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程预算概述

工程预算概述

时间:2022-10-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建设是由工程建设项目组成的,通常将其简称为建设工程或建设项目。单位工程是指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和概算,但工程竣工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功能要求的工程。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根据论证通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投资估算,再经有权部门批准,

1 工程建设与定额预算概论

1.1 工程建设基本概念

1.1.1 工程建设的含义

工程建设是指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新建、扩建、改建、迁建和复建等建设工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建设活动。例如,盖工厂、开矿山、筑铁路、造桥梁、修水利、建海港等,都属于工程建设。工程建设是形成新增固定资产的一种综合性的经济活动,其中新建和扩建是主要形式。其主要内容是把一定量的物质资料,如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通过购置、运输、建造和安装活动,转化为固定资产,形成新的生产力或使用效益的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土地征购、青苗赔偿、迁坟移户、勘察设计、筹建机构、招聘人员、职工培训等,也是工程建设的组成部分。

工程建设实质上就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转换过程,它以扩大生产、造福于人类为目的,其主要效益是增加物质基础和改善物质条件。

1.1.2 工程建设的内容

1)建筑工程

永久性和临时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房屋建筑、给水排水、暖气通风、电气照明等,以及与其相关的建筑场地平整、清理绿化、电力线路及小区道路等建设。

2)安装工程

动力、电讯、起重、运输、医疗、实验室等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的安装或装配,以及附属于被安装设备的管线敷设、金属支架、梯台和有关保温、绝缘、油漆和测试等工作。

3)勘察与设计

地质勘察、地形测量和工程设计等工作。

4)设备、工具、器具购置

生产应配备的各种设备、工具、器具、生产家具及实验室仪器等的购置。

5)相关其他建设工作

除上述各项建设工作以外的其他建设工作,如征购土地、青苗赔偿、房屋拆迁、建设监理、机构设置、科学研究、用具添置等。

1.1.3 工程建设的分类

工程建设是由工程建设项目组成的,通常将其简称为建设工程或建设项目。由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投资等的不同,可将建设工程作如下分类:

1)按工程建设性质划分

(1)新建项目。是指原无固定资产,一切重新开始建设的项目。或对原有项目重新进行总体设计,经扩大建设规模,其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3倍以上的建设项目。

(2)扩建项目。是指原有固定资产,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或发挥投资效益,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扩大)新建的建设项目。

(3)改建项目。是指原有固定资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或改进产品质量,而对原有的设备、工艺进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或为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一些附属和辅助车间或非生产性工程,也可列为改建项目。

(4)复建项目。是指原有固定资产,但遭受自然(如地震、台风)或人为(如火灾、战争)灾害的破坏而毁损或报废,以后又投资重新恢复建设的项目。

(5)迁建项目。是指原有固定资产的建设单位,由于某种原因进行搬迁到另地重建的项目,无论其建设规模是维持原状或扩大,都属迁建项目。

2)按建设工程规模划分

(1)大中型建设项目。是指项目投资在限额(5 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

(2)小型建设项目。是指项目投资在限额(5 000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

3)按建设工程用途划分

(1)生产性建设项目。是指直接用于物质生产所需要的建设项目,如用于工业建设、农业建设、商业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邮电、勘探)等建设。

(2)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是指用于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福利需要的建设和物质资料生产部分的建设项目,如办公用房、公共建筑、住宅用房和其他建设项目等。

1.1.4 工程建设项目划分

为确定出每一个建设项目的建设费用,就必须对整个建设工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以便计算出工程建设的费用。为此,首先必须根据由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将工程建设分解并划分为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5个层次;然后在计算工程造价时,则反之,按照由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求出每一个层次的组成要素的费用;最后再逐层汇总计算出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费用)。

1)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又称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是指在一个场地或几个场地上,按照一个总体规划设计和总概算进行建设(施工),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的工程建设单位。如:一个工厂、一所学校、一口矿井、一条铁路、一座桥梁等。

2)单项工程

单项工程又称工程项目,它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单项工程是指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和概算,工程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功能要求的工程。如:一座工厂中的各个车间、办公楼、食堂;一所学校中的各个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

