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存款贷款利率是货币政策么

存款贷款利率是货币政策么

时间:2022-11-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中,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对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深刻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这四个目标共同确保一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依据相关经济理论,有意识和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具体手段 。

模块九 宏观经济政策

基本任务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模块简介】

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政府使用某些工具来干预宏观经济运行。

围绕是否应该采用国家干预宏观经济,整个经济学界分裂为互相对立的两派:干预派和自由派。干预派主张靠政府调控这一只“看得见的手”来平抑宏观经济波动,与此相反,自由派反对国家干预。

干预派的主流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自由派的主流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实践中,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对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深刻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这四个目标共同确保一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对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管理,凯恩斯主义强调通过调节总需求来干预宏观经济。

本模块重点介绍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任务1 财政政策

本项目内容结构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3)理解财政政策的内容。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财政政策原理初步分析各项财政政策的作用。

驱动案例

减税的话题

【资料】 肯尼迪总统减税

1961年当一个记者问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他的目的是实行减税,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在选择这种政策时,肯尼迪政府成立了以詹姆斯·托宾和罗伯特·索洛(这两位之后都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为首的经济顾问小组。

(资料来源:圣才学习网.2010-7-2)

【资料】 奥巴马减税

美国经济复苏放缓,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随之而来。继美联储利用其持有的按揭支持证券的到期资金购入25.51亿美元美国国债之后,日前,奥巴马又祭出了为企业减税2 000亿美元以及500亿美元投资基础设施的利器,以期待对经济有相应的拉动作用。除此之外,延长针对中产阶级的减税期限、扩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及投资、针对商业活动减税都将陆续出台。

(资料来源:钟慧文,2 000亿减税+500亿基建:美经济上演“无就业复苏”?中国产经新闻报,东方财富网2010-09-10转载)

【资料】 周其仁谈减税

北京晨报:放松货币流动性,能否解决“小微”融资难?

周其仁:不要认为放松货币就是帮助小微企业。第一,如果松了,以后物价会冲得更凶,成本压力会更大,这对小微企业是非常不利的;第二,即使松货币,也不能落到小微企业的口袋里去,从目前货币传导机制看,货币量投放较多时,小微企业从正规渠道获得的贷款非常少,钱都被大企业拿走了。

北京晨报:那应使用何种调控手段?

周其仁:小微企业首先需要的就是减税。千万不能放开货币“水龙头”,要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稳健是有代价的,但我认为,小微企业是需要稳健的货币环境的,在稳健货币的前提下,财政减税政策能够发挥更大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产业,小微企业单个看起来风险很高,但其总体系统风险并不高。

(资料来源:孙春祥,放松货币流通无益小微企业 减税应是首选,北京晨报,北方网2012-2-13转载)

问题:运用财政政策的原理分析减税的必要性。

案例引读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资料来源:中央关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新华社北京2010-10-27电)

思考:为什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知识讲解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念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依据相关经济理论,有意识和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标 。正确的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对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十一五”期间的宏观调控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关案例链接

“十一五”期间的宏观调控

“十一五”期间,在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护航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社会发展目标基本达到。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五年来,虽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汶川地震等一系列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在于宏观调控政策把握得当,宏观调控能力日益成熟,这将为‘十二五’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资料来源:牛娟娟,经济政策强调“四性”宏观调控关注长远目标,金融时报,金融界2010-11-04转载)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地稳定发展,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实现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失业,人人都有工作。因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不可能完全地消除的,把这两项加起来,得到自然失业率。当实际的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时候,我们就说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物价稳定也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期望这种通货膨胀率是不现实的。物价稳定是指一种物价水平的缓慢增长状态,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很小。一般而言,当经济中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也算是实现了物价稳定。

减少经济波动并不是要消灭经济周期。由于各种事件的影响,一个经济中出现周期性波动是正常的,调控的目的是减少而不是“熨平”经济周期。

实现经济增长是达到一个恰当的增长率,不追求短期内的快速增长,不搞没有后劲的“百米冲刺”,宏观调控立足于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正所谓“鱼与熊掌难以兼得”,上述四项目标往往难以兼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无法两全。关于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最经典的描述是菲利普斯曲线。该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关系。

