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环境重大项目

生态环境重大项目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环境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如下:2001年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决定,将西部地区极少数居住在生存条件极端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区的特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我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第一批四个试点省区之一。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促进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了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双赢”的目标。

生态环境重大项目

自治区发改委

2008年,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我区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水土保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等重点项目,我区生态建设、沙化治理、水土保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生态环境整体趋向好转,局部明显改善,为促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生态环境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如下:

一、生态移民工程

2001年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决定,将西部地区极少数居住在生存条件极端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区的特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宁夏称“生态移民”),我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第一批四个试点省区之一。

2001~2007年,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我区移民专项资金4.8亿元,我区通过跨县生态移民,在引黄、扬黄灌区和国营农场建设移民安置地24处,搬迁六盘山涵养林区和中部干旱带移民11.2万人,移民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建设新家园,实现了“一年建设,两年搬迁,三年稳定”的目标。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促进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了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双赢”的目标。

为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干旱带的贫困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2007年11月,自治区政府第10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委编制的《宁夏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规划》,决定围绕“水源、生态、开发、特色、转移”五个重点,按照“人随水走,水随人流”的思路,通过实施县内生态移民,将居住在偏远分散、生态失衡、干旱缺水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现有扬黄水利工程沿线、公路沿线和城郊区域,方便移民吃水、出行、上学和劳务输出,通过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旱作高效节水农业和劳务产业,实现“山内的问题山外解决,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面上的问题点上解决”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干旱带的贫困问题。规划2007-2011年,建设42个移民安置区,开发和调整土地71.75万亩,其中用于安置移民的土地面积35.11万亩,搬迁中部干旱带移民20.68万人4.64万户,涉及6县(区)520个自然村。

自今年3月我区正式启动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以来,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非常重视,分别组织了相关调研组,多层次、多角度到移民规划区进行调研,广泛征求了项目县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意见。自治区人大做出了《关于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涉及土地有关问题的决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规划区土地权属处置的若干政策意见》。这些配套政策的制定出台,确保了生态移民工程顺利实施。

2008年,生态移民规划搬迁7.74万人1.73万户(其中当年定居1.67万人0.34万户),建设29个项目区,其中,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新开工项目区20个、续建4个,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5个。今年实际审查批复29个项目区,批复规模8.1万人1.77万户(其中当年定居1.67万人0.34万户)。在各项目县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自治区各部门密切协作,工程进展顺利。截止10月30日,已完成移民定居任务2.2万人,占全年总任务的131.7%;全区29个生态移民项目区已完成农田水利配套17.2万亩(其中充分灌溉面积6.7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0.43万亩),占全年总任务的89%;开工建设移民住房101.48万平方米,占全年总任务的113%;已建成移民住房81.6万平方米,占全年总任务的91%。预计到年底,可全部完成今年生态移民工程的建设任务。

二、大六盘生态经济圈

六盘山是黄土高原西部保护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一座“绿岛”,是维护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绿色屏障。规划区内除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区域,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干旱缺水,加上人口过多,产业结构单一,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严重失衡,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生态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生活贫困长期交织,互为因果,不仅制约了这一区域的脱贫致富,也影响了整个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在总结多年来山区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对南部山区生态经济建设进行深入调研后。2005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我委编制的《宁夏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总体规划》,并于2006年开始启动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规划到2015年,新营造水源涵养林91万亩,封山育林48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30平方公里。生态工程建设区内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36.5%提高到73.8%;固原市森林覆盖率由17.6%提高到23.3%。

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启动实施以来,我区通过整合国家退耕还林、以工代赈、“三北”防护林等项目资金,共同推进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有效改善了南部山区生态环境状况,提高了森林植被覆盖率,增强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6-2007年完成营林任务36.38万亩,其中荒山造林23.2万亩,退耕还林7.88万亩,封山育林5.3万亩。

