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控释肥产业发展的企业和国家专利战略

控释肥产业发展的企业和国家专利战略

时间:2022-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从企业长远发展着眼,开发自己的专利产品和核心技术,策划企业的市场战略。我国有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开展高科技肥料的研究,他们急待其成果的转化。所以,目前控释肥在发达国家正处朝阳工业阶段,一些大型生产企业正在加大资本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和拓展新的国际市场,我国的企业应加强技术跟踪和产品研究。

1.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是一个国家进行自主创新的主体,肥料企业的发展除了依赖国家宏观政策以外,肥料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也十分重要,此外,人才优势和知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控释肥作为未来肥料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我国企业要提早谋划发展方向。为此,提出下列建议。

第一,要提早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开发的方向。要从企业长远发展着眼,开发自己的专利产品和核心技术,策划企业的市场战略。目前,我国许多大型肥料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在控释肥料开发上更是缺乏中长期发展战略,很难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主动权。因此,企业的高级主管要尽早谋划发展战略。

第二,要有自己的研究队伍和科技力量。从发达国家肥料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它们的技术和产品多是企业几代人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得到了不断开发、不断创新,企业危机感强。如日本智索公司认为只有在国际知识领域不断保持第一的地位,才可能赢得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相比较中国的企业比较缺乏竞争意识。因此,要培养自己的科技力量,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培养和储备技术人才十分重要。

第三,企业要善于借用“外力”,加强校企联合。我国有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开展高科技肥料的研究,他们急待其成果的转化。企业要主动出击,加强联合,把高校的科研优势化为自己的产品优势,把科研机构作为自己的研究大后方。如山东金正大利用山东农业大学的技术开发硫黄包衣肥料产品,填补了我国高科技肥料缺乏市场主导产品的空白,是典型的校企联合的范例。

第四,要形成自己的产品企业标准和技术优势。从日本控释肥料企业发展态势看,近十家大型生产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形成了自己的市场销售体系和知识产权体系,企业在良性竞争环境中保持各自的优势,推动了产业的整体发展。我国肥料企业有500多家,其中中小企业难以开展高科技肥料产品开发,大型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出击,尽快瞄准产品技术方向和市场定位,建立自己的产品技术标准,在未来控释肥料领域引领我国肥料的发展。

第五,要理性地分析我国控释肥料的市场前景。许多大型肥料企业之所以在研究和开发上行动迟缓,是他们过低地评估了我国市场接纳控释肥料的能力。事实上,我国控释肥料在高档花卉、水果和设施园艺等产业已经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加上近年国内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安全的关心和生态环境的重视,环境友好型肥料的发展正面临好的机遇,企业要善于捕捉信息,理性分析国内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而不应只是“守株待兔”。

总之,我国企业应该充分把握国内外发展控释肥产业的环境,知彼知己,力求稳健发展。从国际视野分析,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究控释肥,80年代初进行中试和大田试验,90年代技术趋向成熟,进入21世纪后逐渐引导市场发育,并不断扩大其规模,预计今后10年内,其产品及技术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所以,目前控释肥在发达国家正处朝阳工业阶段,一些大型生产企业正在加大资本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和拓展新的国际市场,我国的企业应加强技术跟踪和产品研究。其次,我国企业还可以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走有自己特色的民族肥料工业之路,力争实现科学技术上的跨越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保持稳定的粮食生产,肥料工业只能做强做大。但传统的肥料在施用上,用量大,浪费亦大,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这是发达国家大力开展控释肥料研究的根本原因。目前,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和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企业更应通过自主创新,积极引导控释肥料的发展,尽快走外向型经济之路。因为靠出卖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过去,发达国家控释肥料的市场只能接纳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肥料产品,这为我国化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以国内相对廉价的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我国企业在控释肥专利战略上要注意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对包衣成分、设备工艺、农学应用等全过程的跟踪。在具体产品研发上首先要注意做好几种主要树脂包衣成分的定时和定量控释尿素等成分的机理研究;其次,工艺技术上要加强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控释肥料生产上的应用研究,以强化控释肥料性能的稳定性;第三,农学上要加强控释肥在大田作物上的应用技术研究。

结合我国大宗农作物种植及施肥特点,作物专用控释肥研发的目标定位是:第一,对大田作物实施数种新配方的控释肥料,实施全营养配方技术(见表8-1);第二,在施肥技术方面可以开发和利用专用肥料技术;第三,育苗技术上可利用复合人工培养土及进行一次性施肥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这也是发达国家企业控释肥发展的成功经验和轨迹。

表8-1几种大田作物的控释肥料开发技术要素和特点

注:S80为S型80天左右释放期(参考值)。

2.国家发展战略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在自主创新以及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大力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以及运用能力,已成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成为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与此同时,在加入WTO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化学肥料生产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因此,如果不认真研究肥料科技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我国的农业发展将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1)知识产权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深,知识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竞争的战略资源。发达国家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知识创造和运用为主要手段推动经济的发展,力图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其竞争优势,主导未来经济发展。譬如:日本已经明确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基本国策;美国将知识产权当作国家基础性的战略资源,如著名的《拜杜法案》,旨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积极推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力图把本国的科技优势通过知识产权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同时,发展中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已经开始注重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调整来维护本国的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知识产权竞争不断加剧。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在法制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人才建设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成;二是知识产权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三是知识产权实施效益显著,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四是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不断加大;五是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六是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逐步增强;七是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八是参与国际事务能力逐渐提升。

