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分析

基于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分析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敏感区的确立与保护对于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合理演化十分重要。形成一个合理的城市网络对于实现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十分重要。

8.2.1 基于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分析

1)基于区域生态格局的城市空间形态优化

合肥市的自然生态空间资源优越,北依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以及一些零星分布的小水库,西近大蜀山,西南为紫蓬山风景区,南面为巢湖。在两座山体、众多水库和巢湖围绕的范围内,还密布着纵横交错的水系。加上北部的江淮分水岭以及水库干渠,使合肥在生态空间上具有良好的底质和足够的“个性”,并有利于形成独一无二的生态网络格局。

img113

img114

图8-2 合肥市自然环境本底及用地条件评价

资料来源:合肥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img115

图8-3 合肥市生态廊道分析图

资料来源:合肥市绿色廊道规划,2004

从图8-2(a)中,可以发现,合肥城市空间扩展受到地形地貌、环境保护和重大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三大因素制约。西北为城市水源保护区、东南为巢湖,连接两者的南淝河呈西北—东南方向穿越城区,形成城市的生态制约轴;在其两侧各有一条河流形成次轴(图8-3)。其次,城市空间拓展受到环境敏感地带控制,包括依据环保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所划定的环境敏感地带、生态廊道等。第三,铁路及高速公路以及内部高压走廊等分割城市。通过多因素叠加分析,划分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可以发现城市周边可用于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图8-2(b)],为城市用地发展选择提供依据。

2)城市空间形态的继承与延续

合肥有2 000多年的建城历史,在隋唐以后的1 000多年时间里,合肥一直未能演变成为地区中心,加上行政隶属几经变更,未能形成历代传承的地方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底蕴不足,甚至不如皖南的“徽州文化”那么鲜明。作为合肥城市形象的象征,环城公园被誉为城市的“翡翠项链”,它是城市富有特色的空间,建在古城墙的遗址上,暗示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保留着城市发展的痕迹,保护和展示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同时成为连接新老城区的纽带(图8-4)。

img116

图8-4 合肥市环城公园

资料来源: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其次,历史上的合肥“风扇型”城市空间形态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城市文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这种“风扇型”的空间结构已经逐渐消失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快速的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城市空间总体上呈现出“趋圆”扩展的态势。未来的城市如何发展,采用集中发展还是分散发展,抑或“分散化集中”发展,城市规划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良好的结构与形态,塑造新时期适应建设发展需要的崭新的、可持续的城市空间形态,并着重改变原有结构形态中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等,都是在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模式选择中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

3)城市空间形态的整合与拓展

目前,城市建成区在内部有逐步加密的趋势,城市二环路以内基本形成了一个大型组团,“摊大饼”扩展趋势已成定局。建成区外围各个方向沿对外交通干线均有很强的扩展势头,呈现指状拓展态势,并与周边乡镇的开发区相互交织,难以分割。东部已经将肥东龙岗镇的工业园区包围在内,城市与肥东县城店埠镇有连片发展的趋势;城市中的污染企业也选择搬迁至肥东的撮镇和桥头集的化工园区。北部已经与双墩的双凤工业区连片,与双墩镇区也存在连片发展的趋势。西部城市科学城选址在南岗镇,目前的开发势头强劲。西南肥西的桃花工业园深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部,相互交错并融合成一体;城市西南部建成区实际上已经与肥西县城上派镇连成一片。

综合上述城市空间扩展态势,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要顺应城市各个方向的发展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发展条件和现状基础,采取相应的整合和空间拓展策略,包括生态敏感区(如轴线、楔形绿地、湿地等)的保护、对现有功能空间的整合、城市主体拓展方向的确立等。

生态敏感区的确立与保护对于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合理演化十分重要。对于合肥城市建设来说,第一,联系城市西北水源地至东南巢湖的南淝河流经城市中心,串联环城公园,是城市地域重要的生态轴线,对城市形态和区域生态系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在城市建设压力大与环境敏感度高的地带进行控制,重点控制带有两个:一是城市西北部以两个水库为核心的水源控制地区;二是位于城市东南部,包括东南通风口、泄洪通道以及巢湖沿岸地带;第三,利用河流、交通线(铁路)、低洼地、水源涵养地、生态保护区等形成绿楔并与环城公园连接,深入城市中心区,对于合理分割城市组团,改善城市内部环境,丰富城市景观,塑造独特的城市形态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现有功能空间进行整合(图8-5)。首先,对东翼的传统工业区进行全面整合,搬迁改造现有的污染企业,突出体现交通门户优势,使其成为城市东部重要的产业组团。西南翼则整合现有的两个国家级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城市的新兴产业基地。其次,北部依托两个产业园区(庐阳产业园和双凤工业园),拓展北部组团;西部以科学城为契机,拓展西部组团;随着机场的搬迁、省政务中心的建设以及“滨湖城市”战略的实施,城市向南拓展将势在必行。由于东南地形限制和西侧高速公路制约,将依托包河工业园和义城镇拓展,形成南部“指状”组团。

img117

图8-5 合肥城市空间整合与拓展分析

由于存在城市中心梯度场和廊道效应梯度场,在单纯经济利益驱动下,城市本质上存在“摊大饼”倾向,这将严重破坏城市合理景观结构与生态平衡(宗跃光,1998)。因此,为避免城市“摊大饼”式蔓延发展的发生,满足不同规模的空间拓展需求,应合理选择城市空间的拓展方向。采取“以交通为先导”的拓展策略,建立开放的城市发展结构,延续城市特色,重塑合肥城市空间特色形象,采取“指状”、“带状”或“多扇形”的城市空间形态和组团式密集布局模式,将有利于改变合肥城市目前存在的“摊大饼”式扩展的态势。