2007年,由于国家暂停了退耕还林政策,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营林任务中不再安排退耕还林。今年,计划完成营林任务20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5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截至目前,已经全部完成了今年的建设任务。

三、水土保持工程

国家从1998年开始安排我区水土保持专项治理工程资金,到2002年累计安排我区1.02亿元。项目范围:重点是山区八县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兼顾川区水土流失防治区域。主要建设内容:水土保持骨干工程,小流域治理(包括基本农田,造林种草,封禁治理,小型水保工程,流域道路等)。

从2003年开始,国家在黄土高原七省区(陕西、内蒙、甘肃、青海、山西、河南、宁夏)实施淤地坝试点工程,水土保持专项资金全部安排在淤地坝工程上。2003~2007年,国家累计安排我区淤地坝资金1.08亿元,我区在西吉、海原、原州、盐池、彭阳、隆德、同心县(区)批复15条坝系可研,其中已建成7条,在建8条。

2008年,国家安排我区淤地坝资金3613万元,共安排11条坝系85座淤地坝建设,其中骨干坝26座,中型淤地坝40座,小型淤地坝19座。主要在原州区、彭阳、西吉、海原、隆德、盐池及同心县。截至目前,已完成今年建设任务,预计可增加灌溉面积274.5公顷,淤地294.3公顷。

四、退耕还林工程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2000年国家开展了退耕还林(草)工程试点示范,我区被列为试点示范区之一,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实施。我区退耕还林工程规划在2000~2010年内,完成退耕还林202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874万亩,宜林荒地造林(封育)1148万亩。规划造林总投资(种苗补助资金)10.11亿元,全部为国家投资。主要在南部黄土丘陵区和中部干旱带地区实施。项目全部实施后,可新增造林面积2022万亩,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面积将逐年减少,使我区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截止2007年底,国家投资40.7亿元,其中粮食补助金30.43亿元,现金补助4.32亿元,种苗费补助金5.95亿元。累计安排我区退耕还林任务118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71万亩,荒山造林668万亩,封山育林50万亩。工程建设涉及了全区146个乡镇,334245户,160万农民受益,平均每个农民受益约1700多元。

2008年,国家调整了退耕还林政策,暂停了退耕还林工程。目前,我委已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国家即将批复。《规划》通过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推进生态移民、发展后续产业和农民培训以及补植补造等综合措施,确保我区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切实巩固。

五、退牧还草工程

我区现有天然草场面积3665万亩,其中可有效利用的天然草场2800万亩,由于过度的超载放牧,我区95%的草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中度和重度退化77.5%。2003年国家正式启动了退牧还草试点工程,我区被列为试点省区之一,同年5月1日我区全面实现了草原禁牧。

2003~2010年,全区规划实施草原围栏3500万亩,草原补播改良1500万亩,计划总投资13.88亿元,主要在全区各市县区范围内实施。

2003~2007年底,我区累计完成天然草原围栏1960万亩,天然草原补播改良315万亩,国家总投资4.86亿元,其中饲料补助金2.02亿元,草场围栏补助金2.52亿元,补播改良0.32亿元。主要集中在盐池县、灵武县、中卫市、中宁县、同心县和海原县等。

2008年,国家初步安排我区天然草场围栏任务50万亩,补播改良任务15万亩,当年新增国家投资1097万元,国家计划安排资金1097万元,其中饲料补助金247万元,草场围栏补助金700万元,补播改良补助金150万元,待国家正式计划下达后,我区尽快将任务分解到有关市县,并抓紧实施。

六、“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1978年国务院批准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我区被列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范围。通过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我区造林绿化的快速发展,可新增林地面积,中部干旱带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将进一步巩固沙漠化治理环境,引黄灌区实现高标准平原绿化。截止2007年底累计争取国家资金2.43亿元,完成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357.8万亩。2008年,争取国家资金6000万元,下达造林任务60万亩,目前已全部完成。

2008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