中科院最新的一份研究资料表明:“我国不同地区的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水平还不平衡。如在知识产权产出方面,东部地区水平较高,广东和浙江的企业做得最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依次减少。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北京、天津、上海等知识经济成分较多的地区分布比较均衡合理;浙江、河北、江苏、山东等地区的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要远远强于保护;西部地区则相反。”

(3)肥料领域的知识产权工作发展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尤其是在2005年以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控释肥料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2005年10月我国第一次成立了控释肥料协作小组。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与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分别将缓控释肥料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提出“重点研究开发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关键技术,专用复(混)型缓释、控释肥料及释肥技术与相关设备”、“优化化肥结构,加快发展适合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特点的专用肥、缓控释肥”。2006年10月国家首次启动新型肥料创制科技攻关5年计划,科技部、中科院、农业部和教育部参与科技攻关。2007年10月1日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缓/控释肥料HG/3931-2007》,提出并规定我国的缓/控释肥的行业标准,上述国家宏观战略为控释肥料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控释肥料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第一,我国没有国家级高科技肥料研究中心,统领全国肥料科学技术管理以及产品研究,同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农业国和肥料生产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在中国科学院虽有长期从事氮肥流失和高效利用的理论研究的资深科学家,却缺乏研究解决上述问题的成熟技术和先进的产品以及老中青结合的科技队伍。

第二,我国没有形成国有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开展高科技肥料的研究和产品生产,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产品竞争能力。

第三,我国没有形成完备的控释肥料的统一国家或企业标准,与国际企业难以接轨。

第四,我国高等院校和国家科研部门中没有一支支撑我国未来高科技肥料产业发展的人才和教育队伍,在省和县级没有相应的技术推广组织。

第五,我国农民普遍缺乏对高科技肥料的认识,科技宣传和科学普及工作力量不足。

第六,我国肥料市场缺乏国人认可的优质控释肥料产品和农学应用技术,导致控释肥料产业发展缓慢。

因此,国家在控释肥料宏观政策和知识产权创新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

第一,要建立我国国家级高科技肥料研发中心,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的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一刻也不能松动,而肥料的技术进步不仅维系粮食的供应,同时,影响食品安全。但是,我国在肥料的技术创新能力上力量十分薄弱,控释肥料的基础研究和产业支撑客观上要求有国家级的研究机构统领。

第二,我国要加强高科技肥料的专利战略研究,设立常设机构跟踪世界动态,以指导国家和企业开展研究活动,同时,代表国家保护国家和企业的知识产权利益。

第三,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展现代化建设,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大型的肥料企业是实行国家行为,所以,要制定更加具体的肥料工业现代化发展战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组建大型国家肥料生产集团,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知识产权向生产力的转化步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从2006年起对我国高科技肥料的技术革新做过有益的尝试,下一步要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控释肥料专利技术和人才队伍建设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大胆进取,真正成为我国肥料产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龙头企业”和引领21世纪我国肥料技术革命的“排头兵”。

此外,国家要积极引导企业依据我国的特点制定控释肥料的标准化体系,实现与国际化接轨;要从政策上引导农民积极使用复合肥及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要加快制定与肥料施用相关的环境法规和税收政策,日本、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有关肥料税收政策和土地用肥的定量化指标,可以供我们借鉴。肥料的施用还要与绿色食品认准制度,地下水富营养化检测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与肥料企业的节能减排和产品技术革新结合起来,与农户的有机食品原产地登记制度结合起来,共同创造出一个企业积极开发环境友好型控释肥料,农户积极施用环境友好型控释肥料的政策和税收环境。

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根据当地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制订更加详细的政策法规。日本各县在推动控释肥料的施用上的具体做法也值得我国地方政府借鉴。目前,湖北省环境局围绕梁子湖生态保护,正在计划出台政府鼓励、企业出资和农民施用的推动控释肥料实施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在梁子湖区建立环境补偿制度,把区域内的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等补偿费用,补贴给生产控释肥料的企业和农户。还有我国太湖水体污染源大部分来自农业中施用的化肥和农药,因此,我们在源头上的污染治理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大力加强控释肥料的应用技术研究,对农业方面污染严重地区实施减少施肥运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其他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制定控释肥的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规划。

要认真开展控释肥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状况的调查研究,作好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和制定控释肥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总体规划,进一步理清控释肥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服务重点。要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控释肥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要积极鼓励企业实施名牌产品、名牌战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要加大对优势企业技术改造、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形成本区域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确保这些要素能够得到有效的合作和互动。

