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产品流通的相关概念及关系

农产品流通的相关概念及关系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狭义上的商品流通, 主要是指作为商流的流通, 是市场交易各方商流契约形成的体系。农产品流通是物流概念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的延伸, 是一种特定商品的流通。在中国, 农产品流通大多是从分散到相对集中再到分散的过程, 即由产地收购的农产品经过中转地和集散地, 到达消费者终端的过程。其中个体经营户组织化程度低, 但是数量众多, 中国农产品流通队伍中个体经营户数量占到八成以上。

一、 农产品流通

流通过程包括对产品的保鲜加工、 包装、 装卸、 运输、 配送、陈列、 销售等活动, 同时涉及分销渠道的设计、 市场营销手段、 产品售后服务以及产品召回等活动。 流通不仅为国家创造产业增加值, 也是民生进步、 市场繁荣的重要依据。 重商主义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产品交换和商业领域可以产生的价值, 并将对外贸易视作国家财富的真正源泉。 对于农产品流通, 亚当·斯密很早就在 《国富论》 中提出, 城市是农村剩余物的市场, 农民用不了的东西可以拿到城市去交换他们需要的物品, 这种交换对经济体发展十分重要。同时, 一个社会的农产品生产、 工业品制造和批发零售等交换部门存在密切联系, 应该实现协调发展。

社会经济活动包括生产、 流通和消费三个方面, 农产品流通从功能上分析, 分为物流和商流两大类。 农产品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 将农产品首先从产地转移到销售地, 再转移到使用地的过程。 既包括商品实体的转移活动, 比如储存、 运输、 包装等, 也包括为使商品能够在适当的时间、 地点, 以适当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而发生的信息传输活动。 储存和运输是物流的两项核心内容, 其他活动都是围绕这两项活动展开的。 而商流是指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货币形式转变为商品形式, 或者由商品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的过程, 商流的核心特点是所有权的转移, 它着重考虑如何实现农产品的价值。

狭义上的商品流通, 主要是指作为商流的流通, 是市场交易各方商流契约形成的体系。 这种意义的流通不仅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单次交换, 也包含多个交换行为所组成的一系列活动, 或市场交换行为的总和。

而广义上的商品流通, 则主要是指包含了商流、 物流、 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市场过程, 是整个市场运作的具体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 流通是市场各类商品交易以及支持交易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是“四流合一” 的市场运动过程。

农产品流通是物流概念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的延伸, 是一种特定商品的流通。 农产品现代流通一般是指以农产品消费者为中心、为了有效增加和实现农产品价值、 降低流通费用, 以货币为媒介,将农产品从生产地 (田间) 送达消费者终端 (餐桌) 的物理性经济活动过程。 其中农产品主要指粮食谷物、 畜禽肉类、 果蔬、 蛋奶、 水产品等可食用产品, 也包括棉花、 香料、 花卉等非可食用产品。

本书中所研究的农产品流通包括农产品收购、 装卸、 搬运、 运输、 存储、 包装、 配送、 流通加工、 分销、 信息处理等活动环节。它的发展目标是增加农产品价值, 节约流通成本, 提高流通效率,避免市场风险, 最终完成消费, 农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价值的增加。 农产品流通是连接农产品生产和最终消费的媒介, 只有进入流通过程, 才能实现农产品的价值。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农产品流通的动作客体是脱离生产领域的农产品, 农产品流通不仅服务于消费者, 同时也服务于生产者, 帮助生产者实现产品的价值, 农产品流通完成的标志就是其使用价值的实现。 在中国, 农产品流通大多是从分散到相对集中再到分散的过程, 即由产地收购的农产品经过中转地和集散地, 到达消费者终端的过程。

综上所述, 农产品流通是一个全面、 综合、 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流通作业和流通信息两大子系统。 流通作业是指农产品的运输、 储存、 装卸、 包装、 加工、 配送等活动, 在流通作业中必须根据农产品易腐败、 易消耗的特性, 提高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合理安排农产品配送路线及运输方式, 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 以降低成本, 增加效益。 同时, 流通作业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指挥, 现代通信、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建立低成本、 高效率的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 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一般包括市场预测、 订货处理、 库存管理、 送货信息、 客户服务信息等子系统, 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提供和接受信息, 在功能上相互支持和衔接, 为整个流通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为充分发挥流通信息系统的这一作用, 应对信息系统的结构方案、 计算机软硬件进行合理的设计与选择, 这是建立健康高效流通信息系统的基本前提。 从市场参与者的视角来看, 农产品流通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从政府、 社会和消费者的视角来看, 农产品流通事关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和民生进步。 因此, 农产品流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二、 农产品流通主体

流通主体是指承担流通活动或服务功能的企业或个人, 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主体是从事农产品流通活动的企业或个人, 包括销售农产品的农民、 农产品信息经纪人、 收购商、 批发商、 零售商、 国际贸易商和采购农产品的消费者等。 其中又可以包括按照公司法登记注册的农产品流通公司 (国有企业、 集体和个体商业企业、 合作社) 和农产品流通商人 (经纪人、 配送商、 批发商、 零售商、 收购商) 两部分。 其中个体经营户组织化程度低, 但是数量众多, 中国农产品流通队伍中个体经营户数量占到八成以上。 另一类主体是为农产品流通活动提供服务的企业和个人, 提供的服务包括批发交易、 运输服务、 仓储服务、 冷链服务、 装卸搬运服务、 包装服务、流通加工服务、 配送服务、 信息服务、 金融服务等。 农产品流通主体具有自主性、 逐利性、 能动性三个基本特征。 自主性是流通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前提; 逐利性是流通主体自主决策和发挥能动作用的基本动力; 能动性技术流通主体自主决策的结果, 也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保证。 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 电子商务企业、 农协组织、 物流园区等新的流通主体不断出现, 流通组织结构也不断发展变化, 从而推动了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不断创新。

