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化的进程和基本趋势

城市化的进程和基本趋势

时间:2022-04-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 城市化的进程和基本趋势十八、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城市化,即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郊区化的发展和越来越多“边缘城市”的出现导致了美国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边缘城市从传统城市中心带走了大批的中产阶级,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拥挤、贫困、污染等原有大中城市的城市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

1.2 城市化的进程和基本趋势

十八、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城市化,即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和交通方面的许多重要革新,促进了工业生产和贸易的迅猛发展。生产和贸易定位在哪里,城市就在哪里兴起,并随之吸引更多的厂商,促使生产和贸易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提高。以美国为例,若以住在城市地区(Urban Place)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1790年时美国的城市化率仅为5%[10]。而到2000年时,这一比率已高达79.1%[11]

一、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就全世界总体来看,据联合国的统计,2003年全世界有48.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60.8%。其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更高,2003年城市化率已为74.5%,2030年预计为81.7%[12],参见表1.2。

表1.2 世界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城市化水平(%),1950—2030

来源: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2003 Revision.UN Departmentof Econom 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

关于全世界以及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发展趋势可参见图1.1和图1.2。

图1.1十分清楚地表明,1950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城市人口比重逐步上升,农村人口比重逐步下降,在2005年前后,更将发生历史性的转折,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也就是说届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

而图1.2进一步展示了较发达区域和较不发达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区别。发达国家和地区在1950年前后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就已经持平,1950年以来,城市人口相对于农村人口继续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1950年前后城市人口还远远低于农村人口,但此后城市化的发展也十分迅速,预计到2015年前后也能实现50%以上的城市化水平。

图1.1 全世界城市和农村人口规模(1950—2030)

来源: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2003 Revision.UN Department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

图1.2 全世界较发达和欠发达区域的城市和农村人口规模(1950—2030)

来源: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2003 Revision.UN Departmentof Econom 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

二、郊区化的趋势

在城市规模和数量扩大的同时,发达国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却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郊区化(Suburbanization)。

比如,在美国,19世纪时,典型的大城市区是单中心的,大多数的人口都在中央核心区域就业。而在1920年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显著的郊区[13]化趋势。

郊区化由许多因素引起,其中包括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变化、高速公路的建造、中心城区居住环境的恶化和其他政府政策等。

起初,一些富有阶层的家庭开始搬入郊区,因为公路的发展使小汽车成为富人们出行的便利工具,他们有可能避开拥挤的中心城区,在人口密度低的城市外围地带居住;随后,大量中产阶级家庭开始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虽然每天仍要到市中心工作、购物和娱乐。1960年,美国的郊区人口和中心城市人口已经相当,此后郊区人口就超过中心城市人口。

1960年代至1970年代,随着郊区人口越来越多,在大城市的郊外许多大规模的购物中心建造起来,人们不必再为购买生活用品而专程返回城市中心商业区。1970年代开始,许多大公司纷纷将自己的总部迁往郊区城市,新兴产业也在郊区兴起,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中心区域在每个郊区形成,郊区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

1980年代后,高新技术的发展,把更多的资本、技术带往郊区,加速了郊区城镇的开发力度,许多美国郊区的城市化中心由此而成为具有复合城市功能的“边缘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和越来越多“边缘城市”的出现导致了美国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

由图1.3,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1940年代以来美国中心城区人口和就业的大幅度下降。其中商业批发行业的就业由中心城区移出尤为显著,1948年大都市地区批发行业的总就业处于中心城区的比重高达92%,而到1990年竟降至49%。

图1.3 美国大都市地区中心城区人口和就业比重的变化

来源:O'Sullivan,Arthur,Urban economics,4thedition,P268,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0.

郊区化过程中形成的“边缘城市”绿化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具有与现代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高效工作环境,传统城市面临的噪音、交通、住房、大气污染等问题在此大大减轻,城市居民获得了良好的生活空间。但是郊区化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是存在的,它占用大片土地,基于小汽车交通的发展模式能源消耗很高,给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带来大气污染,为边缘城市发展而不断延伸的公路交通网的建造和维护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边缘城市从传统城市中心带走了大批的中产阶级,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拥挤、贫困、污染等原有大中城市的城市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