及人的其他各种活动,都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着人的本质。现实的人的本质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和发展着的,不应将它简单化、凝固化。

2.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问题与人的本质问题密切相关。人的本质决定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体现着人的本质。对人的价值的考察有助于对人的本质的进一步理解。

人的价值即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只有人的创造活动,才赋予物以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意义。通过创造物的价值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人满足自己需要的特殊方式,这种特殊方式显示了人自身的价值。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也是历史地变化的,因而,人创造价值的活动也要随之发展。这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的区别就在于人的价值作为主体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一种自我价值,其意义就在于人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由自己去创造和占有价值。除此之外,人的价值还具有工具性的特点。人的需要必须靠人自己的活动去满足,从这点上说,人又是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人也只有把自己作为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才能够能动地驾驭物,实现人的现实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通俗地说,就是个人对于社会作出的贡献。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的社会价值就越高。相反,对社会不作任何贡献的人,也就是没有社会价值的人。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

人的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其社会价值。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就是以人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人的价值问题与人生问题密切相关。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意义,就在于是否有价值的问题。有意义的人生就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生。

(二)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

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而且突出了人的重要地位与价值,使唯物主义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最重要、更根本。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

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符合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是指人的各种潜能素质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丰富完整,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显现等诸方面的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

首先,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从主体层次分,有个体的能力、群体的能力和全人类的能力;从存在的形式分,有潜在的能力和现实的能力;从生理基础分,有体力和智力之分。但与人的全面发展直接相联系的主要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马克思在早年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针对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结合。只有消灭旧式分工,劳动者将体能和智能结合于自身,使人们能够把不同的社会职能,作为彼此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只有这样,人的自身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其次,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通过社会形态的不断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逐渐实现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从原始时期到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内容愈益丰富并且将会更加丰富。社会关系的丰富性表现在它具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和文化关系;具有挂甲关系、地区关系和民族关系;具有职业关系和家庭关系;具有群体关系和个体关系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必须合理建构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并且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充分而协调地发展自己的全部特性。只有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丰富性都得到实现,才能称其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最后,还表现为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由于人是人类和个体存在的辩证统一,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人的社会化和个性作为人发展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相得益彰。这种辩证的发展趋向不仅体现在人类整体的历史进步中,而且还体现在个体人的发展中。作为主体人的能力素质和本质的力量,是在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发展和提高的。人的个性是在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所谓人的个性发展,表征的是人的特殊性和差别性的发展,是个体的独立人格和思想品质、情感及自我观念的形成,是由人的生理特征以及人的独特的实践活动所造成的个性差异性。个体能力和个性的多样化,也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当然,这种个性化是在社会化基础上体现出来的,社会性和个性统一的程度越高,主体的素质就越丰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三)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是不可分割的。人追求自由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发展过程;自由的不断实现,也就是人的不断发展。要推进人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哲学上的所谓必然与自由,指的是人在客观世界中的活动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与自由相对的必然,指的是人在尚未认识外部自然界的规律及人本身的规律时,其行动受盲目必然性支配和束缚的那样一种状态。这时,客观规律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统治和支配着人,人们在这种客观规律面前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被动地受这些规律所支配,行动没有自由。比如,现在人类还不能全面认识像地震、火山爆发、台风等自然现象的规律,也还不能全面认识某些经济、政治等社会现象的规律,在这些规律面前,人们的行动要受到很大程度的束缚和限制,这就是处于必然性的状态当中。

与必然相对的自由,指的是人根据对必然性的认识支配自己和对象,即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驾驭客观规律为人自身的发展服务。在这种状态中,人并没有摆脱也不可能摆脱客观规律对自己行动的制约。但是,由于人已经在实践的基础上正确地反映和有效地利用了客观规律,因此,人的行动从盲目地受制于客体变为具有主体的自主性。这种行动状态就是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自由与必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首先,自由与必然是相互依存的,是对立的统一,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人们在没有认识客观规律时,只是客观必然性的奴隶,没有自由可言。人认识了必然性,并按自己的目的去运用必然性,征服自然,建立起人化的自然界,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就获得了自由。真正的自由并不排斥必然,而恰恰是立足于必然。相反,违背必然,企图摆脱必然寻求自由,就像鸟企图摆脱空气而自由飞翔一样,这种“自由”是绝对不会实现的。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17]人在任何时候所获得的自由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也就是说,自由与必然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很少有完全没有被认识的客观规律,也很少有已经一劳永逸地完全认识了的客观规律。人们从必然中获得的自由在任何时候都是相对的自由,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的自由程度越来越高,必然性的领域越来越小罢了。

