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比较优势理论的沿革

比较优势理论的沿革

时间:2022-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源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差异形成的原因,从而解释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而要素禀赋理论不仅深入分析了要素供给方面的差异如何影响相对价格差别和比较优势,还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于两国的要素价格和要素收入变化的影响。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1.绝对优势论。

绝对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增长的原因》(简称《国富论》)中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各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如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条件等人力所无法控制的因素的不同,以及各国所掌握的特殊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技能的差异或者资本积累所形成的可获得性资源优势的差异,就会产生两国的绝对成本的差异,进而成为两国间产生贸易的基础。各国在生产同一种产品中会有不同的生产成本,也就形成了各自绝对优势的差别。这就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学说或绝对利益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各国都应该利用各自的优势专门化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尽可能地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数量,通过国际贸易用这些优势产品去交换所需要的在本国生产成本较高的其他产品,这样的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会使各国资源都能被最有效地利用,并增加所有产品的产出,最终会使贸易双方都会受益,这是符合国际分工贸易中的“趋利避害”的原则的。

按照绝对优势理论,两个国家发生贸易往来的必要条件是每一个国家至少有一种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要低于其他国家,否则,这个国家将无法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因此,按照该理论,发达国家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形成了贸易的基础。但是,这一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当前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间的贸易规模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规模的现象。即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要素禀赋相近的国家间,仍可以开展贸易的现象,用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

2.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补充和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论证了自由贸易发生、发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它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之后的自由贸易理论都是沿着比较优势理论这一分析范式不断展开的。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决定两个国家能否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劳动成本的差别,而是相对劳动成本的差别。虽然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但两者的不利程度肯定是不同的,相比之下总有一种产品的绝对劣势要小一些,即具有相对比较优势。那么,该国就可以利用这种相对比较优势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尽可能扩大生产和加大出口数量,其结果可使贸易双方同样能从这种交换中获得利益,达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各种产品产量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与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相对应,比较优势理论也可被理解为相对优势理论。

3.要素禀赋论(H-O模型)。

瑞典著名的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在后来进一步修正和扩展了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一种国际贸易的纯理论——要素禀赋(或资源禀赋)理论(The 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即常被人们使用的H-O模型。

要素禀赋理论主要从两个方面扩展了比较优势理论。一是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源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显然,用劳动生产率单一因素的差异来衡量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是片面的、静态的,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导致各国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不同,比较优势理论把成本的差异原因只归结于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而现实中决定成本的因素除了劳动生产率外,还有许多其他影响因素如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而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差异形成的原因,从而解释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二是比较优势理论只给了人们一种乐观的利益共享的贸易前景,但是没有考虑要素价格和要素收入分配问题。而要素禀赋理论不仅深入分析了要素供给方面的差异如何影响相对价格差别和比较优势,还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于两国的要素价格和要素收入变化的影响。

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裕度决定的,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具体地说,就是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就应该尽力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就应该尽力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4.里昂惕夫悖论。

要素禀赋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它同比较优势理论一起成为国际贸易的两大核心理论。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于1953年首次对美国1947年的对外统计资料做了一次经验性的检验,他通过计算美国每百万美元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所使用的资本量和劳动量,从而得出美国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试图证明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编制了美国200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计算每年生产100万美元的出口产品和与进口替代品所占用的资本与劳力比率。但是结果却发现:作为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说明要素的丰裕度差异并不能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这与要素禀赋理论所预测的完全相反,这就是所谓的里昂惕夫悖论或称里昂惕夫之谜。

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分别对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其结果是除个别少数情况外,绝大多数国家也存在里昂惕夫之谜。这就吸引了许多的经济学家试图从各个方面寻找原因,来解释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弥补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归纳起来,对里昂惕夫之谜产生原因的解释主要有:要素偏好差异说、人力资本说、贸易保护说、自然资源说、要素密度逆转说。

5.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深入分析的思路,在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都是国际贸易可以获利的一项有力证据,甚至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也始终把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受传统经济学家对客观经济活动认识水平的限制,因而所说明的问题也是有限的,尤其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就表现出了种种缺陷:一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一国资源禀赋条件基础上的,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外生性和静态性。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的相对优势理论,还是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的要素禀赋论,它们都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前提下的,如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别、技术水平不变、要素在国与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无交易成本、不考虑需求等等。李嘉图并没有看到劳动生产率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提高。俄林也并没有认识到,在自然资源不能流动的情况下,其他生产要素是可以流动的,而且会流入世界上自然资源最富饶的地区,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配置。显然这些假设与现实经济是相背离的,无法解释当代国际贸易的格局。二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只考虑了有形的低级生产要素劳动、土地和资本,没有考虑知识、技术等后天积累和创造出来的无形的高级生产要素,而这些无形的高级要素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构成比较优势的重要生产要素。三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只是分别给出了比较优势的判断标准,并没有解释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说明比较优势的来源。四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理想化基础之上的。在这个完全竞争的社会中,是不存在规模经济的,产品也是同质的,产品除存在价格差异外,是不存在非价格竞争的,比较优势直接体现为价格优势。该理论在当时市场经济发育尚不成熟的自由竞争年代,比较好地反映了经济学的逻辑,认为靠“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就可以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认为比较优势生产成本是刚性的,不可变的,只要存在资源的稀缺性,只要价格机制起作用,比较优势就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产生并起作用。然而,这一理论却无法解释里昂惕夫之谜,更严重的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按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家却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的现象,出现了“比较利益陷阱”。因此,建立在要素条件和资源禀赋基础上的传统比较优势只是一种狭义的比较优势,仅用它来解释当代贸易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

