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简介及历史发展

简介及历史发展

时间:2022-09-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合产物,从古今中外牡丹发展的历史来看的确如此,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传统名花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将其视为吉祥物。如今,菏泽、洛阳牡丹花会在当地不失为一大盛况。总之,菏泽人民的生活与牡丹密切相关。明、清以来,曹州牡丹甲于海内。


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相比,牡丹文化有其:一、较浓重的生物学特点 二、较浓重的药物学特点 三、较浓重的园艺学特点 四、较浓重的美学特点 五、较浓重的文学特点 六、较浓重的乡土气息 七、浓重的富贵之感 八、浓重的人生回味 九、浓重的生活勇气 十、浓重的旅游氛围等特点。

另外,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合产物,从古今中外牡丹发展的历史来看的确如此,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今天,中国牡丹适逢盛世,沐浴春晖,盛况空前,在许多生产牡丹的地方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牡丹花会,弘扬牡丹文化。那时,花城中便万人空巷,看花人摩肩接踵,笑语欢歌,万紫千红的花光,如醉如痴的人流,汇成欢乐的海洋。"国运昌时花运昌",历史又一次证明了这一深刻的哲理。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勤劳、勇敢、质朴的民族,我们爱好和平、追求所有美好的事物。  

传统名花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将其视为吉祥物。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一位旅美华侨在参观了盐城枯枝牡丹后激动地说:“中国是我的根,牡丹是我心中的花。”我国是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地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如:种牡丹、赏牡丹、爱牡丹、画牡丹、绣牡丹、唱牡丹,另外还有宴花、雕花、结花、拜花,形成不同牡丹文化习俗。其主要有: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人种牡丹、绣牡丹之俗,云南大理白族“赶山”观牡丹和牡丹木雕,西藏各地寺院中的壁画牡丹,北方满人旗袍上的牡丹,河南洛阳的插花俗,甘肃省临夏回族的“花儿”唱牡丹,陇西浪山观牡丹(朝山会)、牡丹命名、街头卖花俗,安徽巢湖银屏山的朝山拜神牡丹,以及洛阳、菏泽、北京、太原、彭县、上海、杭州、铜陵的牡丹花会和牡丹笔会。

中国人赏花爱花,牡丹文化习俗由洛阳传至长安、彭州、青州乃至全国。如今,菏泽、洛阳牡丹花会在当地不失为一大盛况。

除了歌咏牡丹的诗词外,又出现了有关研究、记录牡丹的专著,如唐·舒元舆《牡丹赋》,李德裕《牡丹赋》,宋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张峋《洛阳花谱》、陆游的《天彭牡丹谱》等。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余鹏年有《曹州牡丹谱》等。散见于历代诗词文赋及明间通俗文学以及雕刻、音乐、绘画、服饰、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比比皆是,无可胜数。

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独特方面,它是几千年来围绕着牡丹而产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不但以文字、音像、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还有大量的以无形的、口头的或展览等形式表现出来,如一年一度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即是其一。

牡丹文化是曹州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菏泽人民对牡丹有着特殊的感情,县志记载:曹州“牡丹、芍药各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当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菏泽人对于种植牡丹,亦有一套成熟的技艺。尤其是解放后,他们通过嫁接、繁育,培植了无数的新品种。这里的人喜谈牡丹,喜画牡丹,喜写牡丹,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牡丹的趣闻、故事。总之,菏泽人民的生活与牡丹密切相关。所以,作为曹州牡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是有其浓郁的乡土色彩。从流传在民间的有关牡丹的传说、故事,到文人墨客关于曹州牡丹的记述、提咏,从中都可以看出菏泽人民的生活习尚、性格特征等。那些远离故乡的游子,在怀念家乡的诗文里,亦常以牡丹作为家乡的象征而寄以无限的眷念之情。

曹州牡丹有着浓厚的旅游氛围。明、清以来,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清承德乾《过毛氏园》诗云:“微吟小醉踏春行,瞥见园林百媚生。也有天姿曾识面,几多国色不知名。芳菲莫怪美人妒,潋滟应关花史情。坐久景闲心亦静,绿杨深处传流莺。”由此诗可见,曹走亦是文人学士雅会品题之所。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即有两篇写及曹州牡丹。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曹州牡丹得到了长足得发展,与此相关的牡丹乡旅游业亦是盛况空前。尤其是一年一度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外商,洽谈生意,赏花旅游,领略菏泽的风俗民情。所以说,菏泽牡丹花会市民俗文化的重要市场,通过它可以窥见牡丹文化的大概面目。

牡丹文化是曹州文化的一个独特方面。它的内涵极为丰富。而且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它的内涵亦不断拓宽、发展。研究牡丹文化,与经济建设的推进,与精神文明的创建,都有密切的关系。曹州牡丹文化,方兴未艾,研究它的人越来越多,可以断言,不久的将来,它不仅是菏泽人关注的一个方面,而且会成为国内研究家所瞩目的一个课题。

牡丹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几乎涉及到所有文化领域。诸如学术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实物文化等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文化。当然学术文化又包含哲学、宗教、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等,其中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又包含许多学科。其特点是有文字载体,有著作传世。语言文字是学术所运用的工具,是学术的根基。民俗文化即民间文化,表现民间传说、社会风俗等,不一定有文字载体。实物文化是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建筑、雕刻以及各种文物等。因此,凡记述牡丹内容的类书、史料、专著、文集、笔记,题咏牡丹的诗词文赋、故事传说、小说、演义、传奇、书法、绘画、戏曲、电影、电视、图案、画谱、歌曲,以及以牡丹为题材的园林,各种欣赏活动(如花会、花展、书展、画展)以及与此有关的经济文化活动等等,均属牡丹文化的范畴。按其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技术领域的牡丹文化与文学艺术领域的牡丹文化两大部分。

科学技术领域的牡丹文化是指运用各种现代科学认识牡丹的自然属性,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合理开发利用牡丹资源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如各种栽培技术、品种选育技术、盆景与盆栽技术、药材生产与应用、相关法律法规、各地利用习惯等,也包括各地在传统风土习俗中形成的对牡丹的各种认识和观念。

文学艺术领域的牡丹文化是指反映人对牡丹的情感、感性的具体作品,是诗歌、书画、音乐、雕刻、装饰图案、文学等艺术作品的总称,其中包括牡丹美学的内容。我国历代有关牡丹的诗词文赋、戏剧、小说、影视,书家书写的以牡丹为内容的书法作品,画家笔下的以牡丹为题材的山水花鸟画,宫廷与民间的建筑、家具雕饰,工艺雕刻以及牡丹专类园林的艺术构思与设计等等,均属艺术领域的牡丹文化。

当然,这种区分也是相对的,基于现代栽培技术基础上的大型花会、花展,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文化活动,就是科学技术、艺术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

帝国牡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始,散于历代各种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色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洞察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

帝国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帝国牡丹进入诗歌,,帝国牡丹已进入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园林,涉足园艺学。唐代,帝国牡丹诗大量涌现,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唐·舒元舆《牡丹赋》、李德裕《牡丹赋》、欧阳修的《帝国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帝国牡丹记》等。元姚遂有《序帝国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帝国牡丹史》屡见。

解放后,帝国牡丹种植有长足地发展,牡丹文化被人逐渐重视,出现了大批牡丹研究工作者和专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