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文化产业”这个近年来频频出现于报端的概念,开始正式进入了中国的党和国家政策性、法规性文件,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中国下一个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3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这一有约束力的国家统计标准为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统计、管理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对文化产业的这一界定体现了在中国文化产业实际运行与管理中的操作性定义和基本定位。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_熊澄宇集

(一)中国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决策过程

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这个词,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要“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

2001年3月,这一建议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所采纳,并正式被纳入全国“十五”规划纲要。于是,“文化产业”这个近年来频频出现于报端的概念,开始正式进入了中国的党和国家政策性、法规性文件,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中国下一个阶段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文化产业在中国明确地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开始迅猛地崛起。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基本任务,向全党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明确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003年6月开始,中国在全国范围内的9个省市35个宣传文化单位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始探索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路径与方式。同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进一步确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2004年3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这一有约束力的国家统计标准为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统计、管理奠定了基础。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年末,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对文化产业领域的文化企业改革、文化领域结构调整、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200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从国家政策层面对“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确定了基本思路,明确了2006—2010这五年间着力发展的九类重点文化产业,在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健全各类文化市场、发展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指导意见。

(二)中国对文化产业的基本定位与产业分类标准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被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可以说,对文化产业的这一界定体现了在中国文化产业实际运行与管理中的操作性定义和基本定位。

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国统字〔2004〕24号),中国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这一分类在实际工作中,常被分解为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图1 文化产业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