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的要素分析

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的要素分析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与当前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对城市空间的巨大需求相矛盾的。即,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导致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并出现蔓延趋势。因此“分散化集中”应是我国目前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

8.1.2 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的要素分析

通过4个测度指标的组合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图8-1)。这4个指标分别是人口的集中/分散、城市空间(用地)的集聚/蔓延、城市密度的高/低、城市生态空间(包括开放空间、绿色空间等)的增加/减少。首先,在紧凑城市中,有两个概念经常混淆,即集中化/分散化(centralization/decentralization)、集聚/蔓延(concentration/sprawl)(Holden,2004)。前者是指人口在较大范围内的空间运动方向,即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和城市人口向农村的分散;后者则是指城市地区的空间扩展过程,即向中心区的集聚和向郊区的扩散。其次,考察城市空间形态的可持续性还应该分析城市密度(urban density),包括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生态空间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形态和质量。从这4个考察标准出发,大型紧凑城市则是空间高度集聚、人口集中,导致生态空间较少;城市蔓延则表现为土地低密度开发、空间离散、人口密度低、农业用地减少,开敞空间虽较大型紧凑城市多,但难以形成体系,对生态系统仍然是一种危害;绿色城市要求有较多的生态空间,较低的人口密度。这是与当前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对城市空间的巨大需求相矛盾的。当前,“分散化集中(decentralized concentration)”看上去是一种最优发展潜力的模式(Owens &Rickaby,1992),它与霍华德(Howard,1898)的“城镇丛”概念相似。“城镇丛中每一个城镇的设计都与其他城镇不同,然而整体上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且经过深思熟虑的开发规划的一部分”。这种结合了紧凑城市和步行城市的优势以及具有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多种需求的空间灵活性的城市形态,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Jenks,1996)。这种形态空间局部集聚并采用高密度开发;各组团功能相对齐全,能满足组团居民的日常需求并创造了一种各具特色的宜居环境;各组团相对独立,组团间保留了绿色开敞空间。但是,这种“城镇丛”的模式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全面认可,主要存在两种论点:一种观点认为,分散化必然导致城市跳跃式(leap-frog)发展,而城市跳跃式蔓延破坏了环境,增加了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提高了交通成本,促使城市居民按阶层划分导致空间分离等;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跳跃式蔓延使城市填充式发展成为可能,使土地的开发强度能够根据后来的高地价来决定(丁成日,2005)。这两种论点都是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的,并没有全面考虑城市的环境、生态和宜居城市等其他方面的要求。

img112

图8-1 城市空间形态的四种模型

资料来源:根据Holden(2004)增改

我国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发展可概括为“集中化蔓延(centralizedsprawl)”。即,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导致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并出现蔓延趋势。在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城市空间的集中发展和间隙式布局是一种理想的空间发展前景(段进,1999)。俞孔坚(2005)提出“反规划”理念,其实质就是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城市是全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城市并不仅仅只有生态保护,还需要考虑经济的可行性(economic viability)、宜居性(livability)和社会公平性(social equity)。此外,决定城市空间形态的可持续性还应该从城市密度、功能空间、城市网络(交通网络、生态网络)、生态空间等几个方面满足发展的需求。因此“分散化集中”应是我国目前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