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收入差距巨大

区域收入差距巨大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在中国内地出现了与众不同的趋势。但是,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分割政策使得劳动力流动受到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足,流入城市后所获得的收入和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和城市居民还是有很大差距。这就导致城市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两条机制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近年来,中国省之间和城乡间的人均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这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拐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区域收入差距巨大_空间的力量:地理、政治与城市发展

大量研究都表明,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扩大的趋势,而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很大(例如:Ravallion and Chen,2007;Gustafsson,Li and Sicular,2008)。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不能将城乡间和地区间收入差距当作两个独立的问题来看待,平均收入较低的地区往往也是农村人口众多的地区,因此,城乡收入差距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村人口较多的地区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了。如果把中国的每一个省都看成由农村和城市两个单位构成,那么,中国总体上的地区间收入差距就可以分解成城乡间收入差距、不同省的城市之间的差距和不同省的农村之间的差距,通过分解,总体上的地区间收入差距中70%—80%可以由城乡间收入差距来解释(万广华,2006)。

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在中国内地出现了与众不同的趋势。从全球视角来看,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会缩小。韩国在1994年基本消除了城乡收入差距,斯里兰卡和中国台湾也在1995年将城乡收入比降至1.4以下(Henderson,2007)。而在中国内地,城市化进程却伴随着城乡间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一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验相左的经济事实该如何解释?一般而言,城市化降低收入差距的机制有两条:首先,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更高的城市部门,可以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与此同时,进城劳动力在城市里相对收入较低,有压低城市平均收入增长速度的作用;其次,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可以获得更多的耕地资源,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提高农业的人均产出。但是,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分割政策使得劳动力流动受到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足,流入城市后所获得的收入和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和城市居民还是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农业用地的使用权难以流转,农业规模经营很难实现。这就导致城市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两条机制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但由于劳动力流动还不够充分,而政府大量的支出投向城市,经济开放等其他因素又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于是,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陆铭、陈钊,2004;Lu and Chen,2006;陆铭等,2005;Wan et al.,2006)。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化的进程和土地市场的发育使得土地价格明显上升,农村土地在被征用为国有土地并转为城市建设用地之后价格大幅度提高,而这一块土地增值收益也主要被投向了城市建设,这又成为扩大城乡间收入差距的新的因素。在存在城乡间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的条件下,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将困难重重。

近年来,中国省之间和城乡间的人均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这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拐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既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将经济资源配置到欠发达地区,这是我称为“动钱”的政策,也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迁移到较发达地区,这是我称为“动人”的政策。即使当前中国真的已经出现了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拐点”,政策制定者也需要严肃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动钱”和“动人”两种政策相比,谁更能够有效且可持续地缩小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当前出现的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缩小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是多年以来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结果?这一问题很难用数据来回答,但从世界银行对于国际经验的总结来看,通过劳动力流动的“动人”政策才是地区间走向平衡发展的出路(尚柯、沙安文,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