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态度概述

社会态度概述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个定义被社会心理学界誉为态度的经典定义。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G. W.奥尔波特的定义中,态度不是心理反应本身,而是对心理反应的一种规定,实际上是指一种心理定势。
社会态度概述_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研究

一、态度的界定

F. H.奥尔波特1924年在《社会心理学》中提出,态度是“在神经肌肉系统中布置好的对于反应的预备”。他认为任何动作在发动之前必有一种精神定向,作为动作的预备,比如赛跑者出发之前静候枪声时的神经准备,就是态度。1935年,G. W.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手册》中论述态度问题时,给态度下过一个定义,他认为,态度“是这样一种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示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1]。这个定义被社会心理学界誉为态度的经典定义。G. W.奥尔波特这个态度定义的突出特点是:首先,他把态度规定为一种潜伏在内部的准备状态;其次,态度这种准备状态既是心理的,又是神经的,把态度过程与神经活动过程统一起来,这反映了G. W.奥尔波特作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者的视野特点;最后,态度是由经验组织起来的,是体制化了的准备状态,态度之所以能够指示或推动所有心理反应,就在于它自身的这种经验性和组织性。

G. W.奥尔波特的态度定义使当时的社会心理学耳目一新,在他之后,人们对态度概念做过各种规定,但是,基本上都是对他的概念做具体解释或对态度的构成做结构分析。

孙本文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态度是未发表的内在行为,是外在行为的发端与预备,有进行完成的倾向。”他认为任何一种行为都可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预备的性质,是内在的,后一阶段是完成的性质,是外表的。态度必定属于内在阶段,一经向外发表,便非态度了。因此,孙本文同意托马斯和瑟斯顿的看法:态度一词几乎包括全部人生的决定因素,即一个人对于任何题目的倾向、感情、成见、偏见、观念、畏惧、恐惧、信念等的总体。[2]

结合各种定义的共同点提出本书关于态度的定义:所谓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

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对父母有对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有对孩子的态度,对朋友有对朋友的态度,对不善者有对不善者的态度,都是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这一点,态度同其他心理过程是一样的,但又与其他心理过程不同,它带有反应的倾向性。对父母是尊重,对孩子是爱护,对朋友是推心置腹,对不善者是防备,对于情况不明的对象是中立。这里的心理反应“倾向”与G. W.奥尔波特的“准备状态”相类似,都表示心理的行为指向性。值得注意的是,在G. W.奥尔波特的定义中,态度不是心理反应本身,而是对心理反应的一种规定,实际上是指一种心理定势。

态度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过程,是在其他心理过程基础上对认知、情感、动机各种过程的配置,其间有着制约关系,组合而成。因此,态度作为“心理反应倾向”,包括不同的内容,有以认知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倾向,有以动机和情绪为主要内容的动机倾向。帕森斯曾把行为倾向概括为价值倾向和动机取向,也说明了态度的综合性。G. W.奥尔波特提出的态度的“指示性、动力性影响作用”,也包含了价值的和动机的两种意思。

态度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心理反应倾向有各种形式,本能反应有倾向性,但是就本能的某种先验性而言不是态度,态度是后天形成的。比如,谈话过程中对身边事物的瞬间注意,走路时对于迎面而来的熟人点头,挤车时对簇拥的人群无意中的情绪表示,虽然都带有反应的倾向性,但都构不成态度。态度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带有一贯性和稳定性,态度是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就是说,态度总是针对一定对象的,对象不同,态度不同。对父母的态度,不同于对兄妹的态度;对朋友的态度,不同于对陌生人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不同于闲暇中聊天态度等等。如果把自己作为对象,则是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叫作自我态度。

二、态度的主要特征

(一)态度的内在性

首先,态度总是一定主体的态度。态度的主体既可以是社会个体,也可以是社会群体。当然,社会群体是由个体成员组成的,但除了成员个人的态度之外,还存在群体共同的态度。所以,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是态度的承载者,是态度的主体。其次,态度具有内在性。态度不同于具体行为,尽管它有一定的行为倾向。因此,从人的外部行为中不能直接观察到人的态度,而只能间接从人的表情、意向和行为中推知人的态度。各种态度测量都要从态度的这个特征出发,否则就容易将态度测量与行为测量混为一谈。

(二)态度的社会性

任何人的态度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态度依赖于它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因而态度不仅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还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群体中展露不同的特点。刚降生的婴儿对外界事物不存在任何态度,只是在后天随着意识的出现、感情的丰富和经验的积累才逐渐形成态度。态度一经形成,它就会反过来指导个体对外界事物和他人的反应。在这种反应过程中,个体又不断修正自己的态度,就这样不断反复,使个体的态度体系日益发展和完备。

(三)态度的对象性

任何态度都有一定的指向对象。这个指向对象就是态度的客体,它既可以是事,也可以是物,既可以是人,还可以是某种思想、观点或信念。而针对的人既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还可以是一个群体。态度的对象性使得态度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别,价值观不涉及具体某个对象,相对来说,比态度更为抽象和更为宽泛。价值观是对各种有关的态度的抽象和概括,表现为理论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宗教价值等。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态度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价值观一旦形成,反过来又构成了人们评价客观事物的准则,影响态度的表现,亦即,人的价值观不同,对某一具体对象所持的态度也不相同。

(四)态度的稳定性

态度形成之后,将会持续较长时间而不会轻易地改变,有些态度甚至融合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态度的稳定性会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规律性,使同一个人对同一对象形成前后一对一的、自然的固定反应。但我们所说态度具有稳定性并不是说它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态度发展的初期,在其三种要素的组织还没有固定化时,导入新经验、新知识,很容易引起态度的变化,只是当态度形成之后,再要改变就比较困难了。