4)城市网络的优化与架构

城市网络是城市的骨架,对城市形态起到引导和控制作用。形成一个合理的城市网络对于实现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十分重要。城市网络包括交通网络、生态网络等等。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网络的发展与完善,同时交通网络又受城市自然本底、物质空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房艳刚等,2005)。运用城市交通网络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建构和引导,能够增强城市发展的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城市生态网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这里仅仅分析由河流、植被带等地域环境要素为基础构成的城市绿色和蓝色网络。这种生态网络与其他城市网络叠合,是凸现城市风貌特色的有效手段,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同样起到引导和约束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关键要素之一。

目前,合肥城市“环形+放射”状路网骨架已不能充分支撑城市发展形态的需求并导致了城市交通拥挤。虽然放射型的路网有利于市中心和城市外围的联系,非直线系数也较小,但是放射型干道容易将外围交通引入市中心而造成中心地区交通拥挤,同时交通灵活性较差,并容易促使城市呈同心圆式向外扩张,这与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是不一致的,也不利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可持续演化;同时,城市绿化网络不够完善,现有绿楔不断被蚕食,导致原有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被逐渐破坏。

构筑一个“安全、高效、可靠、生态、多元”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为城市发展创造优质的交通服务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第一,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引导城市合理功能布局的实现和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优先高标准地进行城市主要干道建设,支持多翼展开的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成;完善城市各级道路密度,提高用地与设施的可达性;构筑快速路网络系统,有效快速地解决城市各组团间的长距离机动车交通,缩短组团之间的时间距离。第二,采取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式相协调的策略,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交通发展策略。旧城区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重点,其交通发展策略将以保护为主题,以“服务促保护”的策略思想;城市核心城区采取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战略;核心城区外围地区采取公共交通骨架,适度发展小汽车交通的战略;城市主城区与外围组团之间的联系走廊则采取以公共交通和小汽车并行发展的模式。第三,优先发展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城市合理交通方式结构的形成等。重视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合理交通方式结构,强化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第四,注重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网络架构。在组团内部布局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网络,创造宜居环境[图8-6(a)]。

建立“多级环形绿带+指楔形绿地”相结合的绿色网络,利用各种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同时在各组团之间留出足够的农田、森林等形成城市绿楔,营造生态缓冲地带。这样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和农村湿冷空间通过绿楔和廊道传入城市中心,缓解因密集发展而造成的城市污染和降低热岛效应,又能为城市居民就近提供游憩环境和场所,避免对农田和绿地的侵占与破坏。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与城市的功能结构和形态结构相适应,形成“两环两带四楔”的格局[图8-6(b)]。

“两环”即内外两条环形绿带,内部以环城河为绿带,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和合肥城市特色。在中部综合组团外围结合铁路、高速公路、防护绿地等人工和自然要素形成绿化隔离带,并且成为与外围城市组团的分隔,这条绿带需要进行强有力的规划控制,由于有交通和防护绿带等因素,实施可行性较大。“两带”即高速公路南环隔离带和滨(巢)湖绿带,前者是城市组团之间的重要隔离带,后者则是保护巢湖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四楔”即沿城市外围在东北、西北、东南、南等四个方向上保留四条绿楔楔入城市之中,绿楔将一直深入到城市二环路,并与城市内部的水系绿带连成一体。绿楔的保留与建设既体现了对城市历史形态的延续,又避免城市“摊大饼”式发展的发生。

img118

图8-6 合肥市生态网络与交通网络架构

5)城市密度优化——密度区划

根据城市各组团的主要功能和区位,重点对其人口密度、就业密度、建筑密度等进行密度区划,作为引导城市合理密度形成的依据。其中,老城区历来作为城市的中心,集聚了全市主要的公共设施,特别是行政办公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商业金融设施等,导致人口和就业岗位在城市中心的集聚。随着省、市级政务中心的外迁,老城区应重新定位,适时做出功能和密度调整。老城区位于环城河内,面积仅有5.3km2,是一个传统风貌与现代气息兼顾、城园交融、环境宜人的城市CBD,传承着城市历史人文特色和景观风貌。因此,适当简化其功能,降低人口和建筑密度,提高绿化面积,依托环城绿带,形成以商务和休闲功能为主的特色空间——城市“绿心”,从而延续和发扬了其原有的城市特色,更好地体现城市的个性。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市政务中心、省行政中心以及位于西南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作为高密度区,西北以工业为主的三个组团作为中等密度区,高新区和科学城、科学岛以及滨湖新城组团按低密度区进行控制。通过城市密度控制和合理的功能安排,使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合理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