3)单位工程

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单位工程是指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和概算,但工程竣工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功能要求的工程。如:学校办公楼中的土建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电气照明工程、采暖通风工程等。

4)分部工程

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分部工程是指在一个单位工程中,按各个工程部位不同(如:基础工程、墙体工程、楼地面工程、天棚工程、屋面工程等),或按使用材料和专业工程不同(如:土石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工程等),将单位工程进一步划分的工程。

5)分项工程

分项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分项工程是指在分部工程中,按施工方法、材料品种或规格型号的不同,将分部工程再进一步划分为若干部分的工程。如:基础工程(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挖地槽土方、打基础垫层、砌砖基础墙、抹墙基防潮层、回填地槽土方等。

分项工程本身无独立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计算建筑工程造价(费用)而分解出来的“假定产品”。但分项工程却是计算工、料、机和成本(费用)的“最基本、最微小”的构成要素,即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的编制,就是从这“最基本、最微小”的分项工程开始起算,由小到大逐步汇总而成的结果。

1.1.5 工程建设的程序

工程建设的程序是指工程建设项目,从分析主项、论证决策、勘察设计、施工建造到竣工验收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工程建设程序,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而是工程建设客观规律的反映。我国长期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凡一项工程能遵循工程建设程序,就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之,不遵循工程建设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工程建设的程序,是要使工程造价的编制深度要求与工程建设的阶段性工作相适应。因此,工程建设的程序一般由以下4个阶段组成:

1)决策阶段

(1)提出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建设单位根据区域发展和行业规划的要求,结合建设项目相关的自然资源、生产力状况和市场预测信息,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得出拟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条件的可行性、获利的可能性,向国家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立项的建议书。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编制初步投资估算。再经有权部门批准,作为建设项目建设前期工程的控制造价。

(2)进行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和已获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对建设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否可行,通过多方案比较,所进行的科学分析与论证,并得出可行与否结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论证通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投资估算,再经有权部门批准,作为该建设项目的国家控制造价。

2)设计阶段

(1)编制设计任务书

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是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编制。设计任务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建设目的和依据;建设规模;水文地质资料;主要技术指标;抗震方案;完成设计时间;建设工期;投资估算额度;达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2)编制设计文件

设计任务书报有权部门批准后,建设单位就可委托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文件。

设计分阶段进行,对于技术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分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一般建设项目均按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可采用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即作为拟建项目工程投资的最高限额。技术设计阶段编制修正设计总概算,经批准后则作为编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预算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否则就要调整修正初步设计内容。

3)施工阶段

(1)施工招投标、签订承包合同

施工招标是建设单位将拟建工程的工程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地点、施工条件、质量标准和工期要求等,拟成招标文件,通过报刊或电台发布公告,告知有意承包者前来响应,以便招引有意投标的单位参加投标竞争。施工单位获知招标信息后,根据设计文件中的各项条件和要求,并结合自身能力,提出愿意承包工程的条件和报价,参与施工投标。建设单位从众多投标的施工单位中,选定施工技术好、经济实力强、管理经验多、报价较合理、信誉好的施工单位承揽招标工程的施工任务。

施工招投标工程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承包合同价以中标价为依据确定。施工单位中标后,应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明确承发包关系。

(2)进行施工准备,组织全面施工

建设项目开工前,必须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这是确保项目能否顺利进行施工的前提。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包括:办理开工手续、收集技术资料、进行征地拆迁、搞好“三通一平”、熟悉施工图纸、编制施工预算、搭设临时设施、落实建筑材料、订购施工机械设备、招募培训劳力、现场测设“测量控制网”和埋设水准点等。

施工准备工作就绪,并取得“施工许可证”和批准“开工报告”后,工程方可正式施工。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将各专业队组的工人组织起来,使其能有次序、有节奏、有规律、均衡地进行施工,务使工程达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之目的,来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务。

4)竣工验收阶段

建设项目通过施工活动,最终完成建筑产品,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要求后,便可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内容包括:绘制竣工图;隐蔽工程施工记录;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各项试验资料等。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办理竣工移交和竣工结算手续,然后交付建设单位使用。

