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亚太地区国家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亚太地区国家影响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韩国政府和韩国总统朴槿惠曾多次表示遗憾,并呼吁朝鲜停止错误行为。中方一向坚决反对菲方的非法侵占,郑重重申要求菲方从中国岛礁上撤走一切人员和设施。

1) 整体影响

(1) 美国借助亚太战略重返,以热点为发力点,操控危机走向,使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更趋复杂

第一,美国收紧在东北亚的同盟网络,直接影响相关国家对安全形势的评估和对抗手段的选择。韩国在南北问题上态度更趋强硬,与美国在敏感区频繁举行军演。朝鲜虽然没有直接对美韩军演做出军事反应,但宣告拥有浓缩铀设施,称正在积极建设轻水反应堆,拥有数千台离心机现代化铀浓缩工厂正在加速运转。韩美持续对朝保持军事高压,不仅没有使地区局势恢复稳定,反而增加了对处理半岛核问题的难度。2013年1月24日朝鲜金正恩政权宣布,正计划进行第三次核试验。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在反美对决战中,朝鲜不掩饰将继续发射卫星和运载火箭,以及进行更高水平核试验以瞄准夙敌美国”。谴责联合国安理会涉朝决议,称六方会谈和“9·19”共同声明不再存在,以后不会再有讨论朝鲜半岛无核化对话。2013年2月12日上午10时57分,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爆炸当量预计为1万吨(韩国方面预计当量为6 000至7 000吨)。2013年3月,韩美启动两场联合军事演习,朝鲜半岛局势日益紧张。韩朝两国共同管理运营的开城工业园区也自此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韩朝较劲的“筹码”。2013年4月3日,朝鲜宣布,开城工业园韩方人员只许出不许进。4月8日,朝鲜方面宣布暂停运营开城工业园,并撤回园区内全部朝方劳务人员。对此,韩国政府和韩国总统朴槿惠曾多次表示遗憾,并呼吁朝鲜停止错误行为。但朝鲜对于韩国的呼吁不予理睬,并拒绝了韩国的对话提议及韩企代表团访问工业区、向园区内的韩方人员运送物资等要求。2013年5月7日,美国公民裴俊浩被朝鲜最高法院起诉,接受判决15年,这名韩裔美国公民触犯了“反朝敌对罪行”,去年11月,他在朝鲜罗先市被朝鲜扣留。在调查过程中,有证据证明他的“反朝敌对罪行”,其本人也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据韩联社报道,韩美两国从2013年5月6日起将在西海开始进行包括实施勘探、追踪、打击敌方潜艇的非公开韩美联合反潜训练,美国核动力潜艇将参与演习。7日,朝鲜人民军西南前线司令部发表公报。公报称,韩美近日举行针对朝军的火炮射击训练进行挑衅,同时还将进行联合反潜训练,若韩美在西南海域强行进行挑衅性炮击,哪怕是一发炮弹落到朝方领海,朝鲜就立即还击。

第二,日本挟美自重,在钓鱼岛撞船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图谋用“国内司法程序”增强主权宣示。美国则表明了美日安保条约涵盖钓鱼岛的立场,并与日本就离岛安全举行联合军演。日本朝野强硬派加紧推动安全防务政策的自我松绑。民主党“外交及安全保障调查会”文件,建议新防卫计划大纲将“基础防卫力量”概念修改为“动态威慑力量”,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设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加强军备部署。日本自民党在2012年12月16日众议院选举中赢得大胜,该党总裁安倍晋三再次问鼎日本首相宝座。此后安倍晋三政权利用朝鲜核问题、钓鱼岛问题散布朝鲜、中国军事威胁论,最后发展到在2013年5月3日“宪法纪念日”时机,极尽修改和平宪法、亲近战争之能事,模糊侵略含义,其目的并非是促进日本与中国、韩国等周边国家、与东亚和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而是要挣脱没有“战争权”的铁锁,继续沿着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血腥道路狂奔,引起邻国的严重关切和不满。

