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明让社会更加和谐

文明让社会更加和谐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苦难是磨炼意志的铁砧,挫折是博取成功的预警。礼乐化民,厚德修文,绍兴更以文采风流著称于史。文明是人类进化的成果,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动态流程。从衣食住行的行为文明,风俗、礼仪、艺术、法律的制度文明,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伦理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个层面,文明创建正为绍兴营造着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生存环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学习,可以救治无知和不文明的病根。

文明让社会更加和谐——写在绍兴建城2500年之时

纪念绍兴建城2500年,是我们同於越先贤超越时空的一次历史对话和倾心恳谈。

纪念绍兴建城2500年,是古越文明与现代文明接轨、融合,并开启新航的一次庄严庆典。

春花秋月依旧,精神不会衰老。日月轮回,沧海桑田,不变的是绵长文明的一脉承传。

一座2500年的城市,是“文化—文明”这一精神力量历经风雨而巍然不屈的伟岸。

纪念建城2500年,向我们提出的一个根本性命题就是:传承文明,创建文明,守望古越文化的精神家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已经历过2500年历史洗礼的绍兴建设得更加昌盛、繁荣、文明。

源远流长的古越文明,是2500年历史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遗存。

历史的光焰照亮古城,也照亮了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雪耻复国、重整河山的“胆剑精神”。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蛰伏以待机奋进,隐忍以后发制人。苦难是磨炼意志的铁砧,挫折是博取成功的预警。当年越国军民悲壮的奋发,昭示后人“永不言败”、“永不言弃”的执著与坚韧。

“吾乃越人,未忘斯义。”在漫长的2500年间,“胆剑精神”薪火传承,发扬光大,化为“越魂”。自马臻筑湖利民、刘宠“一钱风清”、嵇康“白眼公卿”、陆游“铁马冰河”、徐渭傲骨守贫、刘宗周“义不仕清”,到秋瑾喋血轩亭和鲁迅的“硬骨头精神”,乃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四千精神”,血脉相继,基因代遗,成为绍兴人民奋发图强、执著坚韧、勤劳忠诚、仁义智信的精气神。

正是这种精神,形成了古越文明的底蕴核心,激励来者,教化后人,使懦者立,顽者起,怯者勇,强者奋。

造物多情,时间育英,历史滋养、丰富和深化了古越文明。秦汉置郡、晋室南迁、隋唐建州、宋宗东渡,诸子学说的引进,不同观念的碰撞,多元文化的冲击,别样习俗的融合,使古越文明在吸纳、消化、变异、融合中愈益多姿多彩、华丽缤纷。

礼乐化民,厚德修文,绍兴更以文采风流著称于史。西施、郑旦习礼练舞的传说,大量青铜乐器、礼器的出土,都是古越尚礼的见证。自《论衡》、《越绝书》问世,经兰亭雅集、唐诗之路、宋明理学,直到“师爷文化”的滥觞,“郁郁乎文哉”,绍兴乃成“礼仪之邦”、“文化之城”。

耕读传家的教化,民间教育的普及,绍兴历代培育、造就了大量杰出人才。自唐以来,获取进士以上功名者,多达2235人,宋、明、清三代共出文武状元27名;今天,绍籍两院院士就有64人。勾践、王充、嵇康、王羲之、谢安、贺知章、陆游、徐渭、王阳明、秋瑾、徐锡麟、蔡元培、鲁迅、周恩来、马寅初、钱三强、竺可桢……他们的名字闪耀在华夏文化的历史星空,熠熠生辉,照亮后人。守坚韧之魂,养中和之气,扬文雅之风,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文明是人类进化的成果,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动态流程。时间荡涤污垢,岁月风化顽固,古而不僵,正以其更加蓬勃的活力和激情,衔接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

