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术是什么

美术是什么

时间:2022-08-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在我国,许多普通民众对美术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美术只是图画,图画的概念代替了美术。美术是艺术品,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美术的文化内涵通过美术作品来展现,而人类的美术创造与人类社会生产力、科技水平的发展始终是齐头并进,不可须臾分离的。总而言之,人类美术的发展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根脉相连的。

第一课 美术是什么

一、美术的概念

美术,在世界文明数千年的历史中,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信息,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那么,美术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它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各种造型方法和手段,在某些特定的平面或空间中创造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可视性形象,所以又称为视觉艺术。正因为美术作品是物质的,又是静态的、可视的并占据一定空间的艺术形象,所以美术作品以其物质性、可视性、静态性、空间性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有其艺术的独特性。

其次,美术的范畴非常的宽泛。除了传统意识上划定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四大块外,现代观念对美术范畴的划分还包括摄影、书法、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艺术、舞美设计、电影艺术等等。过去,在我国,许多普通民众对美术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美术只是图画,图画的概念代替了美术。画画的人也只是个匠人,没有什么地位。这些相对比较片面的认识,使人们未能看清美术的本质,对美术缺少全面的了解。19世纪末以来,随着西方现代观念传入我国,人们开始对美术的分类和美术的功能进行了重新认识,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被并入美术大概念的范畴,人们惊喜地发现,原来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美术。大到宫殿楼台,小到生活器皿,无不倾注着制作者的设计构思和美术匠心。可以说,人们生活中视觉可触及的人造物,都经过了美术的精心设计。美术以其直观形象的特性,为我们的生活装扮出了在自然美中无法获得的美感和享受。(图5-1~图5-8)

图5-1 花篮图(国画) 宋朝 李嵩

图5-2 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 明朝

图5-3 蓬莱阁 中国古代建筑

图5-4 美人鱼(雕塑) 丹麦

图5-5 蓝色鸢尾花(油画) 凡·高

图5-6 迪斯尼动漫形象

图5-7 现代工业产品

图5-8 现代工业产品

二、美术是一种文化

人类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精神文化两大类。美术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都兼而有之。因为美术是造型的艺术,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情感、打动人心,从而达到审美目的,所以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来实现。物质本身就有存在的价值。好比一件精美的瓷器,它属于工艺美术品,除了满足人们日常使用的需要,还通过巧妙的设计,精良的制作,美丽的器型、釉色和图案,把美和实用结合在一起,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图5-9)。又如建筑艺术,建造了一幢设计美观、使用合适、生活方便的建筑,外观好看,里面实用,那就美轮美奂了(图5-10)。

图5-9 斗彩花卉纹盘 清朝

图5-10 宜居的建筑和环境

再说绘画,其实它也是物质的。拿一件传统的中国画来说吧,首先它要用一定的绢或纸来作画,第二是要有画笔、墨和颜料,第三是画好后的装裱。至于用什么样的绢或纸,什么样的笔墨颜料和装裱材料,就得看作画者的物质条件了。如果纸墨俱佳,画技又高超,就可能创作出出色的作品。像元代黄公望创作的《富春山居图》,用生纸作画,墨用上等油烟墨。笔精墨妙,画得满纸云烟,气韵生动。实在是一件纸、墨俱佳,观赏价值极高的绘画作品(图5-11)。像这些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它们既满足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基本生活需要,又反映了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是物质文化的高度体现。

