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思路和结构

研究思路和结构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结合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状况,对考茨基的民主理论进行研究。文章将首先对考茨基民主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也就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进行介绍,进而追溯考茨基民主理论的思想来源。考茨基将民主视为人应当具有的属性。考茨基主要以“现代民主”阶段作为研究对象来阐释其民主理论。考茨基在详细考察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垄断资本主

本文结合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状况,对考茨基的民主理论进行研究。文章将首先对考茨基民主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也就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进行介绍,进而追溯考茨基民主理论的思想来源。在此基础上,对考茨基民主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即他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详细探讨。考茨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将这一理论应用到指导社会实践的现实过程中,既看到了现代资本主义所包含的“资本的垄断”和“民主”的双重特性,也注意到了维护“民主”制度对社会未来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时受到关注的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能否利用“民主”条件的问题,考茨基通过表达他关于“民主”概念的观点予以回答。在对考茨基民主概念进行考察时,本文从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等方面对考茨基的民主理论予以阐释。在考茨基看来,资本主义民主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前提,社会主义民主在形式上有与资本主义民主相通之处;但资本主义民主毕竟只是维护少数资本家利益的“虚假民主”,它的内容决定了它的局限性,因而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来实现对资本主义民主的超越。

文章主要由六章构成。第一章考察考茨基民主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考茨基之所以提倡民主发展道路,是与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的。考茨基正处在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资本主义在进入垄断阶段后出现了种种新现象和新形势,特别是随着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新兴资本主义的崛起,资本主义经济内部发生了诸多转变,例如,以信用、股份公司为代表的新经济形式的出现,以卡特尔托拉斯为代表的新型企业组织的出现,等等。这些在导致资本主义逐渐过渡到垄断阶段、社会越来越受到金融资本操纵的同时,也现实地孕育了“社会化”的生产方式,而这种新型生产因素就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本质上越来越被少数资本家所操控,但不容忽视的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制度层面上较前资本主义时期获得了显著改善,以议会民主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臻完善,也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便利途径,为未来社会民主的发展提供着可以利用的条件。

当然,一种理论的形成除了与其所处时代紧密相关,也必然会受到其前辈思想家相关理论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大导师早在写作《共产党宣言》时就为未来无产阶级的发展和人类解放事业的发展绘制了美好的蓝图。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变化,晚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实际都意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策略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经历了垄断资本主义的蜕变后,晚年恩格斯提出,在不否定暴力革命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无产阶级可以通过参与议会政治等方式逐步渗透进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中。这既有利于保存无产阶级自身的实力,减少无谓牺牲,又有利于无产阶级在参与同资产阶级的现实斗争中不断壮大自身,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资本主义力量。除此之外,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巨大变化,第二国际内部在马克思主义现实化等问题上逐渐产生分歧,出现了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以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马克思主义”和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中派主义马克思主义”。也是在参与第二国际内部相关问题的讨论中,考茨基进一步确立了自身的民主理论。

第二章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指导考茨基民主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说明,实际上也是就考茨基对唯物史观的认识与发展进行详细阐述。面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变化与发展,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也越来越面临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资产阶级学者质疑历史唯物主义只是一种“经济决定论”;而马克思主义内部在对唯物史观等重要内容的理解方面也出现了分歧。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种种质疑马克思主义的声音,考茨基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机械唯物主义”“经济唯物主义”等学说进行了客观的批判和分析,进而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问题做了细致分析和透彻理解。

考茨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将这种方法论运用到现实中去指导社会实践。一方面,考茨基认为,垄断资本主义作为“资本的垄断”与“民主”辩证发展的过程,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民主”的条件。考茨基并不否定马克思提出的用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他认为马克思“暴力革命”理论的提出正是建立在早期资本主义刚刚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尚未完善的现实基础上的。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方面所发生的巨大转变必然导致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相应变化。在这个意义上,考茨基赞成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资本主义民主条件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考茨基在区别于“左派”与“修正主义”的基础上,确立了他的“中派主义”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特别是针对第二国际内部出现的修正马克思主义的言论予以批判。他指出,修正主义者是把资产阶级看成了社会主体,因而认为资本主义在不断改进自身的过程中、社会在不断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就能发生质的改变。而考茨基则坚持,资本主义的自身调整、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都只是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立奠定重要条件,无产阶级在利用这种条件的基础上仍需要发动社会革命,才能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实现社会民主。

