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构“物—人—环境”的生态关系

重构“物—人—环境”的生态关系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也因此有人形容设计是创造一种“缘”,关系到“物—人—环境”良性发展的“善缘”。在人与物、人与环境、设计与制造以及人们对设计的认识上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物性与人性、物能与社会的有机构成上重新思考设计,这意味着未来的设计师非但不能漠视或厌弃这种物—人—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复杂关系,还应该更充分地加以发展及运用,让自己更有能力去准确把握复杂秩序中所隐含的种种矛盾,让设计发展出良性的共生关系。

1.重构“物—人—环境”的生态关系

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来显示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如果按丹尼尔·贝尔“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划分来阐明社会生活内容和人的存在境遇的转变,那么我们在经历了“人与自然的较量”[game against nature]和“人与加工制作后的自然较量”[game against fabricated nature]之后,进入到完全人文化了的“第二自然”(1) 。在自然环境→制造物的环境→人文环境的转变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对现实环境的需求与设计的互动关系。那么,究竟人类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什么样的人能够担当真正的创造者?

终结标准化设计

从全球现代化初见端倪以来,以标准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为发展基础的现代产业,其基本构架是以规格化的量作为根本前提,由此产生的廉价商品可以迅速普及。在这种前提下,多样化的消费群体几乎非常被动的用规格化的消费概念去简单适应被标准化了的商品,而市场导向也“对人们大力灌输均质化的合理性和标准性等一系列观念,并将这种观念以近乎宗教信仰的方式,深深的植入到人们心中,使其对所遭受的均质化待遇及种种现象变得习以为常。”(2)

仅仅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才得以相对稳定的商品标准化和消费者均质化现象,必然限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这影响到原本进步的现代主义设计在得到极端发展后竟然逐渐僵化,无视任何差异的存在,人们从中看不到生活的丰富趣味最终犹如陷落到了物质形式的“禁欲时代”。事实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需求,标准化产品再也无法获取更长久的认同,这就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悲歌。

这种以物质化的消费者作为目标对象的设计方式已经遭到否定,人的独特性备受重视。当标准化设计思想被终结后,设计的切入点从寻求细微差异到制造极端化体验,令所有商品的存在意义以取悦大众心态为主,消费者的洞察[consumer insight]成了设计师不得不作的功课。其实,设计能够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就算胜利了,这是后工业时代的福音,个性化正意味着更多的市场空间和盈利点。

因为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带来生产力的解放和物质财富的剧增,同时对人的认识、对社会价值观、以至于对社会机制和文明形态也都产生了影响。社会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创新,同时还为创新提供了生意兴隆的市场。在这种背景下,不断强化的各种设计,总体上呈现为追求新颖和独创的主导性活动,具有寻求未来表现形式的自我意识。

人们的生存价值观从循序渐进转变为多流向起伏,社会结构从单向分层转变为多层混合交替,经济价值观从单一直观体现上升为交叉效应表现,审美感观则从群体趋向转化为个性展现。物的设计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以人们的生活环境为创造场所的“艺术创作活动”,消费者不再盲从,他们找出许多可以表现自我和个性的途径。人们期待的商品将不再只是呆滞的物品,而是具有生命、能够使人与环境达成融合的一种有机媒介,生命和周边环境的律动将产生更直接的关联。也因此有人形容设计是创造一种“缘”,关系到“物—人—环境”良性发展的“善缘”。

设计造“缘”正是在物与物、物与环境之间建立一种“自律性”,防止各自向不同的方向自我膨胀,已经成为当代设计的重要特征。“相映成辉”、互相为“缘”,能够促进系统优化。当生活被众多的物群所包围,这个群体的综合效应如何,无疑会对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起到直接作用。一旦物群内所有的产品达到互为存在的条件、互为存在的前提这种境界,那就不是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乘,而会产生“功能增值效应”,例如在新旧建筑之间想办法建立一种“善缘”,从而达到让历史与未来互为存在条件和前提的目的。

可持续的整合创造力

对于进步和发展,人类有着天生的渴望。设计,在任何时代都以种种强劲动力激励着人类锐意前行。人类最初限于物能的设计并以此开拓生活形态,无论是19世纪中叶的莫里斯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还是20世纪初的包豪斯设计运动,都是以物的种种新颖形态,将人类导向兼具一定环境意识和消费价值的新型生活形态。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为主导的设计观的确立,设计用各种形象性的特定语言,增塑出人类生活的环境关系时,将日益关注人的本性与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

人们真正追求的其实不是拥有单一的物而是整个生活环境品质的提升。当物及用物环境一直处于变化与成长的状态时,设计的方式也就随之发生彻底转变。甚至物的设计可以一改以往产出既成品的概念,而成为能够有效利用事先预留的空间结构、借助本体便可升级的“未成品”[绝不同于“半成品”]。随着未成品概念的出现,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概念也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商品具有不断进化的能力,而不是过去那样经由消费使用最终走向废弃。

