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产品流通体系

农产品流通体系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产品流通体系是农产品流通各环节的流通组织和流通渠道的总称。农产品流通渠道说明的是各流通组织之间的结构和关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形成的前提是剩余农产品的出现和农产品市场的建立。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农产品流通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目前, 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仍以批发市场为主体。

一、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概念及构成

农产品流通体系是农产品流通各环节的流通组织和流通渠道的总称。 农产品流通组织是指农产品从生产结束后到消费者购买之前, 介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 参与农产品流通的各类组织。 这一概念涵盖了专门从事农产品流通活动的流通组织、 农产品加工组织, 以及为流通过程或其他组织提供各项专门服务的组织等。 农产品流通渠道说明的是各流通组织之间的结构和关系。 流通组织与流通渠道这两个概念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农产品流通体系: 一方面, 流通渠道建立在流通体系内现有的流通组织基础之上, 反映的是各组织之间的结构关系; 另一方面, 流通组织只有符合现有农产品流通渠道的要求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内部机制和结构, 才能提高自身的效率和效益。

农产品流通行业包括了流通主体、 客体和载体三个实体部分:流通当事人是主体, 流通商品是客体, 各种基础设施和设备是载体。 具体看, 流通主体是流通领域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主要包括农户、 流通商和消费者。 其中流通商承担着将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运送和销售到消费领域的职能。 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客体即商品化后的各类农产品。 作为自给自足的农产品本身并不是商品, 只有经历商品化和社会流通, 农产品才会具有商品的性质, 成为流通过程中的客体。 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基础设施是主体与客体赖以存在并发生关系的基础条件, 包括运输、 集散、 仓储、 包装、 加工、 销售、 信息、 金融和培训等所需要的场所、 设备和设施等。

农产品流通体系形成的前提是剩余农产品的出现和农产品市场的建立。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农产品流通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特征因流通组织和流通渠道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 流通环节的多少是描述流通体系的一项最直观的指标, 反映了在某一流通体系中农产品所要经过的流通组织数量, 是体现流通效率的一个重要特征。 如果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没有中间流通环节, 则称之为直接交易。 但在更为常见的流通体系中,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往往会存在批发商、 零售商或其他中间商。 根据中间环节的多少, 可以简单地分为零级渠道至五级渠道等 (图1.1), 根据统计, 约有80%的农产品流通采用三级到四级流通渠道模式。 在不同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下, 农产品流通的组织方式和流通渠道也不尽相同 (图1.2)。

图1.1 流通渠道与流通阶段模式

图1.2 不同的农产品流通组织方式和流通渠道

二、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内容

随着农产品流通的不断发展, 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也在逐渐丰富。 笼统地看来, 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模式、 交易模式、 仓储模式、 配送模式、 加工模式、 包装模式、 食品安全模式、信息管理模式、 批发市场管理模式、 零售市场管理模式、 供应链模式、 服务模式、 融资模式、 发展模式、 品牌建设模式和国际化模式等。

(一) 组织模式

中国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已经全面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发展, 并伴随中国整体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 在这个过程中, 市场逐步发挥市场化价格调节机制对要素转移与重组的弹性作用, 进行高效的资源配置, 不断推动社会分工与协作的发展。 农产品流通体制不仅决定着市场的主体行为, 而且决定着农产品流通的速度、 深度和广度, 以及农产品流通的方式和方法, 因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农业的整体发展。 目前, 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仍以批发市场为主体。 批发市场的优点是能够收集全国各地的多种农产品, 然后迅速分散给消费者。 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可以降低农户在销售农产品时, 为了获得市场端的需求信息所要支付的信息成本, 因此适用于体积大、 价值低、 易腐烂的农产品。 但是, 农产品从产地发货后要经过若干级的中间商才能够销售到批发市场, 再经过各级批发商或零售商才能最终销售给消费者。 这样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传统销售渠道往往要包含5—6级的流通环节, 导致了流通费用较高、时间较长、 产品容易变质等问题。 由于该体系下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仅仅是产品的简单集散, 质量管理缺失, 产品规格与等级的区分模糊, 因此难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按性质分为综合性的农贸市场与专业性的批发市场, 按作用又可分为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

