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物联网管理模式

物联网管理模式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物联网管理模式本身及其应用构成了一个覆盖广泛、关联众多、异质复杂的多重行动者网络系统。三重网络交叉相叠,组成了一个多项技术实体结合、多种管理方法交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多应用领域融合、制度层级需要做出回应的行动者网络集合,即物联网管理模式中凝练的集技术创新层、管理创新层、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创新层于一体的 “三位一体”联动系统。

(一)物联网管理模式的理论背景

1.社会系统与网络社会

社会系统通常被描述为 “人和人所围绕的时空实在物存在、稳定发展的有机整体”[10]。而社会系统的构成有其缺一不可的三大条件:其一,社会系统必须由人和人围绕的时空实在物组成;其二,系统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机制[11];其三,任何社会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基于社会系统,政府管理的 “起—承—转—合”均在于社会系统为政府提供的特定社会生态环境,使政府能在与社会进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不断地由协调达到不协调,继而由不协调达到新的协调,从而促使社会发展在社会转型中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12]

“转型社会、风险社会与网络社会”[13]是中国正在经历的三大结构性变迁,也是中国政府改革的雷区和难点。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和全球化大潮的不断席卷,打破了信息有限流动的桎梏,网络社会不仅逐渐演变成一种结构变迁,更 “倒逼”社会系统中权力的重新分配,在三大结构性变迁中显著度也日趋增强。从社会系统的视角来解析网络社会,如果将现代信息技术革命视作社会系统所属的特定 “时空环境”,那么政府管理是社会系统最重要的子系统,是推动社会系统生态性转型的中坚和桥梁,政府管理创新必然顺 “环境”之势,在社会系统中扮演好服务者、分配者和监管者的角色。

2.有限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理论的构建基于这样两个原则:技术是自主的,技术变迁导致社会变迁。按照技术决定论的理论构建逻辑,技术、文化与社会系统三者构成了单维的 “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简单来讲,即 “技术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而这种文化体系又构建了整个社会”。美国管理大师怀特曾对技术决定论做了精练的描述:“人类生存方式的文化是一个具有内部结构的大系统,这个系统由居于结构底层的技术系统、居于结构中层的社会系统和居于结构上层的观念系统这三个亚系统构成。”[14]

纵观整个技术决定论的理论内核,技术的作用是最基本的和首要的,社会系统是技术的功能。因此,技术因素是整个文化系统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了社会系统的形式。显而易见,技术决定论在理论构建上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而有限技术决定论则巧妙地弥补了这一缺陷。较之纯粹和单向的技术决定论,有限技术决定论透析了社会系统对技术的反作用力,更为全面地凝练了 “社会—技术”的动态互补性:社会系统对技术活动的制约作用导致技术有选择地被社会系统吸纳,技术和社会共同决定着社会系统螺旋式上升的内容与方向。

3.权变组织理论

权变组织理论认为单一的组织模型无法解决所有组织设计问题,而只能依据组织所处的 “实际环境”和 “特定情境”提出满意度最高的管理方案。权变组织理论从始至终强调的是组织环境、组织设计、管理行为三者的动态耦合性与适切性,因此,其实质就是主张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从中找出合适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权变组织理论的核心在于把组织看作是一个有机的 “系统”。一个系统通常是由子系统组成的,而其本身可能又是另一个系统的子系统。整个系统的职能与能力有赖于每一个子系统的职能与能力,且大系统的职能或能力的任何变化都会要求子系统做出相应的结构调整和内容变化。[15]由于组织系统是嵌套在另一个更大的系统之中的,整个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既可源自内部子系统,也可源自外部系统。因此,一个组织的结构和职能必须以组织所处的外部或内部的许多环境因素为基础。权变理论要求组织领导者要依照组织自身 “实在的管理情景”,对组织设计、管理工具、工作任务、人力资源等管理要素进行动态调节,更要求组织领导者根据系统外部环境调整组织系统的功能与职责。

4.行为者网络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法国社会学家卡龙和拉图儿为代表的巴黎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提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1986年,卡龙在 “行动者网络的社会学——电动车案例”一文中描述了法国电力集团 (EDF)在1973年提出开发新型的电动车计划 (VEL),这个计划需要CGE公司来开发电池发动机和第二代蓄电池,还要求雷诺公司负责装配底盘、制造车身。此外,还要考虑消费者、政府部门、铅蓄电池等社会甚至是非社会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由 “行动者”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网络世界。行为者网络理论包含了三大行动者网络:其一,以众多的技术实体为主的 “技术层”;其二,以资源整合为主的 “组织管理层”;其三,以协调组织内外环境为主的 “制度层”。