(2)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控释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在宣传教育方面,要坚持“面向领导,深入企业,普及大众”的方针,广泛深入地进行控释肥专利及知识产权法规的宣传,让知识产权观念深入人心。要积极利用报告会、培训班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举办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和教育活动,让控释肥知识产权保护早日转变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企业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广东省加强控释肥技术推广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许多经验值得国内各地学习。

(3)加强企业控释肥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控释肥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

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实现商业目标。技术创新实质上是一个起始于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交互作用中的创新构思,通过新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而止于市场销售的系列活动过程,是一个技术的创造、转换、应用和实现的复杂过程。各级政府特别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部门,要注重控释肥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让企业自己承担创新决策的风险。同时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鼓励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培养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4)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进一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与控释肥相关的知识产权工作管理体制的新形式、新做法。

由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归单位所有,而许多专利因体制上的原因长期得不到实施,转让时个人又得不到多少经济利益,加之大多数单位申请专利数量与职称晋升不挂钩,从而导致研究者没有申请专利的积极性,用人单位也不能有效收回用于技术创新的投资。为克服以上弊端,在现阶段,要研究探索和改革现有的科技管理方法,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业绩的重要指标,并与科研人员的奖励晋升和工资以及待遇等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如发明专利的授权可作为推荐参评国家科学技术奖和评选省级科技技术奖的重要条件。发明专利授权情况应被列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获奖内容,并作为科技人员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和依据之一。同时,要鼓励科技人员从事非职务发明创造,对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以及该专利技术的实施、转让,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压制、刁难。为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要大力提倡用人单位和科技人员以合同方式约定发明创造的归属,对于科技人员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在充分照顾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可依合同方式约定为三种模式:①归单位所有,如除以保证重大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并由科技计划项目主管部门与承担单位明确约定外,执行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所形成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可由承担单位所有;②归单位和个人共同所有;③在个人按照事先约定向单位返还资金或交纳使用费的情况下,专利权可以完全归个人所有。对于大学及国有科研单位,应鼓励采用最后一种模式,这样既可鼓励科技人员发明创造和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又使单位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收回了科研经费或取得了使用费,使科研经费的使用产生良性循环;对其他单位,应鼓励采用第二种模式,这样可兼顾双方利益,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控释肥基层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知识产权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良好的组织保障。

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化、网络化的控释肥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把控释肥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向县(区)延伸,努力形成多层次、协调运作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专利管理工作评价体系,稳定专利管理工作队伍,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注重从政策措施、工作机制、管理模式、服务手段等多方面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事务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6)实施“专利富民工程”,积极鼓励控释肥专利创业和专利实施转化。

一要进一步提高控释肥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二要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实施,为鼓励知识产权创业提供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三是实施“专利创业工程”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加大对拥有控释肥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的支持力度;四是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和鼓励专利代理、专利信息服务、专利资产评估、专利实施中介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各项工作;五是深入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为知识产权转化和知识产权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六是鼓励和加强高端技术创业企业与大学的资源互补、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利用企业和大学的资源互补,实现快速发展;七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计划”,大力加强控释肥知识产权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7)构建新形势下支撑控释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借助各地区现有的社会服务机构,如专利、商标代理机构、协会组织等,形成支撑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综合社会服务体系。加强控释肥知识产权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市场环境、法律和政策环境,转变政府对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维护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搭建企业专利联盟平台,组建专利企业,将我国市场资源优势转化为以专利技术为核心的事实标准优势。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相关的配套体系,建立知识产权创业融资机制、信用担保体系、风险投资体系和保险体系,以知识产权为载体,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社会投资者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营造知识产权运营和产业化的优良环境,支持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创业,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8)切实加强控释肥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着眼于控释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积极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基本形成一支能为控释肥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各环节服务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加强对知识产权代理、诉讼、咨询、评估、信息服务、许可转让、技术转化应用等中介服务人才的职业培训,提高中介服务人才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代理和诉讼事务人才。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加大人才开发的投入,建立政府部门和社会共同推动、良性发展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自下而上、分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千方百计利用好现有人才,抓紧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合理引进外部人才。

(9)加强控释肥专利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提高专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加强控释肥专利信息网络的建设,搭建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实现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专利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利用。大力提高企业对控释肥专利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鼓励企业在控释肥产品立项、研发、生产、销售(进出口)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控释肥专利信息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为企业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控释肥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信息支撑。加速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专利信息采集、分析和检索软件的开发。鼓励企业在控释肥产品立项、研发、生产、销售(进出口)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资源。要围绕重点发展产业,加强控释肥领域知识产权的态势研究,建立相关产业的专利预警机制,掌握和了解国内外控释肥企业在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分布状况,提出相应的知识产权对策。

(10)扩大开放,不断加强国内各地区控释肥知识产权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控释肥开发战略的机遇,积极开展控释肥知识产权的交流与合作。要积极加强国内省市的控释肥知识产权协作,同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实施控释肥科技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培养。要充分利用控释肥开发利用发达的地区丰富的科技和经济资源,进一步扩大控释肥技术、智力、项目、资金的引进,最大限度地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完善控释肥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实务规范,进而促进控释肥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全面、健康、快速发展,为加快控释肥料产业的发展和肥料企业的技术进步而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