商品最初是由交换者直接进行交换, 商品的多种交易和商品的多头交易逐渐推动了市场的形成, 市场就是将分散经营转化成规模经营。 农产品的销售终端市场是最为典型的多种交易和多头交易市场, 因为销售必然要面对众多的消费者, 也要面对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所以销售区以市场的方式进行交易, 并引导农产品流通较为合理。 但是对于产区的市场, 情况又有所不同。 产区如果是由少数的生产组织进行专业化、 规模化的生产, 那么就不存在农产品的汇聚问题, 规模化组织生产出来的产品不需要经过汇聚就可以直接进入主渠道物流, 减少了产区市场这个中间交易环节和物流转换环节, 流通效率将大大提高, 成本将显著降低。 而采取分散、 小规模、 多样化生产模式的国家或地区, 存在众多的生产者, 提供众多的商品品种, 因而是形成产区市场的主要原因。

中国多采用家庭组织为主体进行自主生产的生产模式, 所以形成了典型的汇聚物流到产地市场, 产地市场经主渠道流通到销地市场, 销地市场再经过分销物流到消费者的 “散—聚—散” 三段式流通模式, 也称为 “两级市场模式”。 从物流的角度看, 这种流通模式的物流效果低, 流通成本高, 交易成本也较高。 三段式流通模式从生产者生产产品到消费者消费产品, 其中至少要产生三次物流转换和三次交易活动, 而每增加一次物流转换和交易活动, 就意味着增加一次成本, 因为每一次物流的转换都伴随着运输工具的转换、人员的转换、 物流组织的转换、 产品的装卸和存储等活动, 如果这种转换没有统一技术标准的对接, 那么其转换效率和转换成本会更高。

但采用批发市场三段式流通模式也有其显著的优点, 即可以通过非规模化的组织方式 (公共市场平台) 实现规模化的集散与流通, 通过非组织的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分散、 细化带来的问题。 相比之下, 采用规模化、 专业化生产组织方式 (如农业合作组织) 可以替代产地市场的部分职能, 而直接进入销地市场、 加工企业等下一个流通环节。 这样的流通模式减少了汇聚物流和产区市场交易的转换, 产品可以从生产领域直接通过主渠道物流进入销地市场, 交易环节和物流转换的减少使得交易成本和流通成本都明显减低, 流通效益也大大提高。

(二) 交易模式

交易模式是指市场主体之间建立和实现商品交易关系的途径、方法、 条件、 手段等。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模式是指参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主体所采用的价格形成方式及交易形式, 通常包括交易主体、 交易客体、 交易关系三个基本要素。 农产品的交易主体包括农户、 企业和其他组织; 交易客体包括交易标的物、 交易场所、 交易时间、 交易成本、 交易数量及交易风险等; 交易关系是指参与交易的人员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该种关系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 相互依存, 相互冲突, 体现在货款结算方式、 商品价格等方面。

连续、 反复、 长期的交易行为即可构成稳定的交易模式, 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第一, 从交易时间的角度, 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主要分为现货交易、 远期交易和期货交易。 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模式一般以现货交易为主, 具有交易规模小、 交易时间短、 流通成本高、 交易费用大、 区域性强等特点。 由于现货交易无法为交易者规避市场波动风险, 所以又产生了可为交易者提供稳定供销合约的远期交易模式。 随着市场发展日渐成熟, 期货交易逐渐成为农产品交易中的重要模式, 期货交易可彻底转移交易偶然性和价格波动产生的风险。

第二, 从价格形成的角度, 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主要是协商交易和协议交易。 协商交易是指交易主体之间通过协商而确定最终价格, 通俗地说即 “讨价还价”; 协议交易是指交易主体之间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竞选交易, 包括书面协议和口头协议。