区别于渔猎文明和农耕文明,现代文明体现的时代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文化多元化。具体到我们的历史责任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代大工业生产突显了对自然资源的无穷索取、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和机械效用,使“人”这一自然与社会的主体,逐渐矮化和异化而为“物”(金钱、财富)的附庸和奴隶。现代文明就是要探寻和确立与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一种生活方式,使“人”还原为人,从纯粹物质追求、物质欲望、物质奴役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文化自觉,回归到人的本体地位,成为独立的、向上的、崇高的、真正的“万物之灵”。

文化即“人化”,现代文明的终极关怀是人的命运;现代文明的追求目标,就是不断完善、完好、完美人的品格、风采、智能和本性。归根到底,就是要塑造有大胸襟、大觉悟、大才能的现代化的真正的人。

现代文明的本义和原旨要求我们:要以宇宙的大视野、通达博雅的历史胸襟,调适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一味贪婪地无尽索取,要敬畏大自然,实现“天人合一”,创建生态文明。在世界观上需要超越机械论,树立有机论;在价值观上需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重建人与自然的价值平衡;在发展观上需要超越“不增长就死亡”的狭隘增长论,建立“质量重于数量”的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可持续的整体发展论。与大自然为伴、为邻、为友、为亲。

确立和推崇人的尊严,有尊严地生活,有尊严地做人;尊重人,尊重生命,调适好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谱写城市和谐的最强音。

有爱心,学会宽容,诚信待人。大爱无疆,小爱有情。爱是阳光暖人心,爱是雨露润灵魂;爱播种温馨,爱化解仇恨。人间多一分关爱,社会就多一分安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是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净化。诚信是处世之道,立身之本。诚信回馈的是友谊和尊敬,心安理得天地宽。

只有将德治、礼治和法治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调适好生活空间和公共秩序,构建有序有礼的社会环境。道德规范、行为礼仪、法制管理是现代文明内质素养和外部形式的三大要素,做一个有道德、懂礼仪、遵纪守法的人,是保证现代社会有序、文明推进的入门课程。创建现代文明,不是舍弃古代文明,而是衔接传统文明,把其中积极、有用的部分,融合到现代文明的主旋律中来。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经过连续几轮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绍兴的城市文明建设有了极大的推进:科学发展观正在逐步落实,爱国主义等核心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深入人心……

从衣食住行的行为文明,风俗、礼仪、艺术、法律的制度文明,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伦理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个层面,文明创建正为绍兴营造着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生存环境。

成绩值得肯定。但毋庸讳言,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很多事情与建设现代文明大城市这一目标不相适应。

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的群落,贫富差距、利害关系、文化异同、事功区别,乃至日常生活中的磕磕碰碰,都会引发矛盾和纠纷,忌妒、自闭、小气、逃避都不能解决问题 ,只有文明才能奏响人 际关系的和谐之音。

文明一定不是刻意要做给别人看的事情。它是在我们生活内容上自然而然发生的东西。它是美德善行的长期积累,是“好的故事”的无声传播和默默延伸。

文明要从“小”处做起。“杏花常接疏疏雨,杨柳初摇短短风”。你乱穿马路,就可能发生车祸;你偷走了一只窨井盖,就可能在暗夜中夺走一个鲜活的生命;你从高楼窗口乱扔垃圾,也许正砸伤一个行人的头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正是在生活的小处,文明闪耀着雪亮的眼睛。我们要学习何亮,十年如一日清理“牛皮癣”,在坚持中创文明,于细微处见精神。

不文明是无知的愚蠢。无知无行,无知无品。无知是一种悲哀,无知导致庸俗、粗鲁和盲动,极易酿制罪行。学习,可以救治无知和不文明的病根。学以益智,学以明理,学以修身,学以养心。学习呼唤良知,学习净化心灵。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先进科技的普世化和实用化,正强迫我们去学习新识新知,适应社会发展。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现有知识正以每年30%的速度老化,建立学习型社会,奉行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使命。

让我们通过学习,冲破思想的牢笼,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开阔的气度、开明的视野、开朗的心态、开拓的情怀,以更胜前人的文采风流和道德华章,迈向后2500年人类文明的新高峰!

(2010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