然而,物联网管理模式本身及其应用构成了一个覆盖广泛、关联众多、异质复杂的多重行动者网络系统。首先,物联网管理模式中的众多技术实体本身就是一个行动者网络,即技术创新层网络 (简称Net1);其次,装置了相关设备,以云计算为业务资源整合核心的管理层又构成另一种行动者网络,即管理创新层网络 (简称Net2);最后,为使物联网管理模式更好地为各级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以及为各类使用者提供良好服务而进行的观念认知、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等制度方面的创新构成了第三重网络系统,即制度创新层网络 (简称Net3)。三重网络交叉相叠,组成了一个多项技术实体结合、多种管理方法交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多应用领域融合、制度层级需要做出回应的行动者网络集合,即物联网管理模式中凝练的集技术创新层、管理创新层、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创新层于一体的 “三位一体”联动系统。

(二)物联网管理模式概述

我国政府目前实行的职能管理模式强调的制度化、合理性化、专业化等难以适应网络时代快速变化的环境,而物联网管理模式并非在传统的政府职能管理板块上简单重构和嫁接现代信息技术,它是在技术、管理、体制创新 “三位一体”推进下,利用包括感知端、传输端、云端及应用端在内的 “四端联动”的组织 (包括政府及其企业)过程管理、精确化管理、智慧化管理、个性化管理的创新模式 (图7-3)。

流程管理具有促进组织结构扁平化、提高工作效率、较强的服务观念和及时响应顾客要求等特征,流程管理模式实现了对职能管理模式的五大超越,分别表现在导向性、效率性、应变性、整体性和协作性五个方面;同时,在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影响下,我国政府的管理模式由职能管理转向流程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而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兴起对政府管理模式向流程管理转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环境支持。随着物联网时代到来,政府的职能管理缺陷日益显露,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图7-3 物联网管理模式结构

(三)物联网管理模式的特点

物联网管理模式以物联网为技术背景,其全面感知、实时传输及智能化、专业化云处理等显性特征给予了这一全新管理模式不同于以往所有管理模式的特点。

1.技术为手段,管理创模式,体制做保障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 “三位一体”地共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其中,技术为手段,从工具理性的视角出发,在政府管理创新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具有标示性、成熟度与稳定性的技术成果,以期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管理创模式,从权变组织理论的视角出发,组织管理模式是基于组织 “隶属”的外部环境与情景而解构与重构的,因而物联网管理模式必然具备 “可拆分,可解构”的特性;体制做保障,基于行为者网络理论,“制度层”是 “技术层”与 “组织管理层”性能最大化的切实保障与前提。

2.感知端做基础,传输端做保障,云计算做大脑

感知端做基础就是运用感知技术收集 “物”的信息和控制 “物”的过程,其作用就是运用物联网的多种感知技术对物体进行识别、感知,收集物体信息,得到真实可靠的一手数据和初级信息,进行简单汇总并向上级传输。传输端做保障就是运用传输端能够将感知端获取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实时传导和输入的功能,承担感知端与应用端双向良性互动的前置保障作用,具有 “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云计算做大脑就是数据与资源整合后的智慧处理,具备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信息的功能。

3.信息及时采集与传输,信息智慧处理与应用,信息科学决策与服务

物联网管理模式中的感知端能够运用各种感知器和传感器等信息技术组成的感知体系,通过感知技术嵌入到物联网的 “物”中,承担 “物”的信息接收、发送、控制功能,实现 “与物对话”的过程。此外,传输端的搭建是通过使用各种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及设备将业已存在的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因而信息及时采集与传输这一特点是伴生于感知端与传输端的。物联网管理模式中的云端囊括了大数据挖掘与处理、资源整合、专业化分工及信息智能处理的功能,支撑起信息智慧处理与应用这一特点。物联网管理模式中的应用端是保障组织科学决策、优质服务提供的信息源和智囊团的最终呈现形式,因此是信息科学决策与服务的有效载体

4.提供精确管理、个性化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模式

物联网管理模式是精确管理的模式,凭借技术实体能辅助组织管理成为可操作的、具体的、信息化的、可传播的及可掌握的。物联网管理模式是个性化管理的模式,通过 “智慧云处理”实现个性化的服务推送,本身就是一种因人、因时、因地、因材、因过程和因结果而定的管理方式。物联网管理模式是过程管理的模式,过程的任务在于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而过程的期望在于获得稳定和最大化的增值。物联网管理模式恰是通过对包括人、物 (数据、信息等资源)及组织环境的输入过程进行策划,建立过程绩效评估和过程控制方法,与输出形成 “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5.集约型管理模式,透明化管理模式,高效率管理模式