第三, 从交易形式角度, 农产品交易分为对手交易、 拍卖交易、 订单交易。 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主要是对手交易。对手交易是一种交易主体在买卖现场, 对产品价格、 质量、 数量等进行现场沟通和交流后完成交易的模式。 中国的农产品交易主要以对手交易为主, 交易量小、 交易费用高、 交易时间长、 流通环节多、 交易效率低。 拍卖交易模式要求货物标准化、 等级化、 规范化, 交易具有公开、 公平、 公正的特点, 可充分发挥批发市场的产品集散、 价格形成、 服务、 结算等功能, 日韩国家主要以拍卖交易和协商交易为主。 由于在对手交易和拍卖交易的过程中, 交易者要承担很大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因此订单交易随之产生。 在订单交易中, 下游经销商向上级厂商提前签订订单, 缓解了供需间的波动。

第四, 从交易主体角度, 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分为直接交易和远程交易。 直接交易是在交易过程中只存在买方和卖方, 不出现第三方且交易只在买方和卖方之间达成的交易模式。 远程交易跳出了直接交易的局限, 交易双方可在世界的任何地方, 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交易, 其中参与交易的不仅是买卖双方, 还有金融结算或担保方。

第五, 从结算支付方式角度, 可以分为现金交易和非现金交易、 统一结算交易和非统一结算交易。 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多采用现金交易和经销商自行结算交易模式 (非统一结算交易), 具有安全性差、 管理难、 管控弱等问题。

(三) 仓储模式

仓储是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作用是调节供需平衡, 在最低库存和保障及时供应之间找到动态的安全库存, 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 仓储的主要职能包括存储、 运输以及增值服务 (配送、 加工、 包装等)。 传统的仓储是指企业按照客户要求从事库存管理和库存控制等仓储业务, 是供应链中物资集散的重要节点。 目前大体上可将仓储分为一般仓储和冷链仓储两大类。

从仓储的形态上, 可将一般仓储模式分为配送型仓储、 存储型仓储、 物流中心型仓储、 租赁型仓储四类。 中国传统的农产品一般仓储模式的硬件设施比较落后, 多数地方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简陋, 经营和服务设施不配套, 缺乏贮藏、 保鲜、 排污、 物流配送等设施, 一些市场甚至还是露天交易, 场内经营环境脏、 乱、差。 由于仓储需求近年来显著增长, 而自有仓储设施又不足, 因此众多企业选择外租仓库, 同时外资的仓储物流企业明显加大了仓储设施建设的力度, 提高了中国仓储基础设施水平。

从仓储的职能上, 可以分为存储类仓储、 保税类仓储、 质押监管类仓储、 融资类仓储四种。 仓储职能的完善, 直接影响现代流通业的规模与水平。2012年商务部发布的 《关于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中提出要引导仓储企业在服务、 技术、 管理等方面由传统仓储中心向多功能、 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 增加加工包装、 分拣配送、 质押监管等增值服务, 应用机械化、 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 采用精益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从冷链仓储模式角度分析, 中国的冷链基础设施薄弱。 2010年, 中国冷库约为两万座, 冷库总容量不足900万立方米, 仅占货物需求的20%。 冷库建设结构不合理, 重视肉类冷库建设, 轻视果蔬冷库建设; 重视城市经营式冷库, 轻视产地加工冷库建设; 重视大型冷库, 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 结构不合理导致冷库利用率低下, 当原材料不足或生产淡季时, 冷库多处于闲置耗能状态。

(四) 配送模式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 根据用户的要求, 对物品进行挑选、 加工、 包装、 分割、 组配等作业, 在物流据点内进行分拣、 配货等工作, 并将配好的货物适时地送达收货人的过程。 农产品配送主要针对对象是生鲜农产品, 即没有经过或经过少许加工的、 在常温下不能长期保存的初级产品。 因此农产品的配送要求时间最短、 流通环节最少, 保证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品质的稳定和安全。

