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石窟艺术金银纪念币

中国石窟艺术金银纪念币

时间:2022-1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在2001年、2002年、2004年和2010年先后发行了中国石窟艺术系列(敦煌)金银纪念币、中国石窟艺术系列(龙门)金银纪念币、中国石窟艺术系列(麦积山)金银纪念币和中国石窟艺术系列(云冈)金银纪念币,不仅弘扬了灿烂悠久的中国石窟艺术文化,而且对中国石窟艺术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9节 中国石窟艺术金银纪念币

中国的石窟艺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艺术由印度传入我国,在中国起自十六国时期,延续至明、清代,长达一千数百年之久,尤以北朝、隋、唐、宋、元各代更为盛行。无数艺术匠师们根据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风尚并结合他们自身的生活感受,以及在吸收外来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创新,形成中国的特色,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集建筑雕塑和绘画艺术之大成。

在中国境内有许许多多各时代的石窟艺术作品,现存石窟遗迹有120余处,大小不同,风格各异,如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巩县的石窟寺、新疆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新疆库车县的库木吐石窟、甘肃临夏永靖县的永靖炳灵寺石窟、甘肃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安西县的榆林窟等。尤其是有着“中国四大石窟”美誉的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和大同云冈石窟更是其中的典范之作。它们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1年、2002年、2004年和2010年先后发行了中国石窟艺术系列(敦煌)金银纪念币、中国石窟艺术系列(龙门)金银纪念币、中国石窟艺术系列(麦积山)金银纪念币和中国石窟艺术系列(云冈)金银纪念币,不仅弘扬了灿烂悠久的中国石窟艺术文化,而且对中国石窟艺术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1.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金银纪念币

(1)敦煌莫高窟简介

敦煌莫高窟外景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通向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千百年来,碧天黄沙的丝路贯通着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而敦煌,地处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当年曾是一座繁华的都会,贸易兴盛,寺院遍布。以艺术形象宣传思想的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遗产,其中以莫高窟为主体的敦煌石窟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

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敦煌壁画

莫高窟作为艺术的宝库,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斓景观。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璨烂的时代,外来的艺术与中国的民族艺术水乳交融,敦煌唐代艺术空前丰富多彩。那雄伟浑厚高达十几米的巨大佛像,灵巧精致仅有十余厘米的小菩萨,场面宏大、人物繁密的巨幅经变,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单幅人物画都让人印象深刻。

飞天壁画

飞天,是佛教中被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唐代飞天更为丰富多彩、气韵生动,她既不像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中国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优美轻捷的女性身躯漫天飞舞。飞天是民族艺术的一个绚丽形象。提起敦煌,人们就会想到神奇的飞天。

飞天无疑是敦煌壁画的标志和象征。不过,飞天形象并不仅仅属于敦煌,比如,云冈石窟的飞天雕像也非常有名;进一步,飞天形象也不仅仅属于中国佛教艺术,在印度、中亚、东南亚以及日本,飞天形象也都极其迷人,但凡有佛教艺术的地方,必然会出现飞天形象。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舞乐图壁画

(2)敦煌莫高窟金银纪念币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石窟艺术——敦煌金银纪念币一套3金2银,分别取名为5盎司金币初唐舞乐图、1/10盎司金币北魏彩塑佛像、1/2盎司金币唐代长鼓舞、2盎司银币盛唐菩萨像和5盎司银币唐代奏乐图。

中国石窟艺术——敦煌石窟5盎司金币的背面图案为《初唐舞乐图》,取材于敦煌莫高窟220号窟之南壁——通壁大型西方净土变中精彩舞乐图的局部,那是一个充满欢乐幸福、永无盘涅痛苦的极乐世界。金币截取了西方净土变中精彩舞乐图的局部,只有两位舞姬,盛装艳服,头戴宝冠,发髻高束,着石榴裙,全身缀满珠玉和铃铛,赤足于小圆毯上婆娑起舞;舞姬的面庞丰美,姿态婀娜妖娆,但神态肃穆,双目细长,双瞳如同幽深的古泉,仿佛连天上的星辰都会被吸引而坠落其中;而她们的手指和腰身曼妙无双,动作轻灵迅捷,飘带飞舞,宛若惊鸿。整个画面庄严而妖娆,灵动而凝滞,仿佛水和火被揉到了一处一起绽放开来,妙不可言。闭上双眼,有流动不息的风和叮咚如泉水的银铃交击声,耳边仿佛真的传来阵阵钟鼓、满堂笙箫;睁开双眼,迤俪瑰奇的极乐世界,让人不由陶醉在这优美的翩翩舞姿之中。