第三,美日韩安全政策异动引起了其他大国的不安。在美国主导“环太平洋”军演的同时,俄罗斯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展开了自苏联解体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演:“东方2010”。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还登上南千岛群岛,俄军事部门随即宣布将加强在这一地区的防御部署。“二战”结束65周年之际,中俄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在涉及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等两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是中俄战略协作的重要内容”,两国“坚决谴责篡改二战历史、美化纳粹和军国主义分子及其帮凶、抹黑解放者的图谋”。

第四,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能够快速集结的美国军事力量将刺激亚太各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各国对海洋资源争夺和对石油等能源进口的依赖性增强,自身利益保障意识将增强,各国加强军事力量建设的速度还会加大。美国军力的随时介入不免为那些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撑腰打气”,这为我们寻求和平解决钓鱼岛、南中国海等问题增加了新难度。美国海外驻军的“远程投放”和“灵活进入”军事战略理念所提供的“美国存在”新方式,突破了人们对周边安全环境概念的传统界定。比如在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外交部长德尔罗萨里奥向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马克卿递交外交通牒,通知北京菲律宾正寻求国际仲裁,以宣布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北京在石油资源丰富水域的活动是“不合法的”。2013年2月19日,中方声明不接受菲方所提仲裁,并将菲方照会及所附通知退回。2013年4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重申,中方不接受菲律宾就南海问题所提仲裁,坚持按国际法的有关规定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有关精神,通过双边谈判解决领土和海洋划界争议。同时指出:20世纪70年代起,菲律宾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非法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包括马欢岛、费信岛、中业岛、南钥岛、北子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和司令礁。中方一向坚决反对菲方的非法侵占,郑重重申要求菲方从中国岛礁上撤走一切人员和设施。

(2) 美国为了从经济上重返亚太,通过各种方式促使亚太经济金融体系出现重新洗牌和构建

美国高调经济重返亚太,正有利于其在高端产业领域的长远布局和计划,因为新能源产业是美国多年来重点发展的行业。这些将帮助美国搭上亚洲增长机会的便车,推动美国经济早日走出泥潭,并抑制新兴强国的崛起。

第一,从亚太层面,《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美国重返亚太、建设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的重要一环。TPP最初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三国领导人,在2002年第10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峰会期间倡议发起,之后文莱加入。2005年6月,智利、新加坡、新西兰、文莱签署该协定,次年5月生效。TPP包括货物贸易的市场准入和相关规划,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关税减免,其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成员之间的零关税,并在金融监管、竞争政策、经济立法、市场透明、反贪等多个领域合作。2008年11月,APEC峰会期间,澳大利亚与秘鲁宣布将加入TPP。2009年11月,赴新加坡参加APEC峰会前,奥巴马宣布美国将加入TPP。在美国的极力推动下,多个亚太国家对加入TPP表示了浓厚兴趣,美国已成功说服日本与有关国家开始协商谈判加入这一协定,并正式邀请韩国加入。2012年10月8日,墨西哥经济部宣布,墨西哥已完成相关手续,正式成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第十个成员国; 2012年10月9日,加拿大政府在温哥华宣布,加正式加入《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TPP);2013年4月12日,日美两国政府计划发表进入前期协商的共识协议,日本正在营造环境争取参加将于今年7月举行的TPP谈判会议。美国投入精力发展“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希望将之打造成一个大规模、大范围和高标准的经贸平台。一可对中国—东盟自贸区起到制衡作用,削弱中国经济在该区域的影响力;二可在未来数年内,为其经济向“出口驱动”转型奠定坚实基础;三可适时适度地架空“人多嘴杂”的世界贸易组织,在“多哈回合”谈判桌前底气将会更足一些。

第二,除了参加并动员亚太国家参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外,在地区层面还表现在,2010年美国已启动与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的“湄公河下游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国将开展一项为期3年的项目,协助湄公河下游4国发展合作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对于水资源、粮食保障和居民生计的影响。2010年中期,希拉里就会见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等国外长,承诺注资1.87亿美元支持“湄公河下游行动计划”,用于改善该地区的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11月1日在访问柬埔寨期间,鼓动柬埔寨不要在经济上过分依赖中国,鼓动其就湄公河水坝问题向中国发难。

