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问题研究

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问题研究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问题研究张掖市甘州区委组织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对党忠诚、顾全大局、团结民主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品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评价标准。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第一底线、第一要务,是“德”的主要核心。
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问题研究_选人用人科学化研究

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问题研究

张掖市甘州区委组织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是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的丰富发展,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建立以德为重点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近年来,甘州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改进干部德的评价办法,注重干部德的评价结果运用,有力地加强了全区各级干部队伍建设。

一、明确评价标准,探索“评什么”的问题

评价干部的德,首先要有一套科学准确严格的评价标准。甘州区立足干部德的共同点制定标准,立足干部平时表现和长期表现制定标准,立足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和急难险重工作制定标准,立足老百姓的期盼制定标准,围绕干部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五个大项建立德的考核目标,形成了“五位一体”的立体评价标准体系,让德内化为干部可遵循、可操作的准则,外化为得民心、促发展的行动,细化为群众可检验、可评判的标准。

1.明确政治品德的评价标准。政治品德是干部德的第一前提。对党忠诚、顾全大局、团结民主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品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评价标准。一是对党忠诚。对党忠诚,就是忠于党的事业,忠于人民的利益,能够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追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关键时刻旗帜鲜明,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二是顾全大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大局、准确把握大局、坚决服务服从大局,深刻认识并主动承担起自己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自觉维护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确保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三是团结民主。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善于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话往一处说、事往一处做的工作氛围。

2.明确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党员干部的职业就是当好人民的公仆,而作为公仆的职业道德,就是为人民群众竭尽所能提供有效的服务。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一是爱岗敬业。要忠贞自己所从事的神圣职业,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干事,努力干成事,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对工作充满热情,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努力在工作岗位中体现人生的价值。二是求真务实。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切实为民办实事做好事,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清正廉洁。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第一底线、第一要务,是“德”的主要核心。要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守得住小节,不做损人利己之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做到干干净净办事、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用权、扎扎实实干事。

3.明确社会公德的评价标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体现于社会公德的状况,遵守社会公德是一切公民的义务。党员干部既是社会的普通公民,又处于社会生活组织者、管理者的特殊地位,更应该用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是党员干部应带头践行的基本社会公德。一是诚实守信。要做到言与行的统一,表与里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诚实做人,诚信处事,诚心创业,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二是文明礼貌。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做到文雅、和气、谦逊,做到文明上岗,礼貌待人,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三是遵纪守法。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坚持学法、知法、懂法,不断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

4.明确家庭美德的评价标准。党员干部的德,不仅表现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也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和谐持家、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是党员干部应率先弘扬的基本家庭美德。一是和谐持家。要做到以实际行动维护家庭和谐与团结,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家庭成员,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成为共同追求,把家庭营造成一个和睦共处、积极进步、健康快乐、相互监督的温暖港湾和精神归宿。二是尊老爱幼。要自觉继承中华美德,把尊老敬老变成自觉行动,善待父母,切实承担好子女的抚养与教育责任,引导子女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三是邻里和睦。要正确处理好邻里关系,做到礼让待邻、和睦相处,做到邻里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5.明确个人品德的评价标准。干部的个人品德是党的作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党员干部的个人品德建设是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前提。品行是一个人真实思想、情感道德品质的反映,体现出一个人的品格、人格和风格。一是弘扬正气。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新风正气,能够带头刹住参与赌博、大操大办、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等不正之风。二是作风正派。要时时处处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八小时”以外的形象,自觉按照党的要求为官、按传统美德修身、按群众期盼干事,时刻注重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三是情趣健康。要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一些低俗情趣,具有高尚的生活情趣,讲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群众中赢得良好“口碑”。

二、改进评价方法,探索“怎么评”的问题

针对德的表现具有隐蔽性、内在性等特点,甘州区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坚持和继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将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创新行之有效、科学便捷的评价方法,多角度、多途径、立体式地对干部的德进行定性评价。

1.民主测评中掌握。结合半年和年终考核及干部选拔任用考察,将“德”的测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发放测评表的方式,“背靠背”了解掌握干部“德”的外在表现,重点从履行岗位职责中考察干部品德,主要看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中的工作动机是否纯正,工作态度是否端正,工作作风是否务实,工作成效是否突出,是否有团结协作精神等。

2.谈话征询中听取。注重与干部群众“面对面”征求意见,进一步了解考核考察对象的情趣志向、思想学习等德的外化表现,看其在岗位变动、职务升迁时是否有开阔的胸襟和良好的觉悟,在利益诱惑面前,能不能保持清醒头脑、不为所动。谈话征询时,既听取单位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的意见,又注重听取一般干部和群众的意见;既听取单位内部的意见,又注重听取服务对象和相关单位的意见,努力扩大谈话征询覆盖面。

3.重点解剖中分析。一是解剖“重大场合”,如干部在抗洪救灾等突发事件中的表现,看其是否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二是解剖“重要时期”,如个人职务升迁、职称评定、荣誉表彰等个人利益得失前的态度,看其胸襟和觉悟;三是解剖“重大事项”,如个人或家庭成员生病住院,婚丧嫁娶,就学购房等事情,看其是否有借机操办、敛财收礼的行为。

4.通报核验中征求。每半年召开干部监督部门联席会,对干部德的情况进行不定期地通报和核验,及时了解干部有无违法违纪行为以及在德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采取定期向纪检监察、检察院、公安、审计、信访、人口等部门征求意见,选聘干部工作监督员和网络舆情监督员,设立公开电话等方式加强对干部德的立体化监督。

5.社区走访中了解。着重了解干部在八小时以外的真实表现,坚持在干部考察时深入到干部居住的街道、社区和楼院进行延伸考察,做到“进门看一看、对门聊一聊、社区问一问”,侧重对干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考察,重点了解掌握干部业余爱好、交友范围、赡养父母、孝敬老人、夫妻感情、邻里关系等情况。

三、注重评价结果,探索“如何用”的问题

对干部“德”作出评价的目的在于运用。甘州区注重干部德的评价结果运用,把干部的德作为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形成正确的激励、考核和用人导向,促进干部道德水准不断提高,公众形象不断优化

1.把干部德的评价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将干部“德”的评价结果直接运用到年度考核中,作为衡量干部“德”的主要依据,提高“德”在最后得分中的权重,同时,对个人“德”的单项量化得分要求一个最低限度,达不到最终要求的,取消年度考核评优资格。

2.把干部德的评价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将干部“德”的评价结果列为提拔任用关键要素和“否决”指标之一,严把用人关,坚决将那些品质低劣、道德败坏、群众意见大的人,投机钻营、以权谋私,群众信不过的人“拒之门外”,将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营造了“凭人品立身、凭实力干事、凭实绩用人”的创业氛围。

3.把干部德的评价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尺度。在各种评优评先时,除重点考察现实表现外,结合日常记实和“德”的评价,优先考虑“德”政高、群众口碑好、公众形象佳的干部,真正体现和印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4.把干部德的评价作为监督教育的重要导向。依据对干部“德”的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做好干部监督管理和教育工作,分类提出不同的监督教育措施,对评价较低的干部加以重点监控、重点教育和“结对帮助”,鼓励优秀、鞭策落后、带动中间,提高干部整体思想道德水平,形成长效监督和导向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