金币初唐舞乐图

三道弯舞姿

欣赏唐代敦煌石窟壁画舞乐人物特有的曲线美。凡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绘画、雕塑中的唐舞形象,特别是舞姬的形象,没有一个是直立的,凡乎全部是弯曲的造型,甚至有不少呈现出“三道弯”的体态。5盎司金币上的舞姬是典型的“三道弯”体态,呈现出非常含蓄和古典的美态。

欣赏初唐敦煌壁画中健康优美、神形兼备的艺术形象。虽然它描写的是想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带有很深刻的宗教烙印,但人物形象的敦厚浓艳、丰腴健硕又来源于世俗世界,穿梭在宗教幻想与现实世界中,更加富有感染力量。

金币北魏彩塑佛像

1/10盎司金币的背面图案为“北魏彩塑佛像”,塑造了佛之盘膝端坐、两手交叉、双目微垂的禅定形象。莫高窟初期彩塑多与禅定观像联系,造型古朴、浑厚、庄重、含蓄,体现“执心恬静”的内向肃穆。该作品面部沉静、端庄,眉目口角之处流露出一种神秘莫测的微笑,被喻为“中国的蒙娜丽莎”,为敦煌早期彩塑最著名的作品。

这枚金币采用正面视角,左右对称设计,画面宁静和谐、恬淡自然。对称之美,是一种宁静之美、庄严之美。

1/2盎司金币的背面图案出自安西榆林窟第25窟壁画,观无量寿经变之西方净土图中下部长鼓舞,唐人舞伎者肤色采用喷砂处理后打亮,衣饰及腰间的鼓采用多种不同喷砂效果。

舞伎位于图中央,身挎长鼓蹬踏起舞,乐声悠扬,舞姿雄健,是唐代歌舞艺术的真实写照,舞伎丰腴健壮,充分体现了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时尚。

2盎司银币的背面图案为盛唐时期的菩萨壁画,该币曾荣获2003年“世界硬币大奖”最佳银币奖。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这句话被无形而有神地镌在这枚名声在外的精制纪念银币上,俗世的繁华不过是转瞬即逝,永恒的信仰留于方寸存于吾心。

敦煌长鼓舞壁画

金币唐代长鼓舞

该币采用无边沿高浮雕制作方式,图案中佛像肤色采用细砂喷处理,饰物打亮,后背光环上的花纹图案进行喷砂处理,其余镜面处理。币中图案出自敦煌莫高窟第328窟壁画,壁画中菩萨一腿下垂作“游戏坐”式,这种随意安坐、活泼舒坦的像式,显然是世俗化的一种表现。菩萨肌肤丰润,体态自然,裙饰华丽,胸前的璎珞、臂戴的金钏细琢精致,整体造型呈现出一种和谐、淡雅的美感,带有明显唐代壁画人物造型的特征。“菩萨如宫娃”,这样的形象非常接近于现实生活,注重画面的远近透视关系,有比较逼真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银币盛唐菩萨像

由于白银材质的自身魅力,可分别从阳光和灯光下来欣赏这枚获奖银币。由于光与影的不同作用,给予我们截然不同的感受。

阳光下,银币的菩萨像展现出宏伟磅礴的气势,凝固起一股强大圣洁的精神力量,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冲击。

灯光下,菩萨的身体形态、服饰凹凸有致,高低错落,经过雕刻以后产生很丰富的肌理和节奏,释放出来的情绪很深邃古老,再加上菩萨形象特有的世俗化、平民化,透着直率与灵气,有一股贴近心底深处的亲切温暖。但动作轻捷、形象生动,不失为敦煌唐代艺术之佳作。