二、 新贸易理论

由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和预见现实国际和区际贸易问题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部分经济学家开始立足于当代贸易实践,用一些新方法来研究现代贸易的成因和结果,研究新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政策,创立了一些新的贸易理论。综合看来,这些理论创新的结果包括规模经济理论、技术差距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运输成本和生产区位理论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比较优势的成因做出了说明。

1.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Economic of Scale)是保罗•克鲁格曼在1979年提出的,该理论成功地把规模报酬递增原理和垄断竞争原理引入了现实的国际贸易分析中,成为现代贸易理论的代表性学说。

规模报酬递增也称为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y)和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y)两种:内部规模经济指随着一个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其所获得的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将下降或生产效率会提高。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产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进而获得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济指单个厂商由相关产业其他厂商的市场规模扩大所获得的生产成本的节约或生产效率的提高。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产业可通过行业地理集中来获得外部经济,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获得比较成本优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具备了发达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合理的产业结构时,该国的生产厂商就可能更多地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平均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

2.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The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是1961年由波斯纳提出来的,他在分析了二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明以及进出口贸易的现象后得出:由于对专利和商标的保护,使得创造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处于领先的垄断地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成为主要的市场和出口国。但是,这种竞争优势并不是建立在比较成本优势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技术发明、技术领先上的技术优势。现实中,发达国家通常技术先进,具有发明、创造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和条件,在生产及出口这种技术优势产品的初始阶段往往凭借专利或版权的法律制度来维护其优势;随着这些技术的日趋成熟,发达国家会越来越多地出口这些新产品,国外的生产者也会逐步获得这些新技术,进而便会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模仿生产这些新产品并出口,出口到原来的技术发明国,占领国际市场。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Cycle Modal)是弗农在1966年提出来的。弗农提出现代国际贸易中大部分新技术、新产品的贸易存在着生命周期的现象。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并从动态分析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中进出口主体的变化随时间变化而变动的现象。在现代国际贸易中许多工业产品的贸易关系就是建立在这种随时间变化的产品生产要素密集型转移的基础上的。因此,技术差距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静态分析的方法,从动态变化的角度分析解释了现代国际贸易现象,它把比较成本优势、比较技术优势、比较规模优势、区位生产优势等众多因素都纳入了国际贸易体系之中,大大扩展和丰富了传统贸易理论。因此,技术差距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实质上是要素禀赋理论的动态扩展。

4.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The Theory of Intra-industry Trade)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巴拉萨和格鲁拜尔等人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它推翻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从三个方面仔细研究分析并解释了国际贸易现象,使一些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国际贸易问题得到了很好的理论说明。

(1)产品的差异性:巴拉萨等认为在现实国际贸易中,正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存在着大量的差异性产品,他们不仅表现在质量、品质、性能上的差别,而且还表现为规格型号、商标、包装、售前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差别,构成了产业内国际贸易分工与交换的基础。

(2)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巴拉萨等认为正是由于不同国家的需求结构的多样性和相似性,国家之间人均收入水平差别越大,社会需求结构的差别就越大,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差别亦越大,国家之间发生产业间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国家之间人均收入水平差别越接近,社会需求结构的差别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差别亦越相似,国家之间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3)产业内贸易得益于规模经济的产生:巴拉萨等认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得国际专业化分工生产越来越精细,而精细的专业化分工有助于生产厂商采用更好的生产设备,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从而拥有比较优势而出口。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它与H-O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具有互补性,使国际贸易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资源禀赋的差别越大,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就越多,资源禀赋越接近,产业内的贸易就越多。产业间贸易是基于要素禀赋的差别形成的比较优势,而产业内贸易是在由产品的差异性和规模经济所产生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发生的。

5.收入偏好相似论。

收入偏好相似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 B. Linder)提出的。他从需求方面解释和分析了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问题,因此又被称为“重叠需求论”。认为在不同国家或区域之间要素禀赋和生产函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影响国际或区际生产与贸易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国际、国内的需求,而且主要是由于贸易双方存在着重叠需求所致。一般来说,收入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就会对高档产品以至奢侈品的需求大,而收入水平低的国家则对低档的必需品的需求大。因此,只要存在需求偏好的国际或区域差异,就可以引起互利的贸易。这就是收入偏好相似论观点的核心。

6.运输成本与区位理论。

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运输成本不仅会影响进出口产品的价格,还会影响产业的地理布局。发生在国际贸易间产品的运输成本,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经营管理费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它是指产品从一个国家运输到另一个国家的全部费用。只有当一种产品在两国贸易前的价格差额超过其从一国运输到另一国的运输成本时,才会发生国际贸易。因此,运输成本的大小不仅决定着产品的可贸易性,而且也会影响到产品价格和市场竞争程度。