配送模式是农产品配送的结构框架和线路图, 清晰的配送模式描述是研究配送体系的首要任务。 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的配送主体主要包括单个农户、 贩销户、 代理商、 运输户、 冷库经营者、仓库经营者、 批发商、 销售商等。 按配送货源的不同, 可分为以批发市场为主体的模式、 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模式、 以加工企业为主体的模式和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模式。 其中, 批发市场是农产品配送的主要渠道来源; 连锁超市的经营是以有效的配送中心为依托的; 加工企业的配送联结了生产与批发零售环节;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配送模式是以配送中心为核心, 从上游进行集货, 分散到下游。

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配送环节的核心功能是运输及装饰搬运, 流通加工与配送功能并不发达。 高效的配送模式需要完备的交通运输设施及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 要求在农产品收购站、 仓库以及加工厂附近建设专门的交通线路, 从而提高流通整体效率。

(五) 加工模式

农产品加工是将农产品由初级产品向高级产品转化, 由原料产品向制成品转化的增值过程, 一般应用的是工业生产技术。 农产品加工是提升农产品价值的重要途径, 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功能要素, 大致可分为粗加工和细加工 (深加工)。 例如, 将稻谷、 玉米加工为大米、 玉米粉的生产, 成为粗加工。 而在完成粗加工基础上对半成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使其更具价值, 以追求更高附加值的生产, 成为深加工。

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中, 对于农产品的加工主要是在流通环节的两端进行的, 要么是在产品进入批发市场就已经加工成最终的商品, 要么就是在销售的最后环节由加工企业购买得到, 再以商品的形式销售给最终的客户。 无论哪种模式, 其加工环节都与流通环节存在着脱节现象, 无法使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增值。 相反, 由于传统的配送和仓储模式下, 农产品的损耗较大, 严重影响了农产品流通环节所能获得的价值。

(六) 包装模式

中国 《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 中对农产品包装的定义是: 对农产品实施装箱、 装盒、 装袋、 包裹、 捆扎等。 一般分为农产品工业包装和农产品商品包装, 销售终端的农产品包装加工多属于商品包装。 为了提高农产品档次、 扩大销售市场、 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农产品包装至关重要。 改进农产品包装, 必须在材料选择、包装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农产品的特性、 销售市场特点、 消费者需求等因素, 使包装与产品完美结合, 达到提升品牌、 促进销售的目的。

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中, 包装模式较为简单, 其目的仅仅是为农产品的存储和运输提供便利。 因此, 传统农产品流通中的包装环节往往难以受到重视, 一方面, 缺乏统一的包装形式和规格, 不利于存储和流通的标准化发展; 另一方面, 包装环节与流通环节也存在着脱节现象, 使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基本不会增值。 同时, 原始的包装环节还将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国际化, 农产品安全难以保证。

(七) 食品安全模式

1974年,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举办的世界粮食大会在罗马召开, 正式提出了食品安全这一概念, 此后食品安全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对其定义是: 食品无毒、 无害, 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 慢性和潜在性危害。 食品安全的意义重大, 只有确保食品安全, 防止、 控制和消除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对人体危害的有害因素, 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才能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国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比较薄弱。 首先, 中国农产品流通各环节经营主体面广量大、 规模小而分散,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生产经营方式落后, 这种流通现状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监管带来困难。 其次, 中国现行的农产品产品标准及行业标准众多, 但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极少, 特别是在实际上市的农产品数量相比之下显现出不配套、 不统一的问题。 此外, 在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方面, 由于体制原因, 农产品检验检测涉及多个不同部门, 造成了多重标准、 重复收费等问题。特殊的流通现状加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础薄弱, 执法部门存在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的问题, 导致部分经营者行业自律意识不强,受经济利益驱动, 违规使用有毒、 有害添加物的行为屡禁不止, 农产品流通中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仍存在批发市场内对农产品准入制度不完善, 质量检验、 检疫不到位, 导致不合格农产品流入零售环节, 危害消费者健康及安全的现象。 除少数骨干批发市场外, 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建立农药残留检验检测系统, 农产品检疫制度不完善。 这样的环境使得容易腐烂变质的鲜活农产品的品质更加难以得到保障, 而且农产品的损耗率也因此增加, 增值率却随之下降。 这不仅影响农户和供应商的收入, 而且由于品质降低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影响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消费安全的信心。

