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

科学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行程意见一致的简单层级结构1.对科学作出事实、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不同层面的划分;2.事实层面的不一致可以由方法论解决;3.方法论层面的不一致可以由价值论解决;4.不存在价值论层面的不一致或者这种不一致无法解决。

科学价值论

(一)两个困惑

劳丹的科学价值论关注的不是道德价值,而是认知价值,不是伦理规范,而是方法论的标准和规范。解题模式抛开“真理”,立足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的真理观认为,真理的“真实性实际上是个事件或过程,就是它证实它本身的过程,就是它的证实过程,它的有效性就是使之生效的过程”[36],劳丹的这种工具理性主义立场饱受诟病,特别是遭到普特南等科学实在论者的反驳[37]。解题模式在具体操作的技术性层面同样存在很大困难[38],比如无法量化已解决的问题。劳丹意识到这些不足和内部矛盾,因此从科学价值论的角度彻底批判了传统层级结构,建立了科学发展的交互性网状结构。

劳丹构造新结构的起点是对两个科学困惑的说明,两个困惑简单说来就是关于科学研究中一致和不一致的争论。

波普尔和默顿为代表的一派学者致力于以达成高度一致来解释科学研究,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者则通过对科学史的梳理指出,科学研究存在着大量的反常现象,这些不一致并非一般所认为的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他们用四个方面的论证[39]破坏了传统的一致性研究:1.争论普遍存在,反常现象无法逃避;2.不可通约的观点,不同“范式”的理论无法交流互动;3.证据不能确定理论,不存在与某一证据对应的唯一理论;4.存在违反规范却获得成功的行为。所以,应该建立以对不一致的解释为中心的模式。

劳丹指出一致和不一致是科学的两个特征,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意见高度一致和不一致是交替出现的,波普尔、默顿与库恩等人的观点都带有片面性,都过分强调科学一致或不一致的某一方面,因此他们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科学发展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二)层级结构

劳丹认为,波普尔等“莱布尼茨派”试图用层级结构的“科学法庭”来维护科学合理性的一致性倾向。这种层级结构表达[40]如下:

行程意见一致的简单层级结构

1.对科学作出事实、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不同层面的划分;

2.事实层面的不一致可以由方法论解决;

3.方法论层面的不一致可以由价值论解决;

4.不存在价值论层面的不一致或者这种不一致无法解决。

这种结构存在明显弱点:

1.方法论规则总是要挑出一种事实的意见来排斥其他竞争者,虽然它能对理论选择进行指导,但却是带有不完全决定性的,虽然可以帮助排除一系列事实,却无法对事实做出选择;

2.方法论规则只是假定出来实现认知目标的工具,而且预设了一套认知目标与唯一的一套方法论规则相联系,但某一套方法论规则并不是事实认知的唯一选择;

3.价值论层面的分歧不存在或不可调和,忽略了认知目标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造成的冲突;

4.将科学发展简单化为一种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者单向联系的线性模式,缺乏对科学发展内在理路和复杂逻辑的深入剖析。

历史主义者也带有这种偏向,“库恩坚持方法论规则在科学信念中起着因果和辩护的双重作用”[41],虽然层次上有所差异,但事实上仍然肯定方法论作为事实选择的基本规范,而且也没有对这种单向的线性模式提出质疑,而是按照这种逻辑对逻辑主义者进行批判。尽管承认科学家之间认知目标存在分歧,但由于所处的“范式”不同,不可通约,认知目标无法比较,走向了相对主义。

(三)网状结构

在对层级结构说“不”以后,劳丹为科学描绘了一张新的发展图景,称为“网状结构”,其基本表达[42]如下:

1.将科学设定为理论、方法和目标三个层次,三者地位平等,不存在某一个更优越、更根本或更重要;

2.科学说明是双向交互性的,科学目标为方法论的选定提供理由,方法论为理论选择做出解释,理论选择又限制了方法论的选定,方法论则为科学目标的可实现性作出评估,同时理论与目标之间也必须相互协调;

3.科学的发展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排除了预设主义,容纳了各式各样合理合法的可能性。

恰如劳丹指出的“网状结构最根本上区别于层级结构地方在于前者存在一个科学设定的所有三个层次之间有一个相互适应和相互说明的复杂过程”[43],主要是调整了对科学内部进行考察的相关要素间的关系。

行程意见一致的简单层级结构

1.对科学作出事实、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不同层面的划分;

2.事实层面的不一致可以由方法论解决;

3.方法论层面的不一致可以由价值论解决;

4.不存在价值论层面的不一致或者这种不一致无法解决。

这种结构存在明显弱点:

1.方法论规则总是要挑出一种事实的意见来排斥其他竞争者,虽然它能对理论选择进行指导,但却是带有不完全决定性的,虽然可以帮助排除一系列事实,却无法对事实做出选择;

2.方法论规则只是假定出来实现认知目标的工具,而且预设了一套认知目标与唯一的一套方法论规则相联系,但某一套方法论规则并不是事实认知的唯一选择;

3.价值论层面的分歧不存在或不可调和,忽略了认知目标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造成的冲突;

4.将科学发展简单化为一种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者单向联系的线性模式,缺乏对科学发展内在理路和复杂逻辑的深入剖析。

历史主义者也带有这种偏向,“库恩坚持方法论规则在科学信念中起着因果和辩护的双重作用”[41],虽然层次上有所差异,但事实上仍然肯定方法论作为事实选择的基本规范,而且也没有对这种单向的线性模式提出质疑,而是按照这种逻辑对逻辑主义者进行批判。尽管承认科学家之间认知目标存在分歧,但由于所处的“范式”不同,不可通约,认知目标无法比较,走向了相对主义。

(三)网状结构

在对层级结构说“不”以后,劳丹为科学描绘了一张新的发展图景,称为“网状结构”,其基本表达[42]如下:

1.将科学设定为理论、方法和目标三个层次,三者地位平等,不存在某一个更优越、更根本或更重要;

2.科学说明是双向交互性的,科学目标为方法论的选定提供理由,方法论为理论选择做出解释,理论选择又限制了方法论的选定,方法论则为科学目标的可实现性作出评估,同时理论与目标之间也必须相互协调;

3.科学的发展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排除了预设主义,容纳了各式各样合理合法的可能性。

恰如劳丹指出的“网状结构最根本上区别于层级结构地方在于前者存在一个科学设定的所有三个层次之间有一个相互适应和相互说明的复杂过程”[43],主要是调整了对科学内部进行考察的相关要素间的关系。

证明的三角网络

证明的三角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