三、 农产品流通与物流的关系

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 物流对确保流通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产品自身的特征又使得农产品物流表现出与一般物流不同的特点, 农产品流通与物流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农产品流通对物流的需求

农产品流通包括运输、 储存、 装卸、 搬运、 包装、 配送、 流通加工等多种作业, 由于农产品的易腐、 易损性特点, 对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每一个环节、 每一项作业的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 同时由于农产品在采摘后或是离开其原始生存环境后的生命周期比较短暂,因此要求农产品物流必须及时、 快速、 高效。 农产品的自然生长力推动着农产品物流的不断发展, 同时对农产品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 主要包括:

1. 农产品流通过程中需要再加工

农产品再加工是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重要环节,农产品的生产和需求的特点要求农产品产、 供、 销密切配合、 流通渠道通畅、 产品采摘收获后及时送至加工企业, 再把加工品及时运送到销售地, 最终送达消费者终端。

2. 农产品流通过程中需要高效储存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 空间、 集中与分散等方面存在矛盾, 因此农产品在生产出来以后, 总要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才能到达消费终端。 这就要求发展农产品物流, 建立、 发展农产品仓储, 为农产品的储存创造条件, 提高农产品储存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技术水平, 提高农产品的储存水平和效率。

3. 农产品流通中需要高效运输

农产品商品地区之间的流通与运输, 主要是由农产品生产的地区性决定的。 一方面, 各地生产不同的优质农产品, 需要互通有无; 不同地区同类农产品的生产也存在集中或分散、 富余或匮乏的差别, 需要相互补充。 另一方面, 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势必冲破地方性市场, 要求农产品进行地区之间或全国范围的流通。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要求农产品必须满足不同需要和提高经济效益。

4. 农产品流通中需要信息支撑

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过程中, 由于信息发展水平较低, 容易出现 “物贱伤农”、 农产品销售困难等问题。 需要采取现代化信息手段发展农产品物流, 获取和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 协调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流, 有效满足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中的信息需求。 由于农产品物流这一系统包含着储存、 加工、 包装、 运输、 销售及伴随的信息收集与管理等一系列环节, 因此它能在以上各类需求基础上,以方便快捷的方式满足各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完成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有机结合, 达到生产者生产出产品能及时运送到所需要的销售地点, 而消费者在其所需要的时间、 地点能便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消费品的目的。 正是由于它不仅能够满足这些不同需求, 而且能够对这一系列环节进行有效的连接和整合, 具有缩短流通中时间消耗、 降低流通成本、 减少不必要的产品损失等优点, 从而成为推动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自然动力。

(二) 物流对农产品流通的支撑和推动

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动力中, 市场推动力主要是农产品的集散效应、 农产品价格的引导机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

1. 农产品的集散效应

农产品受自然条件制约大, 各地因气候、 土壤、 降水和日照等情况不同, 只能种植适宜的农产品。 农产品生产点多、 面广, 供应地点不集中, 消费地点也同样分散。 由于单个农户所生产的农产品有限, 农产品物流要依靠整条供应链上的各节点协同运作, 将农产品的生产者和下游的零售商联系起来, 将产品聚集起来, 最终释放给消费市场。 农产品聚集和释放的范围就是市场的范围, 集散效应的发挥也需要市场来推动。

2. 农产品的价格引导机制

农产品价格遵循一般的市场规律, 由农产品的价值决定, 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是反映市场中农产品稀缺性的信号, 农产品流通的集散效应的发挥是在价格信号的指引下实现的。 农产品流通的价格引导机制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中, 当某一地区某种农产品价格下降时, 该农产品就开始流出该地区, 向价格相对较高的地区流通。 竞争性市场是一种形成均衡的机制, 农产品流通的价格引导机制将最终导致农产品的价格趋于平衡。

3. 政府宏观调控

系统的组织化方式可以分为 “自组织” 和 “他组织” 两种,自组织是无外界特定干预的自演化; 而他组织是在外界特定的干预下的演化, 其实质性概念是 “外界特定干预”。 农产品供应链具有自组织性, 多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在没有外界特定干预的条件下, 围绕农产品自发形成一个价值网络系统。 但农产品供应链必然要受到 “外界特定干预”, 比如国家宏观政策、 市场法律法规等。无论是自组织形成的供应链系统, 还是他组织形成的子系统, 都要受制于这些政策和法规。 在农产品流通的调控方面, 政策起整体规划和保障作用, 流通管理协调机构负责总体协调, 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各自子系统的设计运营, 各节点在政策的规定及引导下建立自己的作业系统。 此外, 政府对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平台负有主要责任。 保证物流硬件设施的完备、 合理, 从而形成政府调控, 推动农产品流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