1.2 工程定额概述

1.2.1 工程定额的含义

定额是指从事经济活动,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数量的限定标准,是一种规定的额度或限额。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建筑产品的施工生产,就必须要消耗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资源,也就是一定数量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这些资源的消耗是随着施工对象、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水平和施工组织的变化而变化的。

工程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生产、合理的劳动组织和节约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和资金的数量标准。工程定额反映了工程建设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它不仅规定了该项产品投入与产出的数量标准,而且还规定了完成该产品具体的工作内容、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实行定额的目的,是定额可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经济建设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要求。定额反映生产关系和生产过程的规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找出产品生产与生产消耗之间的数量关系,用以寻求最大限度地节约生产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因此,在建筑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贯彻应用定额,就能体现出以最少的人力、物力的资源消耗,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建筑产品,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1.2.2 定额的产生

定额产生于19世纪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初期。定额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发展对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它与管理科学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必然结果。

19世纪末叶,美国工程师泰罗(Taylor 1856—1915)为了解决当时资本主义工业高速发展与传统的生产管理方法之间的矛盾,开始对企业科学管理进行研究,以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出了一整套的科学管理方法,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泰罗制”。

首先,泰罗通过研究工人的工作时间,制定出“工时定额”,作为衡量工人工作效率的尺度;其次,研究工人的操作方法,制定出最能节约工作时间的“标准操作方法”,用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还制定出相应配套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度”,对工人完成产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的高与低和好与差,规定有不同区别的工资,以刺激工人为多拿奖励工资而努力工作,因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泰罗制的推行,无疑使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润,给企业带来根本性的改革,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其显著的科学成就。

1.2.3 工程定额的分类

1)按定额生产因素和消耗内容分

物资生产所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劳动者是指生产工人;劳动对象是指建筑材料(包括半成品);劳动手段是指生产机具设备。因此,根据施工活动所需生产要素和消耗内容,可将工程定额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劳动消耗定额。劳动消耗定额简称为劳动定额,又称人工定额。劳动消耗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技术和合理劳动组织的条件下,为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规定活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

(2)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简称材料定额,是指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规定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燃料、水、电等消耗数量的标准。

(3)机械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是以一台机械一个工作班(8h)为计量单位,所以又称机械台班使用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技术、合理劳动组织和合理使用机械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规定的施工机械台班消耗数量的标准。

2)按定额用途和编制程序分

按定额用途和编制程序,工程定额可分为以下5种:

(1)施工定额。施工定额是指工种工人或专业班组,在合理劳动组织和正常施工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规定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数量的标准。

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而在施工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典型的生产性定额,是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施工定额又是一种项目划分最细、定额子目最多的定额,也是工程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

(2)预算定额。预算定额是指在先进和合理的施工条件下,确定(完成)一个分部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规定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数量的标准。

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编制的,它是施工定额的综合和扩大。预算是一种典型的计价性定额。

(3)概算定额。概算定额又称扩大结构定额,是指按一定计量单位规定的扩大分部分项工程或扩大结构构件所规定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数量及费用的标准。概算定额也是一种计价性定额。

(4)概算指标。概算指标是指用每m2、每m3或每座为计量单位,所规定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数量的标准,或规定的每万元投资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数量及造价费用的标准。概算指标也是一种计价性定额。

(5)估算指标。估算指标是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时使用的一种定额。它是以人工、主要材料、其他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消耗量的形式表现的。这种定额非常概略,往往以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计算对象,编制内容是所有项目费用之和。

3)按编制单位和执行范围分

(1)全国统一定额。它是综合全国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和生产劳动的一般情况而编制的定额,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使用。如《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1994年建设部和劳动部合编)、《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1995年建设部编)。

(2)行业统一定额。它是考虑到各部门生产技术特点,参照全国统一定额的水平编制的,仅在本部门范围内执行,具有较强的行业专业性。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部编)。

(3)地区统一定额。它是考虑到各地区气候资源、物质技术和交通运输等条件的特点不同而编制的定额,只在本地区范围内执行使用。如《江苏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2009年江苏省建设厅编)。