(八) 信息管理模式

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信息化程度很低, 停留在自发信息交流的阶段, 信息网络建设滞后, 信息传播渠道不畅, 网络利用率非常低。 由于农产品流通的参与者大都不善于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管理农产品流通, 因此在传统的农产品市场中, 大多数的交易还是较为单一和原始的。 尤其是农产品信息方面, 错误信息的传播、 过期信息等, 对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农产品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流通主体自身整体素质较低

在农产品的生产以流通环节中, 主要以农户和从事农产品加工、 销售的组织为主。 而农户则基本依靠自身的能力进行简单的运输活动, 相关的组织 (如农商结合部) 也只能办理一些较为低水平的物流运作。 整体来说不但缺乏专业的生产技能, 同时也缺乏专业的运输、 采集、 收集和加工等技能。

2. 信息独享

传统模式里农产品流通多为农户自己做或交由专门的收购组织, 这些个体一旦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都想自己一家独大, 因此在收购渠道、 需求量、 产品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不会对外透露, 并且对上下游组织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信息保密。 这导致经营分散、 信息独占现象, 严重使得整个流通体系都非常脆弱, 容易造成堵塞和崩溃。

3. 信息化程度较低

农产品信息化是整个流通体系的核心内容。 在传统农产品流通中, 信息化的普及率很低, 所有的产品流通以及相关信息的流通基本采用人工模式, 经常会有参与者接收和发送过期信息和错误信息的情况发生, 最终导致整个流通体系遭受损失。

4. 物流条件落后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中, 农产品的来源大多是偏远的山区、 农村等交通不便的地区, 运输方式多依靠最原始的、 安全性很低的敞篷卡车。 由于对产品需求、 供应信息了解滞后, 农产品在原本最好的收获季节错过了最佳的流通时段, 同时落后的运输方式以及简陋的交通网络增加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量。 整个流通过程中因为腐烂、 丢失、 无效流通等原因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目前只有部分大的批发市场及大型农业生产流通企业能够提供采集后的价格和数量信息概要, 而这些数据也仅仅能够让管理者了解价格走势和总体规模等宏观信息。 由于传统信息化的技术以及覆盖率很低, 导致整个流通体系的参与者无法准确跟踪、 控制农产品的确切流向, 以至于出现农产品安全事故之后也难以确认真正的肇事者和责任人, 无法建立真正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由于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中信息流的复杂性、 滞后性和不稳定性, 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手段的单一, 使农产品流通受到严重制约。 信息和通信技术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为农业关联企业提高竞争力, 增加市场份额。 农产品流通的关键是依托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工具体系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 用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 使农产品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建立协同关系, 提高整个链条的竞争力, 使流通体系向系统化、 集成化、 精益化方向发展。

(九) 批发市场管理模式

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规范与否, 直接决定了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规范程度。 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除了需要对店铺出租、 收费、 物业管理等驻地项目实施管理外, 农产品的入场、 出场以及产品质量可追溯的情况也是整个供应链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 传统管理模式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主体是指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机构或组织。 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中, 市场的管理主体和投资主体多数还停留在 “谁投资、 谁管理” 的阶段, 其投资主体与管理主体都是相关联的。 多数批发市场的管理团队都存在专业性不足及管理散乱的问题, 尤其缺乏管理和运作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对批发市场的类型、 管理参与人、 交易原则、 投资方法、 产品要求、 价格调控措施等均有约束和推动作用。 当市场的管理主体主要依照这些法律法规对市场进行管理时, 其产生的效用要远超过批发市场的传统管理模式。