其次,自由不仅仅是人对必然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依据这种认识去进行现实的活动,在行动中获得自由。因此,不能把自由归结为单纯的意志自由。恩格斯说:“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18]因此,自由不能归结为“自由”的主观状态,它是由主体对客体的支配、改造、征服、驾驭而体现出来的一种客观状态,是同一定的物质实践过程相联系的。一般地说,人的行动受“两类规律”的支配,即“外部自然界规律”和“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19]这“两类规律”实际上也就是人的活动必须遵循的两种尺度,当人不能自觉地意识并遵循这两种尺度,不能正确和自觉地把主体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时,人的行动就是不自由的。反之,当人在实践活动中,既认识了外部世界的规律,又认识了主体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并把二者结合起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时,人才会达到真正的自由。可见,单纯的意志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它不可能使人摆脱盲目必然性的支配。当然,马克思主义也并不完全否认意志自由,恩格斯说:“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20]这是说,意志自由也是受客观必然性制约的,不能理解为完全摆脱客观规律性的主观随意状态。从表面上看,当人行动不自由时,可以回避现实,以自然超脱的形式获得精神的解脱,从而达到“自由”,但这最多只是一种消极的自由,实际上恰好证明它的不自由,“证明它被正好应该由它支配的对象所支配”。[21]

最后,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人在行动中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自由只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恩格斯指出:“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22]原始人一开始对付不了雷击引起的火灾,后来不但学会保存和使用火,而且逐渐发现了摩擦可以生火,因此第一次支配了自然力,对自然力的支配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人们每学会一次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就在行动中获得了一次自由,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必然就要不断地向自由转化。

如前所述,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自由指的是人的一种活动状态,即自觉自主的状态。这种状态表明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理想去活动,去生存。因此自由也是人获得其幸福生活的前提和保证,是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没有自由的人生,实际上也就是痛苦的没有价值的人生。

从相对意义上来说,自由也就是解放。因为自由是同限制或受约束相对而言的。获得自由也就是获得解放,即摆脱或打破同人的活动意愿相对立、相冲突的限制和约束。在这样的状态下,人的活动是与其活动的目的、意愿和理想等等相分离的。由于人的活动涉及三大领域,即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人的自由也可以相应地从三个方面来看,即人对自然的主宰,人对社会的主宰,人对自身的主宰。如果从解放的意义上说,人的自由即是克服自然的限制和约束,克服社会的限制和约束,克服人自身的限制和约束。克服自然的限制和约束,指的是认识和驾驭自然力,从盲目的自然力的控制之下挣脱出来,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最终成为自然的主人。克服社会的限制和约束,指的是突破旧的、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等等的限制,通过认识和改造社会,最终成为社会的主人。克服人自身的限制和约束,指的是从约束和限制其个性和才能中解放出来,得以充分发挥,认得各种自身条件并通过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最终成为自身的主人。

人从自然、社会和自身获得自由和解放,从三者的关系而言,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都是人的自由和解放的一个侧面。从人的自由和解放而言,从自然的限制和约束下获得自由是基础,从社会的限制和约束下获得自由和解放是根本,从人自身的限制和约束下获得自由和解放是前提。这后一种自由和解放,往往也是最难达到的。所谓从人自身的限制和约束下获得自由和解放,一方面包括从自身的生理欲望的限制和约束下获得自由和解放,这种自由和解放,是使人最终超越其动物性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另一方面也包括从人自身的各种主观条件的限制和约束下获得自由和解放。这种自由和解放,主要指的是从束缚自身个性和才能的各种旧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之所以是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前提,原因在于:只有思想解放,才能唤起人的自觉意识,而只有具备了自觉意识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自主的人。

1.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作为社会历史观的范畴,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这样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

私有制社会下的盲目必然性。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存在着两极对立。一方面是创造着社会财富的广大劳动者,另一方面是占社会人口极少数的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下,劳动者是在受剥削、受压迫、受奴役的状态中创造历史的。就是说,这种社会关系是套在劳动者脖子上的枷锁,劳动者是自己社会关系的奴隶。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雇佣劳动制,是充分发展了的私有制。在那里,首先是劳动力变成了商品,与此同时,整个社会都充斥着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不仅不属于劳动者自己,反而成为一种同劳动者相敌对的、剥削和压榨劳动者的手段;劳动过程便不再属于自己,而成为受人支配、由人摆布的东西。社会关系对人的奴役表现为人对人的奴役,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劳动者虽然表面上是以“平等”的资格,“自由”地去出卖自己所有的商品——劳动力,然而,在这种“平等”的背后却掩盖着剥削和被剥削的极不平等的关系,“自由”不过是饥寒所迫而承受奴役的代名词而已。这就是劳动者在资本主义这个必然王国中所不可避免的命运。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身受其害,那么,剥削者能不能超脱于必然王国之外呢?也不能。私有制不仅奴役着劳动者,也支配着剥削者。剥削别人的人,本身也是不自由的。在这个必然王国中,一切剥削者同样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既不能随心所欲地自由统治,也不能把这种统治自由地无限期地维持和巩固下去。