总之,美国重新关注亚太的根本目的,就是利用亚洲的增长和活力,这是美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的核心。亚洲开放的市场为美国进行投资、贸易及获取尖端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美国国内的经济复苏将取决于出口和美国公司开发亚洲广阔和不断增长的消费基群的能力。

2) 具体影响

(1) 对中国的影响:挤压中国战略发展空间,遏制中国快速发展进程

第一,美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客观上对中国形成战略“合围”之势,将增大对我国的军事压力,使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更趋复杂,并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构成强大牵制和潜在威胁,对我国能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我国的海上远洋运输以天津、上海、香港、广州等港口为主要基地开辟北、东、南、西四个大方向的主要航线。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的21条是必须经过南海的。另外,我国的石油已有一半以上需要进口,而其中经南海航运的占五分之四左右,我国的对外贸易也主要是通过南海进出。而美国参议院于2011年6月一致通过决议,宣称“对中国海军和海上安全舰艇在南海使用武力表示强烈反对和遗憾”,并敦促“通过多边和平程序解决南海争端”,决议还“赞成美国武装力量基于支持在南海的国际水域和空域的航行自由权而继续行动”。这些都是对我国能源安全构成的严重威胁和挑战。

第二,美国参与亚太合作所产生的可能性后果,将会影响我国地区合作战略的顺利实施。当前,亚太合作刚刚起步,各国之间差距很大,中日、日韩等国之间还有很多矛盾难以克服,东盟中小国家对于大国主导或大国相争十分担忧。因此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始终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认为东盟一直是“东盟+3”会议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这既是东亚合作的特色,也是各方现实和明智的选择。美国若主导东亚合作,将使东亚合作进程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打压中国经济在亚太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遏制中国在亚太能够施加的经济、政治、金融、货币等的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机会,维护和强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主导地位和美元霸主地位。

第三,美国在经济上“重返亚太”,就汇率、贸易、新能源等问题可能会一再向中国施压。每当美国国内遇到经济萎靡、失业率高涨或是政治选举,人民币汇率问题总会成为美国转移国内民众视线的借口。美国称中国操纵汇率,大肆渲染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2010年3月,美国130名议员联名要求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2010年9月,众议院通过了主要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币值被认定为被人为低估,美国政府有权对来自该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奥巴马及财长盖特纳也在不同场合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奥巴马表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这“不符合市场实际情况并让中国在双边贸易中获得竞争优势”,“我们对中国表示,鉴于中国经济增长、民众变富、出口增加,中国应该让人民币升值,根据市场情况做出调整”,“他们在理论上认同,但在实际操作方面并未尽全力”。美国在汇率、贸易等问题上频频向中国发难,是为了扭转与中国在经济竞争中的颓势,打的是通过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实现其出口倍增计划,减少贸易赤字和改善经济状况的如意算盘。

(2) 对日本的影响:日本将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关系及对华遏制政策

第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增长,日本对中国的戒备和怀疑更加强烈,成为日本近年来与中国之间矛盾频发并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日本在钓鱼岛、东海海域的争端等问题上对中国实行了更加强硬的政策,2010年9月7日发生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后,日本采取了异常强硬的态度,不仅非法扣留中国渔船和渔民,声称要以日本的国内法处罚中国渔船的船长,还试图把美国拉入这场纠纷之中。而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目的,不仅多次表示钓鱼岛海域在美日安防条约的保护范围之内,而且于2010年12月上旬派出包括“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在内的大批飞机、舰船与日本一道在冲绳东部举行日美军事交往史上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虽然日方宣称这次联合军演不针对任何一方,但美日军演包含了钓鱼岛周边海域。日本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二战以来日美首次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实兵军事演习。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悍然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中日高层互访取消、两国舆论针锋相对、民众游行抗议此起彼伏、执法船只摩擦不断,这都间接促使日本右翼势力重新抬头。中日因为钓鱼岛而引发的紧张关系,没有因为安倍晋三上台而有所改善,反而更因日本阁僚参拜“靖国神社”、积极修宪等一系列动作进一步升级。2013年4月23日,中国8艘海监船进入钓鱼岛12海里宣示主权,另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当天四十几架中国战斗机、军机飞临钓鱼岛,有政府官员称日本受到中国“前所未有的恐吓”。

