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

现代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今天的《世纪大讲堂》,我们很荣幸,就这个话题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许燕女士。下面我们就让许燕老师给我们作今天的主题演讲《现代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我今天的题目就是《现代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它主要表现在职业人在这种工作的高压状态下,体验到的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我们说,职业枯竭是通过以下六大特征来判断的,这也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这个生理耗竭我们称为是职业枯竭的临

许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测量与评价研究所所长。1982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9年6月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5年6月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她从事的专业研究领域主要是人格心理学、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应用研究领域为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特征与人格教育,职业人的心理枯竭与防御,人员选拔与测评等。发表并出版了《实用心理学》、《大学心理学》、《心理学》、《人格》、《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材》等书籍及文章。

曾子墨:在大学毕业之后,我曾经在美国的一家投资银行工作了4年多的时间,之后我就主动辞职了,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都在不停地问我:投资银行,那样令人羡慕的工作,为什么要主动放弃呢?于是我也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我实在是太累了。每周80小时、90小时,甚至是超过100个小时的工作,让我感到身心疲惫。在那样一种状态之下,即使是再具有吸引力的工作,也会让你觉得它没有丝毫的魅力。而且在那之后我还发现,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面对着同样的问题,所以大家都在开始关注一个新的名词,那就是职业枯竭。而今天的《世纪大讲堂》,我们很荣幸,就这个话题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许燕女士。

许老师,您当时上大学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心理学呢?

许燕:上大学的时候选择心理学,这也是当时觉得心理学是一个冷门,有时候冷门的专业可能预示着未来是一个很热的专业。在冷门的情况下,当时也是觉着社会竞争可能不是很激烈,当时的现有人才也比较少,可能很容易出人头地。所以当时是从一种发展的眼光觉得以后对我的职业生涯可能会有一些很好的帮助,所以就选了这个心理学。而且另外在职业选择当中,也考虑到我自身的一些特点,因为我是觉着我是文理都比较均衡发展的,心理学是一个边缘学科,它是理科招生,但是它需要社会学科的一些知识,所以我觉得我本身的这样一种特点,和这个学科很匹配。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就选了心理学。

曾子墨:这么多年,您一直在研究心理学,现在想想当年的选择,是否觉得满意、幸运,还是怎么看?

许燕:当时的选择,现在来说,我觉得仍然是很满意的,而且让我很有成就感。但是说实话,在拥有成就感的同时,让我也经常会感受到那样一种职业枯竭的侵袭。我为什么要关注这个学科,就在于我觉得我首先体会到了这个课题在以后的社会发展当中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能越来越多的人会感受到这一点。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我看到职业人可能会出现一些职业心理上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说我是搞心理的,我的心理就一定是非常健康的,其实不是。我们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心理健康上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我们知道应该怎么来调整。你只要能够学会去调整,你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曾子墨:像您自己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您自己会怎么调整呢?

许燕:比如说就我们说的职业枯竭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情绪不好,很沮丧,然后身体生病的频率会越来越高,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哦,你已经处于这样一种职业枯竭的某一个阶段了,这样的话,你就要把你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放慢,然后你就需要去调整。并不是说,哎,我突然怎么看什么事情都那么抑郁,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了。这个时候我就能确定,我不是忧郁症,我只是处于职业枯竭的某一个阶段,然后我只要稍微把我的工作节奏放慢一点,这些症状就都能够消失。

曾子墨: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一种工作,如果你真的想把它做得特别好,其实都是需要去动脑子。怎么样能够在工作当中避免出现职业枯竭,真的出现了,我们又应该怎么样去面对它。下面我们就让许燕老师给我们作今天的主题演讲《现代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