三、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具体手段 。宏观经济问题归根到底是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问题,当总需求和总供给关系失衡时,既可以调节总需求,也可以调节总供给,所以,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失衡,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国际经济政策本书不讨论。

供给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调节企业的生产活动,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政策原理是什么呢?其认为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失衡,关键在于调节总需求。如表9-1所示:

表9-1 凯恩斯主义总需求

如表9-1所示,当一国宏观经济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整个社会物价总水平就会上升,同时,企业订单充足,就业形势良好。当总需求过于旺盛,导致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时,政府就会考虑抑制总需求,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反过来,当一国宏观经济中,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整个社会物价总水平就会下跌,同时,企业订单减少,就业形势恶劣。当总需求过于疲软,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时,政府就会考虑扩张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

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中,所有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照这个思路设计的。

四、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财政收入方面包括增加或减少税收,财政支出方面包括增加或者缩减政府开支。

1.扩张的财政政策

当一个社会总需求过于疲软,总供给大量过剩,企业订单减少,普遍收缩产能,劳动者就业形势恶劣,失业率居高不下,公众舆论普遍关注失业率时,政府就会考虑扩张总需求,以扩大企业订单,增加企业用工,降低失业率。具体的方法主要有:降低个人所得税,增加个人消费;降低企业所得税,增加企业投资;增加政府投资;增加转移支付。

为了加深对上述内容的理解,此处试举下列例子。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4月20日初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标准,即免征额由每月2 000元上调至每月3 000元。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该决定,个税的免征额从2 000元上调至3 500元。

2007年3月8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主要是考虑对内资企业要减轻税负,对外资企业也尽可能少增加税负,25%的税率在国际上属于适中偏低的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吸引外商投资。

2010年底,财政部发出了《1.6升及以下购置税优惠到期的通知》,原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经国务院批准,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的政策于2010年12月31日到期后停止执行,自2011年1月1日起,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统一按10%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2.紧缩的财政政策

当一个社会总需求过于旺盛,总供给严重不足,导致各种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公众舆论普遍关注商品涨价时,政府就会考虑采用各种手段抑制总需求,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具体的方法主要有:增加个人所得税,减少个人消费;增加企业所得税,减少企业投资;减少政府投资;减少转移支付。

3.内在稳定器

内在稳定器是指某些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的双向调节特征,当宏观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能自发地抑制总需求;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能自发地刺激总需求,以协助宏观经济恢复平衡。

具有内在稳定器功能的主要是所得税和转移支付。假设一国有10 000个劳动者,个税起征点是2 500元,领取救济金的标准是600元。个税和救济金的自动稳定功能如图9-1~图9-3所示:

常规状态

图9-1 内在稳定器——常规

繁荣状态

图9-2 内在稳定器——繁荣

萧条状态

图9-3 内在稳定器——萧条

由图9-1~图9-3所示,个税和救济金具有自动的双向调节特征。

当宏观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劳动者的收入普遍增加,达到个税起征点的人数增加,缴纳个税的人数增加,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同时,收入在救济金以下的人数减少,领取救济金的人数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劳动者的收入普遍减少,达到个税起征点的人数减少,缴纳个税的人数较少,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同时,收入在救济金以下的人数增加,领取救济金的人数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

同样道理,企业所得税也具有类似的双向调节能力。

4.赤字财政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期,为了扩张总需求,就必须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这样一来,非常容易造成财政赤字。凯恩斯主义认为,赤字财政并不可怕,只要公债用于发展经济,政府就有足够的能力来还债。

驱动案例解析

减税的话题

凯恩斯主义强调的是总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类。

总需求包括个人消费、企业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只要能够作用到以上任何一个方面,都能够起到调节总需求的作用。本质上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各自的特点不同。财政政策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定向”能力,能够作用于特定的对象。中间环节少,起效快。

政府降低个人所得税,可以增加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个人的消费能力,所以肯尼迪政府实施减税,以增加消费支出,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回升。