2. 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

中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些市场功能单一, 管理水平低下, 综合服务能力较差。 同时, 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方式、 结算方式还处于落后状态,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对手交易仍是主要交易形式。 由于市场管理体制仍不健全, 也缺少全国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准则, 许多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市场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很低, 将批发市场视为集贸市场, 使得对批发市场实行多头管理。 行政管理收费乱, 市场内经营者负担较重。 此外, 还不时出现市场之间以邻为壑、 互相分割、 封锁和恶意竞争的现象。

目前绝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摊位制, 市场投资主体对市场的管理仅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层次上, 通过收取摊位费维持市场运转。 因为摊位固定, 批发市场一般通过扩建或收购兼并其他市场来实现扩张, 通过规模的提升来增加成交量, 提高经营收入。 以数量或规模的增长为特点的外延式发展方式是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主要途径。 这一运行特点决定了市场很难在完善功能、 改善经营环境方面下功夫。 与摊位制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在相当一部分市场中, 经营商户各自为战、 自行其是、 争夺资源、 恶性竞争, 缺乏合理的业务分工和相互的业务衔接, 经营效率低下。

3. 盲目建立批发市场的危害

建设规范的农贸市场, 一方面是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方便,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渠道; 另一方面, 规模、 档次不断提高的农贸市场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 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曾形成一股热潮, 但许多市场的经营却不尽如人意, 不少竟成了 “空壳市场”, 其他市场也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半饥半饱状态中。 这种现象背后也存在着由于缺乏全国统一规划带来的弊端, 如盲目投资建设大型市场, 同一地区大型市场的无序竞争愈演愈烈, 内耗严重, 大型市场在地区间分布不合理,阻碍流通体系建设。

4. 专业化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不到位

尽管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备受关注, 但仍然缺乏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帮助市场合理运营的措施。 农户、 商户在没有有利于批发市场发展的统一政策的支持下, 只能 “随大流” 地跟随大群体发展, 但同时又相对独立, 导致形成了发展混乱、 错综复杂、 恶性循环的运营状态。

如果能够对有政策支持和社会需求的批发商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 以提高规范化的经营能力, 强化农产品批发商的竞争意识和社会职责, 提高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应有地位, 就会对农产品市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并引导其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十) 零售市场管理模式

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中, 集市型农贸市场是交易量最大的农产品流通渠道, 绝大部分的农产品消费是通过集市型农贸市场进行销售的, 目前农产品零售市场主要分为农村集贸市场和城市集贸市场两类。

农村集贸市场通常由村、 镇投资, 但实际上投入仅限于厂棚、柜台及地面硬化等, 因此多数农村集贸市场规模小、 档次低且配套服务差。 城市农贸市场是指经城市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或开办的, 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以经营蔬菜、 粮油、 果品、 肉、蛋、 水产品等农副产品为主, 由若干经营者组成, 实施集中、 公开交易的场所, 以零售经营为主的固定场所。

农贸市场是居民购买主副食品的主要渠道, 是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重要商业设施。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1. 功能性

农贸市场与菜市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属于城市基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之一, 属于区域独占性、 公益性、 非垄断的竞争性商业设施, 承载 “菜篮子” 工程、 产品流通和平抑物价等特殊社会功能,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 环境

马路市场的优点是价格便宜、 服务方便, 缺点是脏、 乱、 差现象严重; 大棚和室内市场是现阶段中国农贸市场与菜市场的主要存在方式, 其优点为功能齐全、 价格适中, 缺点为交通混乱。

3. 商品质量

农产品集贸市场的质量差异大, 消费者信任度低, 但由于个体商贩销售的产品类型和数量较少, 本小利薄, 因此能够在运输和储存中主要保护商品, 操作细心, 理货合理, 注意产品保鲜, 因此耗损率低于超市。

4. 商品的定价和议价能力

农贸市场价格波动大但通常较为低廉, 且可议价; 同时, 由于集贸市场中的同类产品重复度高, 也会导致销售商贩之间的竞争而提高了议价空间。

5. 进货来源

农贸市场拥有许多摊位, 每一个摊位又有若干个进货渠道。 一方面, 多渠道带来了更多种类的商品, 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居民需求, 而良好的经营机制决定了每个摊位可以按市场需求来组织货源, 保证了弹性的市场供应; 另一方面, 直接的多渠道供应, 较低的进货成本导致农贸市场商品价格低廉, 成为农贸市场的主要竞争优势之一。