许燕:大家好!我今天的题目就是《现代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我想在讲这个题目的时候,先把以往有关的一些报道提一下,再让大家把记忆恢复一下:1993年3月9号,上海大众老总方宏跳楼自杀;1997年7月28号,贵州喜酒的老总陈兴国举枪自杀;2002年青岛啤酒老总彭作义游泳的时候突发心脏病猝死;2004年3月4号,大中电器总经理胡凯因心脏病突发去世;2004年4月8号,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心脏骤停,猝死在跑步机上,终年是54岁;2004年11月7号,温州均瑶集团的总裁王均瑶因病去世,年仅38岁;今年年初,清华大学两名中青年教师,在4天之内,相继去世,因为怀疑是劳累过度,引起了高校教师的讨论。从上面所有的这样一些报道当中,我们其实能够看到一个共同的现象,这种共同的现象是什么?就是生命枯竭。在生命枯竭里面,我们说它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个就是生理的枯竭,还有一个是心理的枯竭。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在这里面其实也要进一步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非常优秀的人,出现这样一种生命枯竭现象呢?实际上我们大家都能看到,这背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工作。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双刃剑,我们因为常常听到一些职业人说,工作是美丽的,奋斗是幸福的,工作给你带来的一些好处,所以你看到它美丽的一方面。但同时我们说,工作也在消耗人的能量,这种能量的消耗,会给人带来一种负面的影响。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一个问题,但是关于职业枯竭,我们今天主要的是从心理的角度来讲。

这种职业枯竭应该是属于心理枯竭这样一个范畴。心理枯竭,我们说这个词最初是怎么来的?人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是在1961年,美国的一个作家,当时他写了一本非常轰动的小说,这个小说的名字就叫做《一个枯竭的案例》。在这个小说里面他究竟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他描述了一位功名成就的建筑师,他在功成名就以后突然发现,工作已经不再给他一种快乐了,不再给他一种成就了,一种满足了。他感觉到工作已经变成了一种压力,为了逃避这个压力,他跑到了原始森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说工作在给人带来成就的时候,也会给人带来相对来说一种心理的灾难。什么是心理枯竭呢?它是由于一个很强的,或者是由于一种很持久的高压力状态,给人们带来一种个体无法去应付外界的超负荷的要求,然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的、情绪的和行为的耗竭状态。职业枯竭我们说是心理枯竭当中的一种了,职业枯竭实际上就是由于工作或者说工作要求所引发的一种心理枯竭的现象。它主要表现在职业人在这种工作的高压状态下,体验到的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我们说,职业枯竭是通过以下六大特征来判断的,这也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

首先第一个特征就是生理耗竭。这个生理耗竭我们称为是职业枯竭的临床维度,它的主要表现特点是什么?就是身体能量有一种耗竭感。首先感觉到持续性的精力不充沛,然后感觉到极度的疲劳、疲惫和虚弱,身体对疾病的这种抵抗力也在下降,然后出现一些身心症状,比如说头疼、背疼、腰酸、肠胃不适,另外还有失眠、饮食习惯的改变等等,严重的会导致一种精神的疾患。在1991年和1996年期间,瑞典对2.4万个职业人进行的调查,结果发现,工作压力大的女职员,长期患病一次是90天以上,这种长期患病的概率是压力不大的女员工的2到3倍,这里面我们能看到由于职业的这样一种压力,给人的身体造成的一种损伤,这是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我们称为是才智枯竭。才智枯竭属于职业枯竭的一个认知维度,它主要表现在,一个人会感觉到一种空虚感,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特别是像我们说的知识,你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没有办法去满足工作的需要了,思维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够很好地去适应当代的知识更新。我们在做一个关于中国教师群体的调查发现,教龄在30年以上的教师,他们的才智枯竭的感觉要明显地高于其他年龄段。有一位30多岁的男老师,就因为回答不上来学生的一个问题而自杀了。这就是一种枯竭,才智枯竭的一种特征。

职业枯竭的第三个特征就是情绪衰竭。这是枯竭的一个压力维度,也是职业枯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或者叫做一个主要的特征。这个特征主要表现在工作热情完全消失了,然后表现出许许多多的情绪上的一些特点,比如说情绪很烦躁,很容易发脾气,很容易迁怒于他人,然后就是对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没有爱心,表现出一种悲观、沮丧、抑郁,然后无助、无望、很消沉的特点。情感的资源就像干枯了的河床一样,没办法去关怀别人。

