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基本途径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基本途径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基本途径新世纪,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将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形成由中心城市、周边县级城市、重点乡镇构成的城市群和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5%以上,逐步实现由农业经济向城市经济的战略转移。全市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有40余处。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基本途径

新世纪,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将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全市城市经济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建设总揽城乡经济发展全局,以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工业主导型产业体系支撑城市经济,加快城镇建设,扩张城市规模,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发展信息产业,建立商贸流通市场体系,把平凉建成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的甘肃东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市。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00元和9000元,城市化水平达到25%,城市面积由16.8平方公里达到48平方公里。形成由中心城市、周边县级城市、重点乡镇构成的城市群和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构筑城市经济产业平台,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城市文化、教育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全体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和全民的综合素质。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5%以上,逐步实现由农业经济向城市经济的战略转移。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奋斗目标,推进城市化战略的基本途径是:

1.准确定位,精心规划,突出特色,提升品位。

(1)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城市规划是城市经营、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最重要手段,是城市资源科学配置的基础。要高起点、高标准、超前性地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精心编制城市新区规划,描绘中长期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蓝图。城市定位,要在发展目标上按城市化定位,在行政建制上按地级市定位,在发展规模上按中等城市定位,在产业支撑上按工贸旅游城市定位;城市功能布局,要按照城市的自然地理特点,以国道312线为轴心,由西向东建设生态自然旅游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行政商贸文教区、工业新区,形成城市聚集要素资源,提供产业发展平台,增强服务辐射的综合能力,实现由农业城市向工业商贸旅游现代城市的转型。

(2)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经济文化的延伸,是城市定位、城市功能、城市文化、城市历史、城市发展、城市形象的总体描绘和现实构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平凉城市设计要把握历史继承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空间,构建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地理环境、民族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相互融合,彰显时代精神的城市形象。全市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有40余处。享誉海内外的道教天下第一山——崆峒山自然风光雄奇秀丽,代表农耕文明的新石器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将构成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文化品牌。

(3)构建标志性城市建筑,彰显城市时代特征。城市标志性建筑直接代表城市形象,展示城市的时代特征。要站在弘扬民族文化,激励民族精神,体现时代风貌,推进社会进步的高度,精心打造标志性建筑;精心规划修建市博物馆、宝塔仿明建筑群、商周文化城等历史文化设施,突出平凉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特色;加快世纪金鼎、体育馆和市中心标志性雕塑建设,加快高科技、信息化工业园区建设,体现中心城市和现代城市的时代特征。

2.加快建设,扩张规模,综合发展,增强功能。甘肃东部中心城市和地级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提出了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扩张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功能的重要任务。以建设中等工贸旅游城市为目标,构建城市经营机制,以低成本经营城市,加快城市建设。按照“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的要求,建设风格独特、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新型城市,是平凉市城市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1)扩大城市规模,拓展发展空间。按照新编城市总体规划和“一线四区”总体框架,城市建设的重心将向北移,城市规模将推进北移西延东扩的发展规划。北移,就是加速312线以北规划新区建设;西延,就是扩大和延伸西郊科技工业园区规模;东扩,就是依托二十里铺工业园区延伸产业链条,使城市规模向四十里铺扩展,建设环城经济带,使城市规模扩大到48平方公里。

(2)以路网改造为主线实施重点项目,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一线三点”和“六纵九横”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的基础上,加快论证实施“两路一园八配套”项目;高起点建设滨河路和柳湖路等标志性道路;加快集中供热、排污垃圾处理、崆峒山基础设施国债项目,以及煤气管道工程等项目的论证、立项和建设,为城市经济的规模扩张和改变商贸人居环境奠定基础。

(3)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最佳人居环境和绿色住宅建设为目标,提升房地产开发水平,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廉价住宅和廉租房,实现2007年城区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的发展目标,为城市经济提供新的产业平台。

(4)加快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用信息化推动城市化,实施城市人口、住宅、环境、交通、供排水、管网、供电的数字化管理工程,使信息化渗透到城市化建设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远程教育、加速办公自动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加快小城镇信息网络建设,实施农村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把平凉市建成甘肃东部信息港。

(5)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县级城市,四十里铺、白水、崆峒、草峰等重点城镇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区域性重点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3.建立城市经营机制,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经营城市就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城市土地资源、设施资源、文化资源、人力和无形资产的聚集、重组和经营。城市是社会长期积累的结果,是社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载体。因此,要从创新投资体制、建立市场机制入手,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走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城市建设之路,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和自我增值。以“城市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源利用商品化、基础设施社会化”为目标,建立土地储备转换机制,收购聚集土地,盘活存量资产,将土地资源变成投资建设财源;对道路、桥梁、供排水、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和市场化运作,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管理水平;从城市户外广告公交线路经营权和路、桥、广场、雕塑冠名权的转让、拍卖、租赁中,筹集城市建设资金;要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变政府直接投资为间接投资和经营投资,鼓励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投资城市建设;要优化投资环境,吸引项目投资,推进城市资产的优化配置与资源整合,突破城市建设的资金“瓶颈”。

4.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城市经济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现代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产业支撑,同时城市化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资源和社会平台,因此,城市化的过程是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过程。建设新型城市,发展城市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源的转换、资本的重组和产业升级,推进产业布局由资源依赖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培育发展城市经济的财源体系和产业基础。

(1)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是城市化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城市经济的产业功能,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基本途径。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发挥煤炭、电力、建材、造纸、食品、制革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培植地方财源;加大企业改革改制和资源重组力度,采取拍卖、租赁、产权转让、破产等多种改制转型形式,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经营,盘活国有资产;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西郊科技工业园、二十里铺工业园项目,扩大和提升地方工业的整体实力。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在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和非农产业就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人才资源。重点抓好畜、草、果、菜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扩张基地规模,提升科技含量,实现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和促进人口转移的经济社会效应。

(3)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建设,突出城市商贸中心地位。依据城市规划,建设解放路、新民路、南门什字、四中巷、汽车西站等商业中心,改扩建商贸大厦和商业步行街,建立优势产业专业批发市场和便民商贸中心;建立铁路仓储、货运集散经营中心,发展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发挥商贸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营造发展环境,落实优惠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规模突破,使民营经济的发展实现15%以上的年增长目标,为城市经济增加活力。

(4)加快旅游资源开发,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使旅游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崆峒山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促进太统山、明代宝塔、龙泉寺、商周古文化遗址、伏羲文化城、北石窟、王母宫等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加快崆峒山等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以旅游业带动商贸、交通、信息、餐饮、服务等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根据2003年5月《加快平凉城市经济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问题》一文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