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年上半年经济状况看价格改革的环境

从年上半年经济状况看价格改革的环境

时间:2022-09-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最近中央决定加快以价格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价格改革。与其他改革措施相比,价格改革对经济环境要求较高。因此,正确分析把握经济发展的态势和价格总水平的走向,并据以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对于确保价格改革的顺利出台和取得成功具有重大意义。根据这种要求,我们分析了1988年上半年的经济情况。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工业新增产值占全部工业新增产值的49.5%,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1987年上半年的32.3%上升到现在的34.8%。

从1988年上半年经济状况看价格改革的环境[1]

(1988年7月)

最近中央决定加快以价格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价格改革。与其他改革措施相比,价格改革对经济环境要求较高。在各方面关系绷得很紧的情况下,价格改革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正确分析把握经济发展的态势和价格总水平的走向,并据以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对于确保价格改革的顺利出台和取得成功具有重大意义。根据这种要求,我们分析了1988年上半年的经济情况。

一、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比预料的快,但效益不够好

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比上年同期增长17.2%,是近10年来的第二个高速度。1988年以来,工业生产水平逐月提高,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一季度增长16.7%,二季度增长17.6%,日产水平6月份比上月提高6%,比1月份提高21.3%,比1987年同月增长17.7%。上半年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12.8%,比1987年同期快2.2个百分点。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24.2%,其中乡办工业增长32.8%。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工业新增产值占全部工业新增产值的49.5%,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1987年上半年的32.3%上升到现在的34.8%。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首先,在生产高速增长的同时,利税增长较慢。许多同志往往用销售收入、实现利税与工业产值相比较,并以此说明效益状况,认为只要这几项指标都在增长就达到了“几同步”。实际上,这几项指标是不可比的:产值是按不变价计算的,而其他指标都是现价。1988年头5个月与1987年同期相比,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生产增长11.3%,销售收入增长19.1%,实现利税增长12.5%,上缴利税增长8.3%,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1.6%。但是,如果扣除物价因素,不仅销售收入增长赶不上生产增长,企业上缴利税和国家财政收入甚至呈绝对值下降趋势。

上半年工业产值每增加1元便增加工业流动资金0.74元,大大高于正常水平的0.3元—0.5元。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随着新产品成分的越来越大、企业横向联合的推广等原因,产值的重复计算问题越来越严重,水分越来越大,如果考虑到这一因素,每元新增产值所增加的流动资金会更多。

其次,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增加,成本上升,亏损扩大。1—4月全国工业企业重点企业统计到的92项质量指标,有42项比1987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下降,下降面达45.7%;104种单位产品物耗指标中有50项与1987年同期相比有不同程度增加,增加面达48%,原材料、燃料消耗稳定降低率比1987年同期下降2.0%。1—5月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可比产品成本上升6.7%,而计划要求为降低1%,由于物耗、成本上升,使亏损增加。头5个月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面达19%,亏损额已相当于1985年全年水平,比1987年同期增长20.1%。

再次,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生产结构的改善不明显,有些方面甚至向相反方向转化。附表1列示了上半年各月工业总产值、能源、原材料以及铁路货运量与1987年同期相比的增长幅度。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上半年能源、原材料和铁路货运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都不仅赶不上工业生产增长,且有差距扩大的趋势。上半年原煤生产增长不到5%,原油生产增长不到3%,且近期提高增长率可能不大。全国发电量1月份比1987年同期增长16.1%,5月份下降为9.4%,6月份虽回升到12.2%,但也大大低于工业生产增长17.7%的速度,电力弹性系数仅为0.69。由于电力供应赶不上需要,一些地区被迫压缩机组检修,将危及电网安全运行。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的增长幅度也大大低于工业生产增长,且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使得原材料储备下降。截至5月末,全国主要物资库存中有2/3比年初下降,而下降较多的又是市场供应较为短缺的品种。铁路货运问题最为突出。近年来,铁路运力不足与工业生产增长的矛盾日趋突出,铁路带病运转的现象十分普遍。1988年初以来,国家要求各级铁路部门安全生产,加强设备检修,恢复正常运行,铁路货运量的增长直线下降,由年初的14.3%下降到6月份的0.8%。运货难的问题日趋严重。目前许多地方、企业已经由于原材料、半成品运输问题不得不处于半停产状态。值得指出的是,运力的约束是比能源、原材料更无弹性的硬约束,它既不可能通过进口来解决,也很难通过“小铁路”、“小运输”等而得到缓和。由于经济效益不高和“短线”资源的限制,工业的高速增长局面是很难长期维持的。