第四个特征我们称为叫做价值衰落。价值衰落是属于枯竭的一个评价性的维度。这个评价性的维度,主要表现在个人的成就感下降,然后自我效能感也在下降,自我评价也在降低,觉得自己做什么工作都没有成就感,也没有能力去做好这样一些工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和评价也在下降。觉得工作没有意思,工作也变得非常地机械化,效率很低,经常出错,出现一系列工作的问题,慢慢就会觉得自己在工作上有一种不胜任的感觉,感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这样一种挫败感会使得他去减少心理上的投入,不再去付出努力了,会出现消极怠工,甚至出现离职或者转行这样一种倾向。

职业枯竭的第五个特征,叫做“去人性化”。这是一个很专业的心理学名词。它属于职业枯竭的一个人际维度,它和人际交往是有关系的。这个“去人性化”,会直接影响到人际交往的好坏,或者一种质量。如果出现这种去人性化,它会使一个人表现出什么样一种特征呢?就是一种很消极的、否定的、冷漠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甚至是对待自己非常亲近的人,包括自己的家人或者一些好朋友。这些人表现出对别人不信任、多疑、猜疑,对别人也充满了一种批判性。特别是这个特征比较严重的,会表现出一种把人视为无生命的物体来看待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现在媒体经常报道一些学校暴力的事情,其中有一个报道就说:一个小学的老师,只是怀疑这个孩子拿了别人钱,就在这个孩子的脸上刻了一个“贼”字,然后再涂上红药水:整个这个过程,他不是把一个学生当作人来看待。我们说这种行为就是去人性化,也就是说他就把人视为一种无生命的物体来看待。

职业枯竭第六个特征叫做攻击行为。这是职业枯竭的一个行为的维度了,这个攻击行为一般来说,会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就是对别人的攻击行为会增多,比如说人际摩擦增多,会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打骂一些无辜人的这样一种情况。比如说在公司里面,有的人在公司里面受了老板的气了,回家可能就会拿老婆孩子开刀,去打老婆孩子,这种我们称为是找替罪羊的做法,就是一种攻击性的行为。还有一种,他的攻击并不是指向于外人的,而是指向于自身的,这种攻击行为就会出现一种自残的行为,甚至就是在极端的枯竭情况下会出现自杀。

上述就是我们在做中国人职业枯竭调查的时候发现,中国人在这几方面有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凸现的特征。

但是有一点,多长时间就会出现这样一种职业枯竭?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职业枯竭的五个阶段。

职业枯竭,它可能是一个过程性的,这种过程性的东西,表现出这样五个阶段当中不同的一些特点。第一个阶段称为蜜月期,就是一个人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个时候工作的热情非常高涨,而且自身的这样一种能源储备也非常地充足,有知识储备,有身体能量的储备。在蜜月期当中,有时候人工作到夜里一两点都没事,第二天仍然是精神饱满地去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就开始逐渐到第二个时期,我们称为能量耗尽期,也就是说你持续地拥有这样一种工作热情的时候,这个热情不可能是永远这么保持着,随着这种能量的消耗,他这种工作的乐趣会逐渐地减退,而且会出现一种筋疲力尽的感觉,会出现一些比如说失眠、身体不适这样一些症状。到了第三个时期就叫做慢性症状期,慢性症状期就是由于过度地工作,导致身体出现频繁地生病或者不适,就是不舒服的感觉,而且情绪上会易怒,暴躁,然后变得非常忧郁等等这样一些特征。再往下走,你这个时候还不终止、还不调整你的工作状态的话,就会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叫做危机期。这个时候会导致你一段时间无法工作,而且社会关系也会因为这种职业枯竭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焦头烂额。这个时候你如果还不调整的话,就进入到最后一个时期,就是受创期。受创期的时候就表现为生理和心理的问题是非常严重了,已经威胁到你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了,甚至有可能会危害到你的生命。了解这个职业枯竭的五个阶段,对你及时调整是非常有帮助的。

