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文明体系的前提和根基

社会文明体系的前提和根基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社会的文明体系中,生态文明有着更为重要的基础意义和奠基性质。2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GDP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中国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原始天然林,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约占国土面积的4%减少到目前的1.2%。

第三节 生态文明:社会文明体系的前提和根基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成果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据此,我们也将人类文明大致分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物质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创造的物质成果,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状态。政治文明,是指人类在政治领域所创造出的优秀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人们政治行为的进步和政治生活的提高。精神文明则是指人类在文化领域创造的精神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状态,具体有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理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等等。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社会的文明体系中,生态文明有着更为重要的基础意义和奠基性质。在某种意义上说,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体现的是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而生态文明所创造的生态环境直接为其他文明形态的发展演进,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破坏了这个基础,人们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甚至不可能生存下去。这是因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不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不论是古代文明的摇篮,还是现代文明的居地,都离不开支撑这个文明系统的生态环境。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二者之间关系的发展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制约和决定着人类文明的整体水平。换言之,一个生态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甚至严重恶化的社会,即使它创造了很高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文明成果,最终也会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不适应而衰落,甚至彻底覆没。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指出,世界古往今来的文明中那些衰落的特别是消亡的,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出现严重恶化有关。相比之下,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民族是惟一以国家形态同根同种同文化延续数千年的民族,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还在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处于农耕文明时代,中国古人在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面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先民们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伦理智慧,像一股流淌不息的甘泉,滋润和浇灌着中华文明的沃土,才使得我们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精神的生态文化始终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生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其他文明也就有了生长的根基。

遗憾的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当我们环顾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不得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类已经创造了很高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但生态环境也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已经开始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紧迫的重大问题之一,以至于国际社会的有识之士警呼:环境危机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最严重的挑战。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2007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统计,全球目前只有不到40亿公顷的森林,覆盖了全球约30%的陆地面积。1990—2005年的15年间,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3%,而且目前仍然以每年73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同时,全球有约2/3的国家、地球表面1/3以上的土地(超过40亿公顷)和10多亿居民遭受沙化、荒漠化的危害。由于持续扩大的荒漠化,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估计,到2020年,将约有1.35亿人面临着被迫离开家园的危险。根据世界水委员会《世界水展望》报告,全球约有1/5的人口长年饮用不洁净的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6》资料表明,全球有10多亿城市人口直接受到空气污染毒害,并导致每年约有160万~320万人过早死亡

再看看中国自己的情况。2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GDP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科学技术的相对落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资源环境的巨大损耗,环境的破坏、恶化程度和时间之短暂,也令世人惊叹。中国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应当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治理生态、保护环境非常重视,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水土保护、防治沙化荒漠化和治理环境污染等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群众性活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兴建了大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为抵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毋庸置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自然的,人为的,历史的,现实的),我国的生态、环境呈现了“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好转与恶化并存”的特征,以致“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迟迟得不到根本转变。

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42%,每年流失表层沃土达50亿吨。这相当于全国耕地流失掉1厘米的表层沃土,丧失肥力超过全国化肥总产量。据专家测算,形成1厘米厚的土层需要100年~400年。自1950年以来,全国因水土流失损失耕地达267万公顷。全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沙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8.1%。这些地带,自然生产力明显下降,经济发展缓慢,部分农牧民至今生活困难,不得温饱,其中有些人已沦为生态灾民。我国草原占国土总面积的41.7%,由于长期超载放牧,90%可利用草原程度不同地退化,产草量大幅度下降。尽管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8.21%,但2005年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公顷,仅为世界平均0.6公顷的1/6,而每公顷的森林蓄积量、生物量及其碳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的60.7%、42.7%和43.4%。尤其是原始天然林,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约占国土面积的4%减少到目前的1.2%。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1位。由于水源不足,又开发利用过度,不少江河断流、湖泊萎缩以至消失。北方地区江河断流已是普遍现象。

在过去的50年间,全国消失湖泊1 000多个,年均有20个湖泊干涸。同时,水体污染严重。北方一些地区、特别是城市及周边地区,几乎“有水皆污”;历史上的水乡——江南和东中部的一些地区,由于水体污染,已由“富水区”变为“贫水区”。全国有3亿多人喝不上合乎卫生标准的水。目前,我国地下水超采区遍布24个省区市,其中有50多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降。大气污染加剧。据环保部门2005年监测的全国522个城市中,仅有4.2%的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Ⅰ级标准,56.1%的城市达到Ⅱ级标准,有39.7%的城市处于中度甚至重度污染。全国1/3的国土面积受酸雨危害。土壤污染亦呈加剧之势。生物物种锐减,目前我国受环境恶化威胁的高等植物物种,占总物种种数的15%~20%,高于世界平均10%~15%的水平。气候变暖,冰川消融,亦将给环境带来多种灾害性后果。

中国的生态赤字知多少?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06年地球生态报告》称,2003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即自然资源消耗量)为2.23公顷,人均生态容量为1.78公顷,人均生态赤字为0.45公顷。在173个国家和地区中,112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生态赤字,4个生态盈亏平衡,57个生态盈余。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1.6公顷,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由于人口数量巨大,人均生态容量为0.8公顷,生态赤字为0.8公顷,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1倍。据我国有关专家观测计算,1961—2003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逐渐提高,人均生态承载力则不断降低,自1978年开始进入生态赤字阶段,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有的专家测算,“十五”期间,我国年均生态赤字约为1万亿元,总额达5万亿元以上。产生如此巨额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剧增和粗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自然资源消耗量过大,环境破坏加剧。也就是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越来越大的生态赤字、环境欠债维系。掠夺式的无序开发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已经牺牲了太多的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这是很不合理、很不公平、很不文明的,也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行为和做法。

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考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生态文明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等等。这些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决策,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纲领、准则和指导方针。十七大在继“三个文明”之后,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与其他三大文明并列的做法,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环境治理的决心和信心,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主动精神。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建构而言,生态文明的提出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使其内涵更为充实和完善。

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杆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概而言之,四大文明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依赖、互为引导。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科学的制度保障,而生态文明所创造的生态环境又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和文明载体。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四位一体,共同支撑起人类文明体系的大厦。

四大文明和谐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相比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永远是我们社会文明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原因还在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中国人民的文明创造能力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都与“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态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古人所谓“风调雨顺”,才可能是“人寿年丰”,说的就是生态环境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先在性和制约性。“生态好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退”的铁的事实警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是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迈上新的更高水平的必然选择,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所在。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经济与社会、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农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今人与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整体的进步,既包括社会关系方面的进步,也包括自然关系方面的进步。换句话说,科学发展观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它表现为物质文明成果,也要求人民民主权利的增加和民主程度的提高;它表现为政治文明的进步,还要求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它表现为精神文明的丰富程度。同时,科学发展观更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表现为生态文明的发展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