(五)态度的媒介性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是行为的准备阶段,是由心理过程转换为行为的必经环节。被评价为有意义的工作(自己评价不是别人评价),才会有兴趣、有热情去做;认为没有意义事情,就不会去做,至少不会主动去做。只有在心甘情愿时,才会坚持做一件事。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违心地做某件事的情况是有的(如不喜欢的工作,却不得不在那里上班),但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者的内心是不愉快的,甚至是苦恼的。而且这种与心不合的行为,迟早是会改变的(他时刻准备跳槽或者想着要跳槽)。总之,态度是为行为做准备的,没有这种心理过程,行为无从做起。

(六)态度的系统性

对不同的环境、对象,一个人就会有不同的态度。一个人的所有态度合起来就称为态度丛,它是我们对这个人行为的判断标准。在态度丛中许多态度彼此互相联系,紧密相关,形成态度群。在每个态度群中,由于其中的各种态度相互联系较为固定,所以人们可以从某人的一种态度推知其另外一种态度。

(七)态度的评价性

这是态度最为核心的特征。所谓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准则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态度实质上就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可以通过言语、表情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出来。而且,这种评价既可以在意识水平上运行,也可以在无意识水平上运行。例如研究表明,对于构成自己姓名的字母,人们往往无意之中会给予较高的积极评价,这种评价是一种无意识的评价。大体而言,意识水平的评价,构成了人们的外显态度,无意识水平的评价则构成了人们的内隐态度。

(八)态度的内隐性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状态,它只是行为倾向,准备状态,而不是行为本身。因而,态度无法直接观察到,往往依靠态度持有者的言论、行为等外显方式,才能得知或推测到他的内心态度。个体对他人态度的推测要受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他人的言论又要受情境因素的影响,这就带来了推测的难度。比如对同一社会敏感问题,人们在电视摄像机前谈论和在家中与亲朋好友谈论,会有很大差别。在前一种场合,人们很可能隐瞒自己的真实态度,尽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当然这种内隐性,并不意味着态度不可知,只是提醒我们在分析他人态度时,必须慎重行事,不能轻易断言。

三、态度的构成因素和功能

(一)态度的构成要素

由于心理学家们对态度的概念界定存在分歧,因此,对态度构成要素的认识也出现分歧。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一元论”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态度是一种“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例如,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神经肌肉系统中布置好的反应的准备”,是“实际反应以前的准备”。强调态度本身所具有的行为意义及以往学习所得的经验对态度形成的作用。

2.“二元论”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态度由认知和情感两个因素构成。例如,卡茨认为“态度是个体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方式对其生活中的某些符号、事物等方面进行评价的预先倾向”[3],并指出态度既包含了情感的成分,如喜欢不喜欢,也包含对态度的对象和其特征以及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的认知的成分。

3.“三元论”观点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持“三元论”的看法,即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要素构成。这种看法较早是由罗森伯格和霍夫兰德提出的。他们认为,态度是个体以特定的几种反应方式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的预先倾向。这几种特定的反应方式,即是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倾向的。

四、态度的功能

人为什么要形成和保持态度?这是一个态度功能的问题。归纳各种研究,可以发现,态度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功能:

1.具有适应功能

这是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就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因此,一个人所形成的态度是在适应社会生活,而形成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一些人或群体对人们是很重要的,而适当的态度将使我们从重要的人物(双亲、老师、雇主及朋友等)或群体那里获得认同、赞同或与其打成一片。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态度,这可以使我们更好适应社会。

另外,态度的适应功能还体现在,人们所以对某一态度对象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是因为这一对象对满足个人的需要是有用的、有效的;而对某一态度对象持有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则是因为它阻碍和不利于个人需要的满足。

2.态度的价值表达功能

这是指态度表示一个人的主要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充分显示自己的人格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比如,参加某种集会游行,这表明我们赞同这一运动的主题,并拥有这方面的价值观,以及与某些人物认同的自我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动表明态度、积极参与某个群体的活动、实际帮助别人等等,都是人们选择并表明一定态度的方式,从而也表明自己的人格和思想观念。心理学家达顿(1973年)的实验。他在被试回答有关种族问题的时候,同时给被试联结上测谎仪。实验结束后告诉其中的一半被试说测谎仪显示你有种族偏见,对另一半则说他们回答是真实的。在被试走出实验大楼时,门口有实际为实验助手的乞讨者,结果发现,被评价为有种族偏见的被试施舍给黑人乞丐的钱,明显多于另一组被试,而对于白人乞丐,两组被试则无差异。显然,这是一种通过行为表明自己无种族偏见的做法。

3.对现实世界的迅速反应

对现实世界的任何一件事,我们都不会保持中立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态度可被看作是对我们周边世界几乎自动化的反应。有些运用精密仪器对人的大脑进行精细观察的研究表明:我们几乎是在看到刺激的同时对其作正面的或者反面的分类。

4.维持和提高自我价值感

态度常常发挥自尊功能,它帮助我们维持和提高自我价值感。例如,生活中很多人会过分相信自己所持的态度是“正确的”,自己是有智慧、有教养、有品位的人。这种想法有时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

而有时候态度又发挥着自我防御的功能。帮助人们抵御针对他们自身的有害的信息。正如“贼喊捉贼”一样,有时我们表明某种态度恰恰是为了掩饰自己与之相反的态度。

5.影响我们解释和加工各种信息

态度似乎充当着图式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和加工各种所接触的信息。并且,它使我们对一些事情、人物、团体、组织,甚至物品的感知和思考,带上某种色彩。研究表明,我们把支持自己态度的信息视为更准确、更可信,而认为与自己态度相悖的信息,则不准确、不可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