上半年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比1987年同期增长14.2%,与生产资料物价指数相比,实质为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特别是重点建设投资不足,而非生产性项目和一般加工工业投资增长过快,这一情况也值得引起重视。

二、信贷货币增长势头猛,通货膨胀压力

上半年国家银行发放的各项贷款比1987年同期多增加427亿元,增长24%,其中工业贷款比1987年同期多增加233亿元,增长27%,是近年来同期增长最多的一年。按照往年常规,贷款的80%以上要集中在下半年发放,1987年下半年贷款总额增长1450亿元,1988年下半年即使增长额与1987年同期持平,全年贷款增长额将达2000亿元以上,超过计划增长额近30%,比1987年增长22%以上。

上半年银行现金净投放88.6亿元,1987年同期为净回笼83亿元,一反一正,1988年比1987年多投放货币170亿元。历史上一般年份上半年都是净回笼货币,只有1959、1960、1961年三年出现过上半年净投放(各年投放量1959年为5.73元,1960年为6.99亿元,1961年为9.25亿元)。按照人民银行分析,1988年原定200亿元的货币投放计划已无法实现。1987年下半年净投放320亿元,即使按照1987年下半年的投放规模,1988年全年的货币投放量将达400亿元以上,增长幅度达27%以上;如果上半年增加投放的因素在下半年继续存在,则全年发行就可能达到500亿元以上,增长幅度将达34%。仅此一项,1989年的物价将上升20%左右。信贷和货币投放的迅猛增长,在经济增长的效益不够理想,产出的实惠不多,特别是在生产由于“短线”资源制约难以实现有效地长期增长的情况下,必然会使今后通货膨胀的压力更加严重。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从总需求方面讲,构成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压力的,不仅有当年货币量增长超过生产增长导致总需求膨胀的因素,且有近年来积累起来的结余购买力的这一因素。一般说来,在市场作用能够正常发挥的情况下,多发的货币为物价上涨所吸收,不会有积累效应。但在我国由于存在物价管制,保持部分配给调拨制度的条件下,有一部分作为购买力结余沉淀下来。根据我们的测算,1983—1987年,我国大约有300亿元的现金和1700亿元的广义货币(包括现金和除财政存款以外的各种形式的存款)作为结余购买力沉淀下来(具体测算方法见附表2、3)。这部分购买力结余稳定性较差,受市场价格状况和居民心理预期的影响较大。在经济增长、价格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它是相对稳定的,而一旦出现物价的大幅度上涨,它就会纷纷出笼,从而对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经济状况的恶化起到火上浇油的影响。1988年上半年以来,由于物价上涨较猛,群众心理上普遍出现存钱不如存货的思想,纷纷提取存款,抢购囤积商品。南京、武汉、广州、西安等地,挤兑抢购之风此起彼伏。这种状况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考察世界各国的通货膨胀历史,货币超发推动物价上涨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物价上涨低于货币超发,因为开始时物价比较稳定,居民得到新增货币购买力后会将一部分储蓄下来。第二阶段物价上涨与货币超发基本持平,因为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居民得到新增货币购买力后不再用于增加储蓄,而是直接用于增加商品购买。第三阶段物价上涨超过货币超发,这是因为随着物价上涨越来越高,居民越来越感到储蓄贬值,存钱不如存货,因而不仅将新增货币购买力用于增加商品购买,且大量提取前期储蓄抢购商品。这一情况可近似地用物价总水平每上涨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货币超发百分点来说明,见附表2、3第七栏。从我们的计算结果可见,尽管由于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波动影响,第7栏的数字有所起伏,但从其基本趋势来看,是由大变小的。这一情况说明,我国的货币增长与物价变动也在由发得多涨得少向发得少涨得多转变;目前我国的物价上涨已接近于第二阶段尾声,将近进入第三阶段,即通货膨胀超过货币超发的阶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届时对经济社会所造成的恶果,实难预料。

