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模式架构准则

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模式架构准则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前人研究成果,这里提出了如下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模式构建准则。对于大城市来说,形成“整体形态松散、组团形态紧凑”的布局模式,即“分散化集中”,有利于形成空间紧凑、功能紧凑,是保障城市空间形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城市空间形态的宜人化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客观要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模式应有利于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延续,体现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8.1.3 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模式架构准则

模式并不意味着对现实的描述,而是谈论它们所源自的问题的有用的“理想形式”(Friedmann,2004)。探讨模式的目的不是描述城市空间发展所要达到的最终理想状态的空间内容和形体,它不是某种具体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体,而是一种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空间发展战略(段进,1999)。此外,世界上并不存在最好的、通用城市形态,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空间形态的选择,并不存在某种形态优越的偏执观念,关键在于所选择的城市空间形态是否与当地具体条件相适合,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否满足创造宜居城市的条件等。基于前人研究成果,这里提出了如下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模式构建准则。

1)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态化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是一个自然—人工复合的生态系统,城市的各项物质构成要素皆具有独特的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城市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和各项物质构成要素,营造生态基质,架构生态廊道网络,开辟绿色斑块,形成开敞空间,完善高效的“斑块—廊道—基质”城市生态绿化网络系统,以利于城市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循环的优化以及城市土地和各种能源高效利用。城市空间形态生态化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客观要求,其就是要采取生态网络化、城市组(集)团化间隙式布局模式,以保护和修复城市地区的生态完整性,降低不同类型城市空间形态所带来的生态与环境的负效应。

以绿化为主的开敞空间对于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态化建设十分重要。开敞空间规划与布局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成败。在城市建设中运用规划的力量设计适宜的开敞空间,是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主要手段之一。绿色开放空间作为最具生态价值的城市空间形态更是受到规划师的青睐。今天的这种绿色开敞空间已突破了城市绿地景观美化和休闲的单一功能,而是通过彰显其生态功能在平衡大都市空间结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城市空间形态的紧凑化

“紧凑(compact)”是指城市组团空间相对集中布局、高密度的状态,并且含有高效率之意。这里主要指在“分散化集中”的过程中,采用高的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密度和规模,城市及其组团则难以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城则难以形成较好的城市生活氛围,继而难以抗拒中心城区巨大的吸引力,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钟摆式交通,从而造成阶段性交通拥挤和能源浪费。紧凑城市是一个新的且毫无疑问的发展模式(Williams,2001)。布雷亨尼和布洛尔斯(Breheny &Blowers,1993)曾巧妙地将紧凑城市解释为一种高密度、综合利用的城市,它鼓励在现有城市区的界线内所进行的开发,但这种发展不可以超出该边界(Jenks,1996),其只是一种尽可能充分利用已经存在的城市空间的结果和一种结束城市蔓延危害的一种方法(Camagni,2002)。

建设紧凑型城市是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战略选择,通过密集化来实施紧凑城市的理念是为创造可持续性的城市而提出的建议之一。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化是建设紧凑型城市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必须综合考虑密度、区位和交通体系的密切关系,形成一种适宜的城市空间形态完全依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大城市来说,形成“整体形态松散、组团形态紧凑”的布局模式,即“分散化集中”,有利于形成空间紧凑、功能紧凑,是保障城市空间形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对于我国的城市密度目前有两种看法,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的城市密度特别是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应该予以疏导和控制;另一种从资源约束的角度认为中国城市应该提高密度。丁成日(2004)认为,中国城市应走高密度的城市发展道路,这是因为中国的人地矛盾将随着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而日益严重,资源的约束要求资源的高强度利用。因此,紧凑发展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反应在城市空间形态上,则是城市局部(组团内部)空间的紧凑、高密度发展。

3)城市空间形态的宜人化

城市空间形态的宜人化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客观要求。城市规划最基本的理念就是为大多数人创造优化的人居环境,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具体体现。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意味着全面提高城市的宜居环境,便捷、活力、美感、舒适、参与等是宜居环境的重要参考标准。基于此,可持续城市空间形态必然要求有可持续的社区规划,发展多功能的社区,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建设多功能社区中心,提供全面的康乐设施和交往空间。

土地混合利用(mix-use)是一种新的规划理念,这与我们过去强调的“严格僵化”的城市功能分区是不同的,因为这样可以使得各种不同的功能场所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们有更方便的活动交往,避免了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出现长距离的交通运输等。交通在可持续形态的讨论中是一个核心问题。在走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形态而非发展本身的过程中,设施的可达性应该是主导性因素(英国城乡规划协会,1990)。因此,土地混合利用模式与交通可达性改善是创造城市空间宜人化的关键要素。

4)城市空间形态的人文

人文因素是城市形态质量和建设行为的重要影响力量(王建国等,1996)。城市空间形态的人文化就是在发展和重塑城市空间形态的过程中,体现出对历史的尊重与延续,体现在继承与延续、发展与保护两个方面。霍夫顿和汉特(Haughton &Hunter,1994)指出:可持续城市并非植根于对过去的居住形态的理想化叙述,也并不意味着让一个城市在追求最新的改革时尚的名义下激进地抛弃自己原有的特殊文化、经济及形态背景。

强调城市发展过程中时间上的和谐,是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中对待历史、现实与未来三者关系的百年不变的精神纲领(吴志强,1999)。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模式应有利于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延续,体现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因为城市形态不仅是财富积累的产物,也是城市文化逐渐积累的产物。城市作为历史的产物,其形态的变迁必然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寻求其现实的表现;其次,城市和区域历史文化环境是城市的宝贵资源,是城市人类演化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模式的选择应将其作为主要的资源之一加以发扬和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