5盎司银币的背面图案为“唐代奏乐图”,选自榆林窟唐代壁画,为观无量寿经变之极乐图。图中乐手4人,前面一人领唱兼打拍板,其余3人分别作箫、笛和排箫协奏。人物造型生动,姿态优雅,配合默契;线描流畅飞动,饶有意趣。画中的节奏和韵律,应该像诗歌和音乐那样,抑扬顿挫,铿锵有声。尤其是衣带末端卷曲的“S”或反“S”形,韵律优美,别具一格,与奏乐者的神情和动态相呼应,酿造出一种仙乐袅袅的美妙意境。

银币唐代奏乐图

2.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金银纪念币

(1)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实景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其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千米,共有9.7万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两个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两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就更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

龙门石窟中另一个著名洞窟是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两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洞中原有两幅大型浮雕《皇帝礼佛图》、《太后礼佛图》,画面上分别以魏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为中心,前簇后拥,组成礼佛行列,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是一幅反映当时帝王生活的图画。可惜被美国人勾结中国奸商盗运到美国,现分别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和纽约市艺术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

古阳洞也很出名。这里有丰富造像题记,为人称道的龙门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清代学者康有为盛赞这里的书法之美为: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

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龙门石窟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金银币正面图案

(2)龙门石窟金银纪念币

中国石窟艺术系列(龙门)金银纪念币发行于2002年4月10日,全套包括金币2枚、银币3枚。该套金银纪念币的正面图案相同,均为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图,并刊国名、年号及“中国石窟艺术——龙门”中文字样。

金币礼佛图

5盎司金币的背面图案为礼佛图,该图采自龙门石窟第140窟宾阳洞。其前壁窟门两侧,分布着上下四层的浮雕画像。其中第三层的两侧,分别是皇帝和皇后的礼佛图。北侧为皇帝礼佛图,描绘的是北魏孝文帝率领臣下、眷属、侍从礼佛的场面,该场面人物众多,身份、形象、姿态、神情各异,又和谐统一;构图巧妙,雕刻精美,是当时宫廷生活、仪仗制度和佛事活动的真实写照。

该币根据图案内容较为丰富的特点,综合运用了镜面多层次喷砂以及反喷砂工艺,对人物服饰、配件等进行了精细的工艺处理,使人物场面表现得生动真实。

1/2盎司纪念金币的背面图案为飞天图,飞天图采自龙门石窟第712窟。其内容丰富,艺术精湛,是北魏最重要的洞窟之一。窟顶雕刻一朵大莲花,因而得名“莲花洞”。该莲花硕大精美,周围六身飞天,分别从左右朝向正壁的主尊飞翔,载歌载舞前来供养。该币图案造型的雕工简单明快,表面采用了相对简单的镜面喷砂工艺,有效地增强了画面背景的空间感,突出表现了“龙门飞天”轻盈造型中透出的刚健与修美。

金币飞天图

1公斤银币的背面图案为大卢舍那佛像图。在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是第1280窟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其于公元675年完工。主尊大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丰颐秀目,是唐人心中美和智慧的化身。它是中国现存最完美、最知名的佛教造像之一,成为今天龙门石窟最具标志性的作品。

银币大卢舍那佛像

该币除了采用多层次喷砂、反喷砂等工艺以加强整体图案的表现效果外,还突破了传统的完整清边工艺模式,利用部分清边参与构图,巧妙地与主体图案结为一体,表现了佛法无边的境界和无比有大的佛学精髓。

5盎司银币的背面图案为天王、力士像图。但见天王身披铠甲,手托宝塔,足踏小鬼,英武硕壮;力士上身赤裸,强健威猛,蹙眉怒目,气势逼人。该币在保持传统5盎司银币直径(70mm)不变的基础上,采用了底面镜面及相对高浮雕的工艺,增强了人物造型浮雕的表现力,突出了天王威严英武及力士强健威猛的形象特征。