图5-11 富春山居图局部(国画) 元朝 黄公望

美术更主要体现的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把精神文化解释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社会风俗以及其他一些作为这个社会成员的人所需要的能力和习惯。”美术是艺术品,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美术作为精神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人类在生产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思维观念、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创造方法等,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美术的文化内涵通过美术作品来展现,而人类的美术创造与人类社会生产力、科技水平的发展始终是齐头并进,不可须臾分离的。一个时代美术水平的高低,审美情趣的取舍,都与该时代的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画上了等号。美术创造是人类文明的缩影,纵贯地球文明的发展史,人类各个时代美术的发展水平恰好是人类生产力和审美认识能力不断发展和提高的有力说明。从原始人的饮毛茹血到发现火以后的以火炙食,从手脚并用到直立行走与手脚分工,都标志着创造文明的时代的到来。绘画以及文字的产生,就是在劳动与生产过程中,从实用到审美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过程。原始人还通过对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形体的方、圆、曲、直,以及对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生存规律的认识进行总结,从中寻找到与自己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种种信息,并用合适的图形加以记录。如原始人遗留下来的一些图像,或直观或抽象,往往与他们的渔猎、祭祀等生产、生活有关(图5-12)。如此,绘画便作为一种生活或生存现象发展起来,它伴随着劳动和生活过程,起到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作用。原始人的图画最先是用作文字以记录自然界和日常生活的简单信息,而文字的诞生却是在绘画的基础上。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影响到以后古希腊的文字及拉丁字母的产生;古代中国的原始文字如稍后的甲骨文等,它们都与绘画有关,是抽象化了的象形概括(图5-13)。另外,人类在生产力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观察、积累与不断的实践,逐渐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生产能力,生产力水平也不断提高。如火的使用,就为陶瓷生产奠定了必备的技术基础,加上人类对黏土特性的不断掌握,通过手捏成形、画图干烧等方法,原始人终于用土与火创造出了自己的最为重要的实用美术作品——彩陶(图5-14)。以后又在陶瓷工艺中发现了金属的冶炼技术,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发明金属工艺,使人类文明的进程从原始时代跨入了崭新的文明时代,并开创了人类几千年的青铜文明时期。所以说,没有实用的需要,就没有文字的产生,而没有美的需求及美的创造与发明,也就没有人类文明时代的到来。总而言之,人类美术的发展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根脉相连的。纵览人类文明史这条漫漫长河,每一时代都用美术创造记载着历史发展的印迹,同时也用美术创造阐明了人类审美发展的规律及其时代审美情趣的真谛,从而揭示了人类文明进化与时代进步的客观发展规律。

图5-13 殷商甲骨文

图5-12 原始岩画

图5-14 红陶船形壶 大汶口文化

美术的文化内涵和不同文明时期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有关。美术作品的产生始终受到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与当时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社会风俗、审美趣向有很深的关系。

原始时期的美术,大多与巫术和宗族图腾崇拜有关。世界各地发现的大量原始时期岩画和洞穴壁画,其创作题材多为马、牛、羊、鹿、狼、虎、豹、骆驼、大雁、大象等动物,以及行猎、捕鱼、放牧等人类活动,这些可以解释为原始时期的动物崇拜和巫术行为,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愿望。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中,出现过不少与巫术有关的图像。如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网盆,马家窑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盆,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神人兽面纹玉琮(图5-15)等。巫术是人类处于原始文明上升期的一种普遍的信仰活动,是宗族首领或巫师利用假设和虚构的超自然的力量来实现某种愿望,从而巩固自身宗族地位和达到宗族繁荣目的的活动。宗族首领和巫师为使自己的权威不受动摇,往往借神来抬高自己的地位。赋予神性的图腾(图5-16)是神的象征,是宗族的精神支柱。所以图腾主要用来显示巫术的神圣性和神秘性。

图5-15 玉琮 良渚文化

图5-16 兽形玉玦 红山文化

美术作品还与宗教的发展有关系,古代大量美术作品的创造都伴随着宗教活动。宗教起源于巫术和图腾崇拜,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宗教是人类在愚昧时代相信鬼神和对超自然力的崇拜下产生的现象,是人类因恐惧神灵和力图逃避灾难的愿望而产生的一种虚幻的意识和观念。人们认为宗教可以帮助他们获得神赋予的力量,摆脱灾难,安抚灵魂,超生天堂。同时它也成为信仰者的精神寄托。宗教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意识形态之一,人类的许多美术活动都和宗教有关。如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和神祇雕塑(图5-17)与希腊神话有关,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雕塑和绘画等往往与基督教有关,另外,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两河流域都留存有大量的宗教美术遗迹。我国历代以来,宗教美术都很繁盛,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更是留下了大量灿烂辉煌的佛教美术遗迹。著名的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图5-18)等,都是佛教美术的典范。

