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强化宏观调控职能

强化宏观调控职能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的概念,并对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主要手段、政策手段的协调等做了具体要求。正是意识到了这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未来宏观调控要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减少市场干预,加强对企业的监督。

(一)推动宏观调控的政府手段的机制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的概念,并对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主要手段、政策手段的协调等做了具体要求。如果不能推动宏观调控手段机制化,会出现“对象过宽、工具过泛、部门过多”的现象,导致很多部门和官员以“宏观调控”的名义对市场进行干预,到位将十分困难。政府以往总想着全面进行宏观调控,其实并不容易。

首先,在中国很多部门性的问题都被冠以宏观调控之名进行处理,比如粮食的生产,钢铁、水泥的产能过剩,特定行业的技术标准,某些行业污染排放加剧,对这些问题政府都应该进行适当干预。而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的是总量和平衡关系。

其次,中国的调控工具五花八门,在过去10年中有30多项政策工具。而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常规的宏观管理工具主要是总量参数型、间接的工具,包括利率、财政、汇率等。

再次,中国的宏观调控部门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要宽泛得多,可谓“九龙治水”,不仅有央行财政部、发改委,还有农业部、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10多个部门。到底哪些部门才是真正的宏观调控部门,是未来科学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命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

(二)积极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合作。随着全球经济联动性的日益提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至关重要,健全宏观调控的迫切性可以来自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从国内看,当前国内宏观经济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包括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存在,面临调整压力。经济增长方式依旧是粗放型,高能耗、高污染,创新能力低。金融领域风险聚集也是不能忽视的,包括地方债务问题、影子银行,金融杠杆过高,一旦对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其影响不容小觑。

从国外看,欧美日的经济复苏进程仍不平坦。欧洲央行此前降息至纪录低位来刺激经济增长,日本安倍经济政策效果仍有待观察,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亦对中国有着重要影响,未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退出也将不可避免影响到国际资本流动,以及中国的金融运行。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宏观调控,以及对经济运行起重要作用的货币政策都要与时俱进,未雨绸缪,适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一个好的宏观政策框架,要有相应的制度化安排,以及提前设定的预案。正是意识到了这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未来宏观调控要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逸周书》战国·佚名】尔执政小子不图大艰,偷生苟安,爵以贿成。

【译文】你们这些当权执政的小人,不图艰苦奋斗,只顾眼前,苟且偷生,用贿赂买得官位。

(三)建立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新型投资体制。深层次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弱化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明确目标、手段,推动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真正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主体。减少市场干预,加强对企业的监督。

中国政府对企业,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垄断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缺乏对企业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适度地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职能,从根本上改变由政府统一计划、配置各种资源的模式,将这种职能交给市场,使政府权力从“无限”变成“有限”。要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功能,转变直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做法,还企业以自主经营权,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四)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要反对和防止唯GDP论,不能拿单纯的数字来说话。中国发展到今天,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如果再走单纯的经济发展的道路,而且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的老路子,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所以现实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但是怎么能够真正地转变?如我们提出要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靠谁来履行的?更多地是靠广大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履行的,换句话说,他们能不能真正在工作中实现转变是决定政府职能到底能不能转变的关键性因素。什么因素推动他们来实现转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发展成果的考核评价体系就是非常重要的指挥棒,人的行为会随着这个指挥棒自然而然地发生针对性的改变。改变以单纯的经济增长速度来评价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太重要了,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强调要更加重视居民就业、人民健康状况等因素在一个地方或者在干部考核评价中的比重。其实在联合国也专门有一个指数叫做HDI,就是把相关的比如人的受教育程度、人的平均寿命以及人均GDP等作为一个衡量尺度,这比单纯的GDP来衡量要科学得多、合理得多。

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重点是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引导地方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上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