(十一) 供应链管理模式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农产品流通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它是指对农产品生产的原料供应、 生产加工、 产品物流和销售等环节参与者的关系的管理, 具体的组织形式表现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战略联盟。 健康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改变传统农产品生产、 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者、 中间商和消费者各主体之间联系不紧密的关系, 提高农产品生产、 加工、 流通等方面的工业化程度, 是农产品经营者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 通过农产品供应链可以解决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所涉及的效率与竞争力问题、 公共健康与生物安全问题、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本质属性, 决定了农产品供应链有别于制造业供应链的特殊性, 主要是产品自身的生物性、 物流管理的高难度性、 主体构成的复杂性、 时间竞争的局限性和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等。 冷链是农产品流通中最具有特点的供应链形式。 但从冷链的角度看, 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从农田到批发商, 通常未对新鲜果蔬进行预冷处理; 初级加工和分拣区也没有相应的冷链制冷环境; 中国的食品冷藏车运输现状也不容乐观; 易腐保鲜食品的装卸也不是按照国际食品标准在冷库和保温场所进行作业。 从技术和投入来看, 目前最大的短板是冷却环节, 水果和蔬菜采摘后预冷处理很不完善。 国家和企业目前重点建设量最大的是冷藏库, 冷藏运输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因此在农产品冷链运输环节中, 断链现象也时有出现。

同时, 中国的农产品供应链还应该从重视组织体系的支撑, 重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大力发展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等方面着手, 从而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将上游分散的农户有机组织起来, 与中游加工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同时加快 “农改超” 进城, 以城市连锁超市和大型仓储超市为主要销售地点, 提供安全、 快捷、 高质量及高附加值的农业加工企业, 打造一条以加工和配送为核心的供应链, 这是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十二) 服务模式

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仅提供最基础的服务功能,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场地提供。 除了场地提供, 任何市场显然也必须提供最基本的一些基础设施服务, 例如水电、 卫生等买卖双方都需要的基本服务, 以及通过自设或外包的方式, 提供诸如餐饮、 住宿等方面的服务, 以获取额外收入。 此外, 还需要维持较好的市场秩序, 提供基本的安保服务以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集中度的逐步提高, 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大多数批发市场顺应形势的要求, 不断加强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 创新和完善服务功能, 不仅提供产品集散、 交易场所, 还广泛开展农产品包装、 储存、 运输及信息传递、代理结算等配套服务。 贯穿于农产品流通过程的信息化服务是农产品流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使在传统农产品流通过程中, 也存在价格发现、 信息搜寻等较为原始的信息服务, 并且信息服务的供给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一些专业网站与政府公共服务网站已经建立, 基本的信息设施也深入农村, 农产品电子商务逐渐兴起, 这些都为农产品流通产业的信息化做出了贡献。

(十三) 融资模式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多数交易活动具有商流和物流同时进行的特点。 同时由于农产品经营往往需要提前预购或在旺季赊销, 这就需要大量资金来满足需求。 因此, 如果市场能与各种金融机构联合, 导入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服务, 更多地推行信用结算方式, 将会为进入商品交易市场的各种行为主体提供融资、 结算、 付款、 存款等多种先进、 便捷的金融服务。

目前, 中国的农村金融与农产品金融服务正在逐步完善, 正规金融机构及小额贷款在农村地区的业务规模逐渐扩大, 同时有民间金融作为补充, 农村金融服务为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企业则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金融支持。 农产品期货、 远期现货、 大宗现货交易均初具规模。 但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下, 虽然政策对农村金融有所倾斜, 农产品经营所能获得的金融支持仍然有限。 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仍然有所限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受到诸多约束。 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规模农业经营主体放贷积极性不足, 农业生产、 流通企业获取贷款仍存在较大困难。