政府降低企业所得税,可以增加企业的税后利润,增加企业投资,所以奥巴马政府为企业减税2 000亿美元。

金融危机来临后,我国的小微企业处境艰难。由于种种原因,打开货币“水龙头”,并不能使小微企业得到多少实质性帮助。而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则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帮助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国务院批准,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国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微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经典案例赏析

四万亿投资的意义

“四万亿”的背景

2008年十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尤其是出口部门出现了令人恐慌的现象:订单骤减,原材料价格暴跌,用电量快速下降……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快速得到扭转,经济可能出现恐慌性的下跌,经济增长将受到严重制约。在出口受阻的不利局面下,必须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及时启动政府投资来弥补出口的快速下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四万亿从一推出就对维持经济增长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万亿”的作用

(1)以铁路投资拉动内需。四万亿投资中有近一半是铁路投资,其中绝大部分投资于高速铁路,即总长8 900公里的23条客运专线(包括城际铁路)。政府投资高速高铁,解决城市间交通问题,有利于商务交流。例如,京沪高铁通车后,从上海到无锡的时间不足40分钟。高铁建设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建设的必然需求,同时可以拉动内需。

(2)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投资短期内无法带来出口订单的提升,但是四万亿投资中的技术进步、产业重组等投资从长期来看将提高中国产品和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中国经济发展不可能永远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迫切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生产更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四万亿投资有利于培养中国经济的长久竞争力。

(3)促进了民生。四万亿投资消除了消费者对于未来通货紧缩的预期,人们变得乐观起来,逐步敢于消费。同时,四万亿投资中对于保障性住房和医疗、教育、文化的投资,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提升居民边际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因此,四万亿投资不仅仅是一个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的短期投资计划,更是一个着眼于长期的国家经济的全面刺激计划。

总之,无论从短期、中期还是长期来看,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于我国经济都将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思考与练习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

1.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政策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减少经济波动

实现经济增长

需求管理

供给管理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自动稳定器

2.选择题

(1)下列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实现的目标是( )。

A.消灭自然失业 

B.消灭通货膨胀

C.同时实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 

D.促进经济增长

(2)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

A.降低个人所得税 

B.降低企业所得税

C.增加政府投资 

D.减少政府投资

(3)下列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是( )。

A.提高个人所得税 

B.提高企业所得税

C.增加政府投资 

D.减少政府投资

(4)下列属于内在稳定器财政政策的是( )。

A.个人所得税 

B.企业所得税

C.政府投资 

D.失业补助

E.抚恤金

(5)当一国经济物价飞涨、企业投资高涨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A.降低个人所得税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增加政府投资 

D.减少政府投资

E.降低企业所得税

3.讨论题

“以旧换新”政策是在国家的推动下,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推出来的一项利国利民利企的好政策。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全面实施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的同时,2009年5月份,出台了以旧换新的政策,对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通过财政补贴这个政策工具促进消费。这项政策和汽车下乡、家电下乡一起构成了扩大汽车和家电消费的政策体系,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措施。

讨论,政府出台“以旧换新”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能起到什么作用?

任务2 货币政策

本项目内容结构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理。

(2)掌握贴现率的原理。

(3)掌握公开市场业务的原理。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货币政策原理初步分析各项货币政策的作用。

驱动案例

中国时隔一个月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央行12日宣布从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正常的信贷管理,并不意味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了改变。”央行有关人士对新华社记者说。

这位人士指出,2009年大量信贷的投放是应对金融危机下的非常态管理。2010年货币政策要回归常态管理,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当前非常宽裕的流动性中的一小部分,货币政策的取向并未发生改变。

“作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主要是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管理。此次上调不涉及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是出于春耕备耕的需要,也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位央行人士说。

(资料来源:安蓓 姚均芳 王宇.中国时隔一个月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新华网北京2010-2-12)

问题:央行为什么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案例引读

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2012年6月7日晚间,央行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2012年7月5日晚间,央行宣布: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这次降息距离上次降息还不到1个月,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利率下调幅度。

问题:央行为什么要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知识讲解

一、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图9-4所示:

图9-4 金融机构体系示意图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和各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可以经营存贷款业务。

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典当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从事某一方面的金融业务,一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越发达,金融机构体系就越成熟。

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企业。

商业银行的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如表9-2所示:

表9-2 A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简表

在表9-2中,假设A商业银行有10亿资产,其中现金1亿,投资于各种短期债券2亿,贷款贴现等6亿,还有1亿固定资产。贷款、贴现、短期债券投资就是其资产业务。

假设A商业银行有10亿资产,来源如下:自有现金1亿,吸收的各种外来存款7亿,同业拆借资金2亿。各类存款业务以及同业拆借就是其负债业务。

贷款业务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是负债,但是对于银行是资产;存款业务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是资产,但是对于银行是负债。

中间业务不牵涉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

三、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管理机构,如图9-5所示:

图9-5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企业、个人

如图9-5所示:中央银行一般只与商业银行发生业务往来,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商业银行则与企业和个人发生业务往来。

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商业银行通过各种业务活动,联系着千千万万的企业和个人,其经营活动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关乎到千千万万企业和个人的资金安全,容易演变成严重的社会危机,所以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特别注重安全性。

四、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作用于货币供应量,以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带动利率变动,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工具分别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与财政政策不同,货币政策的特点是:作用于整个经济。中间环节较多,政策有时滞,起效慢。

1.扩张的货币政策

当一个社会总需求过于疲软,总供给大量过剩,企业订单减少,普遍收缩产能,劳动者就业形势恶劣,失业率居高不下,公众舆论普遍关注失业率时,政府就会考虑扩张总需求,以扩大企业订单,增加企业用工,降低失业率。

(1)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是一国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上交存款的比例 。

【例9.1】 假设赵先生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得到100万元现金,法定准备金比率为20%,赵先生将100万元存入A银行。

赵先生将100万元存入A银行后,将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图9-6所示:

图9-6 法定存款准备金

赵先生100万元存入A银行;

A银行按照规定应该上交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为:100万×20%=20万;

A银行将剩余的80万元贷给钱小姐;

钱小姐将80万元存入B银行;

B银行按照规定应该上交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为:80万×20%=16万;

B银行将剩余的64万元贷给孙太太;

孙太太将64万元存入C银行;

……

随着这个过程的继续,D银行、E银行、F银行、G银行……得到的存款将会逐步减少,各家银行应该上交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也会随之减少,李女士、周阿姨、吴叔叔、郑师傅……他们得到的贷款也会越来越少。赵先生最初存入的100万元,经过这种魔术般的变化,最终会产生多少新增存款呢?

将新增80万、64万、51.2万、40.96万、32.77万、26.21万、20.58万……再加上最初存入的100万,最终的总存款是:

100万+80万+64万+51.2万+40.96万+32.77万+26.21万+20.58万=100万/(1-0.8)=500万

【例9.2】 假设赵先生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得到100万元现金,法定准备金比率为10%,赵先生将100万元存入A银行。

赵先生将100万元存入A银行后,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过程与例9.1完全相同,区别在于:经过这种魔术般的变化,最终产生新增存款数会增加。

实际上,将新增90万、81万、72.9万、65.61万、59.05万、53.14万、47.83万……再加上最初存入的100万,最终的总存款是:

100万+90万+81万+72.9万+65.61万+59.05万+53.14万+47.83万

=100万/(1-0.9)=1 000万

可见,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流通中的货币量会增加。

(2)降低再贴现率。

贴现率是票据持有人将持有票据向商业银行变现时所支付利息的利息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持有票据向中央银行变现时所支付利息的利息率。

【例9.3】 3月1日,甲商场向乙公司购进面料,并开出3个月远期汇票100万,付款日6月1日。4月1日,乙公司由于资金不足,将票据向A银行贴现,贴现率3%,乙公司实际获得金额多少?5月1日,A银行由于资金不足,将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贴现率3%,A银行实际获得金额多少?

