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民重任铁肩担

新民重任铁肩担

时间:2022-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梁启超对此气愤不已。时隔一年之后,梁启超重返《清议报》,开始了大张旗鼓的整顿。鉴于此,梁启超将《新民丛报》打造为引导报界新气象的武器。这也让梁启超的文章充满了爱国激情,成为当时中国言论界的指挥棒。《新民丛报》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而作为其实际领导人的梁启超也成为了公认的“执中国舆论界之牛耳者”,这对于一个常年客居海外的人来说,可谓一个奇迹。

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牑新知。

十年之后当思我,举国欲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澳洲之行后,梁启超回到东京的家中,正值梁思成出生,所有的不快和郁闷在浓郁的亲情里消失殆尽。“吉田宅”中整天充溢着欢声笑语,望着满脸沧桑的父亲、贤慧的妻子、天真的女儿、勤劳的王桂荃、还有“张牙舞爪”的小思成,梁启超心中填满了幸福,脸上泛起了欢乐的波纹。

家庭的幸福,亲人的笑容给梁启超注入了崭新的斗志。他明白,自己的目标不能局限于自身的快乐,而是天下所有中国人的幸福。稍作休整,梁启超和汤觉顿便又赶往横滨,开始了新一轮的拼搏。

《清议报》于1898年12月23日,由梁启超创办于日本横滨居留地139番。梁启超去了檀香山后,报社交由麦孟华主持。但麦孟华秉承康有为的旨意,凡涉及革命、自由、独立、自主等方面的文章一概不予刊登,连梁启超的《饮冰室自由书》也停止刊发。由于梁启超的离开,特别是报纸特色的改变,《清议报》陷入了低迷,现在完全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引领报界的气势。梁启超对此气愤不已。

时隔一年之后,梁启超重返《清议报》,开始了大张旗鼓的整顿。1901年10月,复刊《饮冰室自由书》,介绍俄国的自由思想,又陆续发表《中国积弱溯源论》《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大力反对奴性,鼓吹革命,号召民众争取“与统治者相等的权利”。梁启超在《清议报》上“疾呼而棒喝之,以冀同胞之一悟”,重新振兴了报社,又开始了“执天下言论之牛耳”。

◎《清议报》

《清议报》将“倡民权”“衍哲理”“明朝局”作为新的办报特色,以吸收西方文化精华,传播中华固有之文明,启迪人民心智为己任。梁启超规定该报以维持中国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增长中国人的学识,发明东亚学术为宗旨,“陈宇内之大势,唤东方之顽梦”,此时的《清议报》成了刺向专制统治的尖刀利刃。

1901年12月21日,《清议报》第一百号发行,梁启超等在报馆举行了百号纪念仪式。三年来,《清议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1899年的火灾,1900年的低迷,还有清政府时时刻刻的压制。可以说,《清议报》在坎坷中一路蹒跚走到今天,浸满了梁启超和报社同志的汗水和心血。在百号发行的日子里,梁启超将这一切记录在中国救亡史的一页里,开创了报界的又一先河。

不幸的是,第二天报社又一次遭受浩劫。还在流亡中的慈禧太后嫉恨梁启超的言论,再一次买人将《清议报》馆烧了个精光。悲愤中的梁启超愤然写道:

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吾之悲悯亦不断如乱丝。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虽成少许,不敢自轻,不有少许兮,多许奚自生?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吁嗟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这时的中国国内刚刚经历了炮火,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逃亡,千年古城被清洗一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8月,与列强签订条约,中国完全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上要求变法自强的呼声越来越高,清廷为了敷衍外界,数下维新上谕,屡次接见外宾,维新的空气表面上日益蓬勃起来。这时,文化思想界也掀起了改革风潮,以适应运动发展的需要。梁启超也在这一时期创办广智书局,约请中国留学生翻译大量西方文献数据出版,供中国学者研究使用。

《清议报》被迫停刊,但由于学术界掀起了维新热潮,梁启超为了指导运动的发展,又竭尽财力创办《新民丛报》,使其成为学术界的一面新旗帜。

1902年2月8日,《新民丛报》在日本横滨创刊,每月一日、十五日发行,社址在横滨山下町152番,所需款项均从广智书局来借。

当时中国的绝大多数报社无非是刊登改革言论,翻译西文书籍,并且记事繁简,编辑混杂无绪,管理混乱,犹如乳牙幼儿四处涂鸦。鉴于此,梁启超将《新民丛报》打造为引导报界新气象的武器。首先,《新民丛报》采用西式装订法,一改中国古老的线装书式,封面为套色的中国地图,以崭新的面貌问世。内容上,“合中国道德为教育方针”,以教育为主脑,以政论为辅从,在介绍新知识、新思想的同时,注重向国人描绘新中国、新世界的蓝图,激发广大民众潜在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说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新民丛报》都是新的。梁启超在上面发表的名篇《新民说》成为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宣言书,长久地影响着当时的中国社会。

梁启超为了宣传西学,大量购买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使其成为中国思想启蒙的理论指导。“有新学术,然后有新道德,新政治,新技艺,新器物,有此数者,然后有新中国,新世界。”大量西方著作的引进使得孟德斯鸠、鲁索、伯伦知理、边沁等西方学术巨人踏进了中国,成为中国思想、学术界的启蒙火种。梁启超以法国伏尔泰、俄国托尔斯泰、日本福泽谕吉为榜样,如饥似渴地阅读、移植西方学术理论,以服务于自己的祖国。

《新民丛报》的发展突飞猛进,很快轰动于海内外。梁启超顿时忙碌起来,为了更好地投入到报社工作,梁启超举家迁于横滨,每日奋笔疾书,时常每天写字多达五千余,甚至连自己三十岁生日也在前往东海道的汽车上度过。梁启超文思如涌,感情激荡,《新民说》《新史学》等作品陆续面世,掀起了一阵又一阵惊心动魂的文界“飓风”。《新民丛报》出版后立即引起抢购热潮,发行万余份,还远不能满足需求,社会上翻印成风,“清廷虽严禁不能遏”。

是年,梁启超开始采用“饮冰子”作为笔名,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文章,其中就有那篇著名的《饮冰室自由书》。关于“饮冰子”的由来,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位叫沈诸梁的大臣,上朝时接受了皇帝交给的重任,事关国家安危,心中万分焦急,回到家中便饮冰水来解心中烦躁。梁启超自号“饮冰室主人”,以“饮冰室”为书屋,以“饮冰者”自励,告诫自己以国家安危为己任,准备为革命不惜一切。这也让梁启超的文章充满了爱国激情,成为当时中国言论界的指挥棒。

《新民丛报》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而作为其实际领导人的梁启超也成为了公认的“执中国舆论界之牛耳者”,这对于一个常年客居海外的人来说,可谓一个奇迹。梁启超的知心志友黄遵宪给予他这样的评价:

《清议报》胜《时务报》远矣,今之《新民丛报》又胜《清议报》百倍矣。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罗浮山洞中有一猴,一出而成妖作怪,东游而后,又变为《西游记》之孙行者,七十二变,愈出愈奇。吾辈猪八戒,按所容置喙乎,惟有合掌膜拜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