进入后工业或者说信息社会后,电脑作为设计工具,虚拟的、数字化的设计成为与物质设计相对的另一类设计形态——非物质设计,这使设计的存在形态更为丰富,它不仅实现了自身,而且揭示了物质设计中早已存在的非物质性。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反映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变迁:“即从功能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合理需求、人性化需求]。”(3)在人与物、人与环境、设计与制造以及人们对设计的认识上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网络化、信息化所导致的广泛社会交往要求物的设计兼备一定人伦特性。以环境意识强化内部机能的有机构成和外观的形象塑造,使设计以物的交往运作游离于物品实体之外而构成种种环境关系。从物性与人性、物能与社会的有机构成上重新思考设计,这意味着未来的设计师非但不能漠视或厌弃这种物—人—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复杂关系,还应该更充分地加以发展及运用,让自己更有能力去准确把握复杂秩序中所隐含的种种矛盾,让设计发展出良性的共生关系。

作为设计师,必须努力的为开始享有自由思想和自然生活的社会大众带去更多的充满感动的事物以及由此构筑的令人愉悦的生活形态。不但要以多样化的、彼此不同的消费群作为设计的思考对象,而且必须从多样化的基本观点上去澄清旧观念,设计规划出可以适应各种生活形态的多样化商品,实现个性商品的设计生产和对应生活形态多样化的需求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

因此,设计师应具备整合性创造力。所谓“整合性创造”,“其意义与价值不仅是将变化多端的现象加以记录整理,或者是将异质化的商品勉强的拼凑在一起。事实上,它是一种能够涵盖和平衡彼此矛盾的多价值观,而且是能够囊括丰富而混沌概念的一种综合及构筑性活动。它之所以必须特别强调对多样化价值观及偏好的广泛性涵盖,特别重视即时性与纪实性,就是为了能够超越个人单一的行动能力、理解范围与策划意图只能涉及涵盖的范围。”(4)

整合创造就是以系统论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研究设计对象,将设计纳入物—人—环境的系统中来考虑,寻获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强调自我更新的机制,以此为目标兼收并蓄地吸收所有异质化的元素进行“化合”,激发出动态的充满活力的有顽强适应力的生长空间。这就意味着现代设计教育,应该走出传统的模式,以开放的思路去造就未来的设计人才。

为人的存在佳境而设计

“为人的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设计考虑的对象由“消费者”转变为“生活者”,这意味着设计从关注市场目标转向以关注生活文化为目标,洞察生活中人的需要。物对人的意义是消费,更确切地讲,物是消费中的价值性筹码。塑造消费价值,是透过物的改观满足生活者更高一层的欲望。在情感消费或文化消费中的生活者所追求的远不是物质性的商品,更有商品背后的精神意义和文化附加值。由消费方式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预示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所谓体验经济,其实是从市场需求角度对“知识经济”的解读。“知识经济”从生产角度强调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体验经济”则从市场需求角度强调了人的无限需要中的“体验”类需要开始转变为现实需求,从而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更为美妙的说法是:体验经济是“更人性的经济”,“是否也可以推论体验经济就是美学经济”。

同样的一件商品,因为经济形态的变化而迥然不同:从自然经济时期的质朴本分到后工业经济时代的个性张扬,从需要决定价值到需求决定价值。时代不同了,价值的判断标准也改变了。从最初萌发交换的自由贸易的“质量”,到工业经济的“价格”,再到服务与体验经济的“感受”,同样的一种商品在各种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和品格。

如果价格是一种稀缺程度的衡量,如果由于同质化严重不能从产品本身寻找明显的差异来制造稀缺,那么,只有从文化、心理、时尚等去创造差异,制造新的稀缺。如果一件商品没有“自然禀赋”的优势,那就去发觉“获得性禀赋”来创造比较优势,甚至可以不着边际以“酷”来制造体验中的心理差异。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人与人的相互影响增强,人们在观念上更易接受新事物。在互通有无的融合中,人们对现实需求越来越复杂多样,其目的是希望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自身的存在境域。如果按马斯洛的需要论观点,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后都可在不同层次上体验到“人的存在佳境”。更高层次的需要其实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设计的结果则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五种需要的内在规定性,在高科技强悍、人心疏离的今天,特别强调人性化设计就是为了达到高情感和高科技的平衡,即“高科技/高接触”[high-tech/high-touch]。(5)

设计实质上是对日常文化进行挑选和评价以后得到的一种日常生活的操作方法,它所提供的生活观念和视觉形象应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如果设计师的创造力在设计中发挥作用,其结果则能充分体现设计师对人生存问题的考虑,确实能成为帮助人们更好生活的手段。一个国家设计产业的强盛和由此形成的富有独特性的战略,会促进经济的成功与发展,德国和日本无疑都是最好的例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人类对自身的追问,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在寻找自己的方向,无论哪一种设计,无外乎是为人的存在佳境而设计。建筑设计创造城市环境,室内设计创造居住、工作、社交环境,工业设计创造使用环境,服装设计创造“贴身”环境,视觉传达设计创造信息环境等。设计在物—人—环境的关系中开创了一个内容丰富、充满刺激性和新鲜感、复杂而又极富生命力的社会。设计始终是人类对生存方式、生活样式以及美好未来的设计。这样说来,设计师必须是那样一种人:能够勇于面对永无止境的变化,面对各种互相矛盾的价值观,在兼收并蓄中结合、从混沌中找到秩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