(4)企业定额。企业定额是指施工企业考虑本企业具体情况,并参照国家、部门或地区定额的水平而制定的定额。企业定额只在企业内部使用,亦可用于施工企业投标报价。这种定额对外不公开,严守定额秘密。企业定额水平应高于国家定额水平,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生产技术发展,促进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的提高。

4)按专业不同和适用目的分

(1)建筑工程定额。

(2)给水排水工程定额。

(3)电气照明工程定额。

(4)采暖通风工程定额。

1.2.4 定额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1)定额水平的含义

定额水平是指规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资源(劳动力、材料、机械台班)数量的多寡。它是按照一定的施工程序和工艺条件下,所规定的施工生产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水平。

定额水平是一种“平均先进水平”,即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大多数施工队组和工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和超过的水平,它低于先进水平,而略高于平均水平。

定额水平反映企业的生产水平,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依据和标准,每个企业和工人都必须努力达到或超额完成。

2)定额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消耗间的关系

定额水平应直接反映劳动生产率水平和资源消耗水平。定额水平变化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变化,其变化方向应相一致;定额水平变化与资源消耗水平变化,其变化方向则应相反。

3)影响定额水平的因素

(1)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2)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3)企业施工采用机械化的程度。

(4)企业施工的管理水平。

(5)企业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1.2.5 定额的制定及修订

1)定额的制定

定额是根据生产某种建筑产品,工人劳动的实际情况和用于该产品的材料消耗、机械台班使用情况,并考虑先进施工方法的推广程度,分别通过调查、研究、测定、分析、讨论和计算之后所制定出来的标准。因此,定额是平均的,同时又是先进的标准。

定额的制定应符合从实际出发,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适当留有余地”,反映正常施工条件下,施工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2)定额的修订

定额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定额只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反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定额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促进,导致定额水平往往会落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当定额水平已经不能促进生产和管理,甚至影响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时,就应当修订已陈旧的定额,以达到新的平衡。

1.2.6 制定平均先进水平定额的意义

(1)平均先进水平的定额,能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因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于定额是平均而又是先进的标准,因此使工人生产有章可循,即有明确的努力目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只要工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目标是一定可以达到或超过的。因而,定额会激发和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为社会多做贡献。

(2)平均先进水平的定额,是施工企业制定内部使用的“企业定额”的理想水平。

由于定额是平均先进水平,它低于先进水平,而又略高于平均水平。这种定额的水平,使先进工人感到有一定的压力,必须努力更上一层楼;使中间工人感到定额水平是可望又可即,从而增加达到和超过定额水平的信心;使后进工人感到有压迫力,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尽快提高操作技术水平,以达到定额水平。

(3)平均先进水平的定额,会减少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质量。

由于定额不仅规定了一个“数量标准”,而且还有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达到的质量要求。施工生产中如果有了定额,那么“产量的高与低、质量的好与差、消耗的多与少”,就有了一个衡量的标准。

总之,平均先进水平的定额,是一种起着可以鼓励先进、勉励中间、鞭策落后的作用。因此,定额在施工生产中贯彻执行,必然会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工人物质生活福利。因而,在促使施工工程缩短工期、加快进度、确保质量、降低成本等诸多方面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7 定额的特性

1)定额的科学性

定额中规定的各种人工、材料、机械的数据,都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观察、测定,广泛收集资料和总结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经认真分析后确定的,具有可靠的科学性。

2)定额的群众性

定额制定颁发后,在施工生产实践中要由广大工人群众去贯彻执行,也只有得到群众的充分协助和支持,定额才能更加合理化,并能为群众所接受,所以定额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3)定额的系统性

工程定额是由多种内容的定额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它具有结构复杂、层次分明、目标明确的特点,工程定额是相对独立的系统。

4)定额的稳定性

定额如果经常处于修改和变动状态,那么必然会造成执行中的困难和混乱。定额的执行需要有一个实践过程,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观察和使用后才能发现问题,并在执行使用中不断加以完善和补充修订,因此应当有其稳定的使用期,决不可以朝订暮改。

1.3 工程预算概述

1.3.1 工程预算的定义

工程预算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并结合施工设计或施工方案,以及有关概预算定额手册、计算规则和地区取费标准、取费率等,预先计算出来的该项工程的价格(造价)。工程预算包括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它们是建设项目在不同实施阶段全部投资额的技术经济文件。