第二,日本还在能源、稀土等问题上和中国进行针锋相对的竞争。在涉及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日本政要多次声称台湾地区包括在《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所确立的范围之内,加大了对台海问题的插手和干预力度。日本的这一对华政策,势必引起中方的反应,导致双方关系缺乏战略互信的基础,形成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

总之,日本实际上把对美关系视作其外交基轴,其包括对华关系在内的外交政策均服从于对美外交。由于日本尚未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亚太地区新格局及其影响,担心自己在区域内的地位衰弱,因此,加强日美同盟,遏制中国影响,已经成为日本朝野的共识,同时也是对美国的世界战略重点东移的呼应。正如一些日本学者所指出,美国“重返亚洲”已使日本新政府对美外交迅速大回转,日本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在这种态势之下,日本对华更多采取了利用美国遏制中国及利用中国与周边矛盾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政策。这也可能造成战略误判,对中日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3) 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利用中美大国博弈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第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东南亚国家态度的影响。

首先,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爱恨交加”。菲律宾经过艰苦努力,曾经关闭了美国在菲海空基地。越南曾与美国浴血作战,付出巨大牺牲。对于美国“重返”,东南亚国家不免感到五味杂陈。东盟10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议事规则是采取共识,但对如何利用美国来平衡地区安全难取得共识。东盟成员之间矛盾不少,东盟也需防范外部对其干涉。比如近几年来美国干预印尼内部事务,印美关系一度紧张,印尼欢迎改善与美关系,但也会清楚美国的战略意图。

其次,东南亚国家对于美国的“重返亚洲”算计复杂。它们既要利用美国来平衡地区力量,在认同美国在这一海区“航行自由”的同时,借助美国来制衡周边大国,也要限制美国海军在这一地区的无限“航行自由”,譬如反对美国海军携带核武进入东盟领海与相关专属经济区。东南亚国家“利用美国,又怕被美利用,最后为大国竞争所累”。即使越南等个别东盟国家与周边国家之间发生矛盾,在是否以多边方式处理双边分歧上,立场仍摇晃。印尼等东盟核心国家在平衡与美国以及其他东盟周边大国的关系时,大致采取了谨慎政策。

第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东南亚国家应对策略的影响。

首先,东南亚国家感知到美国的调唆。美国通过介入南海争端加强与越南等国关系,形成美国主导的东南亚军事同盟,进而强化了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也一改往日中立的态度,高调介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争端。2010年7月24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越南出席东盟论坛时表示,保持南海自由航行关乎美国利益,“我们反对任何声称拥有主权的一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并表示美国愿意为通过多边会谈解决南海问题提供帮助。2010年8月,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罗威拉德表示,美国将长期在南海维持军事存在,希望周边各国积极发展军力“保护各自领海”。这些使得东南亚国家感到有所谓“威胁”存在,而东南亚国家也感到单枪匹马不可行,于是想和美国联手,但这些国家同时也担心美国在该地区的势力壮大后不愿撤出。东南亚各国现在是在中美“两个大国间玩平衡”,希望两国博弈后没有过多的精力管他们,让他们利用南海更好地发展经济和巩固本国国家利益。

其次,利用中美博弈搞平衡。在东南亚地区,有些国家保持中立姿态,也有一部分国家在相当积极地帮美国保持其在亚洲的军事存在,与美国的意向相配合。东南亚国家一方面积极地与中国展开军事合作,另一方面又在美国渲染的“中国威胁论”中担忧中国强大后会有威胁,因此就出现了这么一种局面:当与中国关系发展相对正常而健全时,“中国威胁论”就会受到抑制;与中国关系复杂时,这种担忧就显得较突出。不过,东南亚国家始终认为,中美如果在战略上闹得太厉害,对他们也是不利的。越南、菲律宾目前的态度之所以强硬,背后一个很大原因就是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并加强了对南海争端的干预。针对目前中国与越南、菲律宾关系有所紧张的局面,越南、菲律宾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有所起伏,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中间立场”,只不过他们“有时离美国近一点,有时又离美国远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