图5-17 伊瑞克先神庙 雅典卫城 希腊

图5-18 洛阳龙门 石窟造像

美术还表现出它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文化观念性,是典型的意识形态。美术从一开始产生,始终都服务于社会政治。各个历史时期,统治者都强调君权神授,某些美术作品成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他们惯于把美术作为宣扬社会规范、道德伦理、社会价值取向的工具。我国原始时期的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有不少的玉器。这些玉器的拥有者往往是部族的统治者,拥有玉器是拥有神权财富的象征。如玉琮象征神权,玉钺(图5-19)象征统治权,玉璧象征财富等等,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秦汉时期。我国商周时期出现的青铜文化现象中,作为工艺美术品的青铜器成为统治者身份地位的象征、道德礼制的规范、政治特权的体现。如商周时期的青铜鼎(图5-20),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上古传说禹铸九鼎,分藏之。尔后夏失国,殷受之,殷失国,周受之。周厉王失德,国不治,至周平王时东迁洛邑,是为东周。东周时王室衰微,诸侯列国日渐强大,随后出现楚庄王问鼎中原的典故。统治者还把治国意志和执政观念结合到审美活动中,如孔子曾见周的大殿明堂壁上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各有善恶之状,以垂兴废之戒焉”。以画来劝诫后人,此则所谓“助人伦、成教化”者(唐代张彦远语)。

图5-19 玉钺 史前

图5-20 大禾人面纹方鼎 商晚期

由此看来,美术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经历了几千上万年,不同文明时期有不同的美术创造,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人类行为和社会意识形态及文化观念的产物。

三、美术的功能

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作品的制作材料、创作形式、表现内容和作者创作该作品时的主观审美意蕴构成,所以美术作品具有客观物化的实体性和主观体验的审美性特点。它集作品的形象性、创造性、思想性和审美性于一体,显示出其作为艺术本体存在的社会特征和价值。正因为美术作品存在这些特征,更加突出了其所具有的认识、教育和审美的社会功能。

1.美术的认识功能。

首先,美术活动就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人类自身在生产生活当中的一种自发的行为,它源于实用和审美的需要。美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创作者头脑中的反映,任何一件美术作品的诞生,都源于作者对社会或生活的认识。如原始人类创作彩陶器,必须在掌握了一定的对土和火的认识后,才能发明完善的烧陶技术;只有有了大量实用的经验和需求,才会研制各种不同适用的器型;只有在有了一定的艺术实践和审美认识后,才能设计出美丽的彩陶器型和装饰纹样。再者,美术作品承担着传承文化的使命。人类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容易遭受岁月的磨灭流失,很难完整保存。但是古往今来大量的美术作品中隐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记录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有的甚至经过几千年的留存积淀成为最可信的考证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社会历史和文明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知识,丰富阅历,掌握人类文明自身发展的规律。另外,美术作品还能使欣赏者认识和探究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同时探讨其时代的审美趋向。即使是一些不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如工艺美术品、现代日用产品、建筑等,也同样能通过作品本身反映出作者的艺术品位和设计匠心。

2.美术的教育功能。

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都是一种精神活动,是感情和认识、感觉和理性相统一相结合的过程。它能使人在活动中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受到教育和感化,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例如我国著名的佛教雕刻乐山大佛,因其体量大,人站在其下面可以使人感觉到宏伟、肃穆而又壮观,而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则具有一种优雅和崇高之美。又如参观北京故宫建筑群,感受到它的豪华富丽、威严壮观,使人油然而生敬仰肃穆之情,从而激发我们的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所以说美术的教育功能,实际上就是指人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思想情操接受陶冶的过程,也是感悟的过程。

3.美术的审美功能。

审美过程是认识美和评价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爱美之心,“浸润心灵”和“美化心灵”。美术的审美功能就是指美术创造和美术欣赏能起到端正人的审美观念,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塑造人的思想品德的作用。