三、努力创造条件,推进价格改革

以上分析说明,若照目前这种总需求加速膨胀的情况发展下去,明后年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必然会出现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通货膨胀状况不断加剧的局面。根据国际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价格改革,是很难取得成功的。首先,高通货膨胀必然使价格改革的措施难以出台,以至发生夭折。近年来我国改革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为了防止物价的轮番上涨以及价格上涨后保证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稳定,放开价格时财政必须拿出钱来补贴涨价物资的用户和增加职工工资、补贴,但由于财政负担能力有限,加之通货膨胀压力越大,要求财政补贴的数目就越多,因而最后不得不将价格放开的面不断缩小,最后只剩下一两种商品,从而失去了价格改革的本来意义。其次,在高通货膨胀下,即使强行推出全面价格改革,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价格改革的实质在于调整比价关系,价格放开是利用市场机制达到调整比价关系之目的。但在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旦放开价格,就会引起物价的全面轮番上涨,而物价的全面上涨势必会冲淡甚至淹没比价关系调整的意义。而且,在物价上涨过分严重、超过社会承受能力的情况下,政府只得采取行政措施限制物价上涨,结果,不仅比价关系没有理顺,而且可能比原来更加扭曲。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等近年来的经验反复证明,高通货膨胀下价格改革难以取得成功。波兰议会1988年5月授予政府非常权力推行价格改革,但由于需求过旺,供给一时难以改善,价格改革后物价轮番上涨严重,改革仅一个月政府就不得不宣布已经失败,转而采取措施来制止物价和工资的轮番上涨。

现在有一种议论,认为价格改革最好像过去一样,走小步,而不要希图在几年中见成效。但是,这样做,实际上意味着无限期地往后拖。而经验已经证明,价格改革越拖越被动。由于我国的价格关系严重扭曲,不仅影响了企业核算和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而且,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经济结构的严重扭曲,从而造成社会资源大量闲置浪费和“短线”资源制约生产相并存的状况。我国是一个资源贫国,在经济效益不能得到提高,且常常有所恶化的条件下,是很难长久支撑下去的。其次,“双轨制”的存在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成为腐蚀社会风气的经济基础。目前这种情况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从各种“官倒爷”利用特权和“价差”,牟取暴利,中饱私囊,到利用“回扣”之名行行贿受贿之实,迹近泛滥。对于这种腐败现象,群众意见极大。要解决这个问题,加强监督和法制、提倡为政清廉等当然是必要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就必须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铲出这些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否则,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而且会破坏改革的基础,最后葬送改革。

因此,我们认为唯一的出路还是采取各种强有力措施,稳定经济,降低通货膨胀压力,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推出全面价格改革。采取从紧的金融货币政策,目前除在择优扶植的基础上削减银行贷款额度以外,宜大幅度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在财政上坚决把赤字压缩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且通过发行债券解决,不得再向银行透支;在生产建设上要坚决贯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方针,毫不动摇地降低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围绕国家的产业政策、企业组织结构政策、技术政策,实行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的紧缩;在投资政策上切实做到压缩楼堂馆所等非生产性投资和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将资金引向基础建设;在消费政策上,鉴于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过快,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因而应适当收缩。而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突出收缩特殊优惠取得的收入,打击“官倒爷”,坚决清理整顿各种“公司”、“回扣”,取消机关、部队的“小金库”,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依法惩治各种贪官污吏,以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心。同时,必须把情况向干部和群众说清楚,号召大家同心同德,共渡难关。再则必须坚决压削行政事业费用特别是社会集团消费的开支,留出财力支持改革。

总之,关键在于统一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决心越大,动作越大,就有可能越快进入大改阶段。就是说,从现在起采取措施,经济“过热”的状况和通货膨胀的压力有可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得到逐步缓解,从而就有可能推出以价格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

附表1

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及能源、原材料和铁路货运量分月增长率%

img1

附表2

img2

注:假定由于国民经济货币化导致的货币流通速度减缓V=2%。

附表3

img3

注:①V=2%

②M2=M0+各项存款(扣除财政存款)

【注释】

[1]这是本书作者与胡季、张军扩于1988年7月合写的一份研究报告。载《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1988年第77号(总第103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