另外,运输成本与产品生产的地理区位布局有关,当要素运输成本高,产品的运输成本低时,产业区位选择靠近要素地,通过移动和运输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当要素运输成本低,产品的运输成本高时,产业区位选择靠近消费地,通过移动和运输原料进行国际贸易。

7.新贸易理论的不足。

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贸易理论。它超越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通过实证分析,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和分工的结构,从研究规模经济效益、地域和自然资源优势的根本性作用、技术差距原因、运输成本等方面找到了更加切合实际的决定比较优势的条件,使国际贸易理论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这些理论还不能完全解释迅速变化的国际经济现实,需要进一步了解各种要素究竟如何影响比较利益,在更深和更广的角度去研究比较优势的形成与变化。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的理论,拓展了比较优势理论的视野。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竞争优势

之前学者们对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一直将重心放在市场,而忽略了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作用。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该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优势又源于这个国家的企业能否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生产效率[1]。由此可见,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其实所指的就是一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竞争优势。由于当代国际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市场价格机制与企业竞争机制同时起作用的,现代企业已成为重要的资源配置主体和竞争主体,现代企业的国际竞争行为已成为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个微观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正好弥补了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

1.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

波特认为一国竞争优势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和结构。这些决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加强,共同构成了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菱形模型(又被称之为“钻石”模型)。

(1)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不需要花费多少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包括一国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要素、非熟练劳动力要素等;高级要素是指要花费很大代价,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要素,包括高新技术、熟练劳动力等。波特认为,在国际竞争中,高级要素要比基本要素更重要,一国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培育和创造高级要素会更有价值。

(2)国内需求。波特认为,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而且,如果国内消费者善于挑剔、品位较高,就会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服务水平,并使国内需求转化为国际市场需求,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3)相关与支持产业。波特所指的相关产业是指国内为其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和服务的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波特看来,国内发达、完善的相关和支撑产业是影响其主导产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质量,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4)企业的战略结构。波特认为企业的竞争能力取决于外部环境,政府不仅要为少数企业提供保护,更应为整个社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样,激烈的国内竞争会迫使企业不断更新产品、提高效率,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同时,激烈的竞争环境还会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除此之外,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又外加了政府和机会这两个辅助因素,与前面四个因素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竞争环境。他认为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只是一个辅助因素。

2.竞争优势理论的特点。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相比,更符合当代贸易的实际。因此,我们将竞争优势纳入到广义的比较优势内涵中,可以更好、更深入地从理论上指导对一国或区域产品比较优势的研究和分析。

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比较优势的实现离不开竞争优势,只考虑由自然资源和要素禀赋决定的价格优势,是一种狭义的比较优势。真正的比较优势应该是包括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内的广义的比较优势。而广义的比较优势应该包含以下三层含义:首先,比较优势的基础是自然资源条件和要素禀赋的优势,在这一层次上的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的、静态的优势;其次,比较优势应该是包括由于市场供求变化、生产要素流动、技术变革等引起的动态变化的优势;最后,比较优势还可以是由人为影响而产生的企业战略和国家政策而形成的比较优势。所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只有很好地利用比较优势,积极地发挥竞争优势,做到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完美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市场优势。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比较优势的最基本来源是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首先体现在价格的优势上。由于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当个别生产者生产一种商品的劳动消耗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其商品在生产上就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同一种商品,有许多不同的卖主供应,谁以最便宜的价格出卖同一质量的商品,谁就一定会战胜其他买主,从而保证自己有最大的销路。”[2]马克思还指出:“只要有一个人用较便宜的费用进行生产,用低于现有市场价格或市场价值出售商品的办法,能出售更多的商品,在市场上夺取一个更大的地盘,他就会这样去做,并且开始起这样的作用,即逐渐迫使其他人也使用更便宜的生产方法,把社会必要劳动减少到新的更低的标准。”[3]因此,价格优势是由生产成本优势来决定的,而生产成本的高低是与生产方法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生产方法包括生产规模、生产技术等方面,从而使比较优势的来源更加多样化。马克思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有时又取决于生产规模,即较大的资本往往战胜较小的资本。同时,科学技术可以替代劳动者的直接劳动,并由此缩短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除此之外,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必要劳动时,还隐含了另一种含义。即商品的价值能不能实现,不仅要看生产这种商品是不是符合社会必要劳动量,还要看整个社会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总量是否符合全社会实际需要的这种商品所应该耗费的社会劳动总量。在这里,社会必要劳动又包括了关于需求方面的比较优势来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通过供求关系的描述,说明了比较优势的来源:比较优势来源于产品的价格、成本、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和社会总需求。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充分体现了比较优势理论的科学内涵,阐明了比较优势理论长期存在并经久不衰的客观原因,为分析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奠定了理论基础。不同区域由于资源、经济社会和历史发展条件、生产要素及供给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必然会存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从而导致在不同区域即使在生产同一种农产品时其单位产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相同,这种差异会直接体现为其产品价格的不同。而区域间相同农产品在同一市场上所表现出的价格差异,就是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