美术是观赏的艺术,是可视的、形象的、具体的“物品”。欣赏者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看”和“悟”来揭示其艺术的特质和存在的价值。如欣赏优美的风景画,可以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图5-21),看到拉斐尔的《椅中圣母》就会体会到母亲的伟大和慈爱(图5-22)。美术的这一本质决定了美术的审美功能。

图5-21 干草车(油画) 康斯太布尔

图5-22 椅中圣母(油画) 拉斐尔 意大利

另外,美术还能调动人的感觉器官,激发观者的情绪,使人油然而生爱恨喜恶,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所以还具有娱乐的功能。

美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都要通过审美功能来加以实现,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统一。任何美术作品都不能脱离审美这一核心价值而独立存在,不然就不能称其为美术。

四、美术的种类及其主要特征

美术的种类从大的范围上可以分为四大类,即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它们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媒介,表达出平面、立体空间等多种视觉形式,并借助这些可视的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绘画善于在平面上描绘美术形象,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则是通过立体和空间的构造来创造美术形象。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美术的种类及其主要特征是研究美术自身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美术欣赏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要。

1.绘画。

绘画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人们运用笔、刀、墨、颜料等各类工具材料,在纸张以及各类板材、纺织物、墙壁等平面上,运用点、线、面、形、色等形式因素,明暗、透视、构图等造型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形状、体积、空间等感觉的可视的艺术形象。绘画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意趣,使人们从中获得审美感受。

绘画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早在原始时期,人类就开始在岩壁上绘制图画,用于记录农、牧、渔、猎等生产生活信息,也有用于祭祀神祇、祖先和进行部族图腾崇拜等活动。绘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不但用于记录文明信息,还起着传承文化的作用。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和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绘画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除了改进工具材料,也不断地发展完善各种绘画技法,使得历代以来世界各地优秀的绘画作品层出不穷,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绘画的种类繁多、形式丰富,是艺术门类里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之一。

首先,从艺术体系上来分。因为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东西方国家的绘画艺术面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国的绘画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所以一般认为世界绘画大约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体系,二是以西欧绘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体系。东方绘画体系从中国、古埃及、古印度等地的文明发展而起,西方绘画体系是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发展起来的以欧洲为活动中心的艺术体系。东西方绘画在历史上相互影响又各具特色,对人类文明同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从绘画种类上来分。大致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速写等。有些画种因为使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的不同,又可以分出许多样式。例如,油画可以分为壁画、架上油画等形式;版画可以分成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等。其中木刻版画还可以分出水印木刻版画和油印木刻版画。传统的中国画更复杂。它按物质材料形式可以分为壁画和卷轴画两大类;按表现技法又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和兼工带写等形式;从题材方面分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表现样式。从卷轴画的装裱形式上看又有不同,可以分为长卷、条幅、中堂、册页等。

第三,从绘画的社会功能上来分。习惯上可分为:宣传画、年画、漫画、连环画、插图、组画等体裁样式。它们的绘制不限于一定的工具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各种技法形式。例如,宣传画既可以是油画,也可以是水粉画、版画等其他种类。

第四,从绘画的表现内容和题材上来分。按一般习惯可分成: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风景画、静物画等种类。这些画种也不限于一定的工具材料,它们可用不同的绘画方式表现。即油画有肖像画、历史画,中国画同样也有肖像画和历史画等等,以此类推。

2.雕塑。

雕塑又叫雕刻,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石头、黏土、金属、木材等),运用雕、刻、塑、捏、镂空、浇铸、锻造等工艺技法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雕塑主要通过具体的可触、可视的实体性艺术形象来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正因为雕塑是可视的、实体性的艺术形象,所以雕塑的形体是雕塑最主要的艺术语言。另外,雕塑是依附于一定的材质来制作的,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肌理特点,能展示不同材料的材质美。形体美和材质美是雕塑之所以成为艺术的主要特征。

雕塑有多种形式。一般从形态上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圆雕是指完全立体,可从四面八方各个角度来观赏的雕塑形式(图5-23)。浮雕是指在一定厚度的材质表面雕刻出的凸起的形象,因像浮在物体表面上,所以叫浮雕。按照其在雕刻表面凸出的厚度不同,又可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类。浮雕的观赏角度受其雕刻范围和安放角度的影响,有一定的限制(图5-24)。另外还有一种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雕塑,我们通常把它叫做透雕。它一般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综合了圆雕和浮雕的艺术效果。

