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本—收益理论

成本—收益理论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到1940年,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德和约翰·希克斯对前人的理论加以提炼,形成了“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即卡尔德—希克斯准则。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本—效益”分析开始渗透到政府活动中,如1939年美国的洪水控制法案和田纳西州泰里克大坝的预算。以此为契机,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在实践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经整理后产量增加与生产成本降低两方面。土地整治的社会效益是指土

2.2.2 成本—收益理论

2.2.2.1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对项目或方案所需要的社会成本和可得到的收益尽可能用统一的计量单位(如货币)来分别进行计量,进行比较分析,来权衡得失,以分析项目或方案的意义及可行性。

因此,我们把项目或方案的衡量指标体系划分为消耗成本和收益价值。其中,消耗成本是进行该项目或方案需要直接或者间接投入的全部资源,是指社会付出的总的代价,即机会成本。一个项目的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成本、时间成本、社会成本和替代成本四个部分。收益价值是指进行该项目带来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收益和产出,一般包括直接收益、派生收益和无形收益三部分。

由于市场机制的存在,大部分投入资源和收益价值都可以转化为货币单位,但是有相当部分不能转换为货币单位。如:无形费用和无形收益都是难以用货币计量的。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估计和换算,或者定性来判断。

2.2.2.2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朱乐斯·帕帕特的著作中,被定义为“社会的改良”。其后,这一概念被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重新界定。到1940年,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德和约翰·希克斯对前人的理论加以提炼,形成了“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即卡尔德—希克斯准则。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本—效益”分析开始渗透到政府活动中,如1939年美国的洪水控制法案和田纳西州泰里克大坝的预算。6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投资项目的增多,人们日益重视投资,重视项目支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找到一种能够比较成本与效益关系的分析方法。以此为契机,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在实践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在进行项目或多方案比较时,一般采用三种方法:①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收益的大小;②在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成本的大小;③在成本与收益都不相同的情况下,以收益与成本的比率和变化关系来确定。

2.2.2.3 土地整治的成本与效益

1.土地整治的成本分析

土地整治过程中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社会成本、时间成本与替代成本。

1)土地整治的直接成本

所有土地利用活动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土地整治也不例外。土地整治的直接成本可理解为:为了达到一定的土地整治目的而投入使用的土地整治资金、劳力、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总称。从土地整治直接成本的构成上看,既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等直接支出,又包括前期研究、规划设计、项目管理、竣工验收、后期评价等间接支出。从项目运作的实际成本分析,项目预算资金并不是项目的全部成本。

2)土地整治的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是相对于私人成本而言的。私人成本是个人或企业在整理土地过程中本身承担的成本;而社会成本则是从社会整体来看待的成本,它也是一种机会成本,即把社会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就放弃了其他有利可图的机会。如果私人经济活动不产生外部性,即不对他人或社会发生影响,则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如果私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或者社会产生影响,则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将不一致。在私人经济活动产生外部正经济效益时,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在私人经济活动产生外部负经济效益时,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例如土地整治过程中将坡度较大不宜耕作的土地开发为耕地,就整理项目本身或局部范围的短期分析,项目是有效益的,但从整个社会角度看,则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巨大的,社会成本远远大于私人成本。

3)土地整治的时间成本

土地整治从决策到实施完成,能够用于生产或消费、产生效益之前,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资金被束缚在土地整治项目上随时间的流逝而带来的成本可被看作时间成本。以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为例,农田防护林要发挥效益,少则三年五载,多则十来年。土地整治效应会有一个滞后期,土地整治资金在相当长的时间后才能获得补偿。可以说,土地整治的时间成本是较高的。因此,在进行土地整治决策时,时间成本应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4)土地整治的替代成本

由于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或进行土地再开发时,注销当前已投入在土地上的资产效用所产生的成本叫做替代成本。替代成本往往是由于预期能够获得更高的土地收入而改变当前土地利用类型、方式造成的。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郊区的有些农民发现种桃树比种菜收益高,遂将蔬菜大棚拆除,栽种桃树;20世纪90年代初,蔬菜价格上升,又有农民砍伐桃树,重建蔬菜大棚。这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都造成原来的投资损失,从而产生替代成本。至于这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是否带来更高的收入,则是由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决定的,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

2.土地整治的效益

土地整治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土地整治的经济效益

土地整理是一项有资金及劳动投入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经济行为。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是指投资行为主体或其他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对待整理土地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的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

土地整治主要进行的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土地平整工程一般包括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土石方运输、平整土地等;农田水利工程是对水土资源、排灌渠系统及其建筑物等进行改造;田间道路工程主要是指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田间道路和生产道路的建设;其他工程是指土地整理过程中涉及的农田生态防护林及水土保持工程等。土地整理项目的经费主要是用于购买各种建筑材料如水泥、砂子、石子、PVC管、铁管、弯头等,各种电力设备如电线杆、变压器、电气控制柜等,各种水利设施如潜水泵、喷头、动力设备等。其余的费用主要用于支付施工者的工资、项目的设计与验收等。

从国家角度而言,国家每年用于土地整治有保障的资金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及其他一些相关费用,加之另外一些企业资金、社会资金等,也是一笔巨额资金。这些资金通过开展土地整理活动流入与土地整理相关的各种行业,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就土地整治区的农户而言,他们是直接的收益者。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经整理后产量增加与生产成本降低两方面。通过土地整治,一方面可以增加产量,表现在:①土地整治后有效耕地数量增加;②土地整治后生产能力得以提高;③土地整治后农户对土地的投入与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表现在:①由于田块集中节约劳动成本;②田块规整机械化耕作节约成本;③通过完善灌溉设施和田间道路系统,降低灌溉成本和节约运输时间。

2)土地整治的社会效益

评价土地整治效益时,不但要考虑到整理的经济效果,还必须结合社会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土地整治的社会效益是指土地整治的社会后果,土地整治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相应产生的政治与社会影响。就我国的粮食生产而言,从市场经济角度讲,由于粮食价格明显偏低,可以不生产,但从社会角度看,要保持社会的稳定性,不仅要生产粮食,维持粮价的合理水平,而且还要保证特定时期粮食能够自给自足,确保国际局势变化时我国的“吃饭问题”不会受制于人。这也是为何在投资回报率不如其他行业的情况下,国家仍然要鼓励土地整治、加大土地整治投资力度的重要原因。

3)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

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就是土地整治的活动过程与结果应符合生态平衡规律,也就是说,人类通过土地整治建立起来的新的土地生态系统应做到不仅没有损害原来的生态系统,反而使原有的土地生态系统更加有序化,增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更多的生物产品。如,控制水土流失,通过对一些荒坡地和坡度较大且利用率不高的土地开展平整、坡改梯、绿化和水利建设等活动进行综合整治,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长期而言,生态效益是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能够通过经济效益的增加得到体现。

2.2.2.4 成本—效益分析在土地整治项目评价中的作用

成本—效益分析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项目或方案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评估,为有效决策提供科学建议。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在土地整治项目评价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项目评估和项目规划方案择优两个方面。

1.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是选择项目的关键。如何选择土地整治项目,实际上是一个成本—效益分析比较的过程。只有通过成本—效益的综合分析比较,才能体现土地整治的客观、公正和科学性,才能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开展土地整治,因此这个原则本身已经体现了成本—效益的比较原理。

2.项目规划方案择优

项目规划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同规划方案的取舍问题。如何选择最优规划方案,往往需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一般情况下,评价经济效益比较容易,而社会与生态效益的评价则存在着评价指标统一与量化上的困难。所以,目前对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一般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