前面讲了职业枯竭这种现象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想到,它会对我们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危害,在这里,我们把它归为四大危害。这四大危害就表现为亚健康状态、组织气氛低落、职业危机,还有家庭危机。我们先看第一个危害,职业枯竭会导致人的亚健康状态,甚至会导致生命的早衰。上海社科院曾搞过一个关于对知识分子的10年的追踪调查报告,在这个报告当中,发现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已经比十年前低了10岁。在这里,我们能够看一些在工作上可能是很优秀的或者是奉献的人,因职业枯竭而对他们所产生的这样一种生命浓缩的现象。职业枯竭所导致的第二个危害,导致人际冲突加剧,甚至家庭关系的破裂。我们前面也讲到了,情绪衰竭、去人性化、攻击性行为,都会危机到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它不仅仅限于工作环境当中,我们说职业枯竭并不意味着它的危害只局限在工作领域当中,它还会有蔓延性的危害,首先冲击的是家庭。很多职业枯竭的人,他们的家庭氛围也不是很好。职业枯竭的第三个危害,就是会使得工作效率降低,然后甚至转岗和离职。有的人描述说,我一大早醒来,一想到又要面对一天的工作,心里就感到了一种恐惧感,不愿意去上班,这个时候会导致你在工作当中心不在焉,然后出现差错,出现差错以后,就会出现被调岗、降职,甚至导致失业。职业枯竭的第四个危害就是降低工作士气,甚至破坏组织氛围。职业枯竭它具有传染的特征,如果职业枯竭在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工作单位当中产生一种传染性的效应的时候,就会影响到大家的工作士气,就会瓦解这样一个团队,降低凝聚力,然后使得整体的工作质量都会下降,甚至会危及公司的声誉或者生存。我们谈到职业枯竭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危害,但是不是说职业枯竭就全都是这种负面效果呢?也不是,我们也应该换位思考,枯竭实际上也是一种财富,是一种什么样的财富呢?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知道如何去科学地工作,什么是一种健康的工作方式,它能够给我们一种提示,说你应该放慢脚步了,你应该去调整自己了。有时候职业枯竭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前面我们了解了职业枯竭的危害,大家自然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这种职业枯竭?什么环境下会导致这种职业枯竭?什么样的人容易感染这样一种职业枯竭?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四个问题:职业枯竭的两大成因。

第一个因素是环境因素。首先是社会变革和快速发展,这是职业枯竭产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职业枯竭,它往往是在一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候,或者在社会变革的阶段,在很多不确定性出现的时候,变化速度非常快的时候,会导致职业枯竭。因为人有一种不安全感。另外就是下岗和待业这种压力,使得有工作的人更珍惜现有的工作,更要去勤奋、努力地工作,然后使得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压力转化为一种工作压力,给人带来一种冲击。另外组织氛围和工作机制也很重要。比如说在一个工作氛围当中,这个工作缺乏一种自主性,不能够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缺少一种提升的机会,奖励性的措施不够完善,待遇也不是很好,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沟通都不是很顺畅的时候,像这种组织氛围,会导致员工的职业枯竭。还有一个就是超负荷的工作要求,虽然现在定的法定工作时间是8小时,但是很少有人说我真正是按照8小时这样来要求的,很多人常常在干不完活的情况下,会自动地去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所以工作量也确实会影响到人的情绪,会引发人的职业枯竭。另外像一些个人因素,为什么同样是在一个环境当中,有的人枯竭了,有的人没枯竭呢?这里我们还涉及到就是高发群体。不同的职业可能会有一些表现特征,比如说助人职业的人,就容易出现这种职业枯竭。另外工作压力非常大,像我们所说的新闻工作者,还有一些公司的白领,这都属于高压力群体。另外还与个人的性格有关系,比如说自卑的人,自我评价比较低的人,工作非常投入的人,给他一个工作,他会非常认真地,追求完美地去完成这项工作,这些人都容易枯竭。有时候它会去冲击优秀的群体,它并不是说这个人不优秀,他往往是很优秀,反而会被职业枯竭击中。

