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生态环境

区域生态环境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区域的发展从生态的角度加强调控和管制。城镇密集地区面临着比非密集地区更加显著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其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相对其他地区更加严重。如何构建和维护城镇密集地区的生态网架,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将开发建设控制在生态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是规划的重要任务和目的。建立城镇密集地区生态空间的基本构架。提出明确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灾害整治的原则、目标和措施建议。

5.3.4 区域生态环境

对区域的发展从生态的角度加强调控和管制。城镇密集地区面临着比非密集地区更加显著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其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相对其他地区更加严重。如何构建和维护城镇密集地区的生态网架,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将开发建设控制在生态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是规划的重要任务和目的。这部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城镇密集地区合理的生态环境容量

城镇密集地区是国家和区域增长的核心区域,承担着解决人口就业、承接人口转移、带动区域和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任,但同时城镇密集地区由于多年来的高投入、高消耗式的增长,生态环境已经十分脆弱。规划应按照区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增长及分布的基本特点,以及城镇密集地区的土地、水资源和生态容量等,分析区域合理的环境容量,测算相应的建设用地总量和人口的合理控制目标,提出相关的对策,对区域发展的目标、增长方式、发展战略的制定等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2)确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目标及空间安排

把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与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区域的综合实力作为同等重要的目标,改善城镇密集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相适应的生态系统,促使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相关目标应采用定性和定量表述相结合的方式,易考核、易操作。

建立城镇密集地区生态空间的基本构架。结合城镇密集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城镇、产业、交通设施布局的特征,提出区域生态空间的基本构架,包括各类生态保护区域、农业开敞空间、城市间生态隔离区、区域的生态走廊等,以及对城镇空间、产业空间的布局要求。

3)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措施和要求

明确城镇、产业空间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求,各种污染的治理标准和措施,区域生态建设与保护的要求。结合区域整体生态网架的建构,划出各类保护性空间,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林地、湿地、丘陵山地,分别提出保护目标、控制要求和措施。提出明确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灾害整治的原则、目标和措施建议。针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分别提出整治目标、污染控制对策和防治措施;提出区域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原则和目标;噪声污染的控制目标和原则等。

4)明确区域内外的生态环境协调要求

(1)城市间的相互协调,主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上下游水体的污染、断面水质的控制、大气污染、景观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提出区域各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协调的内容、方式和监管的措施等。

(2)城镇密集地区和外部的协调,提出需要协调的内容和协调的目标。主要包括边界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和建设、污染的合理控制和共同治理、水源地的保护和流域水系的治理、防洪等区域性防灾体系的协作共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