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纸币流通规律

论纸币流通规律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叶子奇形象地比喻这一现象为池水动荡,血脉常活。他把纸币流通规律(“理”)作为客体,作为外在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来看待。虽说叶子奇尚未完整说清这个客观规律的具体内容,不像沈括那样具体分析了货币流通中某些要素间的作用关系,但它仍不失为在沈括之后明确提示要遵循货币流通的客观规律,第一个探讨了纸币流通规律,并警告当局切不可违背客观规律来组织管理纸币流通,这在我国古代货币思想史中是仅有的。

三、论纸币流通规律

进入流通的纸币不会自动退出流通领域,然而,它必须保持在一个适当的量上,超过这个限量就会泛滥成灾,成为祸患之端。叶子奇形象地比喻这一现象为池水动荡,血脉常活。他说:“譬之池水所入之沟,与所出之沟相等,则一池之水动荡流通,而血脉常活也。借使所入之沟虽通,所出之沟既塞,则水死而不动,惟有涨满浸淫,而有滥觞之患矣。”其所谓水沟,显系马克思所说货币流通的引水渠和排水沟之属。其所谓引水沟通,岂非纸币投放作用正常发挥,其所谓排水沟塞,当指纸币回笼渠道不畅,纸币兑现受阻、中断或停滞。他特别强调要防止池水溢出成灾,须使排水渠通畅,不致堵塞,亦即不能因官吏的营私舞弊,百般刁难,或政府挪用,抽走准备基金,而被迫停兑。他认为这是发前人所未发,以往历届政府只知道利用行政、立法手段,运用严刑酷罚,驱使百姓就范,却不懂得这样做的后果是恰恰相反,“徒知严刑驱穷民以必行,所以刑愈严而钞愈不行,此元之所以卒于无术而亡也。”更何况洪武八年(1375)发行大明通行宝钞,面额六种,自百文至五百文和一贯、一贯钞折铜钱一千文,或银一两,四贯钞合金一两,设宝钞提举司,立钞法,建立纸币本位制,禁用金银交易,金银只准向官府领用宝钞,只收进,不兑出,税课收钱三钞七,百文以下用钱支付。九年颁令天下,银、钞、钱、米兼用,银一两钱一千,钞一贯,皆折纳税粮一石。宝钞无发行限额,无钞本,无时限和地区限,也不兑换和倒钞,多出少进,只投放不回笼,不久,财政日绌,靠发钞应急,钞值日跌,所颁法令地方不予理睬,官钞、伪钞和私钞乱成一团,叶子奇的话具有特殊意义,说是总结元代发行纸币的失败教训,恰恰是说给刚刚取得政权,防止穿新鞋走老路的新当政者听的。尽管他把元朝灭亡的原因简单而笼统地归咎于纸币发行的失败,不过在他之先除《管子轻重》篇曾把货币流通比喻为“沟渎”外,还没有其他学者做过如此深入的分析,他的认识该说是翔实而深刻的。

他把纸币流通规律(“理”)作为客体,作为外在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来看待。他认为统治者只能认识它、遵循它、掌握它,却不能借助政权的强力来改变它,否则适得其反,正好朝着人们主观愿望的反面越滑越远。元代最高统治者正是这样走完自己的历史行程的。

虽说叶子奇尚未完整说清这个客观规律的具体内容,不像沈括那样具体分析了货币流通中某些要素间的作用关系,但它仍不失为在沈括之后明确提示要遵循货币流通的客观规律,第一个探讨了纸币流通规律,并警告当局切不可违背客观规律来组织管理纸币流通,这在我国古代货币思想史中是仅有的。在世界上也是超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