(十四) 发展模式

在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下, 批发市场是核心组织, 批发市场和批发商的发展决定了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下的发展模式, 而种植农户或终端零售个体实力较弱, 只能受制于现有模式, 其发展受到制约。 中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遍布产销地, 虽然规模大小不一, 但其交易环节, 少则由产地直接与零售对接, 多则可经过4—5个环节。全国大中城市80%以上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是通过产销地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得以完成的; 销地多数零售环节的农贸市场、 超市、 社区菜店、 餐饮业等采购, 仍需要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各类批发商实现。 水果、 蔬菜零售大约有80%是通过农贸市场或社区菜店实现销售的; 还有大约5%是通过流动菜摊或早市得以完成的; 全国仅有10%—15%左右是通过连锁经营的超市实现销售的。

中国农产品交易市场批发商的发展随着市场的变化也在不断产生变化: 一是随着大城市城市化的规划发展, 城市中的中小规模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减少, 而与现代化城市规划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大、集聚功能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不断完善发展, 随之在城市交易的批发商数量也呈持续上升趋势; 二是从区域发展来看, 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批发商数量远大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三是在规模相对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中, 市场的专业性强, 集聚的专业批发商数量也越多, 明显高于综合农产品批发商。

农产品专业市场和专业批发商的快速成长, 带动了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民就业, 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但在这种传统的流通体系下, 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受制于批发市场的发展, 其他主体, 特别是产销两端的参与主体力量薄弱, 缺乏发展潜力和足够的激励。 由于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传统体系固有的不足, 这种以批发市场和批发商为主要动力的发展模式也与现代市场有所脱节, 长远看来将制约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

(十五) 品牌建设模式

品牌是质量和信誉的象征, 具有品牌的农产品社会需求会不断增加, 市场竞争力会不断增强。 农产品流通企业需要通过产业化、标准化、 规模化经营, 注册商标, 积极主动开展品牌运作, 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商品, 掌握市场主动权, 赢得消费者, 逐步把市场做大, 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 从经济发达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经验看, 多数为先有规模、 后有品牌, 规模支撑品牌; 而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品牌开发以规模小、 杂、 弱, 经营分散的农户为主要依托。 农业企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特点, 使农产品品牌不论在地域上还是在产业链条上, 都存在一定的分散性和分割性, 难以形成抱团联合的局面, 无法形成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 缺乏区域和集约化生产, 目前还处于单个农户经营状态, 不能满足市场化需求, 经济效益不高。

由于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是以批发市场和批发商为主导的,因此在品牌建设过程中, 也首先形成了批发市场品牌和批发商品牌。 但仅靠有限的大型批发市场或批发商, 在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下, 很难帮助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形成品牌, 特别是传统模式下农产品不需加工而直接销售, 因其生产规模小、 缺乏好的包装、 产品特色不明显, 多数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缺乏市场竞争力,也不利于农产品安全监测和国际化发展。

(十六) 国际化模式

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受到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组织模式、 安全模式、 品牌建设模式等各方面的影响, 基本上处于 “小富即安” 的状态, 缺乏国际化发展的思维和目标。 即使想要国际化发展,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时代, 以现有的水平也存在着困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世纪贸易组织发达成员国非常重视进口食品的安全性,对农药残留等检测指标的限制十分严格。 而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下的安全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食品安全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进口标准, 导致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下的农产品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参加竞争。

其次, 随着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各国都在不断地创新、 增加贸易壁垒的种类等。 这对以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下的一国经济来说将是种致命的打击, 会极大地削弱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 导致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萎缩, 成为阻碍农产品流通发展的重要因素。

再次, 中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模式落后, 仅仅依靠批发市场和批发商难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建立起国际化的知名品牌。 即使能够满足进口国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也难以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而占据国际市场。

最后, 在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下, 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中, 大部分是价格较低的土地密集型产品, 如谷物、 油料作物、 棉花、 烟草等。 而相对价值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蔬菜、 鲜花、 水果等,出口量有限。 这种低级农产品出口结构不符合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