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使奴役劳动达到了顶点,同时也创造了消灭私有制、克服奴役劳动、摆脱必然王国的条件。这不仅在于它准备好了克服奴役劳动的最重要条件——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而且在于它锻造了克服奴役劳动的中坚力量——无产阶级;不仅在于它创造了克服奴役劳动的物质基础,而且在于它使得克服奴役劳动的强大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得以应运而生。

不过,资本主义虽然已经奠定了克服奴役劳动、摆脱必然王国的客观基础,并且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已经描绘出历史前进的轨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这一理想的实现,不能单纯地诉诸理论。要使可能转化为现实,必须依靠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实际行动。这样的社会行动,就是推翻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从而消灭被人们创造出来但却反过来奴役着他们的社会关系的行动,即实行共产主义革命。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第二,一切阶级差别彻底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人们摆脱了固定分工的束缚,在生产中和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中实现完全的平等;第三,经济生活的准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第四,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集体主义精神和大公无私的道德品质极大地提高了,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普遍地树立起来,全民教育普及并不断提高,人们过着高尚的、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每个人都得到自由的发展;等等。

只有到了这时,人类才彻底地获得了解放,成为真正的自由的人。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类劳动,是一种高度自觉、自由、自主的劳动。这种劳动,将由高度的科学技术武装起来,并得到自觉的科学管理和控制;它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手段。劳动成为生活的需要的意义在于:第一,参加生产劳动,即参加创造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活动,是每一平等的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自觉地完成它,就自然地感到自豪,享受到快乐;第二,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包括体力和脑力在内的全部能力的机会,就是说,劳动活动及其结果不再是反过来奴役人的手段,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总之,共产主义的自由王国,既是社会进步之理想目标,也是人类解放之必然归宿。

2.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的统一

(1)共产主义的含义

我们通常所讲的共产主义,具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一种最科学的理论或思想体系;第二,它是由这一科学理论所提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第三,它是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建立这种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实际运动,即共产主义的实践。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就应该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起来,树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投身于共产主义的实践中。

(2)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学说,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早就产生了,曾经有过一段较长的历史演变过程。那时的社会主义学说,由于历史的、阶级的、世界观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带有空想的性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虽然提出过许多卓越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但是,作为革命斗争中的思想武器,它只能是一种幻想的武器。

要丢掉幻想的武器而掌握现实的武器,就必须同抽象人性论的唯心史观彻底决裂,转而从具体的社会物质关系出发来解释历史。这项任务,由于唯物史观的创立而得到完成。马克思创立了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并以此为指导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使社会主义学说摆脱了空想的性质,奠立在科学的基石上。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原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原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以及作为这一切之综合的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原理等等,处处都以不可抗拒的逻辑力量,把我们的思想引向共产主义。要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科学信仰,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学习历史唯物主义;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目的和归宿,正在于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共产主义的实践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必然性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需要许多代人的努力,要经过亿万群众长期的奋斗。但是,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实际运动。科学的共产主义实践,从马克思主义诞生时起,就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始起就是世界共产主义实践的伟大组成部分。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接着又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决定性的第一步。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迈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途。我国人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是共产主义在今天的实践。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实中,日益增长着共产主义的因素。从历史的眼光来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成就的取得,是向未来共产主义的逼近。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剥削制度消灭以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两个发展程度、成熟程度不同的阶段。它们既有共同的地方,又有很大的区别。社会主义根本改变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为它服务的上层建筑,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上层建筑,具有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相同的基本特征。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毕竟刚刚从私有制社会脱胎出来,在许多方面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它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还有很大的差距。旧社会痕迹的克服,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调整和改革,人们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等等,都需要经历一个长过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头脑,树立共产主义的思想,投身于共产主义在今天的实践,掌握必然,争取自由,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为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4]《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94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5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9]《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

[10]《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13]《当代美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第4卷,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8页。

[14]M.戈德史密斯、A.L.马凯主编:《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9、264-265页。

[15]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154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