贴现与再贴现可用图9-7表示:

图9-7 贴现与再贴现

4月1日,乙公司将持有票据向A银行贴现:

贴现利息=100万×3%×2/12=5 000,乙公司实际获得995 000元。

5月1日,A银行将持有票据向中央银行贴现:

贴现利息=100万×3%×1/12=2 500,A银行实际获得997 500元。

A银行获利2 500元。

【例9.4】 3月1日,甲商场向乙公司购进面料并开出3个月远期汇票100万,付款日6月1日。4月1日,乙公司由于资金不足,将票据向A银行贴现,贴现率3%,实际获得金额多少?5月1日,A银行由于资金不足,将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贴现率1.5%,实际获得金额多少?

4月1日,乙公司将持有票据向A银行贴现,仍然可以获得995 000元。

5月1日,A银行将持有票据向中央银行贴现:

贴现利息=100万×1.5%×1/12=1 250,A银行实际获得998 750元。

再贴现率从3%降到1.5%后,A银行获利3 750元,获利增加,开展贴现业务的积极性将会增强。

可见,降低再贴现率后,流通中的货币量会增加。

(3)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为了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者卖出有价证券的活动。当中央银行想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时,就会买进有价证券,如图9-8所示:

图9-8 公开市场业务

当中央银行执行买进操作时,所使用的货币就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这笔货币经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将会成倍增加。

2.紧缩的货币政策

当一个社会总需求过于旺盛,总供给严重不足,导致各种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公众舆论普遍关注商品涨价时,政府就会考虑采用各种手段抑制总需求,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具体的方法就是将扩张的货币政策反过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

相关知识链接

表9-3 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一览表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需求管理,财政政策针对性强,作用迅速,货币政策作用全面,有一定时滞,在实践中,两者往往配合起来使用。

驱动案例解析

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工具分别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这三大工具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调控力度最猛的工具,对流通中的货币影响力最大。假如一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是10万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将会减少流通中的资金1 000亿;反过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会增加流通中的资金1 000亿。

相比而言,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就小得多,可以小幅频繁操作,也可以随时反向修正。再贴现率只是一个辅助性工具。

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大量的信贷投放,在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后,2010年货币政策就要回归常态管理,需要通过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收回过量的货币。

经典案例赏析

中国的政策目标是降低通货膨胀率

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于4月1日~3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凤凰财经全程进行了报道。

【资料】 周小川:中国的政策目标是降低通货膨胀率

从技术上来讲确实存在很多困难,有些时候我们不知道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过强了,还是过弱了,对于软着陆好不好。……

这一点和政策工具也有关,要使用哪一个政策工具呢?对中国而言,当然我们是使用了一系列的量化政策和价格政策,自从2010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开始,我们就开始提高利率,而到现在已经是增加了利率有5次,每一次大概都是0.25%。

如果全球经济过于流动性,那么我们就要非常的小心,如果你使用太多的利率工具,可能会导致资本向国内流动。

(资料来源:周小川:中国的政策目标是降低通货膨胀率.2012-04-03.凤凰网.节选)

货币政策工具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来调节利率,是一种数量型工具。而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调节则是一种价格型工具,具体采用哪种类型,要根据货币政策的传导情况而定。

周小川行长的话说明: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的上调固然可以遏制投资,但是也会吸引热钱,需要政策制定者权衡利弊。同时,宏观调控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根据情况不断地微调。

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可以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许多。除了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外,还有优惠利率政策、消费者信用控制等选择性政策工具以及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等,中央银行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

思考与练习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

1.名词解释

金融机构体系

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

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

贴现率

再贴现率

2.多选题

(1)下列政策中,不属于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消费者信用控制

E.窗口指导

(2)当一国经济物价飞涨、企业投资高涨时,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提高贴现率 

D.降低贴现率

E.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

(3)当一国经济失业严重、企业投资低落时,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提高贴现率 

D.降低贴现率

E.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

(4)当一国经济物价飞涨、企业投资高涨时,应该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是( )。

A.降低个人所得税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增加政府投资 

D.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提高贴现率

3.案例分析题

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管理原则自主确定。

(资料来源: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2010-04-17)

要求:上网查找最近一轮房地产调控中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其他规定,分析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具体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