我们看到有这样一些因素会影响到职业枯竭。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自然会问到,怎么办?这就是职业枯竭的三大防治途径。首先一定要建立一种激励和关怀相结合的组织文化,这就需要一种比较好的领导风格,那就是高要求、高关怀。因为如果你高要求、低关怀的话,就会导致离职倾向加重。但如果你要是低要求、高关怀的话,又会导致什么呢?就是你的工作效率不高。对工作的高要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是你必须要配上这种高关怀,否则的话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倡,作为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团队、一个机关,它应该建立良好的氛围,使得人们处在一个非常融洽、相互支持的环境当中,能够更好地、更健康、快乐地去工作。途径之二,就是保持温馨、支持性的家庭氛围。前面我们也讲到了,职业枯竭既会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度,但同时反过来,良好的家庭氛围,也能够使得一个人降低自己的枯竭程度。第三个途径,应该形成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给自己制定一个你身体的能量能够承受得了的可实现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要过高,不能以丧失你的身体的健康为代价。然后要学会找理由给自己放松,让自己能够轻松下来,一定要给自己安排一个健康恢复期。另外就是要不断地去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消除才智枯竭。同时要学会去寻找一种适合于自己身体的锻炼方式,必须要学会科学地选择。我们今天利用这个时间给大家介绍了一下职业枯竭的一些基本现象,也希望每一个职业人都能够去关注自己身体的健康,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就像我们刚才前面讲的,工作是美丽的,其实健康是幸福的,而不仅仅是奋斗是幸福的。

曾子墨:接下来还是有很多我们网友的提问,希望和许燕老师来沟通和交流一下。

首先第一位网友叫做“光荣的劳模”,他说:大家都知道,今天的劳模已经不是指“劳动模范”,而是说“劳累模范”了,所以光荣不光荣,我不知道,但辛苦却是真的。但是我也觉得别无选择,我出现了很多像您所说的职业枯竭的症状,但是我觉得公司里面竞争这么激烈,如果我不努力表现往上爬,我的生活会更加悲惨。不知道您怎么看?

许燕:是这样的,这也是很多人一种无奈的感叹。以前我们讲,工作会给你带来一种价值感,能够实现自己的这种价值,但是工作又和你自己的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和生存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让人会感觉到,要在这个社会上有一个立足之地,就必须努力,我这份工作已经来之不易了,我如果干不好的话,可能后面有上百成千个人在等着,所以我必须要努力。我一旦不努力的话,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这就是很多职业人发出无奈的感叹。但有一点,现在强调一种可持续的发展,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长远的设计,你知道工作非常地重要,但是有一点,不管怎么样,一定要给自己找能够休息的时间,插空一定要休息,这样才能够使你的体力有后续能量,有一个恢复期,给你的能量注入这样一种恢复期。我觉得,不要过于珍惜自己的工作时间,应该去珍惜自己的休息时间,休息是为了你更好地、高效率地去工作。

曾子墨:好,谢谢许燕老师为我们的网友带来的答案。接下来请我们在座的同学向许老师提问。

观众:主持人、许老师,你们好!我想问一下许老师,在中国现在的社会,如果一个人心理衰竭的这种现象先是带来生理上的反应,那么他先去看的是医院的医生,而不是说要看心理医生。您觉得如何解决这种情况,让他在有心理衰竭的状况下,先去看心理医生,而不是先去看医院里的这种医生呢?第二个问题,我想问一下主持人,在您加入凤凰以后,有没有遇到过心理衰竭的这种现象,您是如何解决的?

许燕:这个同学分别向我们提出两个挑战性的问题。其实关于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谁先谁后,其实说不清楚的,就像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但有一点,工作的压力会带来一些心理上的问题,然后长期处于高负荷的状态,你的身体能量在这样一种高负荷的无法承受的情况下,会带来一种身体上的疾病,所以我们讲,一旦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其实不一定完全非得要去看心理医生,你只要是知道了你自己都能够调整,你只要放慢节奏就可以了。但是出现生理上不舒服的反应的时候,还是应该先去医院,做一些检查,如果确信你没有什么疾病的情况下,那可能就是心理问题,然后你再去心理咨询机构。先到医院,然后再去看心理医生。