银币天王、力士像

2盎司银币的背面图案为释加牟尼佛坐像图,释加牟尼佛坐像图采自龙门石窟第140窟宾阳中洞。其于公元523年完工,窟内正壁造像五尊,主尊释加牟尼佛坐像居中,两侧为弟子迦叶、阿难和左右胁侍菩萨立像。此窟造像即“秀骨清像”新风格的典型代表。该币采用普通1盎司银币直径(40mm)大小,增加了边部的相对厚度,并采用相对高浮雕工艺,底面略微凹陷,增强了图案造型饱满的视觉效果。

银币释加牟尼佛坐像

3.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金银纪念币

(1)麦积山石窟简介

麦积山石窟外景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千米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大多在20到80米高的悬崖绝壁上开凿,层层相叠,密如蜂巢。各洞窟之间有栈道相连,攀援而上可达山顶。麦积山石窟以泥塑为特色,塑像的大小与真人相若,被誉为“东方塑像馆”。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开凿年代,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在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2)麦积山石窟金银纪念币

中国石窟艺术系列(麦积山)金银纪念币发行于2004年7月28日,全套包括金币2枚、银币1枚。纪念币的正面图案均为麦积山石窟造型,并刊国名、年号及“中国石窟艺术——麦积山”中文字样。

该套金银币的正面图案采用传统的喷砂、抛光工艺来表现麦积山外景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强调了砂砾岩的质感和树木的葱郁,以简洁朴素的艺术语言将三身摩崖造像、繁密的洞窟、纵横的栈道表现得清晰有致,同时画面中耸入云端的山峰使麦积山显得更加蔚为壮观与雄奇。

麦积山石窟金银币正面图案

5盎司金币的式样为圆形,背面图案选自第44窟主佛造像。其整身塑泥如新,神情生动,雕工细腻。佛像作旋涡纹高肉髻,面型修长,弯眉连鼻,凤眼下视,嘴含微笑,

金币主佛造像

五官端正秀丽,融高贵和善于一体。古代艺术家用简繁对比的巧妙手法,强调突出了佛的面部表情,使此身佛像精美异常,成为西魏泥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

金币坐佛造像

1/2盎司金币的图案选自第135窟坐佛造像。坐佛双手抚于胸前,嘴角微带笑意,神情恬静安详,质朴而虔诚,仿佛在表达对“极乐世界”的心驰神往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这身佛像的艺术手法冼练概括,融智慧豁达与祥和庄严于一身,不愧为北周时期“珠圆玉润”造像风格的代表作品。

2盎司银币的图案选自第121窟正壁两比丘尼、菩萨造像。这两身胁协菩萨为麦积山石窟艺术极具艺术性、充满生活情趣的北魏佳作。左菩萨头束螺旋高发髻,状如塔型,身着宽边敞口大衣,双手合十,倾听佛法。右菩萨面含会心微笑,似有所悟。她们宛如一对姐妹,神情超凡脱俗,安详亲密,似在侃侃而谈,倾心交流,同时也流露出对佛的虔诚和坚定的信念。

银币两尊菩萨立像

中国石窟艺术——麦积山金银纪念币的背面图案在设计构思、浮雕处理及工艺表现上较好地体现了古代艺术杰作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品位。作者不仅深入了解了作品时代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如北魏、西魏造像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特点,北周造像的珠圆玉润、博大安详的审美追求,而且较好地把握了佛教造像艺术是天国与人间、理念与本能、信仰与思辨的完美结合。该套纪念币的背面图案除了5盎司金币的图案将佛与飞天进行过适当的艺术处理之外,另外两个图案设计都比较简洁,也更说明麦积山雕塑艺术是何等的完美。此外,该套纪念币的浮雕处理也最大程度地忠实原作,根据麦积山石窟造像多为泥塑,刻画入微、情趣横生的特点,使纪念币中的造像与原作相比惟妙惟肖,真实地再现了麦积山石窟的艺术风格。另外,该套纪念币的工艺表现也从整体出发,不在细节徘徊,根据不同的币面效果,采取不同的喷砂工艺,使纪念币的设计、浮雕和工艺更加完美地结合起来。

4.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金银纪念币

(1)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像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及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云冈石窟外景