模式的构建和运行维护成本低廉,众多的技术实体只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下对组织管理的 “惠顾”,而物联网管理模式本身并不 “依附于”技术,在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中依然能够被应用。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结合的视角来看,物联网管理模式具备引导流程公开、信息公开、职能透明的特点,屏蔽了传统官僚制与职能管理框架下的信息壁垒和部门割据,从而推动了组织管理效率的提升。

(四)物联网管理模式的作用

物联网管理模式为现代组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为组织管理模式、方式创新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研究先导。具体体现:物联网管理模式的有效运用能作用于组织规模的调试和控制,发挥组织瘦身的功效;能巧妙地避免组织系统与外部系统的摩擦;能提高资源结构调整与数量调配的效率;能提升组织预决策的信息准度与信息效度。物联网管理模式的作用及其描述见表7-1。

表7-1 物联网管理模式的作用及其描述

(五)物联网管理模式的构架

1.感知端

感知端是物联网管理模式的底端,是物联网管理模式中感知和获取第一手数据和信息的起始端,通过传感网来实现对 “物体” (实物和虚物——事务、任务、服务等软物)所需特征的感知和识别,由各类型的采集和控制设备等众多技术实体组成。数据自动生成系统包括RFID标签、条码、传感器、定位系统、可穿戴设备等。数据人工生成方式包括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除此之外,人也是最重要的感知设备。感知端具备物品标识和信息智能采集的功能,并实现物体识别、数据采集、设备控制,读取物体属性并将信息转化为适合传输端的网络和通信传输数据格式的作用。感知端激活物联网管理模式的接口,是信息可靠实时传输的基础。

2.传输端

传输端处于物联网管理模式的第二层,由各种现有各类网络如互联网和通信网等私有网络、专用网络、有线和无线通信网、基站节点、接入网关组成,主要负责从感知端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 (通常是长距离)的实时、安全传输和传输处理问题。简言之,传输端是传感网数据与信息进行可靠实时传输与处理的平台,能够实现从感知端获取的数据交换、传递、融合等传输处理,并负责把信息和数据有效、快速地输送到云端。传输端既是物联网管理模式中传递数据和信息的桥梁和中介,也是感知端和云端的联动保障。其构建需要利用各种现有互联和通信网络系统做基石,专用网络及局域网络做延伸,重点破解基站节点、接入网关等接口标准化建设的技术瓶颈,进行异构网络融合,贯彻多方参与、共同搭建的理念。

3.云端

云端处于物联网管理模式的第三层,是物联网管理模式得以实现智能管理、科学决策和推送优质服务的大脑,是物联网带智慧的核心端,也是物联网管理模式中将数据转化为信息的核心部分,通过 “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对设备、数据及资源的整合,形成高信息容量、高信度、高效度且安全可靠的大数据。具体而言,云端是指从感知端得到 “物体”设备及业务资源的海量数据后,经过传输端到达云端,在云端利用 “云计算”包括大数据中心 (资源中心)处理、专业分工处理、模糊识别、数据挖掘等新兴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通过使用多种计算资源解决专业计算和专业处理问题,提高对海量数据的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从而将这些数据处理成可以使用的真实、及时、科学的信息,将 “物体”设备及业务信息资源整合、分类,为应用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建立资源整合后的数据资源中心,用大数据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从传统管理事务中将专业事务性工作剥离出来(如将政务分离出专业政务——预决策、规划、监督等和常规事务),建立各类专业机构子云、各类职业精英团队子云、各类事务处理子云、各类业务处理子云等进行业务和机构整合。

4.应用端

应用端处于物联网管理模式的第四层,是将经过智能处理的信息转化为管理决策、优质服务的最终端、目标端。应用端是基于数据从感知端、传输端和云端经过一系列的筛选、整合、处理和分析,成为已分类的、有效的、精准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并结合管理对象的特征和相应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对具有这些特质的信息进行使用规划和流向设计,为各级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为各类使用者提供更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优质服务平台 (该平台既可以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也可以作为私人企业、社会组织等进行 “经营”的平台)。因此,应用端的构建是对模式设计与实际应用之间匹配度的检验,是云端的智能处理得以升级、整个管理模式得以与环境适应的关键。应用端实现了应用平台的构建、可操作软件的设计,能够解决信息处理和人机界面的问题,能够更好地为控制政府、企业、非营利机构和城市应用基础设施做出精准的决策,为各级管理者和各类使用者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同时,应用端在特定的组织环境和管理情景下又重构为新的感知端,推动物联网管理模式的解构与重组,为组织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的感知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