1.3.2 工程预算的分类

工程预算按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编制文件划分,可分为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

1)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投资估算指标、市场工程造价资料、现行材料设备价格,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拟建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预测与估计,确定出投资估算的造价。

2)设计概算

设计概算是在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以投资估算为目标,根据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等技术经济资料,预先计算和确定出建设项目从项目筹建、竣工验收到交付使用的全部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经批准的设计概算造价,即成为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

3)修正概算

修正概算是在技术设计阶段,随着初步设计内容的深化,在建设规模、结构类型、材料品种等方面,对原初步设计图纸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变动,此时则应对初步设计概算作相应的修改和变动,即形成修正概算。修正概算不得超过原已批准的设计概算的投资额。

4)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根据已审定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定额手册、取费标准、建设地区的自然和技术经济条件等,预先计算和确定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施工图预算是确定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的依据。

5)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是在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内容,并经竣工验收合格后,由施工单位以施工图预算为依据,并根据设计变更通知书、现场施工记录、现场变更签证,有关计价单价、费用标准等资料,汇总计算出项目的最终工程价款。

6)竣工决算

竣工决算是在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全部完工并经验收后,由建设单位编制的从项目筹建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实际支付的全部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

1.3.3 工程预算的作用

(1)是国家制定工程建设计划的依据。

(2)是建设单位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3)是设计单位衡量设计水平和选择设计方案的依据。

(4)是建设银行支付贷款和进行财政监督的依据。

(5)是建设工程实行招投标和签订承包合同的依据。

(6)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计划和统计工作量的依据。

(7)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

1.3.4 工程建设程序与工程预算编制的关系

工程建设项目是一种特殊的生产产品,其施工过程是一个生产周期长、消耗数量大、投资费用多的生产消费过程,而且要分阶段进行,逐步深入。按照工程建设的程序,要分阶段编制相应的工程概预算,即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到承包合同价,再到各项工程的结算价,并在竣工结算的基础上,最后汇总编制出竣工决算,整个计价过程是一个由粗到细、由浅到深,最后才能确定工程实际造价的过程。

工程建设程序与工程预算编制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说明了工程建设程序与工程预算编制关系的总体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此可知: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建设程序,按阶段编制相应工程预算,并实施阶段的全面造价管理,使“编”与“管”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地节约建设投资,提高投资经济效益之目的。

图1-1 工程建设程序与工程预算编制的关系图

1.3.5 工程预算(造价)的两种含义及计价特点

1)工程预算(造价)的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指一项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预计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从开始筹建至建成交付使用,建设全过程所需投入的建设成本,也就是建设项目的全部资金投入。

第二种含义:是指一项建筑工程施工的工程承发包价格,由建设单位付给施工单位的全承包费用,也就是建筑工程的产品价格。

2)工程预算(造价)的计价特点

(1)计价的单件性

每一项工程项目,都有其设计的特定功能和用途的要求,因而具有在造型和结构、面积和装饰等方面的不同。即使功能和用途均相同的工程,其建设等级、建筑标准、施工方法、技术水平等方面也会有不同。何况工程的实物形态的不同,再加上各建造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物质资源的差别,最终导致工程预算造价的千差万别。因此,建筑工程产品就不能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批量生产和批量定价,而只能按各个工程项目单独设计和单独定价,即单件性计价。

(2)计价的多次性

一项工程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耗费资源多、投资费用大,因此要按工程建设程序分阶段进行建设并按相应的阶段进行多次计价,如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预算造价计算的正确性和控制的有效性,这就是计价的多次性。

(3)计价的组合性

一项建设项目是一个工程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可以分解为许多有内在联系的独立和不独立的工程。从工程预算计价和工程施工管理的角度来观察,一个建设项目是“由大到小”做如下分解:建设项目→(若干)单项工程→(若干)单位工程→(若干)分部工程→(若干)分项工程。由此可见,建设项目的这种逐步分解过程,决定了计价是一个相反的“由小到大”逐步组合过程。其计价顺序为: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单位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建设项目总造价。工程预算计价的这种组合过程,就称为计价的组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