图5-23 沉思(雕塑) 罗丹

图5-24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 中国

雕塑按照其制作目的和用途来分又可分为架上雕塑、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装饰性雕塑等。架上雕塑多为一些陈列性的人物或动物雕塑,多陈列于美术馆、博物馆等处。纪念性雕塑是有目的的创作,往往安置在一些大型的纪念馆、广场或有纪念象征意义的场地,用于纪念某些人或历史事件(图5-25)。园林雕塑一般放置在公园或风景游览区,多用于点缀园林景观。各种雕塑具有各自的不同特点,有的具有多重的观赏价值,需要不同理解和对待。

图5-25 彼得大帝像 俄罗斯

3.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一般又称为实用美术,它和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工艺美术品既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又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结合的产物,具有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艺术特点。实用性和美观性是工艺美术的主要特征。

工艺美术大致可分为实用性工艺美术和陈设性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性工艺美术又称日用工艺美术,一般是泛指各类经过人为设计和加工制作而成的生活用品。如陶瓷工艺、金属工艺、织绣工艺、漆器工艺、家具家电等(图5-26)。陈设性工艺美术是指一些专供人们陈设观赏用的工艺美术品。如玉石雕刻(图5-27)、象牙雕刻、竹木雕刻、装饰画等。实用性工艺美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为目的,但也不乏其审美和观赏价值。陈设性工艺美术则主要用于满足人们审美和观赏的要求。

图5-26 日用工艺品

图5-27 青玉三羊蕉叶双孔笔插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工艺产品也极大丰富,用于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实用和审美需求。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替代了许多传统落后的生产工艺,工艺美术得以快速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科学带来新的技术,并被广泛用于现代工艺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如塑料、橡胶制品、新型复合材料的运用(图5-28),使得工艺美术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前景。

图5-28 塑料日用品

4.建筑艺术。

建筑是指人类运用一定的技术,利用各类建筑材料(如土、石、木材、钢筋、混凝土、铝合金、玻璃等)建造的,占据一定的空间场地的立体式结构。人类最早的建筑是基于实用的目的建造的,主要用于遮风避雨,躲避野兽和敌人的攻击,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建筑不断被赋予更多的功能和使命。可以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大量的建筑物。它们工艺技术各异、建筑样式各异,体现了人类对实用和审美的不同追求。

建筑艺术从功能上分有多种类型,主要可分为:公共建筑、宫殿建筑、寺庙建筑、工业建筑、园林建筑、民居等。它们依据其社会功能而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建筑服务于社会,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实用、坚固、美观是建筑的三要素。对于建筑物来说,不管是一般的居民住宅,还是规模宏大的大型纪念性建筑,都要满足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换言之,作为一个有形有质的建筑,它既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又不能随便搬移,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实体,在考虑到实用、坚固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它的规整性和美观性。所以不管是哪一时代、哪一地域,人们在建造建筑物时都会考虑其实用、坚固、美观的功能。像现代城市建设,不但要考虑单个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和美观性,还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以达到优美宜居的目的(图5-29)。

图5-29 香港中银大厦

建筑作为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它的美主要通过建筑本身的整体轮廓,各部分比例关系,建筑的体量,线、面构造和装饰以及墙体色彩来协调展示。同时,建筑通过设计,与周围环境进行规划协调,可以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图5-30)

图5-30 香港中环广场

建筑材料是制约建筑技术的关键。人类在建筑史上不断探寻材料运用与工艺技术的高度统一。从木材、石块、黏土、砖块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是一个材料和技术不断革新的过程。事实上,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提高,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新的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建筑工艺的创新,建筑形式的变化,使得建筑艺术在发展中不断改良和提高,并始终把实用和审美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和灿烂辉煌的经典建筑。建筑也始终成为人类科学技术与工艺技术的实践前沿,见证并检验着人类历史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图5-31)

图5-31 北京鸟巢体育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