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概念框架内涵之“核”

概念框架内涵之“核”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早就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系统的论述,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即“生产力论”。其次,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异化进行了深入批判,即“批判论”。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自由解放离不开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即“解放论”。科学技术维度在概念框架中的核心地位并不意味着仅凭科学技术手段就能完全真正地解决不可持续性问题。

第五节 概念框架内涵之“核”

正如第四章第七节中所述,科学技术自从产生以来,虽然带给人类无法尽数的实际利益,然而从它产生开始,批评之声也如影随形、不绝于耳。特别是当代全球性危机凸显之后,科学技术似乎成了制造这一切困境的罪魁祸首,对其批判之声几乎盖过了支持的力量。在中国也是如此,在20世纪80年代全面推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一股反科学主义思潮兴起,科学技术陷入比较尴尬的局面。诚然,对科学技术的批判让世人看到了许多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为更客观更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技术的批评者中绝大多数没有完全否定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例如海德格尔、贝切伊等人都认为人类要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新技术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早就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系统的论述,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即“生产力论”。在《资本论》、《反杜林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自然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均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其次,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异化进行了深入批判,即“批判论”。我国学者刘大椿认为,马克思是最早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异化的学者,以深刻的洞察力研究了资本对人和科学的奴役与异化作用。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自由解放离不开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即“解放论”。马克思重视科学技术在人类解放中的作用,强调作为个体的人与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在走向自由的漫长过程中不能忽视科学技术。并且,只有在摆脱异化劳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真正自由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维度在概念框架中的核心地位并不意味着仅凭科学技术手段就能完全真正地解决不可持续性问题。作者认为,人类生存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来解决人类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必须不断总结经验以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个脱离科学技术,或轻视科学技术的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当然,鉴于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发生的可能性,人类又必须更加审慎地运用它。因此,可持续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宏观上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首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发展要以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最高准则;其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要与其他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最后,科学技术要建立能够促进其自身持续进步的机制。前两点已经论述得很充分,第三个方面是本节重点论述的内容。下文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的组织模式、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科学技术的评价机制、科学技术活动中的政府与市场等方面展开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