第三章是对考茨基民主理论内涵的探讨。本章将首先对考茨基的“民主”概念进行探讨。考茨基将民主视为人应当具有的属性。进而,考茨基按照人类社会的发展将民主区分为“原初民主”与“现代民主”两个阶段。早期人类社会中的民主是一种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原初的、质朴的、直接的民主政治体制。在经历了封建专制的社会发展阶段后,直到资本主义时期,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考茨基主要以“现代民主”阶段作为研究对象来阐释其民主理论。因此,本章将立足于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从经济民主、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的方面阐释考茨基民主理论的内涵。

首先,经济民主。考茨基在详细考察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垄断资本主义是包含了“垄断”与“民主”双重特性的过程。考茨基分别从资本主义大农业、工业对农业的不断扩张以及高度发展的工业经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现代资本主义,或者说“帝国主义”的经济特点。概括地说,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本质就在于对世界的“垄断”。“垄断的必然性”在根本上决定了现代资本主义攫取权力、侵吞世界的特性。尽管如此,考茨基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应观点的基础上,也意识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内部所孕育的“社会化”趋势,这就是考茨基意义上的作为生产要素而存在的“经济民主”特点。随着以“股份公司”“卡特尔”“托拉斯”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无产阶级的支持和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为未来“社会民主”的建立提供了必不可缺的物质基础。

其次,政治民主。相比较于“原初民主”,考茨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民主是依靠政治、法律、道德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来实现的,人们逐渐学会要利用种种中介工具来参与政治。客观而言,这些政治制度的建构将为社会民主的实现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考茨基在承认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作用的同时也意识到这种民主所包含的固有缺陷,这就是由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强权政治”特性。考茨基分别从国内与国际关系两个方面对此予以论述。在考茨基看来,这种固有的缺陷决定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体系仍然只是维护其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因而在本质上不可能实现人民群众在社会上的主体地位。

最后,社会民主,这是考茨基民主理论的落脚点。这部分主要是从考茨基对民主的描述“人民的自我规定的权利”(即德文的“die Selbstbestimmung”)方面对其进行理解。考茨基是在继承了马克思有关“民主”的论述基础上,从人民的主体地位的角度来分析“民主”的。无论是经济民主还是政治民主,归根结底,民主的真谛在于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社会民主”。从现实的层面而言,现代资本主义的固有缺陷决定了它不可能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确立和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因此,考茨基认为,为实现真正的社会民主,就必须实现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考茨基提出,无产阶级可以利用民主式社会革命的方式实现社会转变。

第四章主要介绍考茨基的民主式社会革命观。考茨基民主理论的提出也反映了他对于无产阶级利用民主条件实现社会主义的观点的赞成。但问题在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社会转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考茨基“民主式社会革命观”的提出实际上是与他的社会“演化”观点紧密相关的。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灾变论”以及受达尔文主义影响而出现的“进化论”思想,考茨基提出了“社会分娩论”。考茨基认为,社会的发展体现为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社会在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时当然要发生质的飞跃,但在“质变”发生之前,社会也必然要经历长时期的历史积累过程,才能为“质变”的发生奠定基础;此外,“质变”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变革的结束,相反,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刻,因而还要再经历循序不断的发展过程,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质变。因此,考茨基主张,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也必须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过程。考茨基并不否认“暴力革命”的决定性意义,但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较为成熟的地方,有可能通过“民主式社会革命”实现社会的发展。

第五章则主要对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以明确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这一部分将首先对“社会主义”概念进行说明。考茨基在维护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阐明了他的“社会主义”概念,通俗地讲就是“人人都有自由和面包”,实际上,考茨基是在强调物质基础与政治保证对于“社会主义”的重要性。第二节主要通过阐明考茨基对于“无产阶级专政”命题的看法,进一步澄清“民主”与“专政”作为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临时阶段的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从而对其“民主”理论予以补充。第三节是对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关系的详细说明。在考茨基看来,资本主义民主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在形式上具有相通性和继承性;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固有缺陷决定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假性”,而社会主义民主正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扬弃与超越,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就突出表现在它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维护人民主体地位的社会民主。

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系统地研究考茨基的民主理论,客观地分析其中的合理因素与不足,这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文章最后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探讨,就考茨基民主理论对当代中国所具有的借鉴意义予以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