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方法和思路

研究方法和思路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一、基本研究方法(一)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国内传媒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相关文献的研究,找出与传媒多样化形势下的受众生态环境与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研究相关的文献支持,并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得出受众生态环境的特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基本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通过对国内传媒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相关文献的研究,找出与传媒多样化形势下的受众生态环境与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研究相关的文献支持,并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得出受众生态环境的特点。主要文献来源为书籍、期刊、学术会议论文集和博士、硕士论文。这一方法主要是了解研究者对传媒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具体阐述,寻求提升传媒舆论引导能力的相关理论支撑。

(二)问题研究法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任何理论的发展乃至创立都是对问题的求解。因而,本书首先阐述了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及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最后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提出完善和提高当前舆论引导能力的具体对策。

(三)内容比较分析法

在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方面,把传媒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和一些有代表性的电视或报纸媒体作为内容分析蓝本,这个分析包括正、反两方面,即媒体能积极努力坚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和凝聚人心的正确的做法,以及媒体缺失客观性、公正性、有效性、真实性和快捷性的错误做法。从而对传媒应具有的舆论引导能力进行分析说明。这一方法主要是分析传媒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做法,寻求构建提升传媒舆论引导能力的实践指导。具体来说,在媒体选择上,选取一些较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媒体(如湖北广播电台、湖南卫视等)和一些国家级的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等)进行分析,在事件选择上,选取一些国内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内容文本,如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专题事件。

(四)实地调研法

选取新闻部门(报纸和电视媒体)的总编、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新闻传播学的专家学者作为访谈对象,围绕如何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进行访谈,并从中提取分析报告。主要采用小型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查阅个案材料和统计资料、现场考察等多种方法,力求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对业界、学界人士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归纳出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意义和做法。

二、研究思路

通过国内学者对传媒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梳理,以及对新闻传播学界的专家学者和传媒的从业人员的访谈,把文献分析的资料、内容文本的分析结果和访谈报告内容、分析结果渗透和贯穿于研究的过程之中,最后提出传媒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对策。具体研究思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界定和阐述,包括传媒多样化、受众生态环境、舆论引导等的概念和理论。

2.从受众生态环境、受众特点、受众的需求、传媒存在的问题和误区等几个方面对传媒的舆论引导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并深刻剖析造成传媒舆论引导能力不高的深层原因。

3.提出传媒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体系的操作层面:以传媒的多样化、受众的生态环境、受众的特点作为构成要素,将政府、传媒和公众进行有效融合,通过一系列实践操作共同完成一个提高传媒舆论能力的体系。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第237页.

[2]中国论文服务网党报舆论引导的动因及舆论引导价值.http://www.lunwenw.net/Html/xwcbx/224411570.html.

[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91:第767页.

[4]转引自张正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记者摇篮,2003(12).

[5]杨忠直.企业生态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第1页.

[6]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第2页.

[7]Neil Postman.The reformed English Curriculum.In AC Eurich(Ed.),High S/chool:The shape of the future in American seconaary education.New York:Pitman,1970.

[8]http://www.media.ecology.org.

[9]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中国传媒报告,2003(2).

[10]邵培仁.论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新闻界,2001(3).

[11]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新闻大学,2001(4).

[12]丁鸿富,虞富洋.社会生态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第230页.

[13]周锡生:《要掌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中的国际话语权》,http://chinesejournalist.xinhuanet.com/html/200907/zhouxs1.htm.

[14]卢梭(法).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局,1987:第73页.

[15]王颖吉.论五四时期中国现代舆论学专业化研究传统的发端.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2):第86页.

[16]戴元光等主编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与舆论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第339页.

[17]李凌凌.新时期受众心理变迁和舆论引导.新闻与写作,.2005(11):第23页.

[18]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北京:中央党校学位论文,2008:第6页.

[19]吴信训.当代农村电视收视习惯调查.新闻爱好者,2006(9).

[20]郑欣.媒介使用动机与文化消费:以江苏省三地城乡民为对象的考察.南京大学学报,2006(5).

[21]张国良.“超女”现象的传播学实证分析:上海受众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06(8).

[22]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06(3).

[23]刘朝霞.新闻娱乐化与受众需求的错位:报纸内容分析及大学生新闻需求调查新闻记者,2006(8).

[24]周超霞.大学生传播网络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复旦学报,2006(4).

[25]郭鉴.E时代的儿童网络媒介接触行为探查.新闻界,2006(6).

[26]陆晔.媒介使用与青少年闲暇生活:“离网离视”活动个案分析.新闻记者,2006(4).

[27]汪幼海.现代报业市场受众需求浅析.新闻记者,2006(12).

[28]黄升民.社会意识的表皮与深层:中国受众广告态度意识考察.现代传播,2006(2).

[29]安平.西安公交移动电视受众调查.新闻知识,2006(12).

[30]刘滢.寻找新媒体的受众与需求.中国记者,2006(11).

[31]侯涛.大众化、个性化、多元化:网民特征关键词解析.中国记者,2006(11).

[32]马锋.“受者本位”幌子下的“传者本位”:社会转型期“受众即消费者”观念本质论.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

[33]张春林.论传媒受众策略中的关系.当代传播,2006(5).

[34]李仁臣.论新闻图像与受众的对话.新闻大学,2006(春季号).

[35]张春朗.受众参与的深入与媒体活动的勃兴: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传媒大型活动的兴起.国际新闻界,2006(12).

[36]李薇.似是而非的以受众为中心:受众参与式节目中的“演播室受众”角色辨

[37]尚志强.体育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分析.当代传播,2006(4).

[38]李大敏.受众逆反心理对传媒的阻抗及应对.新闻知识,2006(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