曾子墨:那接下来我回答你的问题。就像我刚才在这之前所说的,想做任何一份工作,如果你想把它做好,或者说尽量做得让自己满意的话,你不付出努力,我觉得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说你体力上的努力还是脑力上的努力。在座的同学很多应该都是学新闻、学电视的,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的了解,要长时间地保持自己这种比较饱满的精神状态,而且我们有很多出差的任务,要对体力上有很多的要求,常常要去一些边远的地区,情况非常恶劣,而且还要写稿子,在采访的时候提问,这完全依靠自己动大脑。所以我觉得面临脑力和体力双方面的要求确实是很辛苦。但是具体有没有达到像刚才许燕老师所说的危险度,是否出现了以那些标准来衡量的这种职业枯竭,我很难说。因为我曾经有过4年的投资银行的工作经历,那是一个非常标准,或者说非常高程度的职业枯竭,所以有了那个作为基础之后,你就觉得其他的工作其实都不是特别辛苦,而且我觉得随着人年龄慢慢增长,自己会对自己的心理上有一个很好的调节。年龄大了你就会知道,其实工作不是你生活当中的所有,它不过就是一个工作而已,而且你工作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让你自己的生活本身变得更快乐;如果你把工作当作了所有,你自己反而不快乐了,其实也就失去了工作本身的目的。所以,像我们现在,或者说像我自己现在,除了工作本身的时间,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旅游,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和朋友在一起。总之我觉得应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不是所有,这就是我想对大家说的。

许燕:我觉得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好。这里面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职业枯竭是可逆的,并不是说得了职业枯竭就永远持续下去,其实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反应,你只要知道了这样一种现象,你自己调整,就能够调整到一个非常好的一种状态。

曾子墨:好,我们请下面的同学继续提问。

观众:主持人好,许老师好!我刚才注意到您说过要解决这个职业枯竭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自己休息,放松下来。我觉得让自己的生理、身体上放松下来是可以控制到的,抽出时间来就可以,但是有时候那种休息当中的负罪感,那种紧张的感觉,好像比较难以去除。我想知道怎么能够让自己在身体上放松的时候同时让心理上也能放松呢?

许燕: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心理放松可能确实要比身体放松难度要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追求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他会走进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咨询门诊并不意味着只有有病的人才进去。实际上在西方,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非常好的一个办法,有些人比如说他自己调整不了,就是心理上调整放松不了的话,他可能去到心理咨询中心,让专业性的心理咨询师给他做一种放松的训练。放松训练,可能会有很多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别人身上有效,并不一定在你身上就有效,必须自己摸索出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比如说有的人通过听音乐,很舒缓的那种音乐就能放松,有的人是从事一些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爱好性的活动。比如说我喜欢集邮,当我在特别紧张的情况下起码能够再翻开邮册看一看,就会忘却烦恼,这也是一种方法。另外还有的人是通过体育锻炼,通过在球场上流汗,来忘却其他的烦恼。还有人就是找别人去倾诉一下,就是当你情绪紧张的时候,怎么办呢?就去给人打电话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但是你必须选择你觉得很适合于你的方式。有的时候你听到别人给你介绍这种方法,对别人很有效,但是在你身上就不起作用,那么你就学会去找。如果你自己没办法选择的话,你就可以到心理咨询中心去问问老师,或者找一些富有经验的人去讨教一些好的方法,然后这样都可以帮助你做到心理的放松。因为只有心理放松了,才能最终使你的身体彻底放松下来。

曾子墨:谢谢。最后我还是想请您用一句话来结束一下您今天的演讲。

许燕:我想还重复刚才那句话,工作是美丽的,健康是幸福的。

曾子墨:非常感谢许老师带给我们今天精彩的演讲。的确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当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人都面临巨大的压力,职业枯竭可能是每一个人在走向社会,或者开始工作的时候,不可避免要去面对的问题。但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听了许老师的介绍,我们也会觉得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都能够牢记住许老师刚才所说的那句话,工作是美丽的,健康是幸福的,我想大家一定会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