云冈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千米,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千米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厘米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他们的形态神彩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云冈石窟的佛像艺术是中国中原地区继承和发展秦汉传统雕刻艺术,又吸收融合印度佛像艺术的首批大规模工程,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宝库,在世界文化上有着显著的地位。2001年12月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云冈石窟金银纪念币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0年8月发行中国石窟艺术(云冈)金银纪念币1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中国石窟艺术(云冈)金银纪念币是继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之后,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石窟艺术系列的最后一组。

中国石窟艺术(云冈)金银纪念币整套设计图案源自云冈石窟现存45个主要洞窟造像中精选出的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石窟造像。该套金银纪念币正面共同以云冈石窟外景为主要图案。底面采用镜面铸币工艺,图案采用多层次喷砂、渐变喷砂、局部做亮工艺,文字、国名、年号采用喷砂工艺。

云冈石窟金银币正面图案

1/2盎司金币背面图案选取云冈石窟北魏第5窟前室北壁上层东侧龛内坐佛头部造型,该尊坐佛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精品。该金币通过多层次喷砂铸币工艺生动再现了佛像高挽肉髻、细目低垂、鼻梁高挺、嘴角含笑的传神外形,刻画了大佛从容自若、睿智沉思的神韵。

在中国的石窟艺术中,表现释迦牟尼为太子时,在菩提树下静坐思维禅悟场面的思维菩萨像,一直是最优美、也是最受人喜爱的佛像造像题材之一。

金币坐佛头部造型

金币太子乘象回城

5盎司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取自云冈石窟北魏第6窟中心塔柱北面的浮雕佛传故事“太子乘象回城”。

太子乘象回城,在向世人讲述生动而久远的佛传故事,将太子较艺、宫中嬉戏、请求出游、出游四门、耶输陀罗入梦、逾城出家、入山求道的画面一一串联,仿佛亲身经历故事的情节。太子华丽的装饰,尊贵的气质,尽显不凡的身份;优雅的姿势,优美的乐曲,彰显渊博的学识。学成归来的太子,将一展宏图,一定乾坤。

金币三世佛造型

1公斤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云冈石窟三世佛造型,选材于著名的第20窟。扬名世界的第20窟大佛,在云岗石窟中部西隅,造像露天,主像是释迦坐像,高13.7米,造型非常雄伟挺拔,胸部以上石质坚硬,保存完好,两肩宽厚,面相丰腴,薄唇高鼻,神情肃穆。佛祖身披右袒袈裟,呈结跏趺坐状,手势为大目如来“定印”状(定印,又称禅定印,是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的意思)。据说释迎佛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修习成道时,就是采用这种姿势。佛祖背光的火焰纹和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雄浑大气,是云冈石窟中的精华作品。大佛的衣纹成阶梯状排列,线条简洁,显示出一种粗重厚实的质感,反映了健陀罗造像和中亚牧区服装的特点。

银币莲花与飞天造型

2盎司银币的背面图案选取云冈石窟北魏第10窟后室明窗顶部莲花与飞天造型。该莲花造型为云冈石窟天顶浮雕装饰的典型代表,通过多层次喷砂铸币工艺突出表现了重层大莲花的祥和、大气以及飞天的轻盈、优雅。整个画面富丽堂皇、饱满生动。佛教有宝伞、双鱼、宝瓶、莲花、白螺、如意、宝幢、金轮八种吉祥宝物。莲花是佛教吉祥宝物的一种,象征圣洁,释迦牟尼把莲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

银币菩萨与莲花纹造型

1公斤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取自云冈石窟北魏第11窟外附窟内胁侍菩萨像,结合莲花纹造型。慈悲的胁侍菩萨,秀美端庄,在略显柔弱的外表下,却肩负着教化众生的重担;头顶的宝冠显示着修行的高深和地位的尊贵;紧闭的双眼,是不愿看到人世间疾苦的善良;一双纤细而充满法力的玉手,安抚了多少受伤的心灵,治愈了多少凡间的病痛,又给多少人指引了方向,带去了希望。

历时10年的中国石窟艺术系列金银纪念币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中国石窟艺术系列金银币由于题材优秀、工艺精致,发行以来一直是金银币收藏爱好者关注的热点品种,投资增值可观。其中的4枚1/2盎司金币和4枚2盎司银币